朱继文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杠杆原理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那在教育中有没有用武之地呢?孩子需要的支点是什么呢?能够撬动起什么呢?
大家都读过《点》 的故事,那是一本针对教育者的绘本,读过后会让每个人陷入沉思。绘本内容很简单,一个小孩因为不会画画,老师鼓励他可以随意画点什么,没想他用笔使劲在画纸上面戳了一个点,老师仔细看了看说:“请签名!”后来这个点被镶进画框,挂在了美术教室里最明显的位置。这个小孩说,自己还能画出比这个点更好看的点呢。为此,老师为他画的这些点开了一个展览,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为什么会让我们如此感动?因为这里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情怀乃至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哪怕孩子只是画了一个点,也请孩子郑重签名、精心装裱,对孩子的作品表达了充分的尊重和欣赏,给予孩子心灵上莫大的支持和鼓励,激发孩子建立了自信,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是老师给孩子撬动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支点。
自尊是每个人极其珍贵的心理品质,是每个人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者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恰恰孩子的不完美更值得我们的理解和尊重。在游戏中孩子常常有不会、不懂的疑难问题,孩子是怎么面对问题的,恰恰能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观,如果孩子们乐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试错,说明平时教师一定是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不给孩子难堪,激励孩子在体验中学习,理解提问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边学边问、先思后问、才有完整的学问。
张雪门认为,只看到不完备或认为用知识教育去解决完备问题的论点有两个错误:一是准备将来而忽视现在。看儿童的现在,感觉什么都不完备,想要达到完备的理想,只有将来,所以教育的目标应该放到将来的一点。不知道儿童生长的历程各时期的生理心理是不同的,其所需要的不给,所不需要的反勉强给他。二是抹杀儿童的特质。人生的生长,不但是求进步,同时还需要维持与保存。儿童时期烂漫的天真、创造心、好奇心、求知欲等美德,到了成人时反而会逐渐缺乏了。为了儿童,请保护好他们的自尊。
我们都知道陶行知先生《公鸡吃米》 的故事。在他看来,教育如同喂鸡,强迫是不行的,只有让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给他自由自主的空间,才会有好的效果。他用深入浅出的生活现象告诉我们强迫灌输式的方式是没有学习发生的,启发孩子自由主动学习才是关键。好的教师不是仅仅教书,而是教孩子如何学,给孩子一把创新的钥匙,让孩子有独具匠心的机会和活力。
教育要体现对孩子的正确认知和接纳、理解和包容、差异和认可、尊重和接纳、鼓励和真爱……每个孩子的能力发展和所处阶段不同,每位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也不同,所以每个人找到的支点是见仁见智的。针对个别儿童又有哪些独特的支点呢?撬动孩子一生获得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呢?这些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通过观察、思考、实践、调整,用慧眼一定能发现这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