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丽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8)
1.纸质媒体的症结:反馈机制的缺失。无论是大众期刊还是高校学报,传统纸质出版物编辑会在内容的加工排版之后,进行公开发行,之后读者完成购买,满足个人信息阅读的需要。这一过程固定、简单且呈单向传播,虽然读者也是整个出版运营链条的一环,但实质上完全独立于市场之外,不仅与编辑的反馈缺失,就连同为读者的群体之间也没有能够进行交流的渠道。此外,不同于互联网平台的用户,接触期刊或高校学报等纸质出版物的读者,其信息的需求具有独特性,并且这一需求类型的读者本身有着很强的选择主动性,更需要客观的详实的信息内容。但是,在传统纸质出版物或者学报类期刊的查阅过程中,市场检索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了读者主动甄选的渴求。因此,传统纸质媒体的编辑与读者处于弱关联度甚至断联,反馈机制的缺失以及传统市场的滞后性大大搁置了绝大多数潜在读者的阅读需求,所以,传统纸质媒体很难发展新的读者群众。加上数字化媒体的挤占,读者市场的份额急速下降。
2.纸质编辑的工作现状:内容同质性过高。随着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型媒体深入到大众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思维已经发展到了各个行业。对于纸质媒体而言,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无论是领导者还是从业的编辑一概均是注册官方微信公众号、开通自己的V+号等,将内容的发布、订阅、宣传迁移到能够连接读者生活的移动终端上,完成从线下读者到线上用户的导流。但是,不同于诸多自媒体,期刊、高校学报这类特殊的纸质出版物,不仅涉及其上级单位,如高校、主管部门的形象问题,同时由于其专业领域的小众化受众群体特点,编辑难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将内容转为接地气、生活化、时尚化的模式,很难维系碎片化的大众读者联系。既使使用了评论、点赞、转发等能够扩大其影响的平台功能,但埋没于海量的信息环境之中,编辑也无法掌握读者的实时性需要,更不能全天候地进行监测,因此效果不理想,读者的粘性并没有提高。如今,尤其是对于学术期刊、高校学报的官方公众号而言,大多数平台的读者浏览量远不如某些个人公众号或者网红抖音号。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编辑而言,其思维的转变并没有随着纸质出版物的转型而改变原有的模式,其内容的同质化程度也较高,而编辑面对的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社会背景都较为复杂的平台用户,他们每个人的学习背景、专业领域的理解程度、还有目的性的即时需要,均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学术期刊、高校学报等编辑要对自身特点进行确定,在专业性、可行性的范围之内对核心读者进行定向服务,对边缘读者和潜在读者进行较为浅层次的兴趣吸引。
3.工作职能的矛盾:社会公益与市场经济的兼顾。对于学术期刊或者高校学报等纸质出版物的编辑而言,数字环境中的智能转型,虽然要兼顾传统纸质出版物的社会公益性,同时也得适应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发展。对于编辑的工作职能而言,不仅需要对内容的数字化转型进行策划,还需要考虑到价值增值的目的。毕竟传统纸质出版物的交易成本相对高昂,并且由于媒介渠道的滞后性与热点领域的关注问题存在时间间隔,并且,纸质出版单位的资源优化配置缺乏标准化的样本借鉴,包括优秀作者等,均没有良好的市场反响[1]。此外,相较于大众纸质出版物,高校学报、学术期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较为依赖某一固定类别的读者市场,因此无论是读者市场的拓展还是运营的变现,其模式较为扁平化、单一化,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纸质出版物的运营在支出成本与市场收益之间难以维系平衡的状态,编辑的时间投入、精力付出,都与其效果差距过大,作为纸质出版物转型的编辑,身份的认同感很低[2]。
用户流量,是数字化平台最大的资源和红利。由于媒介平台的准入门槛较低,内容的海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内容的同质性过高的问题。编辑的策划加工在海量的信息甄选中无法从根本上顺应不同用户个性化、潜在性的现实需要,绝大多数纸质编辑在进行数字内容的加工时,也没有对平台的读者做出规模化、系统化、社群化的维系策略,仍沿用传统的媒介思维粗犷地处理个性化的用户反馈。
1.以专业性、学术性为起点。不同于一般大众纸质读物,专业性和学术性对于学术期刊和高校学报而言,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属性,也是其能够在媒介市场中得以青睐的生命线。对于一些纸质出版物而言,其在传统大众媒介时代面向的读者本就不是所有人群,定位较为固定,因此作为纸质编辑,要合理把握自身的特色定位,在数字环境中运用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特点聚集于学术热点和焦点问题。此外,纸质出版物虽然相较于电视而言,没有画面的具象表现力,但刊发文章均是集研究性、领域性的成果,因此纸质编辑在数字环境中的专业性职能并不能改变,还要利用平台即时性特色,聚集更多的特色选题资源。不仅如此,纸质编辑在发展之路上除了要对自身传统的专业性能力进行锤炼以外,还要提升作为高校学报类纸质编辑的专业素养,要从专业性角度出发,提升栏目的设置和把控能力,对信息蓝海中的动态变化保持一定的敏感性。纸质出版物的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水平高低,数字环境中的内容选择能够更便捷更直接地联合其他学者,即时编排,适时推送。
