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意识和中国道路的实践逻辑研究

2022-02-02 22:01夏玲玲
南方论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基本国情初级阶段党和国家

夏玲玲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广州 510640)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漫长艰辛的道路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经验,作出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判断。经过长期的道路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等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这些要素特质不仅决定了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也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依据。

一、国情意识和中国道路的逻辑关系

“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科学认识和实践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意义。在这个“最大实际”下,探究国情意识和中国道路的逻辑理路,以及中国要走出一条什么样的特色发展道路,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国情决定道路,国情意识是选择中国道路的总依据

尽管时代不同,但党和国家坚定不移地遵循着基本国情的社会存在本质。我们党对于革命道路的选择也是源于对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毛泽东客观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和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基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和一清二白的现实国情,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决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建设积蓄力量。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道路上,曾经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但也更加让共产党人明白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弥足珍贵。改革开放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体现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经过40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只有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立足中国自身的经济社会特点、政治文化背景,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久不衰,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得以实现,国家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仍然是选择中国道路的总依据。首先,它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自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场,中国革命和改革道路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全国人民不仅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还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飞跃。其次,它具有量的发展变化性。当前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方面还有待于继续发展和完善,还在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后,它具有民族的独特性。中国道路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具体实践结合,走出的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根”的中国道路。

(二)道路影响国情,对中国道路的实践探索有助于深化对基本国情的科学认识

每一步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都升华了对基本国情的理性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自十三大开始,党和国家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这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基本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十四大提纲挈领地提出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的维度上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五大总结了中国改革建设取得的多方位成就,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贡献,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行动指南。十六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验在新世纪具有重要意义,指出党和国家在道路探索中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这个总依据,正确看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特征,坚定不移、锐意进取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新时代,党和国家做出了“一个变化”和“两个没有变”的科学论断,并提出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要善于把握国内外形势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深化。

(三)中国道路是时刻体现国情意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只有适合国情的道路,国家才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不论是“以苏为鉴”的资本主义改革道路,还是“以俄为师”的传统社会主义道路,都不是基于我国国情的选择和实践,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只有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体现客观的、发展的、全面的基本国情,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超过30%,不仅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而且“风物长宜放眼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关注全人类的健康福祉,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些成绩取得的关键在于牢固树立国情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中时刻谨记对基本国情的坚持和遵循。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中国道路的实践基础

恩格斯说:“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中国道路的科学性在于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结合中国本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特殊情况,走一条适合本民族的特殊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经历了“中国国情”“中国特色”到“中国方案”的发展逻辑。

(一)“中国国情”:中国道路产生的认识前提

党和国家在长期的道路实践中总结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一般规律,在认识论层面上提出“中国国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起点和实践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五代领导集体,带领人民认识、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取得了重要成就。毛泽东审视了苏联模式的弊端,提出要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规划了宏伟蓝图,回答了如何在“生产力相对落后,不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建成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问题,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三代领导集体不断深化对基本国情的认识,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原则。第四代领导集体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将社会和谐作为中国道路的实践追求。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特征、路径等轴心问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系统科学地探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进路,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

(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科学依据

“中国特色”源于对“中国国情”的遵循和升华,体现了党和国家将认识和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实践模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新时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现实依据。正是由于对我国自身情况的认识与遵循使中国道路更加具有中华民族的气质和特色。政治上,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经济上,认识到国内经济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创新能力不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等现实问题。党和国家科学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化改革发展,做好时代“答卷人”的重要角色。文化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引导全社会创造中国风格、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生态上,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倡导绿色生态的发展和生活方式,努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三)“中国方案”:为社会发展和国际合作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方案”是“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是中国人民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尝试。“中国方案”的底色是“中国特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处理好“一个变化”和“两个没有变”的辩证关系,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懈动力。

社会矛盾决定时代任务,时代任务影响历史方位。“一个变化”,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变化,并由此带来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这是事物整体中的部分发生了局部质变,并未改变事物根本性质。“两个没有变”,首先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尚未完成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其次,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方案”的前途是“世界发展”,它致力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共同利益。一方面,实事求是维持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秉承正确的义利观,不断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另一方面,根据新时代综合国力不断增长的客观实际,量力进取,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观”等惠及全人类的发展理念,主动承担更多的国际社会责任。

三、中国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实践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中国道路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基本国情的规律性认识,蕴含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一条符合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科学发展道路。

