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2022-02-02 22:36赵莉娜
新疆社科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疆红色资源

赵莉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为了新疆解放、发展和建设,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浴血奋战、顽强拼搏,形成了不朽的革命精神,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遗迹,形成了宝贵的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孕育出了不朽的新疆红色文化基因。

一、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于革命年代,历经百年不断丰富完善。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类型丰富,其中包含:新疆人民热爱国家领袖的红色情怀、传递革命真理的红色大通道、安葬诸多革命烈士的烈士陵园、建设国家的重大红色工程、独具特色的红色兵团、保家卫国的红色边防、民族团结的红色篇章、战天斗地的红色奇迹。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新疆各族人民自强不惜的斗争精神。

(一)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类型

中国共产党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奋进的历程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种类多样,主要有以下八种类型:

1.新疆人民热爱国家领袖的红色情怀

新疆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农民先后给两位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写信,这是帕哈太克里乡农民发自肺腑的心声,抒发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热爱,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写信感谢党的恩情。两位国家领导人先后作了复信,信中凝结着党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激励着帕哈太克里乡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美丽家园。为了表达新疆人民热爱国家领袖的情怀,当地于2009年12月在村里建成了以两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回信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展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于田县,流传着库尔班·吐鲁木骑着毛驴去见毛主席的故事。新中国成立时,库尔班·吐鲁木已经66岁,第一次种上了属于自己的土地。1958年,75岁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库尔班·吐鲁木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北京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如今,习近平总书记给库尔班·吐鲁木的后人回信,体现了新疆人民热爱国家领袖的红色情怀,同时也体现了国家领袖关爱新疆人民的深厚情感。

2.传递革命真理的红色大通道

新疆是传递革命真理的红色通道。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疆同苏俄有3500多公里的边界线和悠久的历史关系。②这场革命对新疆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旅俄华人共产党组织为了在新疆建立共产党组织,开展革命,派人到新疆一带活动,特别是伊犁、塔城等地是马克思主义从苏联传入我国的重要传播通道。“通过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共产党在新疆的早期活动。但是,由于当时新疆不具备建立共产党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条件。因此,十月革命的影响可谓昙花一现。20世纪30年代初,在盛世才与苏联结盟后,共产国际和苏联内务部,先后派遣了在莫斯科学习过,或在共产国际和苏联工作过的原来是中共党员后转为联共党员的中国人到新疆工作。”主要是启发群众觉悟和侦察敌情,打击间谍活动深入新疆。③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在迪化(乌鲁木齐)设立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和促进爱国民主人士进行抗日斗争。此时新疆不仅是接待来往于延安和苏联的共产党员及国际友人的重要通道,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际援华抗日物资运输大通道,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抗日战争、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特殊重要贡献,是一条特殊红色通道。

3.安葬诸多革命烈士的烈士陵园

新疆拥有众多安葬着著名英烈的烈士陵园。安葬在这些陵园里的有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例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新疆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潭秋,以及毛泽民、杜重远、林基路等革命烈士,于1956年7月修建成立,是纪念革命烈士为中国人民革命和新疆各族人民解放事业流血牺牲、英勇奋斗功绩的象征。除此以外,还有为新疆解放、建设和社会稳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例如:库尔勒市烈士陵园,安葬着1974~1984年间修建新疆南疆铁路一期工程牺牲的铁道兵烈士,以及参加重大军事演习和国防科研任务牺牲的烈士。烈士骨灰墓安葬着反恐处突牺牲的公安战线烈士及抢救人民生命财产牺牲的烈士。此外,还有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11连的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且末县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和静县烈士陵园、博尔塔拉烈士纪念园、伊吾四十天保卫战纪念馆(烈士陵园)、和田烈士陵园、康西瓦烈士陵园、策勒县烈士陵园、叶城县烈士陵园、塔城市烈士陵园、吐鲁番烈士陵园、尼勒克县乔尔玛烈士陵园等安葬诸多革命烈士的烈士陵园。

4.建设国家的重大红色工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新疆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其中,做出了特殊贡献,成为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有力体现,是新疆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代表性的有研发“两弹一星”的马兰基地、可可托海“地质圣坑”三号矿脉、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其中,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红山核武器试爆指挥中心(旧址)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核试验基地的研究基地和部队指挥中心。作为中国“两弹一星”诞生地之一,从这里走出了“两弹”元勋程开甲等多位院士和多位科技将军,形成了中国精干有效的核自卫力量。