2.兼顾内容价值性和创新性。信息环境的纸质出版物要根据自身的定位特点,对选题做深入调研。通过技术平台的特点,整理热点问题的发展趋势,从创新的角度或者传统媒介难以表现的方向切入,突出内容的价值性,利用大众的及时反馈对内容做出客观性、差异性的认知评价,进而借助新媒体技术,将纸质出版物进行平台化改造,智能化地推送基于用户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内容。对于纸质编辑而言,版面的加工和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要具有创新性,要对文字的输出辅以多种形式的组合运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编辑的职能不仅是对内容的加工,还要成为与读者联系的通道,帮助平台读者扩大信息获取、传播的渠道,提升专业纸质媒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此外,编辑也要留心同质化的问题,除了内容的创新性,也可以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同时,也可以利用作者语音、短视频和生活化的视频内容,创新突出其表现力,进一步促进深度内容的传播效果。
3.加强数字编辑的信息素养。智能时代的兴起必然造成传统大众媒介时代的衰落,传统纸质媒体的社会功能也逐步被新媒体挤占。作为纸质编辑,智能技术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从业环境和市场提出了巨大挑战;但同时在任何人都能传播信息的时代,专业性的编辑变得更为难寻,编辑的数字信息素养也要随着技术的提升而得以提高。移动终端的普及令读者的信息环境大大拓宽,冗杂的信息内容使自我选择变得相当耗费精力,疲劳感增强。因此,数字编辑的工作,除了要与读者产生连接互动,更需要这些传统媒介时代的纸质编辑摒弃守旧的工作方式,捕捉热点信息内容,探索更符合平台环境特点的可能性选题,利用网络技术和微时代的数字环境,构建互动性、即时性的交流社区,将传统纸质编辑的产品运用思维向以读者、需求为主的互联网思维转变。
1.聚合数字资源进行信息的生产。新媒体的到来令社会的热点信息能够以实时性的状态触抵大众的生活,对于纸媒编辑而言,不再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大费周章地探寻和挖掘背后的缘由及走向。作为信息生产和加工的首档窗口,编辑要在纸质出版物的数字化发展中保持与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一致性及技术敏感性,紧跟互联网信息的发展趋势通过网络溯源寻找有用的信息。对于民生类报刊,可以通过媒体平台进行信息反馈的收集,留意大众讨论热烈但未曾有官方回复、解决的价值性内容进行跟踪报道,利用纸质编辑的专业性能力连接起受众与事件,形成有效的社会舆论监督氛围。对于专业性的纸质出版物而言,尤其是高校学报的编辑,除了需要联合媒体资源和读者资源,打通专业性内容和接近性、生活性解读诉求的通路,做到一次选择、二次生产、多次跟进与即时传播。无论是专业领域的系统性研究,还是社会领域的建设性报道,这些都是编辑利用数字资源进行信息生产的基础,也是纸质媒体进行数字转型中仍要坚持的专业特色及素养[3]。同时,也要强化作为编辑的个人影响力,让公共领域的纸媒影响力和私人领域的编辑形象的亲和力高度贴合连接。
2.代入读者的情绪角度进行信息加工。传统大众媒介时代的纸质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按一般的普适性角度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但是读者的需求不同,背景认知也不一样,对于专业性的信息解读经常会发生重复性的遮蔽。随着信息环境的覆盖,这种差异性、碎片性更为突出。因此,如果要进行智能化转型,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加工和新闻报道的思维,还需要找到社会关注点的背后逻辑,找到能够代入读者情绪的角度,激起受众的生活共鸣,将专业性的信息表达降维到社会大众的生活化描述;同时,对于纸质媒体编辑来说,无论是大众期刊还是搞笑学报,信息的加工重心应该在于文字联想的独特性,与新媒体环境的热点追逐相反,纸媒的深度报道需要反其道而行,突出文字表达的逻辑深度。把宏观领域的大众性表述与微观领域的小众化解读结合起来,让读者有自己的评断,并能够在读者之间进行意见的互换和沟通,利用这些反馈补充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性。
3.利用平台优势进行信息匹配。纸质出版物的编辑要充分利用平台的即时性强,交互性、个性化突出的优势来扩展信息的传播空间。以文字为主要载体形式的纸质媒介,其转型也要紧贴平台的特性,让多种表现形式与专业性、学术性的内容策划进行组合传播,通过平台用户的实时交流互动来令其传播的模式更加个性化和社群化。与视频画面不同,文字信息的接受并不需要识别、理解的叠加作用,纸质编辑在文字的表达上可以顺应读者大众化、生活化的语言使用方式。例如,由表及里的分层讲述、幽默风趣的网络标题来吸引碎片化使用习惯的读者注意力[4]。另外,平台之间也有不同,注意公共领域平台和私人领域平台的差异,如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就更加私人化,虽然传播速率很快,读者的信息消化率较高,但专业需求的因素更多。无论如何,“需求”都是文字编辑的信息立足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