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统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和睦涧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田书记”,也是南京市高淳区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已有10余年,魏统田始终坚持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结合起来,以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带领党员群众蹚出了一条“党建强社、合作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田书记”先后荣获江苏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突出贡献奖和“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江苏省首批“百名示范”村书记、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南京市“新时代先锋”等称号。
魏统田是土生土长的和睦涧村人,回村任党总支书记前,他一直在外闯荡,承包装修工程,凭借着敏捷的思维反应和出色的沟通能力,魏统田的装修公司经营得火热,慢慢攒下一些钱,他也成了全村第一位买汽车的洋气人。可当他开着汽车回到家乡,才发现村里的路不好走,车子开不到家门口,每次回来只能把车停在村口走回家。看着村里的情况,魏统田心里很难受,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了,可是家乡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邻里乡亲还过着苦日子,他想着得为家乡做点什么。带着这个朴实的愿望,2008年,他欣然服从当时的镇党委安排,放下手中的生意,回村担任党总支书记。
魏统田刚到村那会儿,和睦涧村是个经济薄弱村,全村851户农户,贫困户就有70户,人均年收入不足7000元,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长期在镇里垫底,村“两委”班子信心不足,缺少干劲。为了摆脱村庄发展停滞不前的窘境,魏统田想到现在城里人都爱吃有机食品,而和睦涧村紧靠胥河,360省道穿村而过,又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以尝试发展市场需求大的有机大米种植。为了做示范,他和村里的党员干部凑了5.1万元,承包300亩地,村集体先后牵头组建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社区经济股份合作社和劳务专业合作社,热火朝天干了起来。
在成立之初,4家合作社在各自经营范围内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经营业务和职能交叉重叠等问题。2014年,和睦涧村以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通过开展综合社试点项目,以撤并、参股等方式将4家合作社的服务职能整合到水稻专业合作社,由此水稻专业合作社通过承接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资产管理、村民服务等新的职能,开启了综合社的运作模式。在产业发展上,合作社具体实施了“八个统一”,即统一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耕种、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为成员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性服务,并实行了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
合作社以村党总支为引领,村集体经济组织参股,其中:村集体出资占67.82%,农户出资占32.18%,合作社运行中不断规范财务管理和成员账户建设。一是健全会计机构,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现有出纳1人,由村(社区)会计委托代理中心记账核算。二是建立成员账户,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为每户成员建立1个成员账户,准确记载成员出资额、公积金量化份额、合作社交易量(额)等内容,及时记录其权益变动、盈余分配等情况。
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面向本村农户,成员结构可以概括为“454+1”模式,即“454户农户加一个村集体”,村集体出资代表了全村农户集体量化的资产,收益归全体成员共有共享。
具体而言,合作社主要有三类成员:一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团体成员;二是本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的农户;三是以货币形式出资的本村农户。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代表村集体入股,共出资373万元,占比67.82%,其中,货币出资318万元,523.37亩集体土地作价出资33万元,包含水田319.75亩(作价750元/亩)、旱地203.62亩(作价450元/亩),548.59亩集体水面以400元/亩作价出资22万元;454户农户共出资177万元,占比32.18%,其中,454户农户2159.61亩土地作价入股150万元,包括水田1760.48亩(作价750元/亩)、旱地399.13亩(作价450元/亩);货币出资共47万元,除27户农户以货币形式出资27万元外,合作社还采用“产业链+贫困户”的模式,利用财政扶持低收入农户资金以及“万帮万”(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扶持低收入农户资金共20万元,平均量化给70户低收入家庭,将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作为低收入农户增收基金。
为推进标准化生产,合作社专门成立了技术服务小组(农机队15人、植保队5人),劳务服务小组(30人),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农机、植保、技术信息、劳务用工、农业保险、农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物业管理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民合作社实体。
