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勤
在门诊,经常有患者神色焦虑地拿着胃镜检查报告前来询问,报告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或中度或重度肠上皮化生“+++”等描述,让他们感到紧张困惑:肠化生是什么?听说肠化生与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果真如此吗?要了解胃癌的癌前病变——肠化生与异型增生,就要先从慢性萎缩性胃炎说起。
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主要因黏膜上皮遇到各种致病因子(如药物、微生物、毒素和胆汁反流等)的反复刺激,发生慢性持续性炎症性病变后形成。临床上,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即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占慢性胃炎的50%~85%,发病年龄为31~50岁。大多数患者缺乏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腹胀、嗳气、反酸、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经正规治疗后,患者多能痊愈。
慢性萎缩性胃炎约占慢性胃炎的20%,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的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可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其症状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相似,缺乏特异性,且症状轻重与黏膜的病变程度并不一致。大多数患者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个别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可有出血等情况发生。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可以康复,最终发展为胃癌的只是极少数。
在很多情况下,萎缩性胃炎是衰老的表现,就像人老了脸上会长皱纹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也会萎缩。比如45岁以上的人,如果做胃镜取活检、做病理,就有可能会发现胃萎缩;如果到了70岁以上再做胃镜,基本都会发现胃有萎缩现象。所以并不是在胃镜下发现了萎缩,就一定是病理性萎缩性胃炎或一定会发展为胃癌。是否为胃癌,需要在做胃镜时钳取一小块组织做病理检查,才能得出被认为是“金标准”的结论。
大量的长期研究证实,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时有一部分可转变成胃癌。
看懂胃镜检查报告
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靠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检,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的表现不同。
非萎缩性胃炎,又称红斑渗出性胃炎,胃镜下可见黏膜红斑相间,以红为主;或者可见红斑(点状、条状、片状等不同形态),有时会伴有黏膜粗糙、出血点、出血斑、水肿等情况。
萎缩性胃炎,胃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色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下血管纹理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有肠化生者,可见散在的白色扁平状隆起。
胃镜下黏膜活检,是取2~5块胃黏膜组织,观察其组织学变化,对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予以分級,“+”为轻度,“++”为中度,“+++”为重度。
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肠上皮化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表现,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黏膜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它是胃黏膜损伤的一种指标。根据科雷亚教授提出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演变的规律模式:“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此模式已得到广泛认同。可见,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确实与胃癌关系密切。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被称为胃癌的癌前疾病,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则被称为胃癌的癌前病变。
其中,肠上皮化生按组织学分类可分为小肠型化生和大肠型化生,这两者又可分为完全性化生和不完全性化生。只有最后一种(不完全性大肠化生)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癌前病变,其余三种大多只是炎性反应,是完全可以逆转的。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癌前病变(不完全性大肠化生)发生率仅占所有肠上皮化生的5%左右,而且它要演变为胃癌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在10年以上,其癌变率仅为1.9%。
异型增生或称非典型增生,是指胃黏膜上皮和腺体的一类偏离正常分化,形态和功能上呈异型性表现的增生性病变。一般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前几乎均先有异型增生,很少可不经过这个阶段而直接从正常转化为恶性。异型增生是介于单纯性增生及肿瘤性增生之间的交界性病变,是真正的癌前期病变,也是用来衡量肠上皮化生严重程度的病理学名词。临床上轻中度异型增生被称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而重度异型增生则被称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人们需要重视的是重度异型增生或者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肠化生与异型增生的治疗
目前,肠上皮化生尚未被列为独立的疾病。治疗主要以纠正病因(如根除幽门螺杆菌等)、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动力等为主。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予以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内镜下局限性的可疑病灶,可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剥离术。
不论病因如何,所有萎缩性胃炎患者均应戒烟、忌酒,避免服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避免食用对黏膜有刺激性的食品,如过酸、过甜、过咸、辛辣、过热、过冷的食物,以及浓茶、咖啡等。
腹泻都是炎症性肠病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炎症性肠病的检查包括哪些?就诊前需要准备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解丽将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平时会遇到的各种肠道疾病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欢迎扫码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