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与圆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述论

2022-02-03 10:54范玉显
新疆社科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范玉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①历史经验证明,我们党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方针政策、根本原则是完全正确的,我国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深刻阐释了共同体与中国梦、认同与圆梦的关系,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最新理论成果。这一重要思想可以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重维度予以阐释,既总结过去,扎根于百年党史进程,又着眼当前,立足于当下现实问题,还面向未来,指导着未来工作方向。

一、历史维度:古今中外、为我所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而来,从党的民族工作百年历程发展而来,从当代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创新而来。

(一)奠基于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新境界的民族理论基础

1.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科学理论,提出民族平等思想,揭示了民族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②列宁论述了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以及民族解放运动学说、无产阶级政党民族纲领的理论、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指导思想的基本原则等内容。③这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经受了历史考验和实践检验,在中国得到继承和发展。

2.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时代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民族问题纳入统一战线范畴④、坚持民族工作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和事业全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民族理论概念、命题及话语体系得到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体现了“立足实际、品质实在、追求实用”的特点。⑤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逐渐形成并发展了不同时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⑥

3.是历代中央政府处理民族事务经验的结晶

历代中央政府都强调维护国家统一,主张“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⑦,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⑧。华夏与蛮夷戎狄同属一个共同体的一体理念,华夷诸族一体同源、同根共祖的观念,诸族对“中国”的普遍认同、高度认同均由来已久。⑨在秦汉一统、隋唐“华戎同轨”⑩直至多元一体格局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持续强化中,“夷夏”观念从先秦“五方之民”共天下,到“华夷首足论”“华夷皆正统”“华夷”一家并逐渐演进为“华夷”一体,巩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同时,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还注重因俗而治的指导原则,强调“以故俗治”。此外,历代中央政府都践行政教分离原则,坚守国大于教、国法大于教规的政治底线。

(二)扎根于成功开辟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百年历程宝贵经验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并始终受社会总问题的影响和制约。民族工作成功与否,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探索与成功,也得益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从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服务于中国共产党践行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纵览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民族工作历史经验,借鉴世界民族领域经验教训,在开辟正确道路的百年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自觉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探索并开辟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制定民族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创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累了认识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创新出中国特色民族工作话语体系。党的民族工作百年历程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百年历程宝贵经验的集体智慧结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提出,“八个坚持”的道路内涵、“九个坚持”的宝贵经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的形成,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思维、文化底蕴、理论胸怀、实践创新和政治智慧。

(三)形成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

1.理论创新的集成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2012年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基本内涵,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论断并写入党章,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提出“四个共同”的重要观点,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明确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2020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围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主题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这都体现了我们党认识民族问题、把握工作规律、融洽民族关系、强化“五个认同”的理论创新。

其中,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我们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八个坚持”的科学内涵、“九个坚持”的成功经验,关键都是要解决民族问题。否则,如果一些方面的实践举措不仅不能解决现有问题而且还产生或制造新的问题,或者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不能解决新问题,就要从理论上予以明确、从实践上予以优化,不能解决的方面就要调整、不能适应的方面就要创新。在党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过程中,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就有一系列关于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重要观念和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还形成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的“五个方面”(1990)、“八个方面”(1992),进而丰富调整为“十个方面”(2001)、“十二个方面”(2005),以及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十二个必须”(2021)。回顾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百年历程,其中所贯穿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理论精神。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2.实践成就的结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面向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伟大实践,着眼于科学回答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这既是对理论问题的回应,也是对社会实践的总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中国力量。因此,在民族工作领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新征程贡献新力量。但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民族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并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需要我们去应对;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上,需要丰富和明确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必须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实现方式是什么,就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最后所提出的“五项重点任务”;而要实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正因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遵循,需要总结既往正反经验,以便面向未来推动发展。