5.独具特色的红色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和形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兵团是新疆典型的红色文化资源区域,融合红色文化、中原文化、边疆文化于一体,体现兵团屯垦戍边精神,在开发建设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西北边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6.保家卫国的红色边防

新疆拥有保家卫国的红色边防资源。新疆与周边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5700多千米。新疆各族军民忠于党、忠于祖国、守边卫国,弘扬担当精神、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为新疆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具有代表性的有神仙湾哨所、小白杨哨所、“西北边境第一连”以及分布在边境线上的钟槐哨所等。许多的哨所常年冰封雪裹、空气稀薄,官兵常年生活战斗在“生命禁区”。面对特殊环境和艰巨任务,驻疆部队坚持把忠于祖国、热爱边防深深扎根于保卫、开发和建设边疆的实践之中。一代代边防官兵战士无怨无悔地驻守在边境线上,成为世代接续的生命界碑。在新疆的边境线上,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边防官兵和民兵护边员,才有了边防一线的安宁与幸福。

7.民族团结的红色篇章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全疆各族群众在长期融合发展中,共同书写了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的壮丽篇章,涌现出了一批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教材和宝贵精神财富。例如:全国“双拥模范”卡德尔·巴克,39年如一日地记录拥军爱民故事。自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兰杆村以来,卡德尔·巴克把部队为乡亲们办的实事好事,以及乡亲们拥军的故事记录下来,形成了卡德尔日记。体现了“共产党好,解放军亲,兰杆村军民团结建设新农村”的先进事迹。除此以外,还有以布茹玛汗·毛勒朵为代表的民族团结先进人物。布茹玛汗·毛勒朵是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的一位牧民,她用母爱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官兵,她把战士当成自己的孩子,家里的毡房是边防战士的“兵站”。布茹玛汗·毛勒朵曾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母亲”、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感动新疆十大人物”。

8.战天斗地的红色奇迹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展现了不畏艰难、改天换地的伟大革命精神。代表性的建设成就有新藏公路、独库公路、中巴公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柯柯牙绿化工程、喀什老城区改造工程、和田喀拉喀什河渠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④实施好文化润疆工程,发展新疆的红色旅游,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特点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呈现出资源丰富多样、时间跨度大、分布广,与绿色生态、民族团结、保家卫国、屯垦戍边交融并存等特点。

1.资源丰富多样

新疆各地州、兵团团场均有红色文化资源分布,种类丰富多样。截至目前,这些红色文化资源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和开发。从红色文化资源呈现形式上看,全疆已经开发的红色文化资源相对数量较多并且形式多样。主要有:纪念场馆、纪念碑、遗址遗迹、烈士陵园、建设和发展成就标志物、戍边哨所、边境口岸、红色收藏馆、知青纪念馆等,管理分属地方(包括各级政府、退役军人事务、文物保护、海关、企业、民间个人等)、兵团、军队、中央企业(如中石油)等单独或共同管辖。据统计,新疆共有红色革命旧址(群)、纪念建筑200余个点。全疆已经开发红色旅游景区33个,其中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11个。⑤8家景区被列入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被评为A级旅游景区的有6家。

2.时间跨度大、分布广

首先,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时间跨度大,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至今。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扎根新疆大地,是在地处西北“中苏大通道”的环境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区域内生成的,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其中包括体现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文艺作品,例如:《冰山上的来客》《戈壁母亲》《时间的答卷》等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少数民族群众共同革命、开发建设新疆的场景。其次,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既分布在南疆、北疆广袤的农村和城市中,还分布在雪山哨所、边境口岸中,比如:红其拉甫国门是喀什通往巴基斯坦中巴公路国内段的起点站,平均海拔5000米;神仙湾哨所在“生命禁区”的地方站住了脚,牢牢地守住了祖国的西大门。可见,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是扎根在新疆丰厚的地域文化之中,深受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以开放的姿态融合了先进文化,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新疆红色文化的传承。

