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引导的启示

2022-02-02 20:52孙子圣
南方论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宣言马克思主义

孙子圣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 201701)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发表,第一次向世界公开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方法论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2]在当前这一背景下,部分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一系列背离《宣言》精神的错误价值观,所以回归《宣言》文本,挖掘其中的价值内涵和方法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宣言》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呼唤

(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4]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国家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各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民粹主义等错误思潮甚嚣尘上,这一系列现象给我们国家的价值引导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学时期是青年们形成自我价值认识的重要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的价值观念本身就非常复杂矛盾,再加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多元化价值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巨大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信仰危机。新时代下世界多元文化对价值观造成冲击,使我国文化逐渐趋于不稳定状态。西方国家不断宣扬其制度的“优越性”,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以致使少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产生了怀疑;第二,崇尚利己主义。受西方价值的影响,少数大学生过分提倡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观,会将个人得失当做评价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甚至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第三,产生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受西方极端民族主义、新民族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少数大学生会产生狭隘的民族主义观,本是合理的爱国情绪也会转变为对国家利益的破坏。《宣言》是阐述无产阶级价值观点和方法的重要著作,在当前形势下回归文本,挖掘《宣言》中的价值内涵,从而占领大学生思想的主阵地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现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迈进了更大的一步,在这一关键时期,绝不能出现思想价值的偏差。

思想建设是我们党的基础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喻为“总开关”,可见正确的价值引导对于每个公民,对于整个国家的建设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大学生之后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指引,这无论对于大学生本身来说还是对于国家社会未来的发展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取向,我们要以思想为引领,以价值观为导向,不断坚定新时代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而《宣言》作为我们党的思想渊源,挖掘其中的价值内涵,从价值认识上端正大学生的价值方向,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固本培元的作用。

二、《宣言》中蕴含的价值导向

(一)坚持与错误思潮彻底的决裂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决裂”,“两个决裂”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彻底的批判思想,要将一切不适应无产阶级发展道路的因素进行决裂,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用了大量文笔去论证了诸如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等伪社会主义观点的错误性,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这些错误思想的界限,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并为共产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这也启发我们在价值引导中要引导大学生要同错误思潮进行彻底的决裂,不止和传统落后思潮决裂,还有要和当今与我国主流价值相悖,渗透破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潮进行决裂,要树立这种“决裂”的意识,对种种错误思潮进行彻底的批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正确的价值导向指引大学生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要与这些观念彻底决裂,是因为它们不但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且对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革命运动形成阻碍”[9]。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分裂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保护主义、恐怖主义等一系列极端思潮不断涌现并进入到大学生的视野中,大学生也必须要坚决同这些错误思潮进行彻底的决裂,以防止其阻碍大学生的发展进而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恩格斯曾经提到:“至于说到《宣言》中所提出的那些原则的最终胜利,马克思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共同行动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的发展。”[1]这就是要求要打破资本主义下的价值引导,产生无产阶级的价值意识,在斗争过程中,仅仅依靠无产阶级的自我革命是远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必须从思想上打破禁锢,施以正确的价值引导,从而才能启发无产阶级的斗争意识。而对当代大学生也必须要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这些不良思潮进行批判,并进行最彻底的决裂,从思想上对大学生施以马克思主义引导,通过科学的理论来提高大学生辨别、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要努力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和现实实践的行动指南。

(二)坚信“两个必然”的真理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提道:“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这就是《宣言》中经典的“两个必然”的论断,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用阶级分析和矛盾分析等方法,通过对阶级斗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雇佣劳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论述,证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内在因素,并且《宣言》中也提到,资产阶级他们首先也是自己的“掘墓人”,资本主义生产力快速发展,资本家违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规律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出现,经济危机频发,社会不断陷入混乱,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日益凸显,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基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资本主义内部又不断孕育着掌握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因素,这一因素是具有超越时代性的新事物,是资产阶级自己灭亡了资本主义本身。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资本主义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资本主义是一定会被其内部所孕育的社会主义所战胜的,“两个必然”这一著名论断具有鲜明的真理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再到新中国的成立,无数仁人志士对中国的现实进行不断探索,尝试了多种方式对当时处于危难的旧中国展开救亡图存运动,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最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社会主义大国的转变,这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我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我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引导大学生坚信“两个必然”这一科学论断的真理性。“两个必然”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会实现的。新时代,我国正处于被无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和资本主义国家制裁打压的境况下,我们必须要引导大学生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只有使大学生们坚信“两个必然”的真理性,他们才不会轻易被资本主义的错误思想影响而偏离了方向,大学生们才能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才能向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而不断奋斗。

