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琳欢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3)
“民主”与“专制”相对,起源于古希腊雅典城邦时代,可理解为“人民管理、治理国家的权利”,我国的人民民主起源于中国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光辉旗帜,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在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虹桥街道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3月,全国人大将“全过程民主”写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全过程民主”成为规范性法律概念;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为基础,在充分认识、把握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出的人民民主的新理念、新形态。
“全过程人民民主”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过程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全过程参与、覆盖领域全面、制度链条完整的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缘于中国实践、体现中国特色、深受人民欢迎和支持,它与西方国家以竞争性选举为核心环节的民主模式完全不同,具有不可取代的绝对优势。一是坚实的政治基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和首要前提;“人民当家作主”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民形式上有权而实质上无权的问题,这是中国民主与西方民主的最大区别,也是判断一个国家的民主是否真实民主的重要标准;“依法治国”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法律保障,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二是充分的民主含量。在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形式上实现了人民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真实有效以及方法途径的多样化。三是饱满的民主成色。“全过程”与“人民”两个核心属性界定了我国民主的性质与功能,确保了民主参与过程的现实性与规范性,以及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与包容性,真正做到了人民的事从头至尾由人民做主。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主的追求道路曲折艰辛,仁人志士学习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救亡图存探索均以失败告终。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反对剥削和压迫,破除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无产阶级民主”“工农民主”向“人民民主”的发展,[1]将“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载入党的纲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制定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他政治制度相继确立并不断创新发展,人民民主实现从新民主主义民主向社会主义民主的革命性转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民主政治日益走上法制轨道,民主制度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有了更好的法治和制度保障,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沿着正确道路稳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历史性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民主实践史,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洞察时代大势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人民民主是高度一致的,党的领导是实现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其历史合理性决定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离不开党的领导;其现实必要性决定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得到更好发展,这也是党领导人民实践探索、深化认识和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宝贵经验和不断取得成功的逻辑使然。
1.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可靠制度保障。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建构始终坚持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保障人民,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人大代表们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绝不像一些西方国家,国家权力被资本集团掌控,民众只是在周期性的选举时刻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权利“清零”。西方所谓的政党轮替也不过是权力互换游戏,其标榜的“民主”实为“金钱民主”和“特权民主”,这与民主的本义和要求相去甚远。
2.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全过程人民民主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是能有效激发最广大人民创造伟力的民主。一方面,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能够有效运用公共权力和行使合法权利,极大地调动了民意、民智、民心。另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制度化的民主管理和现实保障来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选举之外开辟了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方法和途径,让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享有持续直接的民主权利,实现了国家大事与人民期待相连接、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呼应、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相促进,人民群众实质成为国家的主人。
3.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如果民主不是为了增进人民的福祉,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即使有再漂亮的包装,也不是真民主、好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让人民满意和拥护成为最高标准,将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有机衔接,它是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的实质性民主模式。无论是人民的生活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还是战洪水、抗地震、控疫情等困难考验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式民主既实现人民“公意”,又实现国家“公益”,保证了民主的公共性与人民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而反观在西式民主政治下,一些国家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和诉求无人问津,疫情暴发下不少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处境更加艰难,而政客们却还要虚伪地打着“民主”旗号干涉别国内政、煽动对抗与分裂,这无疑是对民主的亵渎和戕害。
1.最广泛的人民民主。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的这个社会主义的民主是任何资产阶级国家所不可能有的最广大的民主。”[2]从民主的制度安排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健全系统的国家政治制度作为实现载体,分别从不同制度层面保障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从民主的参与内容来看,涵盖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过程的一切领域。从民主的参与渠道来看,座谈会、听证会、征询会、恳谈会、代表会等多样化的民主渠道畅通且有序。从民主的参与主体来看,人民群众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财产状况等,都能有效表达意见和利益诉求;统一战线各主体秉持以民主促团结、以团结固民主的理念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在政府问计、社会问策、人民问政过程中凝聚着最广泛的人心、汇聚着最真实的民意、集中着最全面的民智,充分展现出中国民主的全方位和全覆盖特点。
2.最真实的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于人民意愿的有效实现,即以党内民主为带动、以协商民主为贯通、以民主集中制来激活全过程人民民主。[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无论是国家立法、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的全民大讨论,还是各种形式的基层群众自治,人民群众能亲自参与、全程参与其中,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生动体现在一次又一次的民主实践中。例如,我国民法典的编纂过程始终坚持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的原则,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经典范本。再如,协商民主作为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政治性、治理性、基层自治性的协商过程中一直都发挥着凝聚广泛理性共识的独特优势,上海长宁区“古北市民议事厅”、四川省彭州市的“社会协商对话会”等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探索,都为实现国家善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最管用的人民民主。民主不仅是价值,还是治理工具。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能否”和“四个要看、四个更要看”为检验标准,强调不仅要重视政治过程的民主,更要实现民主理念和民主实践、民主质量与民主效能的辩证统一。可以看到,当一些国家的权力与人民权利(人权)相对立时,当一些国家的权力更倾向于只对拥有资本的少数富人阶级服务时,当西式民主日益暴露弊端和局限、不断丧失人民信任时,中国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受到宪法的充分保护,中华民族实现了摆脱贫困的千年梦想,正稳步扎实地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这说明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且有效,它贯穿于国家的制度形态和社会治理的全过程,且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4]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适合中国人民和中国发展实际的民主,它的提出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中国化进程,也建构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民主政治观和民主话语体系。同时,民主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积极回应人民对民主的新需求、新期盼,抓住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个变局之“机”跳出治乱兴衰循环的历史周期率,更加自信地推动中国式民主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民主基石。
中国一直是人类民主发展的坚定追求者、实践者和创新者。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其鲜明的原创性和高度的开放性,探索了人类民主事业发展新路径,为世界其他国家追求自身民主道路提供了坚定信心,具有世界性的示范价值。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式民主制度正不断走向衰落、停滞,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卓越的理论智慧和治理效能不仅打破了西方“选举民主”的神话,更避免了西方民主模式的内在缺陷,呈现出与“少数人的民主”“一次性的民主”“间断性的民主”等西方民主形式判然有别的生机和活力,它是比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更高更切实更有效的民主,是真正的人民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