这一重要思想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时代价值,在定位升级、思路调整、方向确定、原则确立和途径增加等方面有着重要创新。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导思想上讲,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全局的治国方略上讲,它是党的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从既往民族工作成就经验上讲,它是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大成果;从对今后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上讲,它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从理论角度来看,它是“智慧结晶”“最新成果”“重大飞跃”;从实践角度来看,它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指路明灯和“根本遵循”。同时,这一重要思想还由史及今、数往知来,回答了中华民族之所来所往的重大问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一重要思想,谱写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之民族工作篇章,既扎根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又立足于当下历史方位与现实问题,还指向战略目标、指导着未来工作方向(见图1)。总结过去,纵观百年党史,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基本政策是完全正确、实践成功、成就斐然的,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立足当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民族工作面临问题挑战、存在风险隐患,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面向未来,我们要践行初心使命,接续谱写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之民族工作篇章,用思想理论和经验成就应对解决问题挑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图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视野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内容,呈现出由历史到现实、从实践到理论的交互运动和螺旋往复,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真正体现,是正确认识把握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规律以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主动的显著表现。一方面,这一重要思想是基于中国民族工作历史发展规律之必然的经验总结、智慧结晶,体现了认识、掌握和运用规律的理论特性,是立足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现实形势任务的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体现了顺势应运而生的现实需求,是面向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思想指导的系统阐释,体现了发挥思想伟力科学指引方向的战略谋划。因此,要对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背景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形成背景稍做区分,视野的不同会导致理解的不同。简言之,相对来讲,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背景更具有现实回应性、问题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的工作的重要思想的背景则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丰富的理论实践基础、复杂的经验教训因素、强烈的现实目标导向,因而后者的视野更宽阔、站位更高远。

二、理论维度: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一)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内涵,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即“十二个必须”。这“十二个必须”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其所要实现的目标指向,问题导向性和目标针对性很强。其中,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见表1)。综合来看,认同是一个核心性内容。“五个认同”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四个重大关系”围绕的核心议题仍是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体现的核心要义还是认同。我们对认同的强调,也不同于以往,已经从族群内部的族群身份认同、小认同、基层认同,提升到中华民族的公民身份的认同、大认同、高层认同。就“十二个必须”所涉及的层次来看,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前三个“必须”属于明确路线、目标、战略的第一层次,第四个至第六个“必须”属于确定原则、方针的第二层次,第七个至第十一个“必须”属于提出要求、任务的第三层次——这五项要求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部署的“五项重点任务”一一对应(见表1)。

表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概览表

表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概览表

对每一个“必须”的内容,尤其是其旨在坚持和完善、加强或实现什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及学界都做了详细阐释,在此并无补充,故不再重述。本文主要对每一个“必须”旨在改进或反对、防范和抵御什么的着力要点稍做注解,以期能够让人们的理解更完整、把握更准确、贯彻更全面(见表2)。此外,明了每一个“必须”所针对的问题,更能体现重要思想的问题导向以及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表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着力要点概览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要防止西方式现代化。我们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要实现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全方位的变革,就是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防止中华民族共同体着手建构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既成的实体,而非现在才着手开始构造这一实体。我们讲“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是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现在才出现、才开始建设,事实是历史上我们就始终如一地一直都在建设,现在只是将其不断向前推进。第三,防止混淆“四个重大关系”。比如在“十二个必须”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内容。民族工作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更要争取人心。这对于“四个重大关系”都具有指导性意义,每一个关系的两个方面都是有层次、有主次的。比如,促进各民族文化包容互鉴和创新发展,要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基础上去做,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借口“尊重和包容差异性”而颠倒主次、混淆轻重,回到以往工作的老路上去。

(二)内容结构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系统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重要任务、工作主线、制度保障、实现方式等。其中,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等要求,总体上仍是聚焦并服务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这个重要要求(见图2)。这是不同于表1的另一视角,二者可以结合起来理解。

