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进展

2022-02-02 07:07白金峰杜雪苗郭心玮徐进力李小莉陈卫明陈海杰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分析方法样品土壤

白金峰, 杜雪苗, 郭心玮, 徐进力, 李小莉,陈卫明, 陈海杰, 李 可, 张 勤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廊坊 065000;2. 自然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重点实验室,廊坊 065000)

0 引言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以一种铜草拉开了地球化学勘查找矿序幕[1],60多年来,在谢学锦院士[2]的倡导下实施了“区域化探全国扫面”、“76种元素地球化学填图”等多项地球化学大科学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支撑我国在应用地球化学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应用地球化学由勘查地球化学发展而来[3],不论是应用地球化学还是勘查地球化学,均需要进行大批量样品分析测试,因此,勘查地球化学的诞生以及应用地球化学的发展均与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密不可分。

作为勘查地球化学及应用地球化学研究重要支撑的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技术,经历了从最初的单元素分析到多元素分析,从39元素分析到54指标分析,再到76元素81指标分析,各元素的分析方法检出限降至地壳丰度以下,分析质量参数、效率大大提升,实现了元素周期表中除惰性气体元素与人工元素外几乎所有元素的高精度测定。中国的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技术在测定指标数、分析质量参数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以下简称物化探所)实验测试中心作为专业的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始终坚持以地球化学科研与调查需求为导向,科研与服务相结合,60多年来,在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诸多首创成果,为我国开展的不同尺度地球化学填图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上世纪80年代,引进了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建立了以XRF为主体的区域化探扫面样品多元素(40个)分析系统[5];1994年,在“全国环境地球化学监控网络及全国动态地球化学图”项目中,首次制定了地球化学样品中49指标(区域化探扫面39元素加硫、镓、钪、铷、铯、铈、硒、碘、氯和烧失量)的分析系统[6];1999年 ~ 2000年,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试点项目“厚覆盖区地球化学调查和评价方法技术研究”中,开展了“覆盖区地球化学调查52个必测元素配套分析方案和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首次制定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52个元素的配套分析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全国首个省部合作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样品分析中[7-10];2000年 ~ 2002年,在“勘查地球化学样品中76元素测试方法技术和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中,率先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应用于勘查地球化学大规模样品分析中,研究建立了“76元素分析测试和分析质量监控系统”,并在分析测定实际样品中进行了验证和应用[11]。

周丽沂等[11]对物化探所勘查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进行了五十年回顾,这里将从应用地球化学多元素分析系统研发与应用、固体进样分析方法技术、特殊样品分析方法技术研究、有机分析、原子荧光光谱仪研发和其他新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对近15年来的应用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进展进行回顾。

1 多元素分析系统研发与应用

应用地球化学多元素分析系统研发与应用一直是物化探所实验测试中心的首要工作任务。近15年来,76元素配套分析技术与质量监控系统不断发展完善,制定了新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39元素、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54指标及地球化学填图76元素81指标的配套分析方案,并在不同尺度的应用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物化探所实验测试中心于2008年完成省部合作项目——“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71项指标分析,开创了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批量分析元素最多的先例,获得了高精度的地球化学数据,为项目取得众多创新性成果奠定了基础[12-13];2010年,完成“西藏1∶200 000羊八井幅等两幅区域化探”项目样品69种元素和有机碳的分析测试,这是我国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开展以来首次分析70项指标,为全面系统了解工作区区域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工作区内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翔实资料,为我国的区域化探工作深入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14]。

2010年 ~ 2012年,在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第四项目“地壳全元素探测技术与试验示范”中,张勤等[15]建立了地壳岩石和土壤样品中76元素及有机碳、氢离子浓度指标、氧化亚铁、二氧化碳、水合氢离子共81个指标的配套分析方案和分析质量监控系统。

2012年 ~ 2014年,由物化探所牵头,联合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陕西省地质矿产实验研究所共同承担完成了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球化学调查元素配套分析方法标准化研究”项目,从已在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中广泛应用的分析方法中筛选出60种分析方法,对各方法的试验条件进行了系统优化,对各方法的质量参数进行了试验验证,开展了实验室间的协作试验,形成了地球化学调查样品76种元素、78项指标的分析系列标准方法文本共60项[16]。有望首次制定地球化学调查样品76种元素、78项指标的系列行业标准方法。

