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

2022-02-01 09:38赵韦
全国新书目 2022年12期
关键词:现场感火箭经历

◆文/赵韦

本书以“漫写群像”的方式,以10多个典型人物的经历为主线,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战略导弹动力事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书中以航天四院固体火箭发动机起步、研制、三线建设、反复搬迁为脉络,以表现火箭研制人员舍家许国的牺牲奉献精神为主旨,使“国家至上”这一广大航天人不变的信仰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国家至上》

赵韦 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21.6/68.00元

2017年1月,在陕西人民出版社10楼那间到处堆满图书的办公室里,两位责任编辑跟我说:“您再给咱们写一本航天题材的书吧!上次主要写航天,这次偏重武器!”

两个月前,我的那本以航天六院科技人员经历为线索、讲述中国航天发展史的《中国动力》刚刚出版,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才写完,真想好好休息一下。再说,写航天就已经很难,这次涉及战略武器,我真不知道怎么下手。

所幸编辑没有放弃:“火箭发动机就两种,固体的和液体的。咱国内这两种火箭发动机最大的研制基地都在西安,多便利的条件!你已经写完了液体的,再把这固体的也写了,两种动力系统的发展史都写全了,多好!”

就是这句话,让我动了心。

那年农历正月十五刚过,在航天四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的前期采访工作很快付诸实施。采访很顺畅,却也很麻烦,因为涉密,有许多特殊规定。好在我从小在航天大院长大,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倒也不算什么难事。经过近一年的采访、搜集资料,又经过十个多月的“煎熬”,一年多后终于完成了初稿。

然而写完才发现,书稿与一次次感动过我的、我希望深入反映并展示的航天人少为人知的精神世界有较大的差距,相反,更接近我反感的那种人们耳熟能详的“标准”写法。这让我陷入新一轮沮丧中,对文字的神圣感逼着我必须另辟蹊径,重新出发。

而这一稿的写作更加不易,因为要写出历次迁徙的历史背景,还要再现每一处“隐居地”的工作、生活环境。在采访时,由于保密原因,我不能到工作现场观看,只能通过被采访者的讲述设法还原现场,但纪实作品对真实的要求又让我无法通过虚构加强作品的现场感。

于是,为了让行文更具有现场感和共情感,我在第二稿的写作中尝试了与以前不同的写作方式,那就是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将被采访人描述到但我无法亲身前往的现场环境,与我曾亲眼见到过、亲身经历过的同类现场和事件进行类比展现。可是读者不一定能够接受这样的变化,尤其是对纪实类作品的惯性认识可能会让读者对此的接受度更为有限。与此同时,我在写稿时也隐约地感到这稿似乎依然没有很好地反映出这群航天人、军工人的精神内核。

这实在是令人崩溃的结果,那时的我已经精疲力尽,失去了修改的耐心。心烦意乱中上网随意浏览时,不记得怎么就点到了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的一段视频。那是他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的一个访谈节选,屏幕中已经白发苍苍的航天专家戚发轫说:“我们这一代人有自觉的爱国思想,也认得清整体和个人的关系。不是谁教育我们的,是我们从经历的事情中学到的……我当了八年的亡国奴!”

他加重语气说出的“亡国奴”三个字,让我心头一震。

“我是大连人。”他继续说道,“在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之前,大连是在日本人的统治下。我每天到学校去,要向东京的方向三鞠躬,因为日本的天皇在那儿。我们这些中国小学生要讲:我是天皇陛下的皇民。日本的小孩可以无缘无故地打中国的孩子,打你是应该的!我是经历过这些(屈辱)的人,我能忘记这些吗?”

视频在此处戛然而止,望着定格画面中戚发韧身体前倾、眉头紧蹙望向主持人的画面,我的泪水也在此时夺眶而出。那一刻,我悲喜交加,我终于找到了我要写的那群人的精神内核!

在我的脑海中,杨南生、邢球痕、阮崇智等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经历一浪浪地涌过来——他们与戚发轫是同一代人,亲历过山河破碎、任人欺凌的岁月,当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建立之时,他们发自内心地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并愿意为国家的强大付出自己的智慧、汗水,甚至生命。他们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精神,都源于心中建设一个强大国家的信念。

那一刻,我也真正理解了张爱萍将军为航天四院题写“国家至上,争创一流”的深意。于是,我决定以此为核心,重新再写第三稿,并以《国家至上》作为这本书的书名。

历经五年时间,我终于完成了这次寻根之旅,颇为艰苦,但更觉欣慰。仔细想想,我的这些艰苦跟航天科技人员的艰苦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为了一个型号的成功,付出的是十年、二十年的光阴,有的人甚至是一生只干一件事。

他们值得被尊重,值得用五年的时间去书写!

猜你喜欢
现场感火箭经历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浅论电视新闻特写的关键要素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电视新闻现场感初探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