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劳动教育”的逻辑进路

2022-02-03 20:03安巧珍
广西社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育方针建设者劳动

安巧珍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教育起源于劳动。而劳动是在社会集体中进行的。”[1]劳动与教育相互促进,同向而行,劳动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在教育发展史上,劳动与教育分离的情况时有发生,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劳动才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那么,劳动教育的理论渊源在哪里?为何在新时代如此重要?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提出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认清“劳动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内在逻辑,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促进教育强国的实现。

一、历史脉络:从工人实践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论断的提出是基于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只有劳动权利而没有受教育权利的现实。马克思在考察英国工人阶级受教育状况后提出,要使人成为正常发展的人,必须使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

(一)历史背景:工人阶级的悲惨生存状况

教育,不仅在内容上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关,而且在发展水平上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因此,考察工人阶级的受教育状况,需要先看看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而考察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则需要先看看工人阶级儿童的生活状况。以19世纪的英国为例,有一些不受法律限制的部门,如花边生产、陶瓷业、火柴制造、面包制造等,雇佣的大部分是未满18岁的儿童。这些被雇佣的儿童经常受到昼夜轮班制的折磨,工作时间被极度延长,过着极其贫穷痛苦的生活。整个工人阶级队伍的生存状况极度悲惨,智力(教育)同劳动相分离。工场手工业分工使“物质生产过程的智力作为他人的财产和统治工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3],不仅劳动力成为资本的附属物,而且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对立,使工人在体力与智力上都畸形化发展。工人只从事局部的工作,他们的知识、判断力和意志(如果有的话,也很少)对于整个工厂来说才是必要的。“有知识的人和生产工人彼此分离得很远,知识不是工人用来为自己增加自身的生产力的手段,却几乎到处都与工人相对立……知识成了一种能同劳动分离并同它相对立的工具”[4]。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不仅仅从生命根源上侵袭着人的生命,更从体力和智力上使人畸形化。面对私有制下二者分裂的现实,站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视角,马克思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实践依据:工人阶级极低的受教育程度

19世纪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人阶级及其后代几乎接受不到教育,他们的文化程度极低。“这些‘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必然会像他们和一位调查委员进行下述谈话时表现出来的那样!”[5]如很多工人阶级儿童认为,“4的4倍是8”“公主是男人”“伦敦不是在英国”……这些工人阶级儿童,不仅工作生活状况“骇人听闻和令人难以置信”,而且文化程度也低到“骇人听闻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发展,但工人阶级儿童的生活状况和教育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即使在新出现的学校如“花边学校”和“草编学校”里也接受不到任何的教育[6]。这些孩子在学校里除劳动之外得不到任何知识的教育,而且在家里也得不到任何家庭教育,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没有知识。

当然,当时的资产阶级需要的不全是未受过教育的工人,在某些工业或者工种上,也需要受过教育的工人。但是工人所受的教育仅仅是为了成为更加专门和发达的劳动力,他们能够获得的也仅是某一特定劳动部门的技能或技巧,于是产生了工厂法。“尽管工厂法的教育条款整个说来是不足道的,但还是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这一条款的成就第一次证明了智育和体育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从而也证明了体力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的可能性。”[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厂法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条件,是正确的做法。虽然工人阶级儿童的上课时间比上层阶级和中间阶级的孩子少,但是他们精力充沛,学习效果更好。工场手工业把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人和没有受过教育、只能从事简单操作的工人截然分开,于是产生了综合技术学校、农业学校和职业学校,对工人进行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更好地从事实际的操作,为资本主义制造剩余价值。因此,“资产者唯恐失去的那种教育,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8]。工人所能得到的就是这种把自己变成机器的教育。

(三)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分析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的原因。19世纪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商业工人的工资随着他们教育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而且“越是使教学方法等等面向实践”,资本家“就可以从那些以前受不到教育并且习惯于较差的生活方式的阶级中招收这种工人”[9]。也就是说,随着这类工人供给的增加,竞争更加激烈,工人工资更低。

资本主义社会总是把道德和宗教结合在一起,这种道德教育的结果与宗教教育的结果一样,使工人陷入更加混沌和无知的地步,其实质就是资产阶级把自己炮制出来的道德强行灌输给工人。因此,资产阶级对工人教育的内容就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律,教育的手段只有一种,那就是皮鞭,就是残忍的暴力,“这就是资产阶级为工人阶级的教育所做的一切”[10]。

