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亚娥
【摘要】 “开心麻花”团队作为新生代娱乐品牌,深受观众喜爱,建立了良好口碑。其春晚小品的幽默言语富有极大魅力,具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开心麻花”团队核心喜剧演员沈腾为主,从逻辑基本规律即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的角度来分析沈腾春晚小品。通过逻辑规律的巧用,从而产生诙谐幽默感,令人发笑的同时也开始让人反思。
【关键词】 沈腾春晚小品;幽默;逻辑规律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2-0095-03
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在除夕夜举办的大型综合晚会,简称“春晚”,在2012年春晚中,沈腾首次亮相并出演小品《今天的幸福》,塑造的郝建这一形象,让观众朋友们记忆犹新,自此沈腾与郝建这个称呼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沈腾小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更为观众所接受,如社会热点话题“老人倒地该不该扶”,针对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加以批判。通过表层现象讽刺一些不合理的事件,揭示出特定的人生道理。沈腾小品最大的特点是引人发笑的背后能引起观众深层次的反思与检讨,《扶不扶》《占位子》《投其所好》等都富有深刻的哲理。沈腾小品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形成了冷笑话式的幽默感,许多经典台词甚至一度成为广为流传的网络流行语。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幽默言语对逻辑基本规律的违背,来论述沈腾小品产生幽默的原因。
一、逻辑基本规律的违反
“逻辑”一词源于希腊文,其语意十分丰富。恩格斯曾指出:“逻辑是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1]”。逻辑作为一门思维科学,以思维形式为研究对象。要合乎逻辑地进行思考,就要掌握思维的基本规律。本文主要分析基本规律的违反而导致的幽默现象,具体指在沈腾春晚小品中,对于四大逻辑基本规律的超越或背离。
(一)违反同一律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2]187。同一律的违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
在春晚语言类节目中多存在风趣的言语,尤以小品为盛。为了表达喜剧所特有的功效,导演频频违反逻辑基本规律,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赢得观众的喜爱。在近年来央视春晚节目中颇受欢迎,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沈腾春晚小品中的语言也存在着对同一律的违反,如:
(1)郝建:你们聊,我先走了,我那儿还有个会。
马丽:啥会呀!
郝建:误会。
——《今天的幸福2》
在这里引人发笑的原因是因为郝建说话前后不一,郝建所说的“会”,是名词会议的意思。而“误会”是动词,是指对某人或者某事所说的对话显然是前言不搭后语的,真可谓“此会非彼会”。此例小品是利用偷换概念的高超技巧,从而创造出了语言幽默的氛围与效果。
(2)沈腾:赶紧下来吧,你看你整那出儿,爸这还没着落呢,你再让别的科收走了。
马丽:哎哎哎,刘大夫啊,你就别跟我们客气了呗,反正咱也不是一家人。
刘大夫:是,不是一家人,但你爸是我的病人,就算没有这个红包啊,我也一样会治好他的病的。
沈腾:说得好,刘大夫,你没辜负……(一把搂住刘大夫的肩膀)
马丽:说谁没姑父呢?
——《365个祝福》
这则小品主要讲的是:马丽的父亲因阑尾炎要做手术,于是让沈腾塞钱给主治大夫,结果刘大夫和沈腾一致认为收红包有违医德,马丽却坚持要给医生红包。在这里,沈腾所说的“辜负”意思是亏负,指违背别人的好意或希望。沈腾语音未落,马丽急忙指责沈腾说话不当,“说谁没姑父呢?”马丽所指的姑父是亲属称谓,具有名词属性。夫妻两人所指并不是同一对象,无意中混淆概念从而产生语言幽默的效果。
(3)老板:小建呐!明天陪我去打高尔夫。
郝建:(一把过去抓住老板前夫的脖子)打他还用明天啊!冲老板前夫呵斥道:“你叫尔夫啊!”
——《今天的幸福2》
看到这里观众朋友们忍俊不禁,笑声爽朗。显而易见,因老板前夫姓高,于是郝建主观臆断地认为老板的前夫姓高名尔夫,把球类运动打高尔夫误认为是替老板出恶气。出现这一错误的原因是郝建对“高尔夫”这一概念没有充分的认识,这正是巧用逻辑基本规律中的同一律。把高尔夫这一概念混淆为人名,从而做出了让人捧腹大笑的举动,顿觉幽默感油然而生,喜剧感强烈。
2.转移论题或者偷换论题
使论题在无意识中发生转移或改变的叫作转移论题;偷换论题则往往是有意而为之,是指用一论题代替另一论题。沈腾春晚小品中采用此方法造成幽默的也很多,如:
(4)马主任:干什么呢这是?
保安一:哟,马主任,一会儿县里的领导不是要来吗,你看这叶子都黄了,我们给翻新一下。
馬主任:(面带怒色)给真绿植刷绿漆,那直接整两盆假的不就完了吗?
保安一:那能行吗?那不是弄虚作假吗?