3.与绿色生态、民族团结、保家卫国、屯垦戍边交融并存

新疆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沙尘暴、冰雹、干旱等灾害天气频发。其中沙尘暴最具破坏性,尤其是南疆地区,从沙漠发端的强风漫卷黄沙,袭击城市、损坏建筑、摧毁农田,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不断挤压着南疆人民的生存空间。面对严峻的生存危机,为了改善各族群众的生存环境,治理风沙,减轻沙漠威胁,经过反复调研、论证、试验,在阿克苏地区柯柯牙植树造林,成了阿克苏人民的行动自觉。如今形成了柯柯牙精神纪念馆,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治理荒漠变绿洲的历史缩影,改善恶劣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此类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深刻体现了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与新疆绿色生态的生动结合。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休戚与共。新疆现存着许多印证民族团结的红色文化资源。此外,新疆各族军民坚守边关、保家卫国的红色文化资源,体现在新疆红色边防、反恐维稳、屯垦戍边等方面。

(三)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与特殊作用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始终坚持“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建设边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新疆和平解放、发展,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英勇斗争,形成了不朽的革命精神,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孕育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赓续红色基因、激扬时代精神、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又如涓涓细流浸润着各族群众的心田,是文化润疆的题中应有之义。

1.有利于通过文化的柔性手段强化政治引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群众不懈斗争的历史记忆的展现。把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对于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重要作用。

2.事关深化中华认知、存续文化基因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生动体现了新疆各族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斗争景象。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认同、文化传承上具有鲜明的品格。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当中蕴含着强大的价值理念:艰苦奋斗、为国争光、民族团结、保家卫国等。面对当前国际上的多种挑战和舆论威胁,更要发挥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导向作用,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动力。

3.有利于新疆经济发展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经济财富,红色文化产业和红色文化旅游是助推新疆经济发展,尤其是实现广大农村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和引擎。以新疆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红色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融合新疆特有的自然风光及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产业、红色文创作品的结合,是实现新疆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二、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新疆各族群众奋进的伟大历程,蕴含着革命先辈高尚的精神品格和不朽的文化基因,是今后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党性教育的鲜活教程。但红色文化资源大部分属于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性。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开展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调查,推动与周边国家开展联合保护行动,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专业支持,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助力新疆社会发展。

(一)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主要做法

新疆红色旅游发展基础较好,处于起步阶段,接待游客数量偏少,收入占比偏低,与国内其他省市红色旅游发达省市有较大差距。对此,新疆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整理、收集以及对重点遗址遗迹的抢救性保护,扩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范围,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其中,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保护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部分旧址、纪念设施得到有效保护修缮

新疆各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例如:新疆伊犁保护性地打造了昭苏灯塔牧场知青馆。自2013年起,江苏省泰州市对口援助昭苏县,先后投入500余万元,对灯塔牧场老办公室进行整体改造升级,完善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了昭苏灯塔牧场知青馆。知青馆占地面积6793平方米,建筑面积1625平方米,该馆设知青生活复原区、历史物品展览区、知青1973主题餐厅和室外展区四大部分,是展示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的综合性纪念馆。除此以外,昭苏县完成了乔尔玛烈士陵园的保护修缮工作。位于217国道旁的伊犁州尼勒克县乔尔玛,是为了纪念修建天山独库公路而牺牲并安葬在此的168名革命烈士而建的国家革命烈士陵园。近年来,自治区交通厅、武警交通二总队及伊犁州人民政府、尼勒克县人民政府对纪念碑进行修缮,并以此为基础,在其附近修建天山独库公路烈士陵园。另外,塔城地区也积极投入,保护修缮“巴克图口岸红色历史纪念馆”“小白杨陈列馆”等红色遗址遗迹和场馆。综上所述,新疆各地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比较及时和有效。

2.保存整理了系列艺术作品和文献汇编资料

积极创新保存整理“红色资源+文化演艺产品”,打造大型舞剧《天山魂》,交响歌舞剧《跟着太阳走》,话剧《金色的胡杨》《林基路》,纪录片《不辞长作新疆人》,以拉齐尼·巴依卡为原型的影视作品《时间的答卷》等一批精品剧目文化产品,把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用艺术作品的形式保留下来。除此以外,哈密市聘请了一批哈密文化、历史、民俗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挖掘哈密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和田充分挖掘革命建设历史,打造出“库尔班·吐鲁木”“王蔚精神”“沙海老兵”等多张红色文化资源名片。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委宣传部编辑出版《农六师前身部队走出的将军》《将军记忆》《亲历军垦》等书籍,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文化支撑。

