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梓筠 陈龙 刘带 倪婧 陈泽霖
(韶关学院 广东韶关 512005)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文创产品作为文化创意的物质承载,有着诉说历史文化故事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校园文创一直承担着树立学校对外形象的重要作用,韶关学院作为“红三角”地区内的高校之一,与地区红色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密不可分,打造韶关学院红色文创产品是学校在自身发展历程中守正出新、传播粤北红色文化的必然要求。目前韶关校园文创产品研发仍处在雏形阶段。寻找到粤北红色文化与韶关校园文化的结合点,特别是在融合背景下如何打造韶院品牌文创产品的新发展路径,是此次研究的关键问题。
文创产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让人们以更直接的方式触摸、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的文创产品只是在产品表面上简单增加一些浅显词语或者图案,没有将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设计当中。高校文创亦是如此,缺少了将校园精神内涵进行产品化的过程。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一种体现校园文化内部信息与内涵的有效手段,是对校园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的重要载体[1]。韶关学院现有的校园文创产品都仅仅停留在对学校的表层认识上,没有注重文化底蕴的表达,特别是没有注重与粤北红色文化的紧密结合,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较少,没有很好地利用粤北当下特有的红色资源优势,且对于红色文化的内涵理解表达不到位,学校特有的红色文化精神也并未体现,缺乏对学校师生家国情怀的准确把握,难以凸显韶关学院的红色文化的独特性。
校园文创产品的设计塑造品牌化的意识较为薄弱,定位不清晰,输出产品缺乏文化代表性是当下高校文创产品的普遍痛点。近些年来韶关学院的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与大多数高校的表现方式基本相一致,多限于便签、钥匙扣、帆布袋等基础的产品,在功能、形状、颜色和材质上相似度都较高,选用的材料类似、设计思路类似,多是套用大学校门、校徽等元素的形态和纹样在不同的载体上进行简单的图形元素复制,既无法提高学校品牌的辨识度,体现校园特色与文化内涵,同时这种套取标志的物象的表现手法容易使韶院校园文创产品的品质下降,往简单且单一的方向发展,不能与其他学校区分开,难以对外展现校园的形象。
当下,韶关学院的文创产品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呈现出三大不足的特点。一是衔接不紧。无论是前期对校园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以及中期产品的生产制作,还是后期产品的营销以及销售等环节,环节间的衔接有待优化。二是观念落后。大部分文创产品在传播上的重视程度不够,设计开发观念较为落后,特别是在校园文化产品建设上并没有形成完善、科学的设计开发体系,也就导致了校园文创产品设计道路受到一定阻碍。三是保障不足,学校在相关政策上没有对文创设计进行良好且有效的鼓励和扶持,导致许多拥有设计经验的学生没能充分发挥专长参与到其中来;而对于一些已有的优质设计,由于产品落地成本高,又缺乏学校的专项资金支持,导致无法面世。
粤北地区有着厚重的红色历史,目前有红色遗址大致287处,其中红军遗址文物单位37个,红军历史文物1120件,革命历史纪念碑(园)8座[2]。尽管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这些资源在文创方面进行的合理设计与应用的力度仍然不够,未能有效将粤北红色文化符号化。红色文化的内涵是红色文创产品的核心,但多数设计者对粤北红色文化缺乏深度理解,没有选择合理的红色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因此,开发设计韶关学院红色文创产品,要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制作出满足大众审美要求的产品基础上,深入挖掘粤北红色文化丰富的内涵,打造粤北红色文创精品,进而提升韶院校园文创产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此举对于促进粤北地区红色文化的活化发展、实现韶关学院校园文化与粤北地区红色文化深度融合也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要想真正搞出特色,必须要汲取地方文化特色。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3]。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已是许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地方高校植根于地方,地方性是其基本特征。作为文化研究、创新、传承以及弘扬的桥头堡,地方高校理应担当起传承地方文化的重任,要将地方文化资源纳入学校教育范畴,淬炼地方文化人文精神,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底蕴,为地方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作出贡献。粤北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基础,开发具有粤北红色文化内核的韶关学院校园文创,让粤北红色文化走进粤北校园,不仅能够推动粤北红色文化的发展,而且能够协助粤北高校打造更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当下的校园文创的承担载体往往千篇一律,缺乏自身独特的IP形象,此次将韶关学院校园文创与红色文化相结合作为落脚点,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人物专访等形式,在粤北红色文化的背景下,深入挖掘蕴含韶关学院特色文化元素,并充分发挥美术设计学科专业性,开发设计出体现学校文化特色与符号且实用的高品质独创性文创产品,满足校园文化传承传播新需求。同时将推动韶院文创走进地区高校文化交流圈,助力韶关学院打造具有韶关本地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品牌新形象,提升韶关学院对外文化交流影响能力。
