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梦圆,林 楠,黄 聪,徐勇进,温 煦
动作发展是一个跨越整个生命周期的复杂过程,它与人的认知、身体、健康和行为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学龄前阶段是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多种基本动作技能迅速形成,该时期也被称为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开窗期。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FMS)以大肌肉动作技能为主,包括:位移技能(Locomotor Skills,LMS),如跑步、单脚跳、双脚跳等;操控技能又称物体控制技能(Object Control,OC),如投掷、接、踢等;稳定技能,如平衡、旋转等。研究表明,基本动作技能对幼儿认知能力、体适能、体能、运动技能、静态行为等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实验探讨运动干预提高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水平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中,不同干预时间、干预内容的研究指出,运动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基本动作技能水平。同时,也存在部分研究显示干预并没有呈现显著的提升效果。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干预已经有相关系统综述和Meta 分析,但是其内容相对杂糅,且实验使用的测评方法不一致。为进一步确定运动干预对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的影响,本研究对近十年内采用TGMD 测评的国内外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运动干预实验数据进行Meta 分析,以期对我国学龄前儿童体育活动相关实践的改善提供参考。
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干预相关中英文文献。采用主题词和关键词的检索方式对数据库2010—2021 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同时追踪纳入研究的文献,扩大文献数量。
中文检索词:(‘学龄前儿童’‘3~6 岁儿童’‘幼儿’)AND(‘基本动作技能’‘动作发展’‘动作技能’)AND(‘干预’‘影响’)。由于基本动作技能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存在不同的表述,如“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或 者“fundamental motor skill”,因此,在文献检索时将二者均纳入英文检索词。英文检索词:(‘preschool’‘kindergarten’‘early child’)AND(‘fundamental motor skill’‘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motor skill’‘motor development’)AND(‘intervention’‘effect’‘influenc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纳入本研究的文献满足以下条件:(1)文献发表在2010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5 日;(2)实验对象为学龄前儿童,平均年龄为3~6 岁,不包含特殊疾病或存在健康问题儿童(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智力落后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等特殊人群);(3)以基本动作技能作为效果评估指标的干预实验且干预时长超过4 周;(4)干预实验采用TGMD对基本动作技能进行测评;(5)提供原始数据,如被试信息、干预方案、干预结果(数据以有LMS 和OC为准,排除总体数据与子项目数据);(6)排除系统评价与Meta 分析文献;(7)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其他语言类文章和书籍等均不在检索范围。
由2 名作者按照质量标准分别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主要包括发表年份、第一作者、被试信息、干预方案、干预结果。采用由Jadad 等制定的质量评价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量表从随机方案、盲法、失访或退出3 个方面进行评价,采用0~5 分计分法,≥3 分的文章被认为是高质量研究,≤1 分的文章被认为是低质量研究,且将剔除。
本研究使用RevMan5.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选择标准化平均差异(SMD)和95%置信区间(CI)为效应尺度计算合并效应值。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I检验评价,若P≤0.05 且I>56%,表明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反之,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异质性的处理方法采用亚组分析。采用Stata 13.0 软件进行Meta 回归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可靠性,采用Egger's 线性回归检验发表性偏倚。
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得相关中文文献1 082 篇、英文文献10 543 篇,剔除重复、并筛查标题和摘要后,初步获得中文文献8 篇、英文文献66 篇。进一步通过全文阅读,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54 篇,其中9 篇未报告具体数据,12 篇无LMS和OC 的具体数据,7 篇未报告年龄或年龄不符,16 篇未采用TGMD 测评工具,8 篇为现状、相关分析以及与主题无关内容,1 篇为干预对象为教育者,1 篇无法获取全文,纳入文献20 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此外,根据Jadad 量表对纳入研究的20 篇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排除低质量(≤1 分)的文献,最终纳入15 篇文献。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Figure 1 Flow chart of literature screening
