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是如何进行革命宣传和动员的?
——重读《法兰西内战》

2022-02-02 21:57:27郭文杰黄博一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1期
关键词:巴黎公社政权马克思

郭文杰 黄博一

尽管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擅长从哲学高度解释世界,但我们必须认识到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①。他十分擅长革命宣传和动员,在其波澜壮阔的一生当中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革命性著作,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无产阶级战士投入到革命洪流之中。作为无产阶级革命 “先声”的巴黎公社运动引起了革命家马克思的极大关注。在这场革命运动的过程中,他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其中以 《法兰西内战》最为众人所知晓。这篇文章作为国际工人协会总委会的宣言,不仅彰显了马克思对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性质、意义及其必然后果准确把握的 “惊人的才能”②,还彰显了作为革命家高超的革命宣传和动员技巧。重读这一经典文献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地把握革命家马克思这一形象,重温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运动的经典论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同时还有助于我们学习和掌握革命宣传和动员的基本技巧,不断丰富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的知识宝库,从而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一、批驳革命对手:反动的 “梯也尔政权”

毛泽东认为: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③换言之,革命宣传和动员工作必须首先搞明白谁是革命对手、革命对手的本质等问题。革命家马克思抓住梯也尔政权的反动性质,强烈谴责了刽子手梯也尔等人对巴黎公社残暴镇压,揭示了巴黎国民自卫军在反对梯也尔政权革命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揭示了梯也尔临时政府的反动政权性质。普法战争中法国军队的失败不仅导致了法兰西第三帝国的覆灭,还促成了以梯也尔为首的临时政府暂时性地取得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统治地位,普鲁士大军压境使得临时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关键在于能够拱卫国防。但是,代表着 “法国资本家及其国家寄生虫”的梯也尔等人不可能真正地代表巴黎人民的利益,他们一旦发现自身利益受损时便可以抛弃一切其他利益。正如马克思强调, “国防政府在民族义务和阶级利益之间的这一冲突中,没有片刻的犹豫便把自己变成了卖国政府”④。这样一个卖国政府自成立当天就进行着卖国勾当,马克思毫不客气地将特罗胥将军的投降计划公布于众,指出这个投降不过是为了获得梯也尔等人的私人统治地位,而他们为了顺利实施这个投降计划却宁愿牺牲许多普通巴黎人的生命,无疑给巴黎人民增添了许多痛苦和磨难。而这样的政府怎么可能会维护巴黎人民的利益呢?因此,马克思强有力的论述明确地展现了梯也尔临时政府的反动性质。

第二,对残暴的巴黎公社镇压者梯也尔政权进行强烈谴责。临时政府的反对性质从其领导者梯也尔身上也能得到完整的显现。首先,马克思详细介绍了梯也尔政治生涯,列举了他从政期间的 “杰作”,诸如圣日耳曼奥赛鲁瓦教堂和大主教宅邸的抢劫事件、特朗思诺南街的屠杀共和党事件等,故而称“他的政治生涯的记录就是一部法国灾难史”⑤。其次,马克思对梯也尔在法兰西内战期间虐待俘虏、残杀工人武装的暴行进行强烈谴责,他指出梯也尔从故意制造旺多姆惨案,屠杀赤手空拳的公民,到对被俘的公社战士残忍枪决,这些都是其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正是如此,马克思评价梯也尔“是一个谋划政治骗局的专家,一个背信弃义和卖身变节的老手……他处在法兰西之苏拉的位置上,仍难免要以其自吹自擂之可笑衬托出其所作所为之可恨”⑥。所以,无产阶级革命者需要认识到革命敌人正是像梯也尔政权这样的残暴反动,革命行动所遭受到的旧势力镇压与反扑是革命过程中无可避免的,而只有坚定革命斗志,团结革命力量,才能够战胜革命对手。

第三,指明梯也尔反动政权的真正阻碍是巴黎国民自卫军。马克思指出, “武装的巴黎是实现反革命阴谋的唯一严重障碍”⑦。真正的革命武装——巴黎国民自卫军一旦武装起来,就成了反革命势力实现自身利益的障碍,它不仅担负着保卫巴黎的重要任务,更是巴黎公社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障。所以,梯也尔为了实现自己顺利投降的计划,达到卖国的目的,悍然发动了内战,不惜一切代价地同巴黎国民自卫队作战。 “从富人区里吵吵闹闹地走出了一群派头十足的人物,队伍里全都是纨绔阔少”⑧,马克思生动的描述揭露了梯也尔政权夺取国民自卫军大炮、夜袭蒙特马尔等攻击国民自卫军行动的反动性,谴责了他们杀害自卫军俘虏的暴虐行为。而与之相对的是,巴黎国民自卫军挫败了这些反革命行为,保卫了革命阵地,将梯也尔赶到了凡尔赛。这一正一反的论述,既彰显了梯也尔政权的反革命性,也彰显了巴黎国民自卫队在巴黎公社革命运动的重要地位,更为此后革命行动指明了方向,即用真正革命的武装去铲除反革命的武装,只有如此才能保卫革命政权,取得革命胜利。