巴黎公社在教育上采取了许多措施,使教育从宗教的桎梏下彻底解放,让农民在教师的教导下学到知识。巴黎公社就是要恢复农民独立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让农民受到教育。因此,在未来的社会,所有的人包括现在的农民在内(当然,在未来的社会,由于分工已经消失,城乡差别也将消失),都应受到符合人的尊严的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11],在未来,教育合乎人的尊严,促使人自由全面的发展。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剥削所造成的精神摧残和智力荒废,使得英国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实施义务教育。但是,这种义务教育只是徒有虚名,表面上受过教育的孩子与原来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一样。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要“把教育和生产结合起来”[12]。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将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可以通过分配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分工完全消失,社会的教育使年轻人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自己爱好,在不同部门间自由转换。教育使年轻人摆脱在阶级社会由于社会分工而给自己带来的片面性。因此,在按照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里,全体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13]。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不但可以保证社会成员的富有,而且可以保证社会成员在体力和智力上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促使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应该是“在这样的组织中,一方面,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中所应承担的部分推给别人;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14]。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异化劳动的基础上提出,在未来社会,每个人都应劳动,且劳动带给人快乐。

二、现实推进: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得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党和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状况,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针。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从“爱劳动”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我们党就注意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15]这是社会主义“五爱”道德教育的雏形。发展至今,“爱劳动”一直是德育的主要内容。同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大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着重为工农服务”的发展方向,对新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1950年2月,中国教育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新当选主席吴玉章指出,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社会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裂对立的现象开始走向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与统一的方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很大的一件事情”[16]。教育部专门强调,必须把“为生产建设服务”与资产阶级的“劳动教育”分开。19世纪资产阶级的劳动教育是为了把工人阶级及其子女培养成既有效又驯服的创造利润的工具,而我们的劳动教育是为生产建设服务,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1954年1月,全国中学教育会议认为,“过去中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经验,是以结合中国实际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为方针,教学与生产结合,与政治结合”[17]。针对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不可能全部升学”的问题,会议提出一方面要想尽办法“吸收学生”,另一方面要让这部分学生“参加劳动生产”。在实际中,参加劳动生产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事实证明,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劳动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1956年1月,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18]。在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指导下,我们确立了教育工作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关系,促进了过渡时期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中央依然重视劳动教育。毛泽东根据世情、国情和教育本身发展的变化,提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方针。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明确了“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素质内涵。在教育方针上作出如此改变,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原因:一是苏共二十大通过的两个报告所引发的国际震荡;二是中共八大正确作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判断;三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教育方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劳动者”第一次出现在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中。这里的“劳动者”既包括体力劳动者,又包括脑力劳动者,尤其是指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的新型劳动者。毛泽东认为,当前国家还很穷,还需要人民“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20]。最为重要的是,毛泽东在劳动者的个体素质上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虽然没有使用“全面发展”这几个字,但实际上强调了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党中央在这个时期的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不仅频繁出现在各部门的报告、通知和文件中,而且针对中小学、中等专业与技术学校、高等学校的不同情况颁布了具体的劳动教育方案。如1957年3月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的通知》,要求在初三年级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以培养学生参加农业劳动的兴趣,还规定了每周的课时,后来高三年级也增设该课;当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加强中小学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当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劳动教育必须经常化》;1958年7月,《红旗文稿》也专门刊文《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指出“教育工作中主要的错误和缺点是教育脱离生产劳动”。随后,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纷纷进行改革,将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教育制度结合,这两种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成为中国教育的一种特殊制度。党中央强调:“现在大学要以读书为主,工厂和农场的学校则应当以生产为主。”[21]团中央也鼓励少年儿童读书、劳动两不误;在高校则强调要抓住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1957年3月,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专门召开中等专业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座谈会;当年的“五四”青年节前夕,周恩来在给《中国青年报》的题词中号召广大青年“努力学习,参加劳动,热爱祖国……准备作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工人和农民,准备作一个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知识分子”[22]。当年6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四次会议上再次强调“劳动者”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性。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今后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过去这个方针是不够明确的。我们的中小学学生毕业后除了一小部分升学以外,多数都应该参加工农业生产。高等学校中也应该加强劳动教育。”[23]

党中央还加大了对学生劳动的考核。如1958年1月,教育部明确规定,要把中学生对体力劳动的认识、在体力劳动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定学生操行成绩的重要依据;共青团中央还发布《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提出“勤工俭学是具体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24]。当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要求“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25]。“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今后的方向,是学校办工厂和农场,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办学校”[26]。

党在这个时期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为了改变读书人厌恶体力劳动的观念,使知识分子劳动化,使学生能自力更生,使学校紧密联系社会,从而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党在此时的教育方针是基于当时特殊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提出的。失误在于,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了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把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理解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所阐发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党在后来的教学工作中开始逐步纠正“左”的错误,如1964年2月,毛泽东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教育方针路线是正确的,但是办法不对……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劳动。”[27]但是在后来的工作中,“四人帮”把党的教育方针进行了“左”倾扩大化,特别是把劳动教育肆意“左”倾扩大化,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再次分离,出现了“五七公社”“七二一大学”办学模式……这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破坏了教育工作的秩序,而且造成了人才断层,使教育工作停滞不前。