2 固体进样分析技术

2.1 高压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XRF是一种固体进样,无损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的方法。而压片法由于制样简单,适用于快速、大量样品的分析。目前,粉末压片制样法,一般在200 kN~ 400 kN的压力下制备。当样品本身不易成型时,一般要在粉末样品中加入粘结剂混匀后压片。但是粘结剂的加入会使分析线强度下降,影响轻元素和痕量元素的检测下限,并且需要研磨、混匀等制样步骤,增加制样时间,限制了该方法在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中的实际应用。

为解决上述粉末压片法存在的问题,张勤等[17]创新研制了高压制样技术。在1 600 kN的高压下直接压制各种地质粉末样品,制备的试样片表面致密、平整、光滑,背景散射减小。高压制备的试样片较常规压力元素的峰背比值和灵敏度显著地提高、检出限明显降低、分析结果更接近标准值、精密度和样品制备的重现性均有较大提高。高压制样已应用于地质样品、生物样品、煤样品分析[17-21]。

针对硫、氯等元素经抽真空及X射线长时间辐射,硫、氯离子向样片表面扩散,X射线强度随之发生增加或减小问题,引入了高压覆膜制样技术。李小莉等[22-24]研究建立了高压覆膜制样-XRF测定地质样品中33元素、测定多金属矿中19元素及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氯的方法。实验表明,采用高压覆膜制样,同一样片连续测定10次或者10日内隔天测定1次,氯的测定值都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测过的样片可以重复测定氯,标准样片可长期保存,避免了标准样品的浪费[24]。用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33个组分,该样品制备方法也适用于测定其他难以成型的样品及荧光强度由于真空和长时间辐射而变化的元素分析,样片完全可用于重复测定,这对重复分析地质样品中的氯、硫、氟、碳等具有重要意义。高压覆膜制样技术可完全消除粉尘效应,对保持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高压粉末直接压片制样技术有望成为XRF、X射线衍射(XRD)、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光谱法(LA-ICP-MS/OES)、电子探针(EPMA)、激光荧光光谱(LF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等固体粉末进样分析技术的重要制样技术与方法,为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固体进样技术为主体的地质样品配套分析体系奠定基础。

2.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

LIBS创造性地将激光剥蚀技术与光谱检测技术相融合,实现了激光剥蚀进样系统与光谱分析系统的统一。具有操作简单、能够多元素同时测定、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前处理等优点,近年来在定量分析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5]。

2017年物化探所在国内地质分析实验室率先引进了LIBS,徐进力等[26-28]结合超高压制样技术,开展了LIBS在土壤样品元素含量分析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应用研究。对仪器的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对超高压制样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初步建立了高压制样-LIBS测定土壤粉末样品中15个稀土元素分量和部分稀有稀散元素的分析方法。土壤粉末样品采用超高压制样技术制备成样片,成型的样片表面塑化效果大大改善,更加致密、平整、光滑,有效降低了样品的粉末效应,且随着制样压力的增加,样品特征谱图基线明显较少,噪声明显降低,灵敏度提高,信背比和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激光剥蚀过程中采用剥蚀新鲜面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热效应的影响,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LIBS在土壤粉末样品测试中的成功示范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该方法实现地质粉末样品中全元素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为绿色无污染分析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2.3 发射光谱法(AES)

AES是一种固体进样的多元素分析方法,上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勘查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由于其测定硼、锡、银等元素的独特优势,目前仍然是应用地球化学样品配套分析方案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29]。

2012年,物化探所在国内地质分析实验室率先引进Prodigy型直流电弧全谱直读发射光谱仪;2015年,将WP-1型一米平面光栅光谱仪升级成为CCD-I型交流电弧直读原子发射光谱仪。郝志红等[30-31]研制了新型电极和缓冲剂,建立了直流电弧全谱直读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硼、钼、银、锡、铅的分析方法,改进了交流电弧直读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银、硼、锡、钼、铅的方法。改善了方法的质量参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3 特殊样品分析方法技术研究

3.1 活动态分析

金属活动态测量技术、地气测量技术、地电化学测量技术是国内寻找隐伏矿最常采用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技术[32]。这些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技术提取的均是来自地下深部的微弱信息,所提取出的元素含量往往很低,而且提取介质复杂多样,分析难度大。

