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协同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以“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为例

2022-02-01 11:27:32邓鹏丽李之松
职业技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形象设计公关导向

邓鹏丽,李之松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韶关 512126)

0 引言

“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作为现代文秘专业的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重要专业课,以个人形象礼仪和公关实务礼仪两大主线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公关关系和礼仪基本概念,掌握礼仪和公关活动的规范、技巧和操作方法,塑造个人和企业形象、在组织和参与各项公关活动中,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公关活动协调能力,有助于学生为今后从事文秘和公关工作奠定基础。因此,以成果导向教育理论为基础,开展“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的学、做、教协同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并通过优化课程教学流程,促进提高大学生公关与形象设计的职业素养和公关能力。

1 文献综述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目标或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该教育理念最早由美国学者William G. Spady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随后得到了美、英、加、澳等国家教育领域的普遍认可,继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积极讨论和运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特别注重学生的中心和主体地位,突出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1],其特色和优越性为:学习成果和目标明晰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评估多维度;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知道预期学习成果是什么,还促成学生最大限度地展示出这些成果。

目前,国内已开展诸多关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研究,其研究视角比较多样,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主题为“成果导向教育”的期刊论文达1496篇,其中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达105篇。李光梅(2007)从宏观角度介绍了成果导向教育的本质、特点、计划、实施和评估[2]。李志义(2014)从工程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角度提出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原则[3]。申天恩、斯蒂文洛克(2016)详细阐述了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并提出目标导向、纵向连贯、横向整合、能力检验的教学设计[4]。刘宁、王晓典(2016)基于成果导向教育评估提出了学生学习成效多元评量的概念、内涵及工具的应用[5]。申天恩、申丽然(2018)基于美国探索和实践提出对成果导向教育中学习成果界定、测量与评估[6]。樊湘军、关兴华(2017)将成果导向教育应用于英语口语翻转课堂,尝试成果为导向的任务设计[7],卢志海(2019)分析技能大赛引领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成果导向教育教学改革[8]。丁玉红(2021)提出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保障机制的诉求、困境与路径[9],李志义、王泽武(2021)提出了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强调成果导向教学设计遵循反向设计原则:其宏观设计是产出导向的,其逻辑起点是内外需求;其微观设计(即课程教学设计)也是产出导向的;其逻辑起点是毕业要求[10]。综上,在成果导向教育研究方面,学者们集中于理工科的宏观研究视角,相对而言,较少学者将其运用于文科具体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以及检验教学效果。

本研究将成果导向教育运用于“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教学,从学习自主性、学习成果可视性、学习评估过程性进行教学设计,同时突出理论、实践和网络课堂协调配合,强调以学生“学”为起点,以“做”为重点,以“教”为指南进行教学,对比分析教学效果。

2 课程规范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规范主要包括课程基本信息、教学内容、课程总体学习目标、预期学生学习成果、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核方式。成果导向教育关注学生学习成果(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简称SLOS),即学生以某种形式参与教学活动而获得的结果[11]。围绕课程教学内容,以“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为例,本研究着重阐述预期学生学习成果、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学习成果评估。

2.1 课程教学内容

结合现代文秘专业规范以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逻辑关系,为凸显“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和独特性,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如表1所示。

“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板块主要包括礼仪概述、个人礼仪、日常礼仪和专项礼仪,课程包括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到专项的公关礼仪教学内容,旨在综合培养公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公关能力。

表1 “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简表

2.2 预期学生学习成果

成果导向教育对学生学习成果(SLOS)进行了明确界定,即它是学生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参与教学活动的结果,是学习一门课程后的能力提升,也是教师预期学生学习后应取得的具体的、可呈现的、可测量的[6]多样化学习成果。这些预期学习成果包括案例、方案、演示、照片、音视频等,其直接反映学生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程度。

以成果为导向,提升学生课程学习能力。结合“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本课程需要呈现以下预期学习成果(如表2所示)。

表2 “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预期学习成果

课程以四个章节为基础,学生学完每章内容后都要展示相应的学习成果,以成果为导向,突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