(二)恢复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本意

把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底,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回归本意,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时期依然需要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是逐步消灭脑力、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学和用相统一、全面发展的新人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28]。会议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此时的教育方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放在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强调教育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教育要联系社会发展实际,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本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虽然对教育方针进行了调整,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没有变。这个时期的教育方针强调“两个必须”“三个面向”和“四有”①“两个必须”是指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三个面向”是指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的题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四有”是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从文字表述来看,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是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随着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关于真理问题大讨论的开展,教育领域也开展了大讨论,在教育的方向、途径、目标等方面取得了共识:教育的方向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的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这个时期,党围绕教育方针进行了多次调整,劳动教育始终是重要内容之一。如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29];198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养大量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和大批熟练的劳动者,并且把“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放到了“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的前面。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30]。199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教育方针以及教育为谁服务、与谁结合的问题。可见,从1978年到1991年间,党中央虽然对教育方针的内容进行多次调整完善,但是始终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逐步提出的。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代替了20世纪50年代“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提法,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结构和素质要素,更加确切地提出这些方面的全面发展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中小学的教育是为培育具备“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基础的。这样的提法更加符合社会实际,符合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实际。

(三)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写入党的教育方针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93年3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1]这个教育方针在多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规定教育为谁服务、与谁结合,并把这个规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项原则;二是拓宽人才规格的范围,由“建设者”拓展为“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加符合这一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三是更加突出劳动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性。

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法制化。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2]该教育法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德、智、体”后加上了“等方面”。这个“等方面”实际上已经蕴含受教育者除德、智、体以外的多方面素质,拓展了“全面发展”的内涵;这个“等方面”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定。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方针立法化,也是第一次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法制化。

正如列宁所说:“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33]正是在“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就辉煌。

三、时代要求:从新时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到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愈加重要,劳动者的素质对于国力强弱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对综合国力的影响作用更加突出,这对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要求。

(一)新时期“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的具体规定: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和美育应时而生。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4]“美育”和“素质教育”第一次写入党的教育方针,这是教育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教育战略选择。提高国民素质是时代之需,素质教育成为培育人的基本理念,党中央在素质结构中明确了“四有”和“全面发展”这两个大的方面,突出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且把美育纳入其中。也就是说,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人,培育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是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战略之需。这时的教育方针虽然没有明确把“劳动教育”蕴含在“等”里作为全面发展的人的一项素质,但是在具体的条文中却明确规定,学校教育要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相互促进。这些规定为后来实施素质教育,把德智体美劳有机统一于教育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是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一贯重视的内容。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教育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对人才的需要更加全面,党的教育方针和关于劳动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步发展和完善。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发展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目标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的途径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素质结构,也是以国家意志形式将“劳动教育”蕴含在社会主义教育的具体途径中。

(二)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的具体规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也站到了一个更高的、全新的历史方位上。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家间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成为党和人民思考的重要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新时代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培养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社会层面来看,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共同富裕的追求愈加强烈,这些向往呼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正是基于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5]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明确将劳动素质作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素质的内涵纳入党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列入党的教育方针[36]。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加强劳动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新时代学生要形成“劳动最伟大”的价值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要求。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7]没有劳动,就没有历史,就没有今天,所以加强劳动教育是历史的必然。习近平总书记尊重历史,重视劳动教育,在多个场合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新时代学生要从人类社会历史的视角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从内心尊重劳动。

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新时代学生要形成“劳动是幸福源泉”的思想观念,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不仅是自由自觉劳动的复归,而且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真正实现。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8]。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人才保障,而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着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方位。过去70多年伟大成就的取得,靠的是亿万人民群众的诚实劳动,但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新时代学生在追求“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过程中能否自觉劳动、能否鄙视不劳而获、能否将劳动看作是幸福的源泉,是一个时代问题,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39]因此,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形成对待劳动的正确态度,从内心热爱劳动,并且躬身劳动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

综上所述,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劳动教育”的提出,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逐步发展完善的历史演变,印证了劳动教育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从19世纪资本主义工人阶级的劳动实践中孕育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命题,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时代要求。今天,劳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整体素质。新时代学生既要通过劳动教育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又要崇尚劳动、躬身实践,在崇尚劳动中坚定立场,在家庭劳动中承担责任,在社会劳动中创造辉煌,在劳动教育中提升能力。

猜你喜欢
教育方针建设者劳动
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必修课”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建设者
福照到家!
平凡建设者申晓春:海外10年写不凡人生
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三重维度1——重温抗大教育方针的启示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