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黄骅市教育局电教站 刘玉升
2018 年4 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提出要到2022 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对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关注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我们认为,没有解决教师的意识和态度问题,就进行下一步的培训,效果是不显著的。因此突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过程中的瓶颈——动力问题,是提升全体教师信息素养的关键。
因此,我们适时改变培养思路,在实践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整体打造信息化生态环境,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1)黄骅市信息化建设现状。
黄骅市是拥有40 余万人口的县级市,目前全市所有学校所有班级都配有交互式白板,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络,百兆带宽连接了每所学校,组建成黄骅市教育城域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要求。
(2)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
通过调查,黄骅市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化素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①墨守成规,信息化意识不够。缺乏学习热情和创造性,缺乏使用技术变革创新的动力,不愿接受新的教学形式,缺乏信息化教学理念。
②信息化知识缺乏,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信息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在平台利用、课程建设、资源运用、视频制作、教学互动、协作学习、测试评价等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很少,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欠缺。
(1)领导意识问题。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但一些领导,信息化意识淡薄,唯上级文件是瞻,评价及监管也不到位,更是缺乏制度保障,已经严重影响了信息化进程。
(2)科室间协作问题。
教育信息化工作,电教部门成了“孤独的舞者”,没有教研、财务、人事部门的支持,很难在培训、制度、服务等方面做实。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庞大工程,需要电教部门的理念、技术牵头,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教研部门牵头教学,给教师引领服务,人事提供制度保障,财务部门提供基础设施支持。所以,争取科室间协同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3)培训问题。
一直以来,我市也组织了多次线上、线下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现状是骨干教师接受的培训要多一些,受众面窄;面向全体的线上培训,教师大多挂机应付;培训方法缺乏灵活性、培训缺少可持续性、培训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培训内容上,大多是硬塞给教师的,没有考虑教师的真正需求。
(4)分析。
分析以上问题,之所以培训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还是没有解决好教师的意识态度问题,教师的意识态度仍然是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关键。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何解决这个学习动力问题,提高内驱力,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
培训就是点燃。学习的需求一旦有了,培训的效果自然就有了。生活中,大部分教师也没有经过培训就会“网购”这项技能,为何?因为有需要,有愿意学的态度;而会“网购”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操作简单。所以,在培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时候,培训内容应以简单易学、能几步就能解决教育教学中重点难点问题的工具为主,以激发教师学习的内驱力,这也是解决教师意识态度的关键之一。
因此,信息素养的提升,不是简单的培训就能完成的,需要多方合作,为教师打造多维度生态环境,营造信息化的氛围。通过摸索实践,我们整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和培养方案。
(1)突破瓶颈,解决教师学习动力问题。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只提供小而精、易学易用且能解决教育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小工具,重在培养教师的兴趣和信心。
(2)教师培训以人为本,考虑教师的内在需求。
(3)打造教育信息化的环境,营造信息化氛围,不但要引领,而且要评价、激励。
我们秉承“一全”的原则,将培养工作分成领导的信息化意识培养、骨干教师培训和全体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即培养对象为:领导+骨干+全体,并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
(1)解决领导意识问题。
领导的意识,决定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执行力度。为此,我们先从改变领导认识入手。我们邀请到北师大教授等教育技术专家,为局长和校长进行意识方面的培训;同时,为解决如何做的问题,我们又组织主管局长和部分校长外出到山东、河北其他地区考察,学习当地的信息化工作情况,回来后,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写出针对性的信息化措施,促进其思考,并为本校指明工作思路。
(2)科室间协作。
积极争取同兄弟科室的支持,在培训之后,联合教研部门,征集优课、论文、微课、教学设计等作品时,限制只能用曾培训过的希沃白板等软件。
(3)硬件建设,以用促建。