图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内容结构图

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十二个必须”的重要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并且,其中还蕴含了诸多最新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比如,提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在民族工作中提出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此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中强调的“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握好的“四个重大关系”“六句话”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等等,都是具有重大原创性的最新论断。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分析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然规律、内生动力、未来趋势,洞察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求、对象、范围、任务、重点职责、格局机制等变化的实际情况,坚持古今中外为我所用,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突出主线又系统全面,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两点论”与“重点论”、“普遍性”与“特殊性”、“怎么看”与“怎么办”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三、实践维度:追求认同、实干圆梦

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就必须立足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实践,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把握和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从而有针对性地统筹做好各项工作。一方面,要直面民族工作领域出现的不平衡的问题。这主要是相对某种关系来讲的。比如,需要解决物质经济发展与精神文化生活、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物质共富与精神共富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各民族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再如,基层民族工作机构和民族工作力量尤其是队伍建设,同形势任务要求及风险挑战压力之间,干部素质与能力水平同工作要求与时代需要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另一方面,要直面民族工作领域出现的不充分的问题。这主要是针对某项内容本身来讲的。不充分是讲与现实本身、应然状态不匹配的问题。比如,要清醒认识到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够,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足,基层民族工作机构建设和民族工作力量不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不强,基层基础不实的问题等。认同是核心问题,文化认同是深层次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

(一)完整、准确、全面学习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1.要注重完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动态发展,其核心内容是“十二个必须”但又不局限于此。要完整学习把握和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就要抓牢工作主线,着重深学笃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含义、重要意义以及关涉的重大关系、重点任务,立足“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刻领会“四个必然要求”,完整把握“四个重大关系”、贯彻“五项重点任务”等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内容。同时,要及时跟进学习研究这一思想的最新论述,从而实现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发展。

2.要聚焦准确

要着重在加强和改进、继承和创新、坚持和调整的内容上下功夫。第一,要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要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准确把握“八个坚持”的丰富内涵,发扬“九个坚持”的宝贵经验,尤其是“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以,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坚持民族团结,坚持“两个共同”的主题,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在坚定“五个认同”上要高度认同,在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要高度认同。第二,要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调整过时的。“随着形势发展,需要完善的可以完善,需要改革的可以改革,但不能在根本立场上动摇。”对于不适应新时代民族工作需要的,尤其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认识、工作方式、实践导向、评价标准等”,就要加以调整改进、优化完善。同时,要注意在古今对照和中外对比中做到准确理解。比如,中国特色多民族国家建设理论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西方国家“民族共和模式、多元文化主义模式和自由主义公民模式”的不同。

3.要强调全面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一要全面把握好学与做、同与异、稳与进、立与破、近与远的关系。要学深悟透才能做实做细,要坚持共同性统领差异性,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坚持先立后破,要统筹当前与长远。二要落实好三个方面的实践要求。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工作主线贯穿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始终,作为引领之“纲”,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要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集中统一领导,将其贯穿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四项体制机制”,推动形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要聚焦统筹谋划和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五项重点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见图3)。

图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三项实践要求图

(二)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要用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纲”,把它贯穿到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四个重大关系”,坚决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着力打基础、管根本、谋长远,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不断建设认同度更高、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一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在构建共有精神家园中打牢思想基础;二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管肚子”与“管脑子”的关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促进共同繁荣中打牢经济基础;三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在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中打牢社会基础;四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有机结合、“急不得”与“等不得”统筹兼顾,在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中打牢法治基础;五要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发展和安全,夯实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治理基础;六要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构建工作格局、完善体制机制、建强干部队伍、强化基层工作,把握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三重维度、三重逻辑,最终都归结为一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价值维度(价值逻辑),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政治智慧,“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政治誓言,以及“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执政理念,不断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人民立场,“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价值目标。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是集历史之维、价值之维、理论之维和实践之维的科学体系,有着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

注 释:

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7日,第2版。

②③⑥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修订本)》(第二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页,第20页,第25页。

④潘树章:《将民族问题纳入统一战线范畴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上的重大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6页。

⑧安平秋,张传玺:《二十四史全译:汉书》[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1208页。

⑨田广林,任妮娜:《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认同》[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83页。

⑩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页。

5929025142135&;item_id=1534725929025142135.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