刘亚轩等[33]通过对7月~12月间进行的土壤形态分析样品ICP-MS法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考察了ICP-MS法对不同形态中铬、铜、锌、镉、铅等重金属元素的分析精密度,发现铁锰氧化物相的测定结果稳定可靠,而水提取相和离子交换态的分析稳定性和灵敏度还有待提高。

2011年 ~ 2012年,物化探所承担地调工作项目“勘查地球化学特殊样品分析新方法新技术应用研究”,对元素活动态的提取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的优化,对地气及地电泡塑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选,研究了针对活动态、地气、地电及水4类勘查地球化学特殊样品的11个分析方法,通过优选,制定了活动态、地气、地电样品中50多种元素、水样中60多种指标的以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HR-ICP-MS)为主体的配套分析方法,扩充了深穿透地球化学样品可分析的元素,提高了分析测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分析质量参数大大改善[34-38]。所研制的配套分析方法技术已应用于相应类型样品的分析测试中,为开展金属活动态测量、地气测量、地电化学测量等提供了分析测试技术支撑。

3.2 土壤价态分析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学性质、毒性及其在土壤中的分布、迁移规律等随其价态的不同而截然不同,因此了解这些元素的价态对土壤地球化学评价尤其重要。

2013年,在地调工作内容“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重金属元素价态分析方法研究”中,提出了以氢气发生器为原子荧光的氩氢火焰提供纯净、恒定氢气的思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氢气发生器为原子荧光提供氢气,可以大大减少酸及硼氢化钾的用量、降低火焰噪声,明显改善测定检出限。于兆水等[39-40]用去离子水提取水溶态,用氯化镁提取可交换态,以氢气发生器作为原子荧光法氩氢火焰的氢气源,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土壤水溶态和可交换态中砷(III)和砷(V)、锑(III)和锑(V)、硒(IV)与硒(VI)的分析方法。在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直接选择测定砷(III),用L-半胱氨酸还原砷(V)后测定总砷,通过差减法获得砷(V)的含量,方法的检出限砷(III)为2.92 ng/g,总砷为2.35 ng/g。在酒石酸介质中直接测定锑(III),用L-半胱氨酸还原锑(V)后测定总锑,差减法得到锑(V)的量,方法的检出限锑(III)为1.30 ng/g,总锑为0.96 ng/g。在盐酸介质中直接测定硒(IV),用盐酸加热还原硒(VI)后测定总硒,差减法得到硒(VI)的量,方法的检出限为2 ng/g。在强酸性条件下,HG-AFS测定时砷(III)和砷(V)、锑(III)和锑(V)与硼氢化钾的反应效率不同,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砷(III)和砷(V)、锑(III)和锑(V)产生的荧光强度值分别具有加和性。据此建立了HG-AFS直接测定环境水样中砷(III)和砷(V)、土壤水溶态锑(III)和锑(V)的方法[41-42]。方法检出限低,准确度好,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能够满足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对重金属元素价态分析方法的要求。

陈海杰等[43]在物化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支持下,研发出既能将土壤中硒消解完全,又不改变土壤和沉积物中硒固有价态的消解方法,创新建立了HG-AFS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全部硒(IV)和硒(VI)的方法。目前对土壤的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等提取液中的硒(IV)和硒(VI)研究较多。但如何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全部硒(IV)和硒(VI)一直是个难题,其难点在于如何将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的硒消解完全而不改变硒的价态。试验发现6.0 mol/L盐酸可以将硒(VI)还原成硒(IV);而在室温条件下1.2 mol/L盐酸介质中硒(IV)和硒(Ⅵ)放置48 h,价态保持不变。硒(IV)和硒(VI)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环境中进行消解,加热到高氯酸冒白烟时,硒(IV)和硒(Ⅵ)的价态保持不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立了HG-AFS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硒(IV)和硒(IV)的方法。样品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加热至高氯酸冒白烟后停止加热(避免局部蒸干),消解后的样品冷却至室温采用1.2 mol/L盐酸溶解,采用HG-AFS测定得到样品中硒(IV);另取一份样品,消解后采用6.0 mol/L盐酸加热溶解,将硒(VI)全部还原为硒(IV),采用HG-AFS测定得到样品中总硒,利用差减法得硒(VI)。硒(IV)和总硒的检出限分别为4.5 ng/g和5.1 ng/g,硒(IV)和硒(VI)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2% ~ 108%和94% ~ 104%。该方法为研究硒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富硒农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3 生物样品分析

