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泽圆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201306)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强调了人才要素对于我国建成海洋强国和航运强国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加强推进高等航海教育,涉海类高等院校为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加紧培养大量航海类专业学生,不断提高对航海技术专业、轮机工程专业(本文统称为航海类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和思想认识上的要求,加深其专业认同感和行业归属感。本研究以上海海事大学为例,作为一所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建校百年来培养了大量航海人才,为传承航海文明、传播航海文化积累了大量经验。通过对其航海文化育人相关做法的研究,归纳总结其特点,以期能为涉海类院校学生的培养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航运业管理者及船员是航运领域的直接从业者,现代航运业蓬勃发展亟需高素质船员。近年来各行业受新冠疫情影响处于低谷,航运业却热度不减。航海人才对国民经济亦有促进作用,高素质航运业管理者及船员比一般劳动者能够为经济发展产出更多效益。[1]2021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强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强调通过弘扬航海文化并开展相关活动推进船员的培育工作。[2]高等院校航海类专业学生是高素质航运业管理人员以及船员的后备军,航海文化教育更应深入专业学习和素养培育。
从业者质量是本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我国航运业总体数量水平在全球首屈一指,却因起步晚、社会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错位等原因,国内航运业总体质量仍逊于传统航运发达国家。通过文化育人方式培养高素质航海人才有助于提升我国航运从业者专业水准,包括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更契合软硬件设备更新迭代的频率。涉海类高校为航运业输送众多投身“蓝色经济”的航海人才,“以文化人”的教育模式将受用终身,此类学生的就业面随着经验的积累可覆盖航海运输、港航管理等全行业,极大促进航运业日新月异的可持续发展。
航海教育之所以是高等教育中的特殊门类,是由其培养目标和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决定的。现有研究成果多以航海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本科院校还较少见。而生源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学校培养模式、效果的不同,因此航海类本科高校更应深耕航海文化育人模式。大多数涉海类高校历史与航海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具有深厚积淀,直接运用本校特色文化开展学生教育对于学校而言有的放矢,对于学生而言将所在专业背景与学校历史文化有机结合,促成良性互动、易见成效。
2021年笔者所在团队以问卷形式面向我国航海类专业学生开展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的调研,发现学生对于航海的热爱程度显著促进其上船意愿。内在动机因素是驱动其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该调研结果显示,航海类高校应当辅助学生建立对航海事业的热爱,筑牢学生理想信念。因此,学校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深耕航海文化育人路径,抓牢思想文化育人建设。此举有助于高素质船员培育见效,提升航海类毕业生的上船就业率,助力航运强国建设。
国内航海类专业仍偏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思想的引领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航海类大学生群体择业观念和风险偏好发生变化,本科毕业生上船率总体偏低并逐年下降,由2007年的66.4%降至2017年的43.85%。[3]究其原因,在校课程量繁重,包括理论学习、实操训练、考取航海证等环节,重心偏向应试考核,综合性人文培育较为缺乏。迫于学业压力和上船的潜在风险性,多数学生极易萌生转行的想法。专业人才的短缺将直接影响到我国航运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交通强国的建设。
国内多数航海类专业采用半军事化管理的培养模式,在内务、早晚训、出勤和着装礼仪等方面均有严格要求。[4]以航海工作必备的意志品质为培育出发点,为磨炼学生意志力、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集体协作精神,高校着重突出了航海文化中“直面挑战、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和“不求名利、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然而,在整体宽松的高校环境中仅对航海类专业学生施以严格的行为规范,可能会导致青年学生的抗拒心理。许多新生期望的大学生活是自由支配作息并参加多种课余活动,但航海类学生接受“硬核”管理,他们对此易产生反感情绪。更有甚者认为校内强化训练是因为航海工作危险且劳累,而当下青年人更趋于安稳的职业,因此有部分学生排斥学校的严格管理和航海事业。高校对于航海文化的认识应更全面,以刚柔并济的教育模式养成职业荣誉感,树立热爱航海事业的价值观。如果忽略了航海工作“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性和“海纳百川、善于学习”的进取性,忽视了现代助航仪器的先进以及航海生活的独特乐趣,会导致培育模式缺乏柔性说服力。
