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诗词背后的意境
——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为例

2022-02-01 09:01□陶
考试与招生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词风藕花如梦令

□陶 晨

《如梦令》之“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所描绘的内容十分简单。大概内容是说李清照曾经外出游玩,在溪亭饮酒,被这里的美丽景致和美好生活气息所吸引,深深地“沉醉”其中,竟寻找不到回家的路。就在她撑着小舟四处寻觅之际,误入荷花丛中,却意外相逢一群鸥鹭。

词人李清照在词语和句式的使用上极其简洁、朴实。第一句的“常记”一出笔就显得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带入到她的往事回忆中。日暮时分,溪亭旁边,饮了美酒,醉得不认识回家的路了。“沉醉”二字更是将作者内心的欢快都表达了出来。最后“兴尽晚回舟”,更是将这种欢快又更进一层。是啊,李清照“兴尽”才“回舟”,如果兴未尽呢?“误入藕花深处”更是毫无故意为之的痕迹,并且与“不知归路”相互映衬,把自己玩耍时的尽情甚至忘情展现淋漓尽致。文字间充满了画面感和极大的想象空间。

整首词将叙事描写作为自己表达的重点,简单的词语把李清照对这溪亭美景的喜爱、对美好的生活的热爱,融为一体进行表述。词中对美景的描写更显得意境深远。仔细揣摩,整首词似乎只是在写景,并没有写人,可偏偏这美景之中早已经让词人和读者融入其中,使得意境之美更加充满诗情画意。

理解古诗词时,我们常用的方法是“代入”艺术。在理解整首词的过程中,要调动一切感官系统,把词中所表达的画面映入心灵,在内心深处让画面“动起来”,真正站在词人的角度,以词人的视角去欣赏词中的画面美。

在研读这首词时,“醉”这个字含义深刻,可以反复品读。李清照写这首词时,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妙龄少女。男孩子在这个年龄喝酒都要受到管束,更不要说李清照所处时期的女孩子了。几个女孩子簇拥着来到“溪亭”玩耍,边喝酒边赏景边聊着自己的心里话,不知不觉就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这难得的出游,怎能不陶醉于这美景之中。这样的情境,怎能不让词人久久不能忘怀,无时不沉浸回味其中!

这难得的“沉醉”,在词人的笔下借助简单的景物一层一层在我们眼前展开。“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样的情境既是词人酒醉不知道回家的路的细致描写,更是词人“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愉悦之情的真实写照。

《如梦令》一词是李清照对往昔的追忆之词,并非她游玩当日所写。这是她随丈夫赵明诚离开京城到青州,回忆往事所写。她的前期诗作,大多数是在写自己悠闲的生活。后来,金兵入侵中原,她颠沛流离,丈夫病死,她的境遇孤苦,后期的词大多数为伤感之作。她前后词风变化非常明显。

在进行诗词赏析时,要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词的内容,充分感受词表达的意境之美,通过各种资料对词背后的内涵进行挖掘与感受,通过考虑词人的内心情感,深入研究词人的词风,达到对诗词的深入了解与掌握。

猜你喜欢
词风藕花如梦令
张伯驹的词风及其“豪放词”的意义
如梦令
如梦令
西湖
西 湖
颜志语
探索姜夔词的幽冷词风
张鎡词论
如梦令,长相思
藕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