(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追求

旧社会是建立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之上,而新社会是建立在消除阶级后人的广泛联合的基础之上的,无产阶级只有将全人类的解放任务实现,才能实现对无产阶级本身的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倡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少数人的发展,他们所期望建立的共产主义新社会是一种能够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是能够实现大多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这里体现了个人自由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条件,但同样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个人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社会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环境基础,所以在注重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整体的发展。共产党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先锋队,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人”,并且马克思主义从头至尾都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就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而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服务的。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3]要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追求,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他们所付出的一切都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大多数人。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抛弃个人主义,抛弃利己主义,要在实现小我的基础上,积极将小我融入大我,并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竭力奋进。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除了推翻资产阶级,就是要为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而不断奋斗,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每个人,就是不分区域,不分国家的全人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2]这也提醒我们不但要关注本国的发展,还要放眼世界,关心全球的发展进程,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是要谋求全人类的幸福生活,就是要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无产阶级的价值旨归。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过程中,必须要准确阐发《宣言》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并将该思想合理融入价值引导的方法中去,目的是要为新时代大学生树立这一价值目标,并积极引导他们用实际行动将这一价值不断推进和落实。

三、《宣言》对大学生价值引导的策略启示

(一)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了《宣言》全文。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阐释了阶级斗争的发展、阶级斗争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内在矛盾运动、阶级斗争的科学内涵、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还有共产主义社会的愿景等等一系列问题和观点。正确认识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认识历史,科学地理解社会发展态势。

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就是从历史和现实中找寻正确并且科学的价值观去指引大学生的未来的发展道路,使其符合社会主流发展进程。坚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我们党现阶段提出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正确引领社会实践发展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当代社会存在为基础的。”[10]所以在价值引导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以正确的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社会实践,要引导大学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要准确认识当前我国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规律,“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6]只有正确认识了社会的面貌和发展方向,才能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并根据社会现状和需求对大学生施以正确的价值引导;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4]要始终引导大学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要引导大学生将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价值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

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必须要从学理上阐释好《宣言》所蕴含的价值基础和理论渊源,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要从学理上说服学生,在情感上打动学生,要让学生达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抽象的方法,它是看待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眼光和态度,是多个具体研究方法的总和,要将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大学生价值引导的全过程。

(二)坚持理论教育与劳动实践教育相结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对社会主义的政策建议中指出:“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1]劳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显著标志,“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的本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8]劳动可以创造价值,可以实现价值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却产生了异化,是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产物,并不能真正体现人的本质,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劳动,是真正的劳动,能够体现人与社会的统一,所以在价值引导过程中,除了理论教育外,绝对不能忽视劳动实践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的促进作用。在大学生的价值引导过程中,理论教育可以明确大学生的价值认识,而劳动实践是可以将价值认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媒介,可以真正做到对人的塑造。习近平也曾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5]在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引导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是现实的,是需要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实现的。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过程中,要从理论上解释好价值,更要在劳动实践中践行价值,要让学生们做到思想上认可,劳动中执行,要使其成为现实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坚持与时俱进的价值引导理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根据很多国家的实际情况撰写了多篇序言,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这些国家进行了指导和分析。历史是不断发展的,现实是不断变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3],必须要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发生作用的条件,“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在于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不‘教条’就是不照搬、照抄,灵活运用,创造性的发展又不违背其根本原则。”[11]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原因。倘若不遵循这一原则,就会出现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1956年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资产阶级,但就是在之后没有遵循“以历史条件为转移”的原则,仍然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发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一系列政策对我国的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邓小平则是深刻领会了“要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原则,实行改革开放,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创新性地发展了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就此腾飞,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3]

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大学生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因而他们的思维也是处于快速变化的过程中的。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使用单一方法,单一理念,单一内容,我们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原则,根据学生思维的变化,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立足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从而对大学生施以不同的引导方法。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正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明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正视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诸多挑战,我们应看到瞬息万变的互联网领域对大学生价值思维的引导,一切新的形式,新的问题都给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些问题不是亘古不变的,是会根据社会的境况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大学生价值引导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新变化,及时转变新方法,让价值引导可以跟上大学生思维的转变,可以紧跟时代的步伐。所以我们必须要遵循价值引导规律,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新的内涵,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宣言》所蕴含的价值导向并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现状,从而不断对大学生施以具有实效的价值引导。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宣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杭州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