(一)中国道路是体现“实践精神”的发展道路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和看法,“实践精神”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本质遵循。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深刻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任务,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领导中国取得了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和国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多项经济建设的探索和尝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紧扣时代主题,科学回答了中国的实践模式和发展道路问题,开始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时代党和国家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深化改革发展,把人民群众放在实践的中心位置,正视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科学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终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接力奋斗中成为现实。因此,“实践精神”是理解中国道路的核心要义,我们要始终坚定道路自信,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探索、深化科学认识。

(二)中国道路是体现普遍与特殊相结合的发展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生成逻辑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矛盾两大特征是中国道路历史生成的哲学依据。一方面,“社会主义道路”是共性的、普遍的。从普遍性出发,党和国家科学地总结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共性规律和经验,为中国道路提供有力借鉴。另一方面,“中国特色”,是个性的、特殊的。它不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还从革命历史中凝聚力量,不断地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特色和内涵特质。在现实进路上,中国道路更要以矛盾学说为指导,洞察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发生阶段性质变的理论认识,我们必须根据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这一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与“不变”。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把握国内外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围绕国内主要矛盾新变化,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中国道路是体现现代生产方式的科学实践

近年来,很多学者从各学科、各角度体察和阐释中国道路的相关问题。在诸多论述中,从生产方式视角,进行普遍化叙述研究,有助于揭示中国道路的本质规律。从生产方式的变迁逻辑,能准确地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更好地阐释中国道路。

首先,“生产力标准”是确立中国道路的根本力量。马克思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 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国家以往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生产力标准”是最现实的国情。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表现为物质生产和生活水平不高、工业化程度低、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等现象。中国道路还体现了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核心规定性。中国道路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改革发展道路,它要求立足于现实的生产力状况,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同时,基于基本国情,建构起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合改革发展需要的体制机制。

其次,“现代生产方式”是中国道路的核心要素。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生产方式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是现代社会,主要标志在于采用了现代生产方式,“不到100年时间,创造的财富比以往所有时代创造的财富都还要多,还要大”。现代生产方式是以机器工业化为标志,广泛运用科学技术,商品在全球市场内进行交换和流通。中国道路遵循了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程中,我国不仅重视科学技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深化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属性决定中国道路的实践追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阶段。从当前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坚持人民主体的道路逻辑。这不仅真实地体现“现实的人”的本质要求,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历史发展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将“集体”“社会”作为实践的基本定向,体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发展追求。从人类解放目标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越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逻辑,力求以和平、开放的发展姿态,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体现推动构建“自由人联合体”的人类追求。

(一)现实属性: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观,始终将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奋斗目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希望通过建立“群众党”,团结和改造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把人民群众放在中心位置、最高位置,通过全面深化党内改革,要求党员自觉践行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血肉相连。此外,还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党的奋斗目标,以世界强国的胸襟与世界共舞,为中国人民在国际社会上赢得更多的尊重和自信,为中国人民“谋富强”。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为中国人民“谋独立”“谋富裕”“谋富强”,进而为中国人民真正“谋幸福”。

(二)历史属性: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成为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定团结,做好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历史属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纵览世界民族发展历程,中华民族是勤劳朴实、伟大不凡的民族,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四分五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经历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等战火洗礼,使各民族更加认识到彼此之间是唇亡齿寒、休戚与共、患难相随的命运共同体,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得到各民族的广泛认同,人民获得更多的民主,各民族在政治文化生活中形成共同价值、共同理想和共同追求,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能量。事实证明,中华民族只有以共同体姿态屹立在世界舞台,才能凝心聚力,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

(三)价值属性:为世界谋大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相联系,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环。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将打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整个世界会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党和国家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并将自身发展道路融入世界历史潮流中,与世界人民携手共建未来家园,主动践行“为世界谋大同”的人类使命。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不仅是存续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更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共产党是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是把自己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全人类的命运紧紧相连。毛泽东早在1921年就指出:“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然从事中国改造不着眼及于世界改造,则所改造必为狭义,必妨碍世界。”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顺应时代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洞察和体会世界历史走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思想,受到世界各国的肯定和认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逻辑使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必然,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大势,为解决全球治理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发展浩浩荡荡。中国人民愿意与世界人民一起,中国共产党愿意携手世界各国政党一起,认清本国实际,把握历史规律,共谋发展道路,在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中开创美好明天。

猜你喜欢
基本国情初级阶段党和国家
一图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1949—1952年中国农村建设的历史特征探析
牢牢立足基本国情 科学把握历史方位
汉语初级口语词汇教学初探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浅论初中政治中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学习
守牢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