现阶段高校应当整合教师育人力量,共推航海文化与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融合,丰富航海事业的家国意义。目前多数航海类专业课教师专注于理论和实操,未能足够重视思政文化育人的教学理念,难以让学生领会专业知识与历史文化、民族品格、国家战略的关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能力。也还存在辅导员作为半军事化管理的“大管家”事务繁杂,文化育人建设难有精力长效维持的现象。思政课教师面向各专业学生,航海文化视域下思政内容较少,教学效能不够理想。高校在弘扬“大学精神”“行业文化”的初期,易忽视建立旗帜鲜明的教师汇编队伍,未能利用好本校的特色文化优势共同发力,教师们分散使力难起良效。
涉海类高校肩具开拓实践项目、培育国民海洋强国意识、推广航海文化的重任,需获得学生及其家庭、社会公众对行业的认可与从业支持。根据前期的实证调研发现,航海类毕业生上船工作需要家属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航海类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与实践后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在坚定的支持与内生动机下更愿意融入航运强国建设。当前有部分社会公众对于航海工作的态度多停留于负面认知,并未从国家战略、政治、经济及个人价值的层面认识航运。涉海类高校的航行实习向学生家庭及社会宣传较少,此类实践可以积累大量外宣素材,让公众了解航海工作现状。新冠疫情爆发两年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学生极易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放弃专业性极强的就业方向,动摇航海从业信念。
海洋强国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重视培育大学生海洋强国意识教育已提升到有助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海洋经济发展需求与海洋事业紧密结合,提高相关高等院校教育水平,将普及海洋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快专业技术培养。高校是我国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的重要阵地,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高校牵头探索海洋意识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建设。
海洋强国建设需凝聚全民力量,当提升民众的海洋意识与航运建设意识。当下,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与民众海洋意识之间存在鸿沟,尤其是国家建设后备军——青年学生的海洋意识较淡薄。涉及海洋的建设应提升站位,关注到域外并以全球化视野开展建设工作,对相应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为发挥人民共建的主体性,全社会(尤其是航海类高校)应当重视培养民众的海洋意识,凝心聚力向海洋强国奋斗目标迈进。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类专业与本地多所中小学合作开展海洋意识教育,利用学校在航运、物流和海洋方面的师资、课程、实验室资源,推进海洋意识教育的大中小一体化建设。该校教师录制“航海科普微校”微课程,内容涵盖海洋知识、航海经历、船舶驾驶、海上救生等系列专题。航海类专业学生基于在校学习基础参与到大中小学协同育人的活动中,为中小学生开设十余门拓展课程。此举通过转授专业知识加深基本素养,不仅增强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社会责任与服务意识,而且将海洋强国意识在社会服务中得以有效落实、接续传承。
据2020年中国船员发展报告显示,为了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质量,增加航海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适船培训,已经实现为考评优异的航海类毕业生颁发职务证书(以往必须在毕业后经过一定时期的适船培训)。在我国船员管理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的情况下,高校更重视建立航海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海洋观。上海海事大学自主创编了《海权与中国》《世界海洋强国兴衰史》等课程,将海洋强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接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适船培训训练过程中,增加爱国主义系列讲座和榜样示范指导,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海洋强国建设的意义、目标和举措。
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在涉海类高校学生育人建设中,应当遵循全过程系统化机制,融合校内外各方力量协作培育。面向学生的教职工主要有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思政教师,三方联动形成最优育人模式。系统化构建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航海类专业教育全过程。
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关键期,应当以强化使命担当为重点,突出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的思政教育。高校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上海海事大学航海类专业整合我国航海发展史、人物事迹以及国内外行业发展等,尝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理论教学中,将航海文化渗入思政育人环节,进而实现航海文化育人成效。2018年,上海海事大学为建设航海文化校园制定了校园道路命名方案,其中航务大道、海运大道、物华路、镇冰路等均是融合了航运发展史(校史)中的原校名、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此外,以中国航海教育先驱者(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陈嘉震为原型,学校创作高校大师剧《陈嘉震》,展现老一辈航海人投身于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和航海事业的可歌可泣事迹。结合爱国荣校教育将航海文化通过文艺作品呈现给航海类专业学生,以亲和力与指向性创新意识形态引领模式,有益于学生通过观看舞台剧感悟吴淞商船精神。