2.3 教学方法和手段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学生有效取得课程预期学习成果的重要保证。成果导向教育倡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以课程章节为依托,“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具体而言,第一章公关和礼仪概述的预期学习成果,要求学生举例阐述礼仪和公关的概念、内涵和原则,体现对公关与形象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要采用传统讲授的教学方法,同时引入案例讲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针对第二、三章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展示和模拟演示个人礼仪和日常实务礼仪,重点采用角色扮演、现场实训、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个人礼仪的认知和对日常实务礼仪的应用能力;最后,要求设计并演示公关专项活动礼仪,制作实训项目活动方案、PPT,并拍摄视频,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要求较高,主要采用任务导向教学法,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持续给予指导。

本课程不同章节内容的具体教学方法如表3所示。

表3 “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方法

注释:Y表示需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

2.4 评核方式

成果导向教育强调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评估有赖于评估项目的多维度和评估实践的持续性[6],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评核内容既包括学生学习该课程后所获得的公关与形象设计相关知识和理解(认知评估),也包括公关实务和公关专项活动的实际操作规范(技能评估),还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情感评估);考核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理论、实践和网络考核相结合,学期中和学期末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进行。

学生学习成果评核分为:(1)“平时表现”(学习态度和价值观);(2)“期中实操——公关与形象设计情景模拟”(知识和技能);(3)“期末实操——公关与形象设计情景演示”(知识和技能)。其中,“平时表现”评核主要由班干部辅助任课教师进行观察和记录,从学生课堂出勤、课堂参与、课外实践、网络学习这几方面来综合评价,计入“平时成绩”,突出教师为教学主导的地位;期中情景模拟实操和期末情景演示实操都有体现成果导向教育对“学”和“做”的重视,以及评核过程的持续性。实操评核主要参照高校“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实训考核标准,结合预期学生学习成果SLOS的具体要求,由师生合作进行评测,两次实操取平均分计入“考试成绩”。学生的“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最终总成绩=平时成绩*50%+考试成绩*50%。这种多维度的持续性评估方法,既能平衡和弥补现有单一评价方式的不足,又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产出任务多、教师评价负担重的困难[12],还有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持续性。

3 课程教学实施

成果导向教育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性,为了实现有效学生学习成果,依托“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规范,以“学”为起点和中心,结合理论、实践和网络三维课程资源协同学习,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建构和应用“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学、做、教协同一体化教学模式。

3.1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协同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理念,以学习为中心,以预期学生学习成果为核心,结合理论、实践和微课、慕课、速课等在线学习,师生共建课堂教学,促进学习成果、实践效果和教学质量协同发展,从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学、做、教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学、做、教一体化教学模式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学、做、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为起点和中心,重点强调“做”,展开教学,促进学、做、教协同发展。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课前利用教学资源平台进行自主预习,课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重难点学习,课后反思学习效果、改进学习方法;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课前进行预演和模仿,课中参与课堂实训、演示成果,课后总结实训效果并进行反思。围绕学生的“学”和“做”,教师的“教”表现为:课前制作在线教学资源并发布学习任务,课中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并组织实训,课后利用教学资源平台持续跟踪、监督和管理学习,并评价学习成果,进而优化教学资源。

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是:(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学生课程学习成果为核心的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理念;(2)以学习为起点设计教学,开发和优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又有助于教师掌握学情,因材施教;(3)持续建设并利用“互联网+教育”,强化自主学习,重视网络(包括移动互联网)学习,同时,通过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对教学实施监控和管理;(4)突出任务驱动,强调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学、做、教共同发展,改进实践学习成果,确保提升实践质量、能力和水平。

3.2 教学模式实施示例

按照成果导向教育的学、做、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以高校“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的“个人仪容礼仪”为例实施教学,其具体开展情况简介如下:

首先,学生的课前“学”,确定学习目标和成果。以学习为中心,学生通过课前学习,确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明晰预期学生学习成果。即(1)理解化妆的重要性和两种主要妆容:日常淡妆和舞会浓妆;(2)掌握日常淡妆工具和方法;(3)根据自己的脸型和肤色为自己化一次日常淡妆,并提交化妆前后的对比照片;(4)选择一名同学,为其化一次日常淡妆,视频拍摄某一局部的化妆步骤和方法,并将视频提交至教学资源平台。

