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首观赏葫芦温室栽培技术

2022-02-02 03:26:40冯海清余政强陈秋勇广西中农富玉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玉林537035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8期
关键词:葫芦基质设施

冯海清,余政强,陈秋勇,杨 龙,陈 宇(广西中农富玉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玉林 537035)

葫芦品种多样,造型各异,主要分为瓢葫芦、亚腰葫芦、扁圆葫芦、长柄葫芦、瓠葫芦,鹤首葫芦为葫芦科瓠瓜属植物,为观赏葫芦中常见品种,果实表皮墨绿色,下部为不规则高球形,表面有明显的棱线突起,呈不规则凹凸面,上方具细长柄,整个葫芦外形酷似鹤首,其葫芦果柄较长,下部浑圆,在品种分类上属长柄葫芦。鹤首葫芦原产欧洲,国内最早出现在云南。鹤首葫芦外观独特,且果实可人工造型,耐存放,产量高,为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园中的奇特品种,成为现代园艺景观独特的一道风景线。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架栽培鹤首葫芦育苗、移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供观光农业温室栽培或廊架式栽培从业者参考。

品种特征

鹤首葫芦(图1~2)为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是一种非常奇特的观赏葫芦品种[1]。根系发达,蔓生型,茎秆粗壮,侧枝分生能力强,耐涝。单性花,雌雄同株,在傍晚盛开,子蔓和孙蔓均可结果。室外栽培生长期100~120 天,南方温室秋季栽培生长期可达180 天。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以春秋两季栽培为主,两广地区夏季温度较高,温室内温度可达35℃,生长势较弱。葫芦表皮墨绿色,长约40~60 cm,横径15~20 cm,直径约8 cm,果重1.5~2.5 kg[1]。

图1 鹤首葫芦长度

鹤首葫芦是一个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身的葫芦品种。嫩时可食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对老年痴呆症有很好的疗效。葫芦生长、分支势强,藤蔓丰富,结果量多,与人们子孙万代的愿望相结合,葫芦又与“福禄”谐音,人们借物抒情,葫芦就成了人们增寿、福瑞、佑子孙的吉祥物。鹤首葫芦因其独特的造型、美观的外表,又可根据需要对其打结或人工造型,成熟的鹤首葫芦刮皮干透后用油摩擦表皮,可使其变成褐色,具有光泽,并会随放置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加深直至红紫色[5],观赏期长达1~2 年,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及收藏价值,很受人们的喜爱,常成为案头的装饰品或藏品,别具风趣。鹤首葫芦柄长下端肥大,颇像古代兵器狼牙棒,果实老熟后可作捶背健身之物。

图2 鹤首葫芦廊架挂果

生产设施

鹤首葫芦在农业展示馆中常见的栽培设施有防腐木栽培设施、控根栽培设施、燕尾箱栽培设施等栽培设施。本文种植的鹤首葫芦位于“瓜彩世界”场馆的鹤寿延年廊架,廊架整体是一个大型的伞塔,直径20 m,高3 m。采用的栽培设施为防腐木栽培设施,栽培设施呈长方形,高45 cm,长62 cm,宽58 cm,每个栽培设施中间有一根铁柱,为廊架支柱。整个廊架共有防腐木栽培设施37 个,每个防腐木栽培设施可种植4~6 棵鹤首葫芦苗。该温室属观光农业温室,设有风机、湿帘、外遮阳、内遮阳、环流风机、补光灯、内保温等系统。夏季可通过打开内、外遮阳及湿帘系统进行降温。两广地区冬季温度甚少低于零度,玉林市一般保持在5℃以上,冬季可通过关闭外翻窗、开启内保温系统进行保温。

栽培技术要点

鹤首葫芦种子外壳比较硬,出芽较慢,尤其是低温时期,故播种鹤首葫芦前建议温汤浸种、催芽后再进行播种。

播种育苗

浸种催芽

(1)浸种。浸种催芽目的为杀菌消毒,软化种皮,利于吸涨。主要有以下3 步:①选择浸种容器,烧杯、小碗、小盆、小桶等均可,根据种子多少、大小而定;②取水,用温度计测试,温度50~55℃;③将筛选籽粒饱满的种子,除去杂质放入加过热水(热水量以种子体积3 倍以上为宜)的容器中,不断搅拌,通过加入热水使水温维持在50~55℃,保持15 min(加热水时要避开种子),温度下降至35~40℃停止搅拌,静置30 min。