3.民间组织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整理

新疆除了政府组织的保存遗址遗迹工作以外,还有大批民间人士积极参与到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当中。例如:位于新疆昌吉市二六工镇的“新疆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建于2013年8月,这是用一座废弃大厂房改建的民办博物馆。场馆面积虽然只有1300平方米,藏品却达5万余件⑥,展品展现了党的光辉历程和新疆的建设、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职工打造的“民间家庭红色收藏馆”。

4.采取联合保护工作机制,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升级

新疆采取联合保护工作机制,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升级。例如:塔城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涉及地方、兵团、部队多方,管理主体多元,所以,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方面,塔城地区托里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地方与军队联合保护管理,由地方进行日常管理,例如:小白杨哨所由地方、兵团、军队联合共管。阿勒泰可可托海系列红色文化资源实行地方与新疆有色集团共同保护,并引入旅游公司进行专业化保护管理。克拉玛依与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西部钻探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昆仑银行等央企联合保护管理克拉玛依红色文化资源。巴州和硕县引入企业,围绕马兰军博园核心景区及周边功能区开展保护建设工作,建成大美南疆第一站酒店和自驾营地。

5.新疆地方史、专门史、口述史的研究成果逐步完善

新疆地方史、专门史、口述史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由2010年新疆党史研究室编写的《新疆革命历史遗址遗迹揽胜》;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新疆党史研究室主编的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丛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遗址通览》(第31卷);由新疆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于2020年编写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色旅游指南》。除此以外,在各研究机构、高校、党校还陆续出版了研究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及新疆党史、经济、文学等方面的专著。上述保护措施和学术研究成果,为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接续开展,为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更好、更准确地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虽然整体有序,但依然存在保护开发成效不平衡、从事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体制不健全、权限不清晰等问题。

1.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成效不平衡

第一,从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等级来看,高等级红色资源较少和缺失。其中,5A级、4A级较少,大多是3A级和2A级且是最近2年评定。以上表明,新疆各地州市虽然比较重视红色旅游,但市场化程度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第二,从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策划规划来看,红色文化资源整体策划和规划滞后。例如:部分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分布较为分散,点与点之间相距百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红色文化资源整体策划和规划滞后,红色文化产品开发较为薄弱。另外,一些地区场馆展陈水平普遍不高,纪念馆藏品数量少、内容单一、展陈方式陈旧、手段落后。某团一级陈列馆(团史馆)“空壳化”问题较普遍,纪念园展厅陈设内容较为单一,多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展陈实物较少。除此以外,反映兵团精神、胡杨精神的文艺精品、研究材料数量较少。党史人物活动资料少,缺乏特色项目。第三,各地普遍存在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意识不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实际价值把握不准,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动力不足。各地缺乏对发展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研究和整体规划,在遗址遗迹项目申报、红色产业融合等方面缺乏顶层设计,没有构建起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和产品体系,没有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全疆一盘棋的局面。另外,修缮保护资金缺乏导致保护成效不平衡。目前,由于红色文化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少,加之各县市财政压力较大,因而对红色资源的维护、修缮、管理资金投入极其有限。各展馆、教育基地水电暖、绿化保洁、实施维修、办公用品、开展活动和聘用人员工资等经费相对缺乏。

2.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权责不清晰

在保护开发工作中,红色文化资源分布较为分散,管理主体多元。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没有形成合力。部分地区存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管理部门不一致,在创意设计、内容挖掘、基础建设、资金投入、人员安排、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关系尚未理顺,极大地影响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既需要以地方党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为研究主体,又需要专业的旅游公司进行市场化的打造,还需要管理部门的监管。此外,目前出版的关于研究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方面的书籍较少,而涉及新疆红色旅游之类的宣传比比皆是,难以形成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更深一步的管理、保护需要,甚至出现一些参观单位只接待单位派出的参观团队,对于个人(散客)不允许进入,或者可以进入,但没有专业人员讲解,只得自行参观等问题。

3.部分红色资源内涵挖掘深度不够

第一,红色文化资源场馆主题缺乏深度挖掘,文物支撑不足,陈展内容趋同,“强形式,弱内涵”的问题突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的保存与保护上。甚至有些红色文化资源没有统一规范的解说词,讲解员只介绍景点概况,对蕴含其中的革命精神、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缺乏深度挖掘,讲解不到位。第二,展览方式比较陈旧单一,运用新科技手段较少,缺乏吸引力。一些红色文化资源场馆多以遗址参观、图片物品展示为主,缺乏对红色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文化品位没有得到更高的升华,激发参观人员浓厚兴趣和强烈共鸣感的效果不强,使得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4.基础建设投入不足,服务保障水平不高