其次,教师的课前“教”,提供课程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课前制作仪容礼仪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源并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及时监控和掌握学生预习情况。学生通过预习不仅对仪容礼仪有了清晰认识,还了解到自己对这方面知识理解的不足之处以及学习困惑,有助于课堂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学习。

然后,师生课中共建课堂,“学”“做”“教”协同发展。通过师生课前准备,在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就重难点进行讲解,答疑解惑,组织课堂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成果为导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注重实践锻炼,深化对仪容礼仪的理解和日常淡妆技巧的掌握,提升其实践能力和礼仪素养。

最后,师生课后呈现成果,强化实践。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发布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在平台提交妆前妆后的照片对比,以较好的实践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通过视频作业督促学生反复实践、强化学习,学生按照要求强化实践锻炼,呈现学习成果,掌握日常淡妆的化妆技能。

为更好地促进教学循环,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持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后作业评核中还可以将优秀的学习成果分享到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其不仅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更有助于学生进行持续学习。

4 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学习成绩情况,对比分析接受成果导向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2021级涉外商务文秘专业93名学生和未接受成果导向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2020级涉外商务文秘专业78名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发现两个年级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具有一定差异,其中2021级学生总体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比2020级学生的两项成绩都高。两个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数据经由SPSS22软件处理,其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2021级和2020级“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学生学习成绩对比

接受成果导向教育教学模式的2021级涉外商务文秘专业学生总成绩平均分达82.5分,高出2020级学生总成绩(81分)1.5分,其中2021级学生平时表现尤其突出,其平时成绩达82.8分,2020级学生的平时成绩为81.3分,两者相差为1.5分;2021级学生的课程考试成绩相对较好,其均值为81.6分,2020级学生成绩为80.7分,两者相差0.9分;2021级学生的总成绩差异性为4.5,明显高于2020级学生的总成绩差异2.9。

这表明:第一,无论是在“平时表现”(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还是在“公关与形象设计情景实操”(知识和技能)方面,运用成果导向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具有较好的学习效果;第二,2021级学生学习成果的优越性在于“平时表现”(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比“考试成绩”(公关与形象设计情景实操)方面更明显,这说明运用成果导向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既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又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三,2021级学生的总成绩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这对成果导向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即如何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个性的学生个体制定有差别的预期学生学习成果,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5 结语

开展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公关与形象设计”协同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注重围绕学生的“学”和“做”,教师开展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学、做、教协同发展,突出标准化设计高校“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规范,在“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以课程学习成果为导向,以课程规范为依托,整合课程教学内容、细化课程学习成果,运用案例分析、任务导向、情境模拟、项目实施等教学方法,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促进学、做、教一体化发展,通过对比发现,运用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教学总体表现较为出色。

本研究对开展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具有重要启示。首先,成果导向教育需要进行协同一体化教学设计,以“学”为起点和中心,以“做”为重点,以“教”为指南,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设课程理论、实践、网络教学资源。这不仅对教师制定课程的实训方案提出更高要求,还对实施移动网络教学提出了挑战。其次,以成果为导向制定专业的课程规范,需要重点设计学生预期学习成果和课程考核方式。设计学生预期学习成果应当考虑专业差异、班级差异(班风、性别比例等)、个体差异(兴趣、特长等),尽可能多样化考查课程学习的效果;课程考核应当从多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掌握、技能习得)进行持续性综合评估。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更要注重对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等“软性”[13]学习成果所体现的职业素养的提升。最后,从教学效果来看,运用成果导向教育实施“公关与形象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优势并不明显。因此,为提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一体化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趣味性,师生需要在预期学习成果合理性、过程性评估、合作学习、移动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其协同一体化建设与应用,确保高质量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形象设计公关导向
环保App形象设计
新阅读(2024年4期)2024-05-31 04:22:09
专题报道[公关“她”力量]
公关世界(2023年5期)2023-04-10 03:23:12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向“黑公关”说NO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28
铲屎的,你是认真的吗
农资届公关指南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景怀宇形象设计作品
艺术评论(2016年8期)2016-05-14 04: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