(2)催芽。将温汤烫种后的种子,搓洗后更换清水,清水量以种子体积的3 倍以上为宜,温度26~28℃。鹤首葫芦种皮比较厚,浸种时间为8~12 h。浸种结束后取出,用纱布包裹;用清水搓洗后(种子表面无杂物),放置到铺好湿润纱布的漏盘上,平摊,种子上部由湿润纱布覆盖;放置催芽箱内,温度调为26~28℃,时常观察毛巾湿度,尽量保持湿度在60%~80%,每天搓洗1遍至种子露白为止,即可进行下一步播种工作。

育苗基质准备及处理

(1)基质准备。可采用瓜类专用育苗基质。推荐使用50 孔穴盘育苗,方便苗期管理及养壮苗。播前清洗穴盘,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或高锰酸钾800 倍液浇透,进行消毒。

(2)播种。穴盘装满基质,压盘。先播种催芽露白的种子部分,再集中播未露白部分,每穴孔播一粒种子,芽尖朝下,播种深度为1.5~2 cm,播后覆上基质土。

培育壮苗

(1)温度管理。正常天气为了保温保湿,多覆盖地膜;高温季节和异常天气均不再加覆盖物,高温强光情况下应进行适当的遮阴以保证种子出土前基质的含水量。幼苗出土前,保持床温25~30℃,以利于整齐出苗[2]。鹤首葫芦不耐寒,冬季育苗注意保温,尤其是温度低于10℃,注意保温。正常情况下是指播种后连续1 周晴天,光照好、湿度低的情况下。异常天气是指连续一周阴天,光照弱、湿度大的情况。

(2)水肥管理。严格控制苗床湿度,防止苗期病害发生,浇水时间应选晴天上午,浇透,日常保持基质湿度为60% 即可。子叶出芽后,每周可浇1 次1‰的肥水,同时增施黄腐酸钾类肥,促进幼苗根系生长,提高土壤活力,肥料宜用水溶性好的肥料。适当喷施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噁霉灵、百菌清等广谱性杀菌药。

(3)光照管理。春季、秋季、冬季,当白天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及时将拱膜揭开,让幼苗见光,提高幼苗质量。夏季中午光照强度太大,注意遮阳,谨防幼苗被灼伤。

营养杯种植管理

由于观光农业要求尽快有景观效果,葫芦苗达到定植标准后才定植到栽培设施中,根据廊架高低不同,要求鹤首葫芦苗的长度有所区别,一般为1.8 m。穴盘苗长至2 叶1 心,先移植到营养杯中,可选用28 cm×30 cm 黑色营养杯。

基质准备

定植基质可自行配置,可用草炭、园土、珍珠岩、有机肥、复合肥等,草炭∶园土∶珍珠岩比例为3∶3∶1,按照20 袋草炭为1 m3、13 袋珍珠岩为1 m3;有机肥5 kg 配1 m3草炭;复合肥可选择平衡“雅冉”复合肥(N-P-K 比例为15-15-15)放1.5 kg/m3再次搅拌均匀。

营养杯种植

鹤首葫芦苗长至两叶一心后方可移植。移植时,需将达到规格的鹤首葫芦苗从育苗穴盘当中提起,见根系包裹基质完全,根系发白健壮证明生长时间较为合适,如若根系开始发黄,则证明穴盘生长空间已经不足,需要及时进行移植。

移植前一般选用28 cm×30 cm 规格的黑色营养杯,先将营养杯填装上配好的基质,基质的填装标准在距杯口2~3 cm 处即可,不可完全填满,以保证在后续养护过程中给水肥预留一定空间,保存水分,避免浇水既流,保存不住水分的情况。

移植时移植过程中定植深度以穴盘中提起的穴盘深度(3.5 cm)高0.5 cm 左右即可,不可过深,过深容易导致烂茎,选择营养杯中心点进行定植,定植完成后,浇透1 次定根水即可。