纳入的15 篇文献均于2010—2021 年发表(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见表1),其样本量范围为40~289,调查国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比利时、葡萄牙和中国。所有文献均采用TGMD 量表对基本动作技能进行测量。15 篇文献中,9 篇文献仅调查了基本动作技能水平情况,其余6 篇还分别调查了基本动作技能和体力活动(PA)、情绪、自我调节、食物提供和摄入情况。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数据Table 1 Basic data included in the literature
2.3.1 整体效应检验
学龄前儿童运动干预对LMS 影响的研究共有13 篇。总体效果量SMD=0.81,95%CI[0.37,1.25],合并效应量检验Z=3.58,<0.01,即运动干预组LMS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运动干预可明显提高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中的LMS 水平(图2)。通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92%,表明纳入Meta 分析的研究存在较高异质性,后续应进行亚组分析。
图2 运动干预对LMS 影响的森林图Figure 2 Forest plot of the exercise intervention effect on LMS
学龄前儿童运动干预对OC 影响的研究共有15 篇。总体效果量SMD=1.16,95%CI[0.65,1.67],合并效应量检验Z=4.47,<0.01,即运动干预组OC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运动干预可明显提高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中的OC 水平(图3)。通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I=94%,表明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存在较高异质性,后续应进行亚组分析。
图3 运动干预对OC 影响的森林图Figure 3 Forest plot of the exercise intervention effect on OC
2.3.2 亚组分析
2.3.2.1 运动干预周期不同对FMS 的影响
对干预周期进行亚组分析,考察对学龄前儿童LMS 的影响。由于纳入文献较少且干预周期跨度较大,本研究对干预周期进行分组时,仅参考所纳入文献的干预周期。如图4 所示,5~6 周组(SMD=2.50,95%CI[1.53,3.47],<0.001)、8~15 周组(SMD=0.95,95%CI[0.72,1.18],<0.001)均显示出LMS 的提高情况优于对照组,而24 周1a 组(SMD=0.45,95%CI[-0.28,1.18],P=0.23)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图4 运动干预周期不同对LMS 影响森林图Figure 4 Forest plot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exercise intervention cycles on LMS
不同周期的运动干预对OC 的影响与对LMS的影响不同,如图5 所示,5~6 周组(SMD=4.05,95%CI[1.76,6.34],<0.001)、8-15 周组(SMD=1.15,95%CI[0.71,1.59],<0.001)、24 周1a 组(SMD=0.83,95%CI[0.14,1.51],<0.05)均显示对提高学龄前儿童OC具有显著性。
图5 运动干预周期不同对OC 影响森林图Figure 5 Forest plot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exercise intervention cycles on OC
2.3.2.2 运动干预频率不同对FMS 的影响
对干预频率进行亚组分析,如图6 所示,2 次/ 周(SMD=0.81,95%CI[0.53,1.09],<0.001)、3 次/ 周(SMD=1.77,95%CI [0.90,2.64],<0.001)的分组中,运动干预对提高学龄前儿童LMS 均具有显著性影响,相对5 次/周组(SMD=0.60,95%CI[-0.07,1.26],>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图6 不同频率运动干预对学龄前儿童LMS 影响的森林图Figure 6 Forest plot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exercise intervention frequencies on LMS of preschool children
不同频率的运动干预对OC 能的影响与对位移技能的影响不一致,如图7 所示,2 次/周(SMD=2.17,95%CI[1.10,3.24],<0.001)、3 次/周组(SMD=1.21,95%CI[0.55,1.88],<0.001)、5 次/ 周组(SMD=0.72,95%CI[0.03,1.41],<0.05)均对提高学龄前儿童物体控制技能具有显著性。
图7 运动干预频率不同对OC 影响的森林图Figure 7 Forest plot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exercise intervention frequencies on OC
2.3.2.3 运动干预时间不同对FMS 的影响
对单次干预时间进行亚组分析,如图8 所示,20 min≤t<40 min 组(SMD=0.77,95%CI[0.05,1.48],<0.05)、40 min≤t<50 min 组(SMD=1.43,95%CI[0.23,2.63],P <0.05)显示对 提高学 龄前儿 童LMS 具有显 著性影 响,而50 min ≤t <90 min 组(SMD=0.19,95%CI[-0.29,0.67],P >0.05)不 具有显著性差异。
图8 运动干预时间不同对LMS 影响的森林图Figure 8 Forest plot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exercise intervention time on LMS
