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东, 赵黎明, 吕 军*
(1.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郑州 450008; 2.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郑州 450044)
为全面掌握河南省水生动物病情发生及流行情况, 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02年起组织开展了全省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工作。 经过多年发展,全省病情监测体系基本健全,监测队伍基本稳定,监测手段不断强化,预测预报工作不断科学, 为政府部门决策和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 随着渔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的深入推进, 河南省水产养殖业养殖模式也发生了相应改变。 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的加强疫病防控为重要抓手, 以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的全面实施为举措,2021年水生动物病害发生面积和造成的经济损失相比2020年有所减少。 但是,2021年由于受气候、 水环境变化以及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河南省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的疾病发生情况依然严重,新发病的威胁仍然存在。
2021年监测的品种有鱼类、虾蟹类和龟鳖类3个养殖大类的19个养殖品种(表1)。 在18个地市64个县(区、市)设立了172个测报点,监测面积11987 hm2,其中淡水池塘9792 hm2。
表1 2020年河南省监测的养殖品种
2021年大部分养殖品种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害,流行趋势与2019年基本一致。 全年上报月报汇总数据9期,以6~8月三个月为发病高峰期,病害种类较多,发病周期长。 病源以生物源性疾病为主,在生物源性疾病中又以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较严重。
2.1.1 水产养殖发病种类
全省监测到水产养殖发病种类12种, 其中鱼类10种、虾蟹类1种、龟鳖类1种,见表2。
表2 水产养殖发病种类
2.1.2 水产养殖病害种类
全年监测到的水产养殖病害种类有35种, 其中病毒性疾病7种,细菌性疾病10种,真菌性疾病2种,寄生虫病10种,非病原性疾病6种,见表3。
表3 水产养殖病害种类
2.1.3 各养殖种类平均发病面积率
各养殖种类平均发病面积率为21.7%,最高的为鳙鱼达到64.7%, 最低的鲫鱼为0.025%, 见表4。 与2020年相比,鳙鱼和鲢鱼发病面积率上升较大。
表4 各养殖种类平均发病率
2.2.1 草鱼
草鱼监测到的病害主要有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等9种, 其中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发病面积比例最高, 草鱼出血病死亡率最高,8月份的发病面积比例最高为0.61%,见图1。
图1 草鱼不同季节发病面积比
2.2.2 鲢鳙
鲢鳙监测到的病害主要有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等12种, 其中细菌性肠炎和小瓜虫病发病面积比例较高,赤皮病的死亡率最高,10月份的发病面积比例最高为9.77%,见图2。
图2 鲢鳙鱼不同季节发病面积比
2.2.3 鲤鱼
鲤鱼监测到的病害主要有鲤浮肿病等16种,其中烂鳃病发病面积比例较高, 鲤浮肿病的死亡率较高,8月份的发病面积比例最高为0.32%,见图3。
图3 鲤鱼不同季节发病面积比
2.2.4 鮰鱼
鮰鱼监测到的病害主要有斑点叉尾鮰病毒病等11种,其中鮰鱼肠败血症发病面积比例较高,小瓜虫病的死亡率最高,6月份的发病面积比例最高为1.17%,见图4。
图4 鮰鱼不同季节发病面积比
全年共检测70个样品, 经检测15个样品检出CEV阳性。 在15个检出的阳性养殖场检测点中,省级原良种场1个,苗种场3个,观赏鱼养殖场7个,成鱼养殖场4个,见图5。 以上检测点没有出现大规模死鱼现象,配合水产主管部门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了消毒、隔离措施。
图5 养殖场点的阳性检出情况
根据历年的监测结果, 结合河南省水产养殖的特点, 预测2022年可能发生流行的水产养殖病害主要包括:草鱼、鲢鳙鱼、鲤鱼、鲫鱼、鳊鱼和鮰鱼等河南省主要养殖的大宗淡水鱼类仍可能以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鮰鱼肠败血症等细菌性疾病和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孢子虫病等寄生虫疾病为主。 2021年重大疫病专项监测鲤浮肿病检出率较高,达23.1%,明年需重点防范鲤浮肿病和鮰鱼肠败血症。
重视种苗购入前的检疫工作, 引导养殖户主动对引入的苗种进行检疫和消毒,建立苗种隔离池,加强日常管理。
合理布局,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围绕绿色、生态、健康、高效的目标,积极发展节水、节地、节能、减排型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引导逐步淘汰资源消耗大、废水排放超标的落后养殖模式。
围绕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 宣传国标渔药知识和实用技术,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做到规范用药、科学防病。
加强疫情监测,切实做好疫情预警预报。建立严格的疫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