生物样品中的元素含量检测对于食品安全评价、地质找矿、发展特色农业、生态环境调查等具有重要意义,其元素含量的准确测定现今已成为分析化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于兆水等[44-45]研究建立了逆王水封闭溶样,用生物标准物质与样品同时操作后制作校正曲线,用ICP-OES测定生物样品中铝、钡、钾、钠、钙、镁、锰、铁、锶、钛、磷、硫、硼13种元素的分析方法;开展了粉末压片制样,激光剥蚀进样-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HR-ICP-MS)直接测定植物和生物试样中微量溴和碘含量的尝试研究,方法的检出限(3s)为0.12 μg/g(溴)和0.08 μg/g(碘)。

2011年 ~ 2012年,物化探所在地调工作内容“区域地球化学植物样品配套分析方法研究”中,研究了20个(新研究建立分析方法6个、优化改进分析方法14个)植物样品的分析方法,较系统地比较了不同样品处理方法、不同仪器测定方法对植物样品中元素含量分析的适用性,通过优选,制定了以HR-ICP-MS[46]和XRF[18]为主体,AFS[47-50]、燃烧-气相色谱(OC-GC)、原子吸收(AAS)[51]等其他专项分析技术的适合规模化应用的、高效率、高质量的植物样品中67种元素的配套分析方法[46-51]。

陈海杰等[52]在物化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支持下,创新研制了抑制植物样品消解过程中硒挥发的方法。HG-AFS是植物样品中硒测定的最佳方法,但植物样采用湿法敞开消解或微波等密闭消解,消解后残留的硝酸和氮氧化物等会对HG-AFS测定硒造成干扰。因此需要将硝酸等赶尽,而硒容易在赶酸过程中挥发,从而造成测定结果严重偏低于真实值。相关标准方法均要求加热至近干,但又切不可蒸干,以防止硒的挥发,致使操作难度大,工作效率低。试验发现,硒在蒸干过程中的挥发与氯等卤族元素的存在有关,进一步试验发现钙盐可以有效抑制硒的挥发,加入钙盐后即使加热至蒸干硒也不会挥发损失,解决了植物样品中硒消解时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据此建立了HG-AFS测定植物样中痕量硒的分析方法,显著降低了分析人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和数据的可靠性。方法质量参数明显改善,检出限为4.95 ng/g,精密度达到2.56% ~ 3.17%,经不同类型的植物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相关研究成果“一种抑制植物样消解过程中硒挥发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3]。

2019年 ~ 2021年,在地调子项目“植物样品分析方法技术改进”中,徐进力等优选出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植物样品的加工制备方法;通过对微波消解-ICP-MS和微波消解-ICP-OES两种方法测定条件的优化以及质量参数验证,建立了植物样品中45个元素的改进分析方法,形成了高精度、高准确度的分析测试方法;通过前处理及仪器测定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灰化富集-AES测定植物样品中硼和锡以及LIBS测定植物样品中20多个元素的固体进样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优选,形成了从植物样品加工、消解和测试等一套技术流程方案,大大降低了植物样品在元素测定过程中被沾污的可能性,提高了植物样品的分析质量。方案已用于1000余件植物样品的分析测试。

4 有机分析

应用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已从单纯的无机分析转向无机、有机并重,有机分析将在应用地球化学调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李庆霞等[54-55]在物化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生态地球化学样品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体系的建立”支持下,开展了土壤中的18种痕量半挥发性有机氯(α-HCH、β-HCH、γ-HCH、δ-HCH、七氯、艾氏剂、环氧七氯、硫丹Ⅰ、p,p'-DDE、狄氏剂、异狄氏剂、硫丹Ⅱ、p,p'-DDD、o,p'-DDT、异狄氏剂醛、硫丹硫酸酯、p,p'-DDT、甲氧滴滴涕)、7种多氯联苯(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38、PCB153、PCB180)类有机污染物和16种痕量半挥发性多环芳烃及水样品中9种有机氯及苯并[a]芘类有机污染物测试方法技术研究。制定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和气相色谱定量相结合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机氯和多氯联苯、GC-MS测定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和水样品中有机氯、苯并[a]芘的测定方法。在最优条件下,18种有机氯农药的回收率在89.56% ~ 114.22%;7种多氯联苯的方法回收率为80.06% ~ 100.28%,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01% ~ 6.28%,检出限为0.15 ~ 0.50 ng/g。方法具有简便快速、节省试剂、准确高效等优点,适用于环境生态调查评价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检测。