由上所述,马克思在革命宣传与动员的过程中,首先批驳了革命对手梯也尔反动政权,揭露了梯也尔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性质,描绘了以梯也尔为首的反动政权领导人物的丑陋嘴脸,展现了巴黎国民自卫队抗击反动军队的英勇举动。这种宣传方式展现了马克思对于革命宣传工作的高超技巧,而只有我们深刻地认识了革命对象的反动、丑陋、与脆弱,才能与巴黎公社革命政权形成鲜明对比,才能为后来的革命行动赋予不可置疑的 “合法性”,才能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二、树立革命形象: “公社万岁”

虚伪的梯也尔政权不仅在战场上攻击巴黎公社的革命力量,还在舆论场上抹黑巴黎公社的革命光芒。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在批驳梯也尔政权虚伪本质的同时,更不忘掀开巴黎公社的 “神秘面纱”,展现1871 年巴黎革命运动的阶级属性,进而塑造了 “公社万岁”的革命形象。

第一, “帝国的直接对立物就是公社”。在马克思看来,公社取代帝国是法国革命运动自身造成的必然结果,而 “帝国是在资产阶级已经丧失统治国家的能力而工人阶级又尚未获得这种能力时唯一可能的统治形式”⑨,帝国政权的覆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 “取代阶级统治的君主制形式、而且取代阶级统治本身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政权——巴黎公社。尽管自法国大革命以来,第一帝国将阻碍现代国家政权的障碍扫除殆尽,但帝国的政权却被置于有产阶级控制的地位。所以,随着法国现代工业的发展, “国家政权在性质上也越来越变成了资本借以压迫劳动的全国政权,变成了为进行社会奴役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力量,变成了阶级专制的机器”⑩。在第二帝国时期,资产阶级借助于虚假的帝国统治外表,不断地进行着压榨和剥削无产阶级的行动。因此,法国的每一次革命运动都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愈演愈烈,而一旦无产阶级积蓄足够的反抗力量,便会产生革命的行动,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革命政权,以图获得自身的解放。马克思曾预言: “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可能发生。但新的革命正如新的危机一样肯定会来临。”⑪1871年的巴黎革命就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对立的集中表现,正是这一革命造就了巴黎公社这一政权形式。尽管这一政权只是短暂存在,但是它却反映了在帝国覆灭之后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趋势,彰显了 “公社万岁”的历史合理性。

第二,巴黎公社政权实现了廉价政府的要求。以前的资产阶级宣扬要打造廉价政府,如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就倡导政府在承担起职能时应注重效率和合理,这意味着政府要努力降低运行成本,保持合理税收,做到 “价廉而物美”。⑫但信奉其学说的资产阶级政府无一例外地没有做到。因为每个资产阶级政权都要负担常备军和国家官吏的巨大开支,正是这样庞大的开支使得以前的政府成为了社会发展的 “寄生赘瘤”。而在巴黎公社成立后,以国民自卫队代替常备军;以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报酬且由普选选举产生的官吏代替各级官员,社会公职的人民性代替其私有性;以人人都能接受的教育代替教会,从而就使得社会的生产者们摆脱了旧有的沉重负担,使政权本身归属于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认为: “公社体制会把靠社会供养而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国家这个寄生赘瘤迄今所夺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⑬正是这样的廉价政府,在马克思看来才消除了阶级统治的压迫,掀开了君主制的外衣,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从而人民能够凭借自身意志实现自身的主张,保障其根本利益。

第三,公社是全世界工人的政府。实现廉价政府的承诺并不是公社政权的最终目标,恰恰只是公社存在本身的产物,公社政权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实现劳动的真正解放。正如马克思指出: “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⑭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府,公社将消灭少数人掠夺多数人财富的阶级所有制,实现生产资料从少数人向多数人的转移,建立起合作生产的制度,从而结束资本主义周期动荡的劫难,实现 “个人所有制”的目标。所以,公社将铲除所有工人阶级身上的锁链,工人的劳动将成为完善自身的劳动,劳动者便能够实现自身的解放,使得劳动真正成为人的劳动,而非是“带着镣铐”在 “跳舞”。因此,全世界的工人阶级都将受到巴黎公社革命的鼓舞,都会看到作为工人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所采取的革命措施,都将巴黎公社政权看作是实现自身解放的真正政府,必将高呼 “公社万岁”的神圣口号。