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资金渠道有限,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大多数红色场馆运营以政府补贴和专项资金为主,日常运行困难,更没法实现把红色资源变成红色项目,距离形成红色产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为:红色场馆设施配套不够,沿线道路、标识、公厕、停车场等服务功能不完善,接待能力不强。由于红色文化资源分布点散线长,交通成为制约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重要因素,部分地区没有参观人员乘坐的公交专线,服务设施不完善,参观不便利,尚未设计成可供参观者参观的红色线路,致使参观人员在途中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过多。总之,交通、住宿、购物、餐饮、车队、导服等综合配套环节不健全,接待能力达不到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要求,无法满足参观人员的需求。

5.专业人才质低量少

近些年来,随着新疆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加上中央及援疆省市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新疆各地州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也非常重视,但专业人才匮乏严重束缚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出现“能挖掘的红色文化资源很多,但专业效果不佳”的局面。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专业人才的配备,尤其是高素质讲解人员严重缺乏,部分区域的管理人员和解说人员没有专门编制,只能由管理部门安排干部兼职管理和解说。同时,部分展馆讲解员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红色历史文化知识有限,对发展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缺思路、少办法。缺乏对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的讲解阐释,讲解空洞或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效果不佳。除此以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专业、文物修复、博物馆等专业出现冷门,导致人才培养断层。总而言之,各地普遍存在党史研究人员、文物保护人员从数量和质量上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导致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在做好保护研究工作方面存在棘手难题,制约了红色文化资源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6.宣传教育范围和效果有限

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观引导。基于此,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范围和宣教效果就有很高要求。在实践中,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较好地发挥了资政育人和培根铸魂的作用,在传承革命思想、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群众、加强民族团结、传播正能量、营造红色氛围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受资源开发技术和财政等因素的制约,部分建设年代久远的红色资源功能不全、吸引力不强,参观时间都在“五一”“七一”“十一”等节假日,导致参观场次淡旺季明显,宣教效果流于形式。除此以外,就受众群体而言,参观学习人员仅限于本地区或附近地区的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其他地区甚至国内其他省市的参观人员(散客)相对较少,活动也多以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学校师生的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宣传教育范围和效果较为有限。

三、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

做好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工作,既要把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起来,又要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开发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做好保护工作,通过科学的方式把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具备的时代价值展现出来。

(一)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坚持的原则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处理好保护和开发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要兼顾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基本原则。

1.坚持保护第一,强化系统保护

红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好、传承好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历经几代人的接续努力,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显著增强,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保存状况持续改善。但是,在新疆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地方大拆大建、“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低级别的展览馆保护等措施薄弱。做好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必须牢牢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责任观念,树立保护红色文化资源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正确处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城乡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不仅要保护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还要严格保护与红色文化资源相伴相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不仅要着眼于当代科学手段的保护,更要努力将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全部价值和信息完完整整、原原本本地流传给子孙后代。

2.坚持守正创新,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文所涉及的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既包括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在革命年代的生动实践,还包括正在进行中的当下及未来。所以,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既要让展览馆里的文物、遗产遗迹、书写在历史书上的文字都活起来,又要让文物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做好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代、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既要在城乡建设中坚守文明之重,又要在新疆社会发展中开创文化创新。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保护,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同时,要加强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时代价值的研究,系统阐释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和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让红色文物说话、让红色历史说话,更好地发挥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作用。

3.坚持各族人民共享,促进融合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因此,必须坚持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由各族人民共享的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推动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融入新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为新疆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振兴的引擎、美丽乡村转型的驱动、现代都市的发展名片。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新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做好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文物保护单位的服务水平,同时搭建起跨界合作平台,赋能高质量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

(二)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实践路径

应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在保护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刻不容缓,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