为促使上级部门向教育信息化投资建设,我们着手的工作,一是积极建议领导建设为适应智慧城市建设,搭建智慧教育大平台,以服务于我市教育、教学、管理、资源等的智慧化需要;二是通过对教师交互白板、至简小工具等的培训,让一线教师发声“我要用”;三是在评选优质课等作品时,限定必须使用培训过的某技术软件或平台,让教师跟校长要建设。多方施压,促进硬件建设。
(4)培养方案。
一种素养的培养,不是靠一两次培训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靠环境来熏陶、浸润。为此,为培养全体教师的信息素养,我们整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循序渐进的方案。
①邀请专家讲座,邀请领导外出参观,改变领导意识。
②针对骨干教师,集中强化,打造领头羊。
③和企业合作,培训全体教师。每个乡镇集中到一个学校,为不影响正常教学,分两批次进行培训。轻效果,重导向,重营造氛围。
④骨干和全体教师分别二次培训。采取不同的形式和培训不同的内容。针对骨干教师,进行易学易用,容易上手的实用小软件等至简技术的提升培训;针对全体教师,采用“1+1+1 模式”,传帮带。1 个电教部门技术专家+1 个乡镇+1 个本乡镇信息化带头人。分乡镇进行培训,乡镇带头人分享身边人成长经历,共享信息化经验,发挥身边人榜样的力量,以点带面,一个本乡镇带头人帮扶一个乡镇,带动全体教师。
⑤组织活动,激励评价,营造氛围。在培训后,组织一系列基于培训内容的交互白板优质课评比、征集基于“白板5”的优质课件以及教学设计活动。以活动促应用。
⑥在暑假的教师业务考核中,把培训的内容纳入考核中。
⑦群落浸润,润物无声,为可持续性发展保驾护航。期间建立6 个一线教师微信群,电教技术人员和Seewo 员工,在群内跟踪服务,实时解答教师们遇到的技术问题,并且任何人有好的想法和资源,随时分享到群里,并培养鼓励群里优秀“能手”。
(5)培训内容。
本着易学易用、按需施教原则,我们以消除教师的畏难情绪,以建立信心为宗旨,分对象、分层次、分步骤进行了设计与实施。第一轮培训,骨干教师,以“白板5交互软件、班级优化大师、手机投屏”为主,要求熟练掌握;全体教师,以“白板5交互软件”为主,不要求全体掌握,旨在营造氛围。第二轮培训,骨干教师,以能解决工作中大问题的、简单易学且易用的小工具软件为主;全体教师,以优质融合课观摩、带头人成长经验分享、易学小软件介绍等为主。培训内容如表1。
表1:培训内容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整理了一系列小工具软件,这些小软件很容易就可以解决教师课前、课中、课后以及教学管理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涉及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如表2。小软件小而精,方便使用,目的是培养教师们驾驭信息技术的信心,信心有了,习惯养成了,排除了畏惧心理,进而学习、研究新技术的动力——内驱力,也就培养出来了,信息素养中的意识也就有了。突破了意识态度这个瓶颈,后续新技术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表2:培训的小软件
(1)打造领头羊——骨干教师培训。
为打造先行者,我们先是对我市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培训按文理学科分两批次进行。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会后,参训教师纷纷反应:此次培训,正是他们想要的!
(2)营造氛围,和企业合作——全员培训。
全员培训,受人力和精力的影响,一直是培训的难点。为此,我们经过多次讨论,创造性的开展了工作,并对全员培训进行了合理的定位:对全体教师要培训效果,不太现实,所以,培训重在营造信息化氛围。有了氛围,很容易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再加上每个学校的骨干教师这个领头羊,技术问题就不再是问题。我们有幸联系到希沃公司,该公司选派讲师来我市进行无偿培训。两位讲师分赴我市市直和乡村的38 个培训点,共培训76 场,培训教师人数3502 人。训后,多所学校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思维方式,对现代化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3)组织活动,促进应用,保证培训效果。
培训后,我们及时下发文件,先是基于全员培训内容的优质交互课件的征集与评比,然后又是基于交互课件的优质课、微课、教学设计的征集与评比活动,重在以活动促应用,巩固培训效果,继续营造信息化教学氛围。同时,我们积极与教研室沟通并商定,所有征集的优质课等活动,必须要求用培训过的形式,即所用课件必须用交互白板,体现信息化教学。
(4)考核评价。
只有评价没有考核,不会有效果。因此,我们联合师教科,在当年的暑假教师业务知识考核中,增加了与培训相关的内容。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我们准备将暑假的业务知识考试改为信息技术能力实操考核,加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考核力度。
(5)“领头羊”再次提升培训。
骨干教师在本校全体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方面起到引领和服务的作用,所以,对“领头羊”的再次提升培训至关重要。骨干教师也会面临很多管理、教学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把培训内容定位在易学易用,能轻易上手的小软件上,这些小软件虽小,但易学,能解决教师在应用信息化进行教学中遇到的大问题。
(6)1+1+1 模式,送训下乡,雪中送炭,全员二次接受培训。
1+1+1 模式二次全员培训,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培训内容直接来自于身边人,来自于教师的工作实际,凸显榜样的力量;培训氛围融洽;节约培训成本。有了前期的培训做基础,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氛围已经营造起来了,教师有了要解决困惑的欲望,也就是有了需求,此时,培训的出现,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培训效果更显著。
(7)建立微信群,交流共享。
为便于交流,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全市中小学教师建立了6 个微信群,群主由电教站和公司的技术人员担任,随时回答教师们遇到的困惑,教师间有好的资源和小软件,也共同分享交流,营造了人人学技术、人人用技术、共同进步的氛围。
通过培养的实践可知,全体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突破瓶颈——动力问题,至关重要;整体打造信息化生态环境,润物无声,是有效的培养策略;培训小而精、易学易用的实用小软件,可以让教师排除畏难情绪;和企业合作,是全员接受培训的有效路径;二次培训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