肖细炼等[58]针对高碳酸盐地质样品的特殊性,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改进了样品脱气条件,以多种脱气管并联和自动进样方式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分析大批量高碳酸盐土壤样品中酸解烃的分析方法。陈卫明等[59]通过改进传统制备酸解烃样品的单套脱气装置,采用多套酸解烃脱气装置,建立了自动进样-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油气化探样品中酸解烃的分析方法。改善了分析质量,提高了分析工作效率,为物化探所承担的油气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累计分析各类样品超过8.7×104件。

5 原子荧光光谱仪研发

物化探所是我国最早开展HG-AFS方法研究和成功研制仪器的单位之一[60]。40多年来,研制成功多种型号的原子荧光光谱仪并在国内外推广应用。

在地质大调查、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支持下,在保持传统原子荧光光谱仪(尤其是XGY-1011A型原子荧光光谱仪)优势的基础上,2018年,张勤、李可等研制成功拥有20多项专利技术、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落地式全自动XGY-2020A型双通道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61]。仪器引入外供氢气系统,有效减少硼氢化钾和酸的使用量;采用间歇式反应模式,具有进样体积大、排放少、记忆小等特点。仪器检出限:砷、锑、铋、硒、碲≤0.03 ug/L,汞、镉≤0.002 ug/L,锡、铅≤0.2 ug/L,锗≤0.05 ug/L,锌≤1.0 ug/L,短期精密度(RSD,n=12)≤1.5%,长期精密度(RSD,n=100)≤2%。2018年5月被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鉴定为“国内外领先水平”,已推广应用十余台套,并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6 其他新技术应用研究

近年来,针对常规土壤、水系沉积物、岩石等地球化学样品以及矿石样品分析,物化探所实验测试中心也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刘亚轩等[62]利用锆和铪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质谱行为,开创性的提出了利用锆/铪比值法准确测定铪含量的理论基础,并据此成功建立了常规敞开式酸消解方法消解样品,利用ICP-MS测定溶液中可溶出部分的锆和铪,结合样品中锆的准确含量(通过其它方法获得),计算铪的准确含量的方法。白金峰等建立了HR-ICP-M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钪钇和稀土元素[63]以及其他36种元素[64]的分析方法;针对常规四极杆ICP-M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铬和钒存在多原子离子干扰的问题,建立了碰撞池-ICP-M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钒和铬的方法[65]。徐进力等[66-70]针对部分稀散元素,建立了聚氨酯泡塑吸附-ICP-M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微量铊及乙醇增敏-ICP-M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碲的方法;采用新型ICP-MS,研究建立了动能歧视模式(KED)-ICP-M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多种元素的方法。

李小莉等[71]建立了XRF测定土壤样品中氟的方法。氟是超轻元素,激发效率低,荧光产额低,且在光路中易被吸收。为提高氟测定的分辨率,改善信背比,使用PX8晶体为分析晶体,比PX1晶体信背比提高近2倍,方法测定限为50 μg/g。

陈海杰等[72]建立了外供氢气-HG-AF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硒的方法。采用氢气发生器为HG-AFS提供氢气,可以提高间断HG-AFS测定硒的灵敏度和精密度。检出限达到了0.007 μg/g,(RSD,n=12)在2.1% ~ 5.3%之间,测定36个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的相对误差在-13.6% ~ 16.9%,绝大部分误差在±10%以内。

张灵火、胡梦颖等[73-74]开展了地球化学样品中有机碳的分析方法研究,建立了盐酸预处理-红外吸收光谱法及OC-GC测定有机碳含量的方法,有机碳的分析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7 结语

一代又一代的物化探所实验测试人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取得了多项从无到有的突出成就,为我国在应用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新时代的物化探所实验测试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坚持以地球化学科研与调查需求为导向,科研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研发更高质量和效率的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技术,完善应用地球化学样品配套分析方法,进一步加大固体进样绿色分析技术研究力度,拓展有机分析业务方向,充分发挥“眼睛”作用,为我国的地球化学科研与调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分析方法样品土壤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titanium-gallium-zinc oxide transparent semiconductor thin films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土壤
Gallium-incorporated zinc oxide films deposi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its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静特性分析方法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TD-LTE网络覆盖的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