第一,政府主导,做好顶层设计,组织开展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平解放新疆,领导新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人物事迹、遗迹遗址、建设成就及建成的纪念地(场馆)、标志物等。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优先、有效利用”。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及发展原则进行合理安排,进一步提高规划水平。把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置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大局之下,修订全疆红色旅游中长期发展规划、修订完善全疆红色经典景区储备名录,科学谋划项目,精细做好产品。开展红色文物征集工作。政府应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主动捐献个人保存的史料和文物。对有偿捐献的文物史料,将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其鉴定后,根据实际情况有偿征购。对于个人不愿或不便捐赠的史料和文物,在征得本人同意后,进行复制、复印等进行收集和保存。

第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动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借鉴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经验,坚持精准定位、突出地方特色、高标准开发,打造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品牌,形成一个红色文化资源带动一片全域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整体效应。对现有的有形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在大量收集整合革命历史文物的基础上,加大对无形资源的再挖掘、再提升、再提炼,突出精神内涵,打造红色主题文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教育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强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要科学论证、合理开发,对尚不具备开发条件的红色资源切实保护到位。

第三,健全完善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体制机制。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应当遵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全面保护、重点保护,统筹推进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与周边环境保护;坚持合理利用、创新发展,突出社会效益,强化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呈现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成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协调办公室。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名录管理制度。列入保护名录的不可移动红色文化资源还应当载明地理坐标、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等信息。已核定公布为文物、历史建筑、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红色文化资源,应当列入保护名录,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实施重点保护。

2.推动资源融合发展

第一,立足各地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开发利用“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模式。将新疆红色文化与绿色景观、历史古迹、民俗传统、传统文化等优势资源整合起来,进一步优化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功能布局,积极创新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业态,建立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项目库,设计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力求做到以“红”感人、以“绿”诱人、以“古”引人、以“客”留人,实现与新疆各种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积极推进“红色旅游+”,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红色旅游不能仅仅依靠“红色”吸引游客,要充分借助其他旅游资源,加大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实施规范化管理和市场运作,将红色旅游景点纳入旅行社的旅游线路,针对不同的旅游需求,推出“红色旅游+观光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形成优势互补,产生叠加效应,发挥综合优势,从而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第二,提升资源利用率,有效整合区域红色文化资源。针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等问题,从顶层着手,协调建立地方、兵团、军队、央企或国企多方联动、融合发展、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机制,使分散的资源连成线、形成片、构成网,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格局,打通兵地军企对接协作“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利用率,发挥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整体效应。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组织,宣传部门牵头,文化和旅游、党史和文献研究、退役军人事务、口岸、交通、发改、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奏响“协奏曲”、唱响“大合唱”,推动新疆红色旅游在“面”上展开,在“线”上管理,在“点”上突破,使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真正形成合力。

第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对于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疆部分红色文化资源地处乡村,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这些乡村自然资源条件比较差,而红色文化资源比较好,通过发展红色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振兴是一条有效途径,红色文化资源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大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与乡村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整合利用各方面资源,提供餐饮、住宿等经营服务,延长红色文化资源产业链,进一步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优化发展环境,增加资金投入。目前,一些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资金基本依靠县乡自筹。建议有关部门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实施红色文化资源精品工程建设,按照A级的标准,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革命历史遗址修缮和保护工程、展陈设施建设工程和景区(点)周边环境整治工程。重点加强对红色旅游景区内旅游公路、步行道、停车场、展览(陈列)馆、纪念标志性设施及供排水、供电、消防、垃圾污水处理、旅游厕所等设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改善景区环境建设,不断提升红色旅游综合接待能力。

第二,加大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以国家项目资金推动新疆重点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同时,整合宣传、发改、文化和旅游、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单位的专项资金用于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抓紧完善红色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综合服务水平。研究制定激励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在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投资者优惠,大力扶持实力雄厚的企业发展红色产业。研究制定新疆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服务规范,广泛开展红色旅游优质服务示范景区创建活动,推动各地加快完善红色旅游景区在吃、住、行、游、购、娱、学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

第三,创新传统展陈模式。应按照全面深化拓展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内涵要求,修好“红色家谱”、捍卫“红色精神”,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利用率、发挥红色资源的整体效应。由各级宣传部门牵头,文化和旅游、退役军人事务、党史和文献部门配合,坚持“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策划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继续实施展陈内容和解说词研究审查制度,增强展陈说明和讲解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权威性。适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互动性体验。指导各地利用档案、图片、实物、影像、微缩景观等全面展示本地的红色资源。在建设成效突出的乡村(社区)开设展馆,让群众在家看新旧对比、讲民生改善,从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营造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提升宣传教育的感染力。

