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锡高
我有两个老同学,一个叫大为,一个叫高星,大学里学的是一个专业,毕业后又应聘到同一家公司的设计部。
两年之后,高星不高兴了。那天下班,高星叫上大为去永康路孵酒吧。一瓶科罗娜啤酒三口两口喝光,高星开了腔:“兄弟,明朝我要跟侬拜拜了!”大为吓了一跳:“做啥?”“我跳槽了。”“为啥?”“公司效益‘推板’,没啥‘花头’,三十六计拍拍屁股跑路。”“其实公司开始转型了,新来的老总有点腔调,侬可以再观察一段辰光。要跳槽也勿要嘎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高星属于头子活络朋友,但缺点是做事体常常“脱头落襻”。在新的公司里,高星的工作跟设计专业“远开八只脚”,负责市场营销了。跑市场,基本薪酬三千元,其余靠提成。开始,高星靠人脉关系,业绩做得还算“挺刮”,提成“弹眼落睛”。但好景不长,靠关系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后面几个月,业绩“一塌糊涂”。
又两年后,高星再次跳槽,这次跳得有点远,直接跳到深圳去了。而大为这边却做得风生水起。因为公司转型,在研发一项新产品时,大为的设计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很有创意,推向市场一炮打响,因此大为得到重用,被破格提拔为设计部主任了。
眼看老东家发展得越来越有“苗头”了,几个月前,高星从深圳回了一趟上海,约了大为。还是在永康路那家熟悉的酒吧,还是熟悉的口感科罗娜,坐在临窗的高脚转椅上,高星向大为打听再回到老东家的可能性。大为推心置腹地说了高星几句:“当初,侬勿听我劝。勿是讲勿可以跳槽,而是要在跳槽前想清爽,跳过去能否达到预期?要仔细分析新、老东家的优劣势。人在职场,就像一段婚恋,出现裂缝了要想方设法修复,勿要随随便便移情别恋。”
确实,跳槽前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对方三花两花,弄得“混淘淘”。比如,新东家承诺每月到手薪酬一万五,但这是“赤膊工资”,没其他福利了;而老东家虽然每月一万,但各种福利七七八八加起来,差不多每月两万了。
当然,跳槽跳得“灵光”的也不少,关键是看企业前景、岗位专业、薪酬福利、文化氛围是不是适合自己。适合的,才是最好。我有个朋友,老夫妻两人都是搞财务的,所以逼着女儿小米非学会计不可,说会计是金饭碗,跑到啥地方都“吃得开”。小米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财务部工作,但她对这种单调的工作模式和枯燥的阿拉伯数字十分抗拒,内心更渴望从事跟美术相关的工作,因为她从小喜欢画画,参加过业余培训班,有点功底。
去年,正好有一家文化影视公司招聘美术师,专门为影视片做美术设计。小米跳槽去了那家公司,一年做下来,已经“老来赛”了。前两天,老爸老妈问小米“撒度伐?”小米回答:“自家欢喜的工作,再吃力也勿会感到‘撒度’,迭次跳槽算是跳对了,跳一跳,人生的价值就跳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