移植后浇定根水,3~5 天后用氨基酸或腐殖酸类肥淋根,如“海精华”“雷根壮”“欧神”等,根据建议倍数配制肥水淋根,促进根系生长。

定植至玻璃温室

栽培设施准备及消毒

定植用的栽培设施,如防腐木栽培设施或控根容器栽培设施或燕尾箱栽培设施等可用高锰酸钾800 倍液进行喷洒消毒(图3~4)。

图3 防腐木栽培设施

基质准备

定植基质同移植至营养杯种植基质配方,同时,可用高锰酸钾800 倍液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进行消毒,并将消毒好的基质填至种植箱内1/4 位置。

定植至玻璃温室栽培设施

(1)育苗棚落苗。鹤首葫芦苗在育苗棚长至高1.8 m 左右后,可落蔓定植到栽培设施中。选苗时要注意植株根部及茎干是否出现裂痕或病烂,植株头部是否正常生长,尽量选择壮苗。同时连续雨天棚内湿度大,葫芦苗比较容易断裂,落蔓时应多加小心。夏季一般选择下午落苗,阴天或冬季可选择上午落苗。

图4 控根栽培设施

(2)定植。去钵定植,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基础,尽量深栽,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浇在营养钵基质与新基质交界处,4~5天后可用海精华、生物鸡汤、黄腐酸钾精粉、欧神等氨基酸或腐殖酸类肥配制的肥液灌根,可提前缓苗、促进快速生根。防腐木箱种植4~6 株/箱,燕尾箱种植1~2 株/箱。夏季光照强度及叶片蒸发量大,定植后注意及时补给水分,开启遮阳缓苗。

(3)回填基质。葫芦苗引蔓绳的一段绑至廊架上的铁线上进行引蔓,回填基质,直至原营养杯基质与新基质及种植箱无空隙。同时营养土不能高出种植箱高度,留出适当高度作分水线,以免后期浇水,水从种植箱顶部溢出。大部分观光农业因为展示馆主题的限制存在连茬,易导致根结线虫、枯萎病、猝倒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定植后可用4% 阿维·毒死蜱1000 倍+6% 春雷霉素或4% 井岗霉素750 倍或用30% 恶霉灵2000倍+75% 噻唑膦400 倍+5% 阿维菌素2000 倍灌根;或在拌基质时,1 m3基质加15% 阿维·噻虫嗪颗粒50 g 或10% 噻唑膦颗粒30 g 或5% 辛硫磷颗粒50 g。

肥水管理

鹤首葫芦结果量大,底肥需足,同时日常肥水正常供应。移植到廊架前(营养杯养护期),采用高氮的复合肥+黄腐殖酸类肥,肥液浓度在2‰左右。另每周可用以资镁(N-P-K+1.2 Mg+TE=19-19-19+1.2 Mg+TE)1000 倍液+“雷根壮”1000 倍液或“康普金”(N-PK+TE=19-19-19+TE)1000 倍液+“雷根壮”1000倍液淋根,每株约200 mL。移植到廊架后,复合肥采用平衡型复合肥或高磷钾型复合肥交替使用,同时配合腐殖酸肥,激活土壤活力,促进根系生长及吸收肥力,总肥液浓度在2‰左右,根据植株长势可适当调整。每7 天可适当喷施“康普金”(N-P-K+TE=19-19-19+TE)500 倍液或99% 磷酸二氢钾500 倍液或以“资镁”(N-P-K+1.2Mg+TE=19-19-19+1.2Mg+TE)500 倍液叶面肥。

整枝引蔓

当营养杯中的鹤首葫芦幼苗生长到40~50 cm 时可进行引蔓。可用红色尼龙绳,绳子的一端利用S 钩挂在引蔓铁线上,绳子的另一端苗的主蔓旁,配合落蔓夹进行引蔓。未移植到玻璃温室廊架设施前,只留主蔓,所有子蔓都修剪掉。每天及时给鹤首葫芦苗引蔓,以免蔓太长折断。

