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莉
第三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诞生”。
年底,上海银保监局对汇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人寿)变更股东一事作出批复,批准国民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民信托)将所持有的全部汇丰人寿50%的股权,转让给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保险(亚洲))。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66家外资保险机构、85家代表处和17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在华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达1.94万亿元。
随着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持续向纵深推进,多家合资险企也释放出转外资独资的讯号。可以预测,也许不久还会有第四家或者第五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出现……
一年半的等候,汇丰人寿终于在临近佳节之际等来了监管的一纸批文。
2021年12月30日,上海银保监局对汇丰人寿变更股东一事作出批复,批准国民信托将所持有的全部汇丰人寿50%的股权,转让给汇丰保险(亚洲)。转让后,汇丰保险(亚洲)将持有汇丰人寿100%的股权,国民信托不再持有汇丰人寿股权。
这也意味着,汇丰人寿将由一家合资寿险企业转为外资独资寿险企业,同时也是继友邦人寿、中德安联人寿之后,国内保险市场第三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汇丰人寿于2009年8月27日正式开业,总部设于上海,由汇丰保险(亚洲)和国民信托合资设立,双方各持股50%。截至目前,汇丰人寿注册资本10.25亿元,目前在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内地10个主要城市,经营包括人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及其再保险等业务。
《金融理财》注意到,早在两年前,汇丰人寿就曾计划抢得外资独资寿险的头筹。
2020年1月1日,我国正式取消合资寿险公司的外资比例限制。仅过4个月,汇丰人寿就对外发布公告称,2020年5月6日,汇丰人寿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国民信托将向汇丰保险(亚洲)出售国民信托在汇丰人寿所持有的50%股权。
然而,该项交易一直悬而未决。“国内保险市场首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的称号也被友邦人壽保险有限公司抢了先。甚至2021年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德安联人寿)也赶到汇丰人寿前面获得监管核准。
相比中德安联人寿从董事会审议通过到获批股权转让,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来看,汇丰人寿超18个月等候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业内猜测,这或许与汇丰人寿在等待监管批准其股权变更期间,其高层出现频繁的人事变动有关。
据媒体报道,过去18个月以来,汇丰人寿引进、提拔多位高管,分别担任审计责任人、合规负责人、首席投资官、总经理助理兼首席产品官以及广东、北京、天津、浙江等分公司高管职务。
不止如此,汇丰人寿董事长和总经理岗位也双双换人。
2021年6月,汇丰人寿时任总经理雷浩然赴汇丰集团环球保险业务的其他机构任职,汇丰人寿任命胡敏为公司临时负责人。12月7日,汇丰人寿宣布,任命胡敏为汇丰人寿总经理,全面负责汇丰在中国内地的保险业务。此项任命已获得上海监管局的批准并生效。
公开资料显示,胡敏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并在复旦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拥有多年保险从业经验。在加入汇丰人寿之前,曾在多家大型险企担任副总裁、总精算师、财务负责人等重要职务。
而后,汇丰人寿董事长一职也进行了调整。
12月15日,汇丰人寿宣布董事长Bryce Leslie Johns因辞职之故将离开汇丰集团,继任人选孙丹莹将在获得银保监会任职资格核准后担任公司董事长一职。公开资料显示,孙丹莹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加入汇丰,历任汇丰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全球首席运营官、全球跨境与离岸业务董事总经理等职务,目前是汇丰保险(亚洲)副主席。
对于此次汇丰人寿股权转让,总经理胡敏表示:“增持汇丰人寿股份体现了集团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坚定信心,我们尤其看好正迎来黄金发展期的养老和健康保障市场。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3万亿元,而保险业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我们将综合汇丰集团国际联动优势,在养老金融、绿色保险、数字保险方面作出更具特色的创新。”
近年来,诸多外资机构加速进入我国保险市场,这归功于中国保险业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
数据显示,自2018年4月至2021年9月,银保监会先后对外发布了3轮共计34条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其中涉及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措施14条。
而上个月,银保监会又相继发布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关于明确保险中介市场对外开放有关措施的通知》。取消外资险企持股比例上限,和大幅取消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的准入限制,不再要求股东经营年限、总资产等条件。
随着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持续向纵深推进,多家合资险企也释放出转外资独资的讯号。
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就是在2020年7月,获得监管批复,实现“分转子”的友邦人寿。
在此之后,安联中国2021年年初宣布拟收购中信信托所持有的中德安联人寿49%股权。11月17日,中德安联人寿股权转让一事获得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批复。中德安联人寿正式成为首家合资转外资独资的寿险公司,也是继友邦之后第二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
可以预测,随着保险业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快,也许不久还会有第四家或者第五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中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大部分《财富》世界500强的外国险企都已进入中国,各类保险要素蓬勃发展。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截止2020年末,有外资背景的财险公司共23家,实现保费收入348亿,占财险保费规模的2.56%。有外资背景的寿险公司共28家,实现保费收入3177亿,占寿险保费规模的10.03%。
外资或中外合资寿险公司有:中宏人寿、中德安联、工银安盛、中信保诚、交银康联、中意、友邦、北大方正人寿、中荷人寿、中英人寿、同方全球人寿、招商信诺、长生人寿、恒安标准、瑞泰人寿、中法人寿、华泰人寿、陆家嘴国泰、中美联泰、平安健康、中银三星、恒大人寿、鼎诚人寿、汇丰人寿、君龙人寿、复星保德信、中韩人寿、德华安顾。
另,外資或中外合资财险公司有:华泰、史带财产、美亚、东京海上、瑞再企商、安达保险、三井住友、三星、京东安联、日本财产、利宝、中航安盟、安盛天平、苏黎世、现代财产、劳合社、中意财产、爱和谊、国泰财产、日本兴亚、凯本、富邦财险、信利保险。
“截至2021年6月末,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66家外资保险机构、85家代表处和17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在华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达1.94万亿元。”中国银保监会副部长级干部于学军曾在第6届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致辞中指出。
与此同时,外资银行保险机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9月初,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称:“2020年以来,摩根大通、英国巴克莱银行、美国纽约梅隆银行、富邦华一银行分别向其在华机构增资15亿元人民币、7.1亿元人民币、6亿元人民币、3.45亿元人民币;2019年以来,德国汉诺威再保险公司持续向其在华机构增资3次,共计41.8亿元人民币。”
显然,在中国保险市场上的各个领域,外资正在全方位加大投入。这又无一不是彰显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积极展望和信心。
随着外资险企的加入,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更多的是为国内保险市场引入一汪“活水”。不仅能“激活”产品创新,也能为更多层面业务带来先进产品经验。不过,“打铁仍需自身硬”,对国内保险公司而言,随着外资公司在保险市场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未来公司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