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
数年前,邻居张叔退休时宣布:要做一名“新派老人”。当时我觉得很奇怪:什么样的老人才能算是“新派老人”呢?
张叔笑而不语,悄悄地拉开了他退休生活的帷幕。
张叔在电脑上和手机上建了一个写作微信群,将全市和天南海北喜欢写作的老中青三个群体的人会集到这个微信群中,他自认群主,每天领着大家共同探讨报刊写作和新媒体创作。大家在群中各抒己见,分享创作经验和写作技巧。张叔还经常在群中进行范文点评,让群友们“对症下药”。群里每天都是笑声不断、掌声热烈。群友们纷纷反映:自打加入这个微信群之后,写作“功力”大增,写作兴趣空前高涨,大量作品发表在报刊和公众号上。每年的春秋两季,群里还有很多群友向张叔报喜:加入了当地作协组织,成为令人羡慕的作协会员了。张叔愈发感觉使命光荣,打理微信群更加上心。在“张群主”的带动下,仅三年的时间就有20多名群友加入了当地的作协组织,在各种媒体上发表文学作品1000多篇。
张叔退休之后,很快就加入了当地的“蓝天救援队”“星星之火”等公益组织。这些组织常年开展对贫困家庭、贫困母亲、贫困学子、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救助活动。张叔隔三差五就跟着公益组织一起深入乡村、偏远山区开展救助活动。救助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接济物资,帮助贫困户劳动,帮助贫困户上致富项目,为残疾人就业找门路,和孩子们一起勤工俭学。张叔和几位老友在网上购买了100多棵果树苗,送给了偏远山区的贫困户,使他们在两年之内就有了固定的致富产业。他还为三名残疾人找到了工作单位。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张叔深有感触地说:走一走,转一转,才知道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去照顾、去呵护。退休后这几年,张叔资助了4名贫困大学生,现在已经有3人参加了工作。放假的时候,孩子们来到张叔家,围前围后,嘘寒问暖。看着张叔和孩子们像一家人一样亲切交谈的情形,真是让人眼热。
退休后的张叔来到广场上,和附近的老年朋友、年轻朋友一起扭起了秧歌,打起了门球,练起了太极拳。对于扭秧歌张叔是个门外汉,但他通过半个多月的勤学苦练,竟然成了广场上的秧歌教练,被大家称为“秧歌黑马”。周三和周五的晚上,他必领着一大群老中青秧歌爱好者在广场上进行严格训练,后来又多次带领大家参加区里的秧歌大汇演,为小区赢得了很多荣誉。通过广场活动,张叔的身体越来越好,脸色紅润,活得越来越有奔头。
谁也没有想到,退休后的张叔突然间捡起了自己高中时学过的英语。他发现老年人至少掌握一门外语,才能跟上时代脚步,“现在都成地球村了,外语是多么重要啊!”所以他没日没夜地攻起了英语,厨房、卧室里都贴上了英语单词和对话句子,随时随地进行练习。一次社区来了一个招商团体,他居然和客商们用英语进行交谈,惊得左邻右舍目瞪口呆。谁能想到一个小老头居然能够操着熟练的英语跟客商侃侃而谈。就连客商都对张叔挑起了大拇指。小区内有很多中学生,双休日,张叔在凉亭下义务地给他们补习英语。一个白发老头被一群孩子簇拥着,在凉亭内用外语流利地进行交流,这样的场景确实令人钦羡。
张叔全身上下穿的都是新潮款,出门旅游、钓鱼什么的,戴上棒球帽和墨镜,那叫一个精神。张叔讲起服装的搭配来,居然头头是道。张叔穿的服装都是自己在网络上选购的。穿上新潮的衣服走在大街上,张叔的脸上写满了自信。张叔经常对我们说:“追求新潮并不是铺张浪费,因为在网上购买的服装又便宜又新颖,质量还好;追求潮流,是给自己一个与时代同步的机会。”
张叔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一线城市工作,张叔退休后,孩子们按张叔的要求和指示,合伙给张叔买了一辆房车作为生日礼物。这个房车简直成了张叔的宝贝,他不仅“神速”地拿到了驾照,而且每年冬天都要开着房车、拉着老伴到南方去过冬。珠海、三亚、深圳、广州、福州、北海,都留下了张叔驾驶房车的潇洒身影。老友们都说:“春秋夏在北方,冬天到南方,老张啊,你真是一只不知疲倦的老候鸟啊!”张叔笑呵呵地跟大家说:“咱们都来做‘新派老人吧,60岁小弟弟,70岁不稀奇,80岁真精神,90岁身犹健,100岁笑眯眯。”这就是张叔这位“新派老人”的真实写照。
“心若在,梦就在。”退休之后的张叔越活越年轻,越活越开心,越活越自信,越活越新潮。自从当上了“新派老人”,张叔拥有了一个快乐健康的幸福家庭,过着让人羡慕的“新派老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