马主任:你觉得搞形式主义比弄虚作假强是吧,上任领导怎么下去的忘了?
保安一:我……
马主任:他就是为了应付上面的绿化检查让人用油漆把整座山都给刷绿了,就你俩这种行为跟他有什么区别?
保安二:区区……区别在于我们的用料啊,刷漆的手法啊,那还是有区别的。
2020年春晚小品《走过场》意在讽刺形式主义。王铁牛是因为给山刷绿漆而甲醛中毒的工人,因沈腾所饰演的郝科长要来探望王铁牛,于是马主任把病好了一个月的王铁牛拦在医院里多住了一个多月,说领导没来,病怎么能好呢?一群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发生了一系列的笑话。这一幕发生在故事的开头,马主任撞见保安给绿植刷漆,谴责保安的行为跟上任领导的做法没什么区别。而保安二的回答区别在于用料啊、刷漆的手法啊。无意识中使论题发生了变化,属于转移论题,因此违反了同一律。
(5)杜局长:马科长啊!
马晶晶:哎!
杜局长:你可是老同志了。
马晶晶:嗯。
杜局长:现在咱们单位出了这个工作作风问题,你是不是应该起点儿带头作用啊。
马晶晶:我说他们了,我说你们就算再练,也不可能打到杜局长那水平,那人杜局长在原单位,年年都是冠军啊。
——《投其所好》
小品《投其所好》主要讲述了杜局长来视察工作,马晶晶正好是个喜欢研究“领导喜好图”的不正官员。听说杜局长喜欢打乒乓球,于是马晶晶找来郝建练习打乒乓球以投领导所好,不料却被局长逮了个正着。杜局长让马晶晶起带头作用来整顿工作作风,然而马晶晶却连连恭维杜局长,直夸杜局长球技好,每年都拿奖。无意识中转移了论题,从而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二)违反不矛盾律
不矛盾的基本内容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否定即互相矛盾或者互相反对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3]191。在日常逻辑思维论证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矛盾律的要求,否则就会违反逻辑规律,即自相矛盾。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这种诡辩,家喻户晓的卖矛和盾的典故,说到底就是卖者不能自圆其说,说矛锋利无比无所不穿,又说盾坚韧无比无所不挡,本就是相互矛盾的。卖矛与盾的人违反了不矛盾律,于是乎陷入了两难境地。在平常的说话过程中,经常会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在历年来的小品中,很多导演也会用此方法来营造诙谐幽默的愉悦氛围。因此,小品中幽默元素的存在也离不开违反不矛盾律,沈腾的春晚小品中也存在利用自相矛盾来博得观众眼球的台词,如:
(6)艾伦:老婆,我不许你挑拨我和哥们儿之间的感情啊。
艾伦媳妇:不是你亲口说的吗?说看见郝建就想吐,还说郝建长得像个人,但从来不干人事。
沈腾:等会儿,刚才说我什么来着,说我长得像个人,但从来不干人事,我问你,我怎么就长得像个人了?你凭什么说我长得像个人?(迅速地捂嘴)
——《今天的幸福》
在这则小品中,艾伦的媳妇得了产前综合征,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幸福。于是艾伦找来了好哥们郝建,想让郝建帮忙扮演从未来穿越而来的儿子,告诉媳妇未来的爸爸是多么有成就。无奈之下郝建只好答应,于是有了后续的故事。很显然在这段对话中,有两处违反了不矛盾律。首先,艾伦不许媳妇挑拨他们哥们之间的关系,随后就被媳妇揭穿自己说郝建坏话的真相,语言前后冲突,这是自相矛盾的。其次,听到说自己坏话的郝建气急败坏地问哥们,本想反驳哥们的观点,没想到情绪激动,接连反问自己怎么就像人了,显然这也是鬻矛誉盾、不能两立的,违背不矛盾律的背后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喜剧效果。
(7)郝科长:来,再来啊,家里人都挺好的啊?(假装问候受伤的王铁牛)
王铁牛:(躺在病床上)父母年龄大了,病在床上好几年了。
郝科长:好,家里人都好就好。今年收成怎么样啊?
王铁牛:秋收的时候我正躺这儿等您呢,地全荒了。
郝科长:好,丰收了就好!勤劳致富嘛。
王铁牛:领导,咱俩好像也没对上啊?
郝科长秘书:没事儿,我这后期都能剪。
——《走过场》
2020年春晚小品《走过场》中,郝科长(沈腾饰演)来慰问因为给山刷绿漆而甲醛中毒的王铁牛。不料,这位郝科长也是走走过场,一派形式主义作风,对于王铁牛提出来的问题也是敷衍了事。对王铁牛提出来的家庭困难视而不见,铁牛父母年龄大了,生病都好几年了,沈腾却颠倒黑白好赖不分,说家里人都好就好,很显然这是自相矛盾的。王铁牛秋收躺在医院里,家里并无收成,沈腾却说丰收了就好,这也是命题之间的自相矛盾。因此,在这里也是违反不矛盾律的典型语言。
(三)违反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必有一真[4]195。如果互相之间都不承认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就会违反排中律的基本要求,即“模棱两可”“骑墙居中”。然而沈腾小品中的言语却常常有意为之,对排中律进行偏离,从而营造幽默诙谐的氛围。
(8)姑爷:那翔子你啥意思啊,你就一分钱都不想掏呗!