辅导员是从事学生事务日常管理等工作的负责人,航海类专业大多采取半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培养,在相对严苛的校园生活状态下,学生的思想动向需要辅导员的关注和引导。辅导员的教育背景并非均为航海类专业,为了融入学校专业特色并深入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培养内容,辅导员可以自行考取船员四小证。
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充分提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整合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3]专业教师的教学思维需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书育人,为学生构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融入课堂教学中,自2018年起上海海事大学每年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不仅提升了专业课教师育德意识、能力,而且将思政育人有效融合在学生教学中,使得航海文化育人建设入耳入脑入心。此外,该学院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主动考取船员“四小证”,掌握基本急救、船舶消防等航海类专业技术,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实现全过程航海文化育人。
航海类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中有大量实践模拟类训练,有助于通过丰富的航海技术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利用模拟训练的方式能够突破传统说理式课堂的枯燥,航海类专业通常都配备有模拟船实验室,以供教学和科研需求。上海海事大学有一艘大型全组合式液货模拟船,是该校学生的“实战模拟课堂”,同时也是培养液货船员的实训基地。航海类专业学生依托模拟船创办研究型社团,开展模拟运转、日常维护、宣传推广等活动。组建学生专业化社团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实践模拟训练,开展定期培训、朋辈间合作锻炼,而且有助于地区大中小联动构建大教育体系,传播航海文化,打造航海主题的实践课堂。
学校依托航海特色学生社团,支持将传统课堂拓展到社区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航海类专业学生自主学习与对外传播齐头并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推动航海文化、实践实训的大众普及化。大学生自发参与航海科普公益活动,将公益需求与专业研习对接,建立航海文化素养并更新民众认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航海精神和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航行实习是涉海类专业的必修课,上海海事大学航海类专业在培养计划内有两次航行实习,学生不仅能快速掌握专业技能,而且在上船生活、与职业船员朝夕相处中能够获得直观的工作体验。
航海文化是航海类学生发展方向的“引航灯塔”,也是航海类专业历久弥新的精神支撑。航海类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与行业自豪感来源于正确认识行业文化,方可接续传承发扬。高校育人工作兼具灌输性和启发性,始终把牢“强化学生内生动机”为目的,针对不同情况开展“总体与个体”并行的两条线路教学模式。根据“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的原则,面向广大航海类学生开展基础文化普及,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施加疏导与强化。涉海类高校以航海文化着手,自觉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对航海文化产生兴趣,培养职业理想。据前期调研结果,部分学生在低年级时便有志于投身航海事业,针对这部分学生要强化信心和信念。通过普及性引导,学校可以实现大部分学生认同航海文化,部分学生能够发扬航海文化。上海海事大学设置“走向深蓝”和“大国航路”思政系列校本课程,航海类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航海史、校史来了解校园文化与祖国发展的密切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船员职业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社会繁荣功绩良多,上海海事大学开展航运论坛、船员日等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对船员工作的职业认同感。上海海事大学副教授白响恩是“新中国 70 周年70位优秀海员”之一,她为航海类专业学生授课的同时参与航海文化讲座和宣传片拍摄工作。通过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学生认同航海文化,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创设了高等教育中独特的航海文化教育体系。
“海洋强国”战略是新时代的重要发展规划,人才的培育关乎国家建设的未来前景,涉海类高等院校更为重视航海人才的培养。中国航海教育围绕航海类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是全过程多方位的,近年来诸多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航海文化建设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契合国家政策,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航海文化的建设与培养出德才兼备的航海人才是同步的、循序渐进的,未来需要在更深入的理论指导下铺开。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意识教育的普及,高校航海文化建设将培育更多优秀航海人才,势必助力我国成为高质量航运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