对OC 进行分析,结果如图9 所示,20min≤t<40min组(SMD=2.15,95%CI[1.04,3.27],<0.001)、40 min≤t<50 min 组(SMD=1.10,95%CI[0.18,2.03],<0.05)均显示对提高学龄前儿童控制技能具有显著性影响,而50 min<t<90 min 组(SMD=0.19,95%CI[-0.29,0.67],>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图9 运动干预时间不同对OC 影响的森林图Figure 9 Forest plot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exercise intervention time on OC
2.3.2.4 运动干预内容对学龄前儿童FMS 的影响
将纳入文献采用的运动干预内容分为2 组,一组是大部分研究采用以发展幼儿基本动作技能为目的的结构化运动课程作为干预内容,尽管具体的运动或者身体活动、组织形式不同,但其内容均基于基本动作技能的认识和分类,即有意图地设计了LMS、OC 的学习内容;查萍等、周喆啸、王雪芹等分别采用了体操、功能性训练、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体育活动作为运动干预内容,即考察一般体育项目或者其他身体活动对发展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的影响。
在干预内容的亚组分析中,结果如图10 所示,结构化运动课程组(SMD=0.82,95%CI[0.27,1.38],<0.01)显示出提高学龄前儿童位移技能的情况优于对照组(SMD=0.59,95%CI[-0.50,1.67],>0.05)],而其他组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图10 运动干预内容不同对LMS 影响的森林图Figure 10 Forest plot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exercise intervention contents on LMS
运动干预对OC 的影响与对LMS 的影响一致,即结构化运动课程组(SMD=1.30,95%CI[0.73,1.87],<0.001)对提高学龄前儿童位移技能具有显著性影响,而其他组(SMD=0.57,95%CI[-0.71,1.84],>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图11)。
图11 运动干预内容不同对OC 影响的森林图Figure 11 Forest plot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exercise intervention contents on OC
对采用结构化运动课程作为干预内容的文献进行具体分析,有4 项研究实施技能站教学,其主要组织形式是在每堂课中提供多个技能站,每个技能站包含不同的基本动作技能练习,并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练习内容。另外7 项研究中的体育教学活动实施了常规的组织形式,包括热身、技能练习、放松等部分。
在干预内容不同组织形式的亚组分析中,技能站组(SMD=1.44,95%CI[0.42,2.45],P <0.01)显 示出提高学龄前儿童LMS 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SMD=0.52,95%CI[-0.12,1.16],>0.05),而其他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图12)。
图12 运动干预内容组织形式不同对LMS 影响的森林图Figure 12 Forest plot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form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contents on LMS
不同干预内容组织形式对OC 的影响,其结果显示技能站组(SMD=1.09,95%CI[0.46,1.72],<0.001)与其他组(SMD=1.44,95%CI[0.68,2.19],<0.001)对提高学龄前儿童控制技能均具有显著性影响(图13)。
图13 运动干预内容组织形式不同对OC 影响的森林图Figure 13 Forest plot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form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contents on OC
2.3.3 回归分析
考虑不同干预周期、频率、时间的组合对结果的影响,将3 个因素整合为运动干预总时间,将运动干预总时间作为协变量进行单因素Meta 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Coefficient Value)表明2 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若Coeff.>0,则表明2 个变量之间具有正向作用;若Coeff.<0,则表明2 个变量之间具有负向作用。
运动干预总时间对学龄前儿童LMS 具有负向影响,且具有显著性影响(<0.01),表明随运动干预总时间的增加,干预效果降低。运动干预总时间对学龄前儿童OC 也具有负向影响,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0.05)。
本研究采用Egger's 线性回归检验发表性偏倚。结果表明,3~6 岁学龄前儿童的LMS 和OC 均不存在发表性偏倚。
本研究通过逐篇排除文献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重新进行Meta 分析后与之前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每篇文献对合并效应结果的改变不明显,说明Meta 分析的结果较为稳定。
本研究以近十年采用TGMD 测评的国内外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运动干预研究为对象,通过Meta 分析进行综合定量分析,进一步探讨运动干预对提高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的效果。
