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静 沈万根
(1.延边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2)2.延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2)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三农”发展,更多的资源要素向乡村地区倾斜,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其中,高校大学生作为典型的人才资源,越来越多地投入到乡村振兴发展中。在我国有很多民族地区的乡村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高校大学生纷纷把握时代机遇,积极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1]积极把握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优势,并为促进返乡创业寻求最可行的路径,显得十分必要。
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提出,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和乡村地区发展的同步性,努力攻克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步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要加强乡村地区实用人才的培养,积极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随着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增强返乡创业的意愿,希望能够在乡村振兴发展中作出贡献。在新时代下,我国农业由传统的资源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升级转变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大学生的返乡创业成为乡村发展新动能。[2]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返乡创业的优势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他们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资源储备、民族习俗、人文风情等都较为熟悉,其次他们在高校接触了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掌握了有关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市场拓展、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理论与技能,因此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不断集聚资源要素,不断为乡村振兴发展蓄力储能。最后,高校大学生充满了活力与激情,能够积极面对困难与挑战,保持乐观向上的干事创业态度,他们能够理性地认识到在家乡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创新创业对改变很多民族地区落后乡村的重要性,综上所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返乡创业的优势是十分显著的。
第一,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理应树立较为远大的创业梦想,而前提是要积极剖析自身的特点、优势以及劣势。大学生要在入校求学期间,有意识地接触与创业相关的理论与技能,通过学习来把握创业的基本条件,不断积累创业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等经验。[3]对于自己想从事的行业领域,要有目的性的去分析比对该行业领域中已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与行业动态,以便可以为未来的独立创业提供参考和启示。
第二,高校要考虑到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客观事实,由于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创新创业的氛围不够浓厚,使得自身欠缺创新意识,因此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去组织学生了解创业的相关知识,持续增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主体意识。
第三,为提升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要有力确保大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和正确,高校要及时为学生宣传相关法律以及创业政策,明确大学生在社会层面的价值体现的合理途径,要求大学生要在社会创业实践中肩负责任和使命,不断与多责任主体形成良性互动,确保自身返乡创业能力进步。[4]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必然要经过更多的创业实践锻炼,才能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创业动能。
第一,高校要制定可行方案,有组织性开发并启动创业实践平台,通过与有实力的软件平台合作,多开发一定的低费用或无费用的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学生在平台注册,在平台中不断学习别人分享的创业经验或心得,从而为高校大学生投身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打好基础。
第二,高校可以积极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举办创业类赛事,鼓励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报名参加,同时以个人或团体参赛的形式,接受专业导师的指导,积极接受大赛评委或社会组织负责人的意见或建议,在比赛中深度解读乡村振兴的政策,了解地方政府的治理理念,了解地方企业的运管模式,并尝试对各类问题作出灵活解决,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养与能力。[5]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过程总是会充满很多挑战与困难,努力在政策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对大学生返乡创业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来改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资金问题。建立由政府主导,成立专项基金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洽谈,为大学生创业者开发低息或无息贷款等优质金融产品。
第二,政府应为大学生返乡创业者提供一定的硬件支持。如在山区附近的乡村,可积极开垦荒山荒地,修建创业基地。在必要时,政府可要求当地的科技信息等部门为大学生返乡创业者提供技术服务。[6]若大学生返乡创业者需要租用民房,政府还可以通过完善政策向相关人员发放租房补贴,将更多的创业者吸引到专门的租用区域进行安置,确保大学生返乡创业者都能拥有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拥有良好的网络社交空间,促进安置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帮助大学生将众多有创意的创业构思转化为实际行动中。
第三,政府要通过不断建立健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扶持政策,让更多人得到实惠。无论是大学生创业中建立的企业是否通过了工商登记注册,都应得到必要的政策扶持。
第四,为了积极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全社会都应利用舆论力量加强对返乡创业政策的宣传,地方政府可以推选返乡创业优秀标兵,为更多的大学生树起典型、建立标杆,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需要以人为本,坚持对返乡创业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提升返乡创业的质量与水平。
第一,高校在培养返乡创业人才方面责任重大。高校应经常性开展校内师生对话以及校际经验交流,不断交换大学生返乡创业方面的经验。高校应要求内部具体职能部门要高度负责,做好大学生从校内学习、实习到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与过渡。高校应特别重视为大学生返乡创业者们设置创业导师,导师要有丰富的创业经验,要能够为学生指点迷津,要积极帮助学生做好创业战略定位,避免学生创业路线出现偏差。在开设课程方面,高校必须科学性增设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专业和学科,如研究开设农业生产相关技术类专业,开设农业机械、水利、通讯、电力等设施与技术专业,或开设与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的电子商务、乡村旅游、村镇规划、网络运营、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
第二,民族地区的乡镇农村基层要积极与高校建立联系,多向高校取经,在村委会或镇政府等处建立大学生返乡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让大学生返乡创业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如尽快了解当地的农产品种类、种植规模、作物特色、劳动力分布以及配置情况等信息,了解当地的创业政策、创业案例、地区发展规划等信息等等,从而大大增加返乡创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成功率。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返乡后开展创业,若不能集中力量,就可能变成一盘散沙,因此积极建立专业化的返乡创业组织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乡镇农村相关政府应积极贴合当地实际条件以及以往的创业经验,参照国家颁布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政策,研究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创业支持政策,努力建设基础配套工程。
第二,可组建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领导小组,由政府一把手担任组长,由重点部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在小组引领下,整合资源打造青年创业孵化园,建立大学生返乡创业协会,引入专业管理机制,形成一个专业化的创业组织。[7]
第三,积极创造条件在专业化组织内部建立基层党支部,发挥“党建+创业”的机能,发挥大学生党员干部的作用。以专业组织为龙头,不断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协调解决创业过程中的难题。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是要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作为目标的,因此大学生的创业不必死板僵硬,而是鼓励自主创新,引入新理念,活用新思想,打造多元化的创业引擎。
第一,面对农村地区农业为主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可以多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线进行创业探索,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如某民族地区依山傍水,返乡大学生可瞄准当下人们追求绿色养生的需求,开发建设生态渔庄。在渔庄内,所有的活动都要体现绿色生态。渔庄内开发有湖水溪流,有蔬菜大棚,有家禽养殖区。渔庄对外开放,可供游客在湖中划船,在溪边钓鱼,提供餐饮住宿,食用的食材全部由游客自钓自采。如此,生态渔庄就在展现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餐饮休闲一体化经营模式,是十分可行的创业模板。
第二,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还可在积极争取当地品牌企业的支持后,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如某民族地区当地是有名的柚、橙等水果产地,不少品牌已经得到区域公共品牌称号。返乡大学生在创业中,在现有基础上引入农副产品加工生产线,同时利用网络直播等手段,扩大了农副产品销量,而打造出果园旅游路线以及采摘体验服务,从而开辟了新的产业发展渠道,帮助当地农民大大增加了劳作收入,也为返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返乡创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手。大学生拥有专业学识,头脑灵活,充满活力,善于探索,在返乡创业方面是具有理想优势的。通过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健全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加强大学生返乡创业人才培养,建立大学生返乡创业专业组织,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等路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将会在返乡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