总之,马克思在革命宣传和动员过程中着重塑造了 “公社万岁”的革命形象。他深刻地揭示了巴黎公社革命在18 世纪法国革命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阐明了帝国政权的腐朽性质,掀开了巴黎公社致力于工人解放的神秘面纱,成功地塑造了工人阶级政府这一伟大形象。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是对梯也尔反动政权的有力批驳,更诠释了巴黎公社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为阐明革命前景和号召革命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阐明革命前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巴黎工人的革命行动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反映了觉醒的无产阶级开始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及时总结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和教训,进一步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突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及其实现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第一,确立无产阶级专政。早在18 世纪50 年代的革命风暴中,马克思就主张无产阶级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权形式,强调“推翻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专政!”⑮。在巴黎公社革命中,他再次强调: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⑯在他看来,旧有的国家机器已经不能满足无产阶级对于政权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形式,即确立无产阶级专政。这种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集中体现为代表着工人阶级利益的政府。这一政权能够摒弃资产阶级政权的虚伪性质,合理地减轻农民和市民的负担,实现无产阶级对政治普遍参与的要求,奠定真正的民主和法治基础。而从具体的行政运作过程来看, “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它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⑰,这种形式使得统管社会的全部权力都转移到了公社本身,使得公社本身具有能够改造现实经济和政治结构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内在要求。后来列宁就对此评价:“公社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第一次尝试,是 ‘终于发现的’,可以而且应该来代替已被打碎的国家机器的政治形式。”⑱

第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尽管巴黎公社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社会改革的措施,但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并没有忘记这一点。马克思在阐明无产阶级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的基础后,紧接着分析了公社存在的根本目的是 “想要消灭构成全部文明的基础的所有制”,是 “消灭那种将多数人的劳动变为少数人的财富的阶级所有制”,从而将 “土地和资本完全变成自由的和联合的劳动的工具”⑲,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并不是空洞而没有根据的,共产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发达的社会基础之上,通过重新建立个人私有制来实现的,这种趋向必然会随着无产阶级政权的确立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而不断展现其未来的面貌。换言之,只要“联合起来的合作社按照共同的计划调节全国生产,从而控制全国生产,结束无时不在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的动荡这样一些资本主义生产难以逃脱的劫难”⑳,共产主义就会实现。尽管短暂的公社政权并没有实现这一革命前景,但是它却启发了无数仁人志士走上了夺取无产阶级政权的革命道路,鼓舞他们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远大抱负而奋斗终生。

第三,重视长期革命斗争。巴黎公社的短暂过程展现了革命前景和残酷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也预示着革命过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一方面,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之间的实力悬殊,在革命的实际过程中显示了欧洲各国 “阶级统治”的真实面孔,巴黎的无产阶级面临着巨大的反革命压力,而摧毁反革命围堵的各种物质条件还有待进一步积累,突显了革命斗争的长期性。另一方面,尽管暂时取得政权的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具有社会改革性质的举措,但因为战时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并没有完全发挥其足够的潜力,也不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正是无产阶级革命涉及政治解放、经济解放等多重内容,使其革命过程更加复杂。因此,马克思强调: “为了谋求自己的解放,并同时创造出现代社会在本身经济因素作用下不可遏制地向其趋归的那种更高形式,他们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㉑但是,他并非只强调革命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他还注意到工人阶级对于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勇气和决心,强调革命斗争所需要的乐观主义精神。总之,对于革命斗争而言,只有满怀实现革命的乐观主义和不懈努力的奋斗,光辉的革命前景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由上可知,革命家马克思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基本目标和根本目的,既分析了巴黎公社的革命前景,也强调了实现这一前景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总之,他认为: “无论公社在巴黎的命运怎样,它必然将遍立于全世界。”㉒

四、号召革命行动:全世界的劳动者联合起来

宣传革命是为了革命动员。马克思批驳革命对手、塑造革命形象、阐明革命前景,其落脚点是号召革命行动。尽管巴黎公社革命已经遭受到了残酷的镇压,但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不会就此停止,马克思号召无产阶级加入无产阶级大联合和工农联盟的统一战线中来,一起推翻旧社会的桎梏。

第一,推翻旧社会的桎梏。象征着旧社会最丑恶的资产阶级政权形式滋生着社会所有的腐败,这样一个社会意味着资本对劳动的专横统治,意味着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野蛮打压,而巴黎公社的革命行动则再次敲响了旧社会的 “丧钟”。马克思希望无产阶级明白: “在现代最惊心动魄的这场战争结束后胜败两军联合起来共同杀戮无产阶级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事件,并不是像俾斯麦所想的那样,证明正在崛起的新社会被彻底毁灭了,而是证明资产阶级旧社会已经完全腐朽了。”㉓旧社会的纯粹压迫性质已经证明了其本身只不过是民族躯体上的“寄生赘瘤”,如果无产阶级不彻底推翻旧社会的桎梏,打倒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压迫,摧毁诸如教会、僧侣等作为压迫工具的精神力量,彻底地铲除阶级统治的经济基础,那么无产阶级就不能掌握改造社会的力量,不能通过劳动解放实现自身的解放,就不能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所以,马克思号召无产阶级必须与旧社会进行坚决的斗争,从原来的统治阶级手中接管国家权力,形成新的阶级力量,为实现自身的解放创造更多有力的条件。

