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程,左帮烈,孙 航,易景波,陈啓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产业服务中心,湖北宜昌 443500)
随着湖北省长阳高山蔬菜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发展,高山避雨延秋栽培技术自2014 年以来,已在长阳高山1200~1600 m 番茄基地逐渐推广开来,由2014 年起步发展避雨延秋大棚20 亩(13340 m2),到2021 年已达到15400 亩(1027.18 hm2),因其具有减少用工、用药、用肥和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加效益的“三增三减”[1]效果,越来越多地被市场经营主体接受并带动农户发展。为进一步探索不同跨度[2]和不同灌溉[3]方式对高山番茄植物学性状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特开展不同跨度塑料大棚与不同灌溉方式对高山番茄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
番茄品种选用‘瑞菲’番茄,从以色列进口,由长阳农友种业提供;试验肥料为45% 配方复合肥,由宜昌宜施壮肥业有限公司提供;水溶性肥由加拿大科德宝生化有限公司提供;避雨大棚由宜昌巴楚蔬菜科技有限公司搭建(图1)。
图1 高山番茄避雨大棚
开展不同棚型和不同灌溉方式的试验,试验面积为7 亩(4669 m2)。其中,建8 m 跨度大棚2 亩(1334 m2),滴灌、浇灌方式各1 亩(667 m2);6 m 跨度大棚2 亩(1334 m2),滴灌、浇灌方式各1 亩(667 m2);3 m 跨度大棚2 亩(1334 m2),滴灌和不浇水方式各1 亩(667 m2);空白对照即露地栽培(自然降水)1 亩(667 m2)。大棚安装后,将需要进行滴灌方式补水的大棚铺设水管,并在起垄施肥后将滴灌管带铺好,覆土,45% 蔬菜配方肥施用量为150 kg/667 m2。2020 年4 月20 日播种,5月28 日移栽,栽植2000 株/667 m2。8 m 跨度大棚在6 月20 日滴灌、浇灌200 mL,7 月10 日滴灌、浇灌300 mL,8 月18 日滴灌、浇灌200 mL;6 m 跨度大棚在6 月20 日滴灌、浇灌200 mL,7月10 日滴灌、浇灌300 mL,8 月18 日滴灌、浇灌200 mL;3 m 跨度大棚6 月20 日滴灌200 mL,7 月10 日滴灌300 mL,8 月18 日滴灌200 mL;3 m 跨度大棚6 月20 日、7 月10 日、8 月18 日不浇水;露地栽培作为空白对照。
试验过程中,记录了番茄的生育期、生物学特性、主要农事操作(灌水量及施肥等)以及产量等指标。由表1 可知,分别在6 月14 日、7月14 日、8 月13 日对番茄株高、节间距、果型及硬度和裂果数、病害作了观察记载。露地栽培在株高和节间距上均超出其他跨度棚内生长,平均株高为124 cm,节间距为15 cm;其次为3 m跨度棚、滴灌方式栽培的番茄植株,平均株高为117.3 cm,节间距为12.3 cm。露地栽培充分展示植株的自然生长习性,不受棚内小气候环境改变,因此表现最高植株高度,然而因其在露地条件下生长的高度使其节间距最大,故不利于坐果,且出现裂果和晚疫病。由表2 可知,因不可抗逆自然因素,露地番茄于10 月16 日结束采收期,早于棚内采收期11 天结束。
表1 生物学特性记载表
表2 ‘瑞菲’番茄生育期记载表
由表3 可知,6 m 跨度大棚棚型、滴灌方式的产量最高,达11824.07 kg/667 m2,其他依次为3 m 跨度棚、滴灌,产量10655.43 kg/667 m2;8 m跨度大棚、滴灌,产量10372.88 kg/667 m2;3 m跨度棚、不浇水,产量9955.06 kg/667 m2;8 m跨度棚、浇灌,产量9632.48 kg/667 m2;6 m 跨度棚、浇灌,产量9202.25 kg/667 m2;露地栽培,产量4822.22 kg/667 m2。6 m 跨度棚型、滴灌方式的产量高出露地栽培产量达7001.85 kg/667 m2,高出露地栽培产量的2 倍以上。
表3 不同棚型灌溉试验产量记载表
避雨延秋栽培与露地生产相比较,具有增产、增质、提高单产效益的作用,尤其在生产中改变传统农业完全依赖自然因素如用水、保温保湿、抗阴雨霜冻等,有利于高山番茄后期坐果和完成生理后熟,延长采收时段,提高单产。
避雨延秋栽培给高山番茄生产营造了一个适于生长的小环境,能避开阴雨连绵的天气,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得番茄较露地生产减少病害如晚疫病的大量发生,并使番茄果实水份吸收均匀,减少裂果现象发生,提高了商品率。合适跨度大棚和灌溉方式相结合是获得单产效益的必备条件之一,试验结果表明高山栽培番茄以6 m 跨度的棚型和滴灌方式能使番茄达到最高产量,值得在高山番茄种植区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