移植到玻璃温室廊架后,引蔓工作任需及时进行,主蔓未爬到廊架上前,子蔓均需剪掉。主蔓爬到廊架后,葫芦的子蔓则不修剪,从枝蔓的各节会长出孙蔓,是结葫芦果实的蔓,第1 节长出蕊后,从其中分离出的侧蔓要掐掉,孙蔓保留一个叶便掐尖[3],直至鹤首葫芦叶覆盖整个廊架,期间如若藤蔓从廊架空隙中落下,需及时引至廊架上。坐果期间需不定期修剪枯枝黄叶、病叶,改善通风,利于藤蔓生长及预防病虫害发生,同时可增强美观性。

人工授粉与留果

鹤首葫芦枝蔓爬满整个廊架后,景观效果最好,此时可对葫芦雌花进行人工授粉。观光农业温室中昆虫较少,非人工授粉结果率低,且易畸形,人工授粉结的葫芦,形态周正,品质高,故温室中均采用人工授粉。鹤首葫芦为雌雄同株,常在傍晚开花,授粉时间宜在16∶00~18∶00。可用小毛刷轻刷雄花芯,让花粉分布于毛刷上,再用沾满花粉的毛刷轻刷雌花花芯或将雄花摘下,去掉花瓣,用雄花芯轻抹雌花芯,使花粉均匀涂抹到雌花花芯上(图5~6)。

图5 鹤首葫芦幼瓜

病虫害防治

鹤首葫芦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虫害主要有白粉虱、蓟马。

霜霉病

主要危害鹤首葫芦的叶片,发病初期,叶子上出现水浸状浅绿色斑点,危害严重时,只是叶片枯死,所以在发病初期要及时进行防控,出现病状植株较少时,应及时摘除病叶,并用拜耳“银法利”68.75% 氟菌霜霉威500~800 倍液或77%氢氧化铜300 倍液或20% 松脂酸铜500 倍液交替使用可起到防治效果。

图6 鹤首葫芦景观

枯萎病

枯萎病是由真菌或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枯萎病发病突然,典型症状就是萎焉,似缺水状,数日后整株叶片发焉下垂,不再恢复常态,且很难防治。一般提前预防,可用98% 的噁霉灵2000 倍进行灌根,每株可浇施250 g 左右药液,或在定植后用400 亿/g 枯草芽孢杆菌150~200倍液或10 亿/g 哈茨木霉菌400 倍液灌根预防,同时,日常肥水管理中增施黄腐酸类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生长及根系生长。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及叶柄,叶片感染初期叶片表面稀疏白粉状霉斑,圆形至近圆型或不整型,发病轻的叶片组织病变不明显,当温度有所升高条件适宜时白斑迅速扩展叶面,形成浓密白粉状霉层,导致叶片老化,功能下降,白粉病发生时,可用“露娜森”43% 氟菌肟菌脂1500 倍液或40% 苯甲氟硅唑2000 倍液+450 g/L 咪鲜胺500 倍液或45% 硫磺三唑酮500 倍液或25%“粉锈宁”1000 倍液喷打,交替使用。

白粉虱

白粉虱喜欢集中在嫩叶取食。物理防治可利用其趋光性,悬挂黄板。化学防治可用20% 呋虫胺1500 倍+5% 吡丙醚600 倍或5% 吡虫啉1000倍+5% 吡丙醚600 倍或10% 氯噻啉1000 倍+22.4% 螺虫乙酯2000 倍液进行防治。

蓟马

蓟马是一种靠吸取植物汁液为生的昆虫,繁殖速度与世代更替快,易发生成灾,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4]。物理防治可用蓝板,将蓝板悬挂在廊架上。化学防治可用60 g/L 乙基多杀菌素1500 倍+22.4% 螺虫乙酯2000 倍液或20% 呋虫胺1000 倍+22.4% 螺虫乙酯2000 倍或甲维盐800 倍+矿物油300 倍+22.4% 螺虫乙酯2000 倍液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葫芦基质设施
“葫芦镇”上喜事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写意葫芦
民生设施非“摆设”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2-01-12 06:10:18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北京园林(2020年4期)2020-01-18 05:16:46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 12:10:10
宝葫芦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