翔子:你说的这叫啥话,我是儿子,我不掏钱我还是人吗?
姑爷:你是不是人,现在很模糊。
——《一个女婿半个儿》
此例中针对翔子是不是人的问题,姑爷(沈腾饰演)既没有做出肯定的回复,也没有做否定的回复。即回避明确的表态,只是模棱两可,这属于典型的骑墙居中,违反了排中律。
(四)违反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是:在思维或论证过程中,任何一个被确定为真的思想总有它的充足理由[5]199。充足理由律的违背主要有以下两种逻辑错误:
1.虚假理由:所谓虚假理由就是用作理由的命題是虚假命题[6]201。沈腾小品中也存在着虚假理由,如:
(9)沈腾:那这时候孝顺上了,行啊,爸吃着就行,说正事。前两天爸接到了一个诈骗短信,说他中了十万块钱奖金。
翔子:可不是嘛,咱爸就跟着了魔似的,那骗子先让他打过去两万块钱个人所得税,他咵一下就把钱给骗子汇过去了,你那么拦都拦不住,完事儿还骂你。
沈腾:那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咱爸这么好面的人,要知道自己被骗了,那年能过好吗?他不得憋屈死啊。
翔子:可不是嘛。
沈腾:所以说,翔子,我是这么想的。(掏出十万块钱放在桌子上)
翔子:呀!这么多钱呐。
沈腾:这十万块钱,就当是爸中的奖金,让爸先过个好年,回头咱慢慢让他提高这防骗意识。
翔子:撞了,撞地死死的。
沈腾:啥撞了?
翔子:咱俩这份孝心撞了,我刚想着拿十万块钱把这咱爸这坑给填上,你看咱俩想一块去了。
沈腾:那怎么不填呐?
翔子:我没钱。
沈腾:没钱在这儿跟我撞啥呢?拿我这十万块钱现金撞你那十万块钱想法呢是吧?
翔子:不是,我真是这么想的嘛不是,我不是不够吗,我不是那个心有力而余额不足吗?
——《一个女婿半个儿》
该小品讲述了沈腾的老丈人收到短信说自己中了奖,其实是误信了诈骗短信,结果被骗了十万块钱。作为女婿的沈腾和作为儿子的翔子怕打击到老人,但是又想让他提高警惕,于是俩人联合设计了一出假的绑架案。不料却加深了老丈人对沈腾的误会,从而生发出一段喜感十足却又温情满满的故事。在这段对话中,沈腾想着自己先拿钱帮老丈人填了这坑,不料儿子(翔子)提出了也有同样的想法,只不过自己没钱,拿自己想法撞姐夫的现金,这是虚假理由的典型表现。
2.推不出:推不出是指论据虽然是真的,但论据与论题之间是互不相干的。郝建小品中也存在着推不出的言语,如:
(10)大妈:你走不走?
郝建:我走我就成逃逸的了。
大妈:你不走是吧,我走。(做出匍匐前进状)
大妈:(开始站起来走)
郝建:(满脸好奇)大妈你能走了呀!
大妈:(有点尴尬)被你气的呀。
郝建:咦,这气人还能治病啊,那我这是气功啊。
——《扶不扶》
在小品《扶不扶》中,热心肠的郝建扶起了摔倒在地的老太太,却被误以为是肇事者,郝建通过一系列的故事重演,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这些都是来自社会中的现实问题,2014年,开心麻花团队就根据这个社会热点话题,创作出了“郝建扶老太太”的故事。在这段对话中,大妈会走路是因为被气的和气人能治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被气并不能推出会走路,同理,气功也不能推出可以治病,因此俩人间的对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二、结语
1983年小品以一种新奇的艺术形式走进在大家的生活,到如今已陪伴着大家走过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喜剧演员们展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生活場景图,演员们幽默风趣的台词,滑稽可笑的动作等都是喜剧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平淡的生活带来了无数的欢声笑语。沈腾以及“开心麻花”团队也是春晚小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小品团队,“郝建”给广大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本文运用逻辑基本规律对沈腾春晚小品的语言幽默进行研究,从以上的论述中不难发现沈腾小品取得幽默的艺术效果,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对逻辑规律的违反,即超越或者背离了逻辑规律,正如孙绍振所说的“逻辑错位”,从而来赢得观众的喜爱与赞扬。本文从基本规律角度来分析,意在让观众更好的理解沈腾小品,欣赏沈腾小品,提高欣赏水平的同时也能对自身进行深刻的反思。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3.
[2][3][5][6]姜全吉,迟维东.逻辑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2.
[4]邓梦兰.赵本山喜剧小品言语幽默的偏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