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3623亩,其中旱地605亩,水面418亩,发展有机水稻生产基地2600亩(种植改良稻品种面积1000亩),在发展有机大米基础上又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发展经济林果水蜜桃200亩,白玉枇杷100亩,水产养殖300多亩,新建5000平方米连栋大棚、2000平方米玻璃温室和32亩有机蔬菜大棚等。投资2000多万元开展农田整治,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购置了10余台(套)农用设备,建设了400平方米农机库、400平方米保鲜库、1个直营店、620平方米粮食加工厂、432平方米成员培训中心及产品陈列室、528平方米烘干房、306平方米粮食仓储中心、70平方米稻文化馆,有效提升了合作社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
合作社与村委会合力打造以有机大米为特色的稻乡文化村,融入稻米文化展示、稻田大地景观、稻草艺术体验、传统美食体验等生态旅游因素,打造经济发展与稻米文化相结合的田园综合体。2020年,和睦涧村盘活闲置的原幸福小学,引入教育和艺术类人才,启动南京松湖云谷青少年乡村实践阳光学堂项目,项目集产业融合、观光休闲、科普宣传、文化教育和劳动实践为一体,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约200亩,建成后将聚合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类资源,与合作社形成联动,为人才、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持续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保障。
2010—2019年,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所产大米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2011年,正式注册“和睦涧”商标;2013年,“和睦涧”有机大米在第七届江苏省农民合作社产品展销会上获“最佳人气奖”;2015年,“和睦涧”商标被南京市评为著名商标;2016—2018年,“和睦涧”牌有机大米获得江苏省名优农产品称号;“和睦涧”牌有机大米入选2016年度江苏省十家农民合作社十个最畅销产品品牌;2019年,获评江苏省优质大米、江苏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当前,“和睦涧”有机水稻亩产500~600斤,还开设了有机大米直营店,销售价每斤可达10元,比农户卖原粮高出1~1.5倍。
2015—2019年,合作社年均经营收入800多万元,5年提取公积金174万元,分红960.29万元,其中村集体分红164.5万元,农户成员分红795.79万元;2020年,合作社经营收入836万元,盈余219.22万元,提取公积金33万元,盈余返还146.42万元,剩余盈余分配39.8万元,其中农户分红150.38万元(低收入农户入股分红3.96万元),户均达3312元。
|高淳区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人工拔秧
合作社10多年来,积极探索创新,一是探索了合作社建设新机制。合作社由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参股、农户承包经营权入股、财政扶持资金量化入股的做法,拓宽了合作社发展的新思路。二是推行了村社分设新模式。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财务独立、分账管理的做法,开辟了村集体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增收、帮扶低收入农户脱贫的新途径。
通过发展合作社,壮大了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共同增收,让村民从土地租金收益、合作社二次分红、务工就业等多渠道实现增收。通过将低收入农户靶向资金和扶贫基金入股合作社、农户土地流转入股等渠道,5年来贫困群众分红18.54万元,70户低收入农户全部实现脱贫;在惠民福利工作方面,2016—2020年,实物分红有机大米17.31万斤,惠及2885位村民;在务工收入方面,合作社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积极作用,目前日均用工50多人,年均发放工资60多万元;持续性救助大病及困难户383人,发放补助23.68万元;合作社将收入投入到村庄设施条件改善中,例如新建400多平方米医务室,大力改善村庄医疗卫生条件;此外,合作社还积极参与村庄公益事业,村民如果患上大病或者考上大学,合作社均会给予2000元的资助或奖励。2008—2021年,村集体年收入从23万元逐渐增加到350.23万元,和睦涧村民人均收入从2008年的8799元逐步增长到2021年的32265元。
魏统田表示,目前合作社发展有了一点成效,但仍存在两方面的难题:
一是专业性人才亟待进一步引进。当前,合作社参与者大多是农民,成员代表也大多是种植养殖大户,虽然具备长久积累的农事经验,但已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对如何将产业做大做强以及对合作社和产品的定位把握不清晰,存在与现代农业发展脱节的现象;同时,合作社内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进一步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二是利益分配机制有待进一步规范。合作社多样化的出资形式和成员构成增加了农民合作社运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但不可避免地使利益分配变得复杂,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盈余分配,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
未来,合作社将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做大做强有机大米特色产业。依托合作社加快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建设生态优质、环境优美、功能优化的绿色生态农业区。二是深挖传统农耕特色文化品牌,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以有机大米为文化活动载体,形成系列文化活动;建立健全品牌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引导企业等市场主体投资文化活动,借助在建的欢墩坝现代农业观光基地,培养一批活跃于城乡之间的文化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