第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想要推翻旧社会的桎梏与实现自身的解放必须要有强大的组织力量,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在马克思看来,旧社会引发的民族战争只不过是迷惑各国无产阶级的迷幻剂,靠民族主义的欺骗是不能减缓阶级革命的斗争形势的,而一旦阶级斗争的号角吹响,那就意味着“面对无产阶级,各民族政府乃是一体!”㉔。 从巴黎公社的革命行动来看,法国工人阶级事实上成为了 “现代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已经取下了所谓的民族战争的旗帜,遂而代之以无产阶级革命。而与之相对应的是, “欧洲各国政府在巴黎面前显示了阶级统治的国际性”㉕。事实上,法国无产阶级不仅面对着国内阶级统治的压迫和剥削,还遭受着国际上相同阶级势力的联合压迫,而公社革命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也在于法国工人阶级没有来得及联合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一起行动。因此,两大阶级对立所引发的革命行动势必为无产阶级的大联合创造条件,国际工人协会所从事的正义事业也将会越来越壮大。所以,马克思再次重申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革命号召,动员广大无产阶级参与到历史的潮流中来,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三,推动形成工农联盟。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这不仅为革命家马克思所承认,也被后来的列宁、毛泽东等人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尽管马克思重视国际无产阶级同盟的联合,但是他也期待革命行动有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特别是对农民抱有很高期待。在马克思看来,剥削阶级的联合压迫使得工人阶级必须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因此,在革命斗争的激烈时刻,公社发布了 《巴黎公社社员告农村劳动农民书》,呼吁广大农民行动起来支援巴黎的革命行动。同样地,马克思在公社失败后进一步总结: “公社就是农民的向往,是农民解放之先声。”㉖他认为,只有像公社这样的政权才能保证农民的财富不被无情剥夺,才能真正享有他们劳动的最后成果,才能真正实现他们的利益诉求。所以,工农之间的关系不仅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不可能被分开,在阶级斗争的革命洪流中也不可能被割裂开来。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推动形成工农联盟,形成强大的工农力量,在共同革命的号召下实现推翻旧社会、创建新社会的伟大目标。

总之,马克思指明了革命行动的具体对象、具体方式和潜在同盟,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总结了革命经验,阐述了未来阶级斗争的行动策略,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展开打下了基础。

五、结语

革命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革命行动在革命早期往往可能遭遇重重围堵或多次失败,甚至在革命失败后还要遭遇恶意的污蔑和抹黑。正如马克思所言: “这个建立在劳动奴役制上的罪恶的文明,每次血腥地战胜了为实现美好新社会而献身的斗士时,都要把牺牲者的呻吟淹没于在世界各地都可听到回音的大喊大叫的诽谤声中。”㉗尽管巴黎公社革命最后失败了,但是巴黎公社的革命行动却给予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以巨大的鼓舞。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先驱者,马克思意识到必须对这一革命运动进行深刻总结,从而进一步地阐明无产阶级革命道路,鼓励全世界受到资产阶级压迫的劳动者联合起来进行革命行动。正是通过这样的革命宣传和革命动员,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才不断有了新的发展,而发生在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恰恰正是这一运动的高潮。如此看来,掌握良好的革命宣传和动员技巧对于进行革命活动十分必要。特别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若是能够挖掘中国革命的精神资源,势必会加深中国人民对于中国革命的认知,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聚最磅礴的力量。

注释:

①②④⑤⑥⑦⑧⑨⑩⑬⑭⑯⑰⑲⑳㉑㉒㉓㉔㉕㉖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602、99、132、135、139、142、146—147、153、152、157、158、151、154、158、159、159、194、179、179—180、180、196、175 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3 页。

⑪⑮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176、104 页。

⑫ 常明杰、谭桔华: 《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思想探微——基于政府治理与改革视角的再思考》, 《湖湘论坛》2017 年第 1 期。

⑱ 《列宁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160 页。

猜你喜欢
巴黎公社政权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宝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那年曲折探访巴黎公社墙
环球时报(2021-07-14)2021-07-14 04:16:52
巴黎公社墙,150年鲜花未断
环球时报(2021-07-14)2021-07-14 04:16:44
150周年
环球时报(2021-03-19)2021-03-19 04:15:01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18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湖湘论坛(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报刊对巴黎公社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