粤北地区红色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红色遗址多达千余处。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韶关学院始终以粤北特有的红色底色为精神养料,以服务韶关为己任,按照“教育为先,多轨并进”的总体思路,深度挖掘粤北红色文化资源,将办学精神与粤北红色文化基因深度融合,积极活化、利用、传承粤北红色文化。红色资源要与不同的地域特色、不同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特别是高校要结合重要纪念日开展活动,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红色文化场所,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相互融入[4]。建设在校园内部的思想教育基地、校史馆、华南教育历史展厅等是韶院学子追寻先辈足迹、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校园文创设计要立足于粤北地区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度探寻粤北红色文化与韶关学院校园文化的结合点,打造出“点线面”相融合,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创产品。
韶关学院作为粤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高校,在推动地方文化传承,弘扬地方文化精髓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红色文化价值的历史性生成,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地搭建有效宣传平台[5]。开发韶关学院红色文创,必须要根据粤北的区域特点以及韶院的发展现状,要积极走入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创新创业孵化团队展开交流沟通。依托文创“专创”工作室等创新平台,以“场景需求 + 用户需求”为导向,结合粤北红色文化以及韶院品牌文化内核,打造突出韶关文化底蕴且全校师生可参与的交流合作平台,以此彰显红色文化独特魅力。并借助此平台广泛收集师生需求,真正打造出符合韶院师生所需,具有韶关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创产品,填补我校系统性文创产品的空白,最终探索构建由公众社交平台、线上微店、线下主题商店、线下产品沉浸式体验展示区组成的校园文创产品销售平台。
要充分把握并发挥好创新创业课堂教育这一主渠道,利用好粤北红色文化资源,鼓励学生利用学科专业知识为文创产品设计注入新鲜活力,真正地让红色设计能够活起来。要紧紧把握好韶关本土文化资源这座不动的红色富矿,主动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播红色文化故事。红色文化具有其自身明显的独特性,其中地域性尤为突出,要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本土文化相结合、与地方发展实际相结合,让创新有目的、有方向、有意义,由此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在此方向上增强学生对韶关本土文化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对韶关本土文化的认可度。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动学生主动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红色文化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让同学们可以充分了解不同地域红色文化的特点,并在其中寻找共性,以此增强他们对红色文化的深层次理解。要将课堂教学与韶关红色文化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发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同学,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下,以教育为主导,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课堂上以红色为底色设计制作出集教育性、时尚性、实用性于一体的韶院红色文创产品。
创意设计可以给予简单的事物另一种表现形式,赋予其“生命”[6]。红色文创要实现做大做强,就必须抓实文创研究开发。要注重打造源头活水不断的研发平台,彰显红色文化独特魅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粤北做出应有贡献[7]。要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红色文创研究团队,去充分挖掘粤北红色基因下蕴含的历史印记,通过史书典籍、民间故事、专家意见等,形成一份优质研究成果,要让权威人士充当红色文化传承的护航者,并借助设计团队将这份成果以红色文创表达出来。除此之外,优质的文创设计要兼具美学价值与使用价值,而红色文化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不能与市面上常见的设计简单融合,更不能为了出彩而选择一些偏离方向的非主流设计。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师对期待视野的理解与把控,将直接促进消费者对产品的喜爱程度[8],必须由受众群体出发,才能打造出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的主体需要的红色文创。
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已然是时代要求,通过创设红色文化新载体,探究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创产品的有机融合方式和途径,将粤北红色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当中,不仅创新了粤北红色文化的传播模式,弘扬了粤北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也使校园文创产品的品牌性与教育性更加突出,有效促进了校园文创产品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