Meta 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对提高学龄前儿童LMS 和OC 均具有显著影响,表明合理的体育运动有利于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这一结果与任园园等、Van Capelle 等、Wick 等等 系统综述研究基本一致。目前认为,年龄并不是个体动作技能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取决于个体经验,因为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习没有特定的发展序列,即缺少相应的学习经验会影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机会和速度,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运动干预能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水平的原因。
本研究Meta 分析异质性高可能与纳入文献中运动干预周期、频率、时间及具体内容有关。首先,关于运动干预周期、频率、时间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LMS 方面,≥24 周、5 次/ 周、≥50 min 的运动干预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物体控制技能方面,≥50 min 的运动干预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较长周期、较高频率或者较长单次时间的运动干预可能效果不佳。同时,通过回归分析也发现,运动干预总时间对于学龄前儿童LMS 具有负向影响且差异显著,表明干预总时间越短,效果可能更好。有文献指出运动干预没有伴随时间延长而获得更好的效果,可能是由于单次时间过长造成儿童感觉单调进而脱离实验,以致影响了基本动作技能的提高。也有文献认为,在较长周期、较高频率的运动干预中,可能缺乏对儿童实际参与情况、运动干预的实施环境进行控制和评估,导致干预效果受到影响。另外,有文献指出,儿童的基本动作技能可能在经过一定“量”的教学后趋于稳定,因此较长的运动干预时间不一定带来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有文献支持至少需经过20 周以上的运动干预才会对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有所影响。此外,有文献指出学龄前儿童基本技能提升与教学活动中PA 强度有关,但由于纳入本研究的文献中仅有2 篇提及干预前、后幼儿身体活动量,且未涉及干预实施的教学过程中幼儿身体活动强度。因此,对于有效运动干预在时间量、身体活动强度等方面的标准,仍需更多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
其次,关于运动干预内容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化运动课程作为干预内容提升学龄前儿童的LMS 和OC 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对体操、功能性训练作为干预内容的分组对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提升的效果不明显,但纳入文献仅3 篇,数量过少,其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目前,相比一般的体育运动项目,国内外开始逐渐关注设计和开发以促进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体育课程或者体育活动,且多数研究都支持基于基本动作技能的结构化运动课程作为干预内容的有效性。这一类结构化运动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根据儿童发展水平、为达到某种特定的学习功能而设计,且有成人指导和组织等。且有研究显示结构化运动相比非结构化运动(比如自由玩耍),或者一般体育项目对促进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具有更好的效果。但是,尽管包括自由玩耍在内的身体活动,或者一般体育运动项目可能在全面改善学龄前儿童基本技能方面有所欠缺,仍然不能轻视其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由上,应关注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提供的体育课程、体育活动的全面性,加强整体优化设计,避免开设单一体能或者体育项目的学习,是研究结果给予的重要提示。对结构化运动课程的组织形式进一步分析,发现技能站组能够更好提升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特别是在LMS 的干预效果方面。其原因可能是技能站提供给幼儿相对更多自主选择动作练习的机会,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文献指出实施技能站的指导者为专家、体育老师或干预实施者本人,其专业背景、能力水平对于改善干预效果可能具有重要影响,提示应关注幼儿基本动作技能学习指导者的专业背景或提供指导者足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所得结论尚需更多研究予以验证:(1)由于部分研究缺乏可提取的数据,导致纳入文献数量较少、总体文献质量不高;(2)纳入文献间的异质性较高,可能与运动干预周期、频率、时间及内容不统一有关;(3)纳入文献未关注运动干预效果在不同年龄、性别间的差异,尚无法进行比较;(4)在干预周期的亚组分析时,由于纳入文献较少且干预周期跨度较大,在进行分组时出现断层的情况。
运动干预对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提高具有显著作用,其中,5~15 周、2~3 次/ 周、20≤t<50 min,采用结构化运动课程的运动干预效果良好。今后研究应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特别是对运动干预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评估,以确保运动干预的有效实施。
建议对促进学龄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运动干预方案进行进一步探索,以确定有效干预措施的关键特征,包括干预周期、频率和时间,以及干预内容、比如结构化运动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组织等。同时,建议基于现有研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育部发布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幼儿园开展体育教学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