4.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教育培训,充分发挥新疆高校人文社科院系培养专业化人才的优势,加强红色文化从业人员对历史文化、业务技能的培训教育,提升研究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在择业上优先考虑留疆发展。此外,充分发挥新疆“四老”人员、革命烈士后代、青年团员、青年党员等的群体作用,培养一批红色传承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志愿者,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针对红色文化资源人才短缺问题,依托对口援疆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培训红色文物管理、红色产业开发综合型人才,全面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管理部门干部、现场解说人才的系统培养,进一步完善多主体、全方位协调联动的红色文化资源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引进、培养红色文化资源管理、设计、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业务技术、运营管理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热爱红色文化、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建立专家库,红色文化资源应积极建立与党史部门、高校、红色文化研究社会团体、旅行社及援疆省市的沟通联系,吸引更多的党史、史志专家、旅游达人参与、研究和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建立志愿者队伍,积极吸引老党员、老干部、大学生参与红色文化资源相关工作,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和工作热情高的志愿者队伍。

5.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第一,加强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力度。把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和重要形式,加强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建立“小小讲解员”队伍,用中小学生的视角加大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力度。开发一些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红色项目,通过搭建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红色基地教育平台,探索“开放教育式—亲身感受式—共同研讨式”红色教育新模式。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好现代网络载体,及时宣传报道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工作进展情况,不断提升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关注度。同时,借助重大主题活动、重要节日、纪念日,为红色文化资源宣传造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宣传报道力度,重点讲好新疆红色故事、红色历史、先进事迹、革命精神等,为发展新疆红色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广泛开展红色旅游的整体宣传,发挥本地旅行社的主导作用,支持和鼓励旅行社带团参观红色旅游景区,加强与旅行社、旅游服务机构的协作和联系。组织开展“重走革命路线,传承革命传统”旅游体验行活动。在网络宣传阵地建立红色文化专栏,深入挖掘,创作和制作一批反映新疆红色文化的文艺和影视作品,抓好时机,做好相关周年纪念和庆典活动,扩大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增强教育效果,加强区域合作,不断扩大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影响。强化“名人”效应,邀请老一辈革命家、历史名人及其子女来新疆参加红色文化资源宣介,带动和扩大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强化文艺感染,利用优秀文艺作品彰显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广泛运用现代文旅科技,提升展陈水平,设计有新疆红色韵味的红色文化纪念品,让红色革命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第三,充分发挥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特殊教育作用,组织举办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作品展活动。加强兵团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充分发挥国家艺术基金、“五个一”工程奖、兵团文艺精品工程等激励机制,鼓励艺术家创作生产更多反映兵团历史和现实题材,传播弘扬兵团精神、胡杨精神的文艺精品,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阐释力度,发挥好红色文化的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另外,邀请相关作家、摄影家、艺术家到新疆红色文化基地采风,加大新疆红色文化题材方面文学作品、摄影作品、文艺作品的创作力度,开展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征文、摄影作品展、诗歌朗诵赛等活动,进一步推介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新疆红色文化研学活动。邀请全国红色文化研究工作者到新疆开展研学活动,并召开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研讨会。

第四,统一编制新疆红色文化普及性教育读本,使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禀赋和潜质转化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现实要素、转化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生动素材。强化研学带动,把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班和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传承红色精神、提升综合素质,以此更好地推动新疆红色旅游发展,使之成为旅游创新发展的增长点。强化节日宣传,精心策划红色主题旅游活动,扩大新疆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常态化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⑦更好地保护和挖掘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对于激发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热情,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 释:

①④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年第10期,第1页。

②③朱培民:《新疆革命史(1933~1957)》[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页。

⑤新疆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色旅游指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4页。

⑥在博物馆展柜里既有当年邓稼先远赴新疆时,其夫人许鹿希亲手为他缝制的小棉被,还有西路军在进疆路上用过的几把锈迹斑斑的大刀。另外,博物馆中还陈列着1958年库尔班大叔在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见时穿过的白色袷袢。

⑦习近平:《不能失去红色旅游的底色》[EB/OL],http://news.cctv.com/2016/07/23/ARTIEO5lVEhgXqA3cdoLef

Mt160723.shtm,2016年7月23日。

猜你喜欢
新疆红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追忆红色浪漫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