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辉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1306)
提 要:在对现实世界的描述中,时间与空间概念是不可回避的话题,离开它们任何一个都是不可想象的。那么,它们在语言表征中的地位等同吗?为此,本文首先通过考察早期英语语料库EEBO 发现:从1470s-1670s 期间,时间表征远多于空间表征,这不仅体现在范畴频次上,也体现在总频上。随后,通过COHA(1810s-2000s)语料库得到进一步确认。相对于空间而言,时间主导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其理据可能在于它比空间表征能更多体现千变万化的、动态的物质世界特性,同时“看不见”的时间比“看得见”的空间更应显性化,以示其存在的特殊性。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时间概念不是随意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而是一个事关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哲学所追问的就是关于存在者之存在、关于现实的现实性(Wirklichkeit)、关于实在的实在性(Realität)(海德格尔2016:7)。也就是说,时间是现实存在的基本形态,因为任何事件都是在特定时空环境下进行的,不可能只有时间而没有空间,或只有空间而没有时间,两者缺一不可。若是没有时间或空间表征,那一定是特定语境中不言而喻的,否则不可理喻。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论著很多,如国外的 Clark(1973)、 Herskovits(1986)、Bryant 等(1992)、Franklin 等(1995)、Hayward 和Tarr(1995)、Mellor(1998)和Talmy(2000)等;国内的李烈炎(1988)、李继宗和李曙华(1989)、邬焜(2005)、陈忠(2009)、储泽祥(2010)、程瑞(2012)和薛兵、张绍杰(2016)等。但有关时间与空间表征是否等量、分布频率是否等量和历时演变是否同步等问题都需要证明,特别是实证,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准确定位时间与空间的地位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为此,笔者首先考察美国Brighham Young University 的Mark Davies 开发的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EEBO)语料库(1470s-1690s,其库量达7.55 亿),然后通过其COHA语料库进一步确认,该语料从1810-2000年,其库量达4 亿。这样,前后两个语料库历时400年左右,通过比较可以看得更清楚、更准确。
根据EEBO 语料库{AM}中的时间表征,本文主要考察花费时间(SPENDING)、持续时间(DURATION)、特定时间(PARTICULAR)、相对时间(RELATIVE)和时频时间(FREQUENCY),因为它们是时间表征的主要范畴类别。
2.11 花费时间
考察语料库中{AM:01}的时间表征发现,前100 位的总频次达319546,其中前15 位是save,spent,saved,saue,spend,spare,spared,sleep,was⁃ted,wast,saving,sleepe,slept,saued,sauing,其部分频次演变如表1所示:1520s 以来,整体处于不断匀速递增态势,但也有少量例外,如[saved]到1570s时段基本不用,随后又突然增长,到1670s 时段达4700,而[saue]到1670s 时段则基本不用。
表1 花费时间的演变频次比较
2.12 持续时间
考察语料库中{AM:02}的时间表征发现,前100 位的总频次达893259,其中前15 位是long,eternal,eternall,length,shortly,at,temporal,temporall,longe,eternity,tedious,longer,short,time,eternally.其部分频次演变如表2所示:1520s 以来,整体处于大幅度快速递增态势,但也有少量例外,如[eternall][temporall]和[longe]到1670s 时段则大幅度减少。
表2 持续时间的演变频次比较
2.13 特定时间
考察语料库中{AM:03}的时间表征发现,前100 位的总频次达2011468,其中前15 位是when,day,whan,dayes,then,ever,days,uncer⁃tain,date,arrived,vven,daies,arriued,whenso⁃ever,daye.其部分频次演变如表3所示:1520s 以来,60%处于大幅度快速递增态势,但也有少量例外,如[whan]到1670s 时段大幅度减少,[dayes]也有所减少。
表3 特定时间的演变频次比较
2.14 相对时间
考察语料库中{AM:08}的时间表征考察发现,前100 位的总频次达7153123,其中前15 位是then,now,before,new,still,old,yet,till,for⁃mer,present,onely,afterwards,follow,already,ancient.其部分频次演变如表4所示:到1670s 时段,100%处于大幅度递增态势。
表4 相对时间的演变频次比较
2.15 时频时间
考察语料库中{AM:10}的时间表征发现,前100 位的总频次达2185021,其中前15 位是nev⁃er,again,neuer,againe,often,sometimes,once,always,alwayes,measure,alwaies,oft,agayne,ever,oftentimes.其部分频次演变如表5所示:到1670s 时段,80% 处于大幅度递增态势,但也有20%例外,如[neuer]和[againe]则急剧减少。
表5 时频时间的演变频次比较
2.16 总体态势
考察EEBO 语料库{AM}中的时间表征发现,前100 位的总频次达13782726,如图1所示:从1470s 到1670s 时段,相关表征一直处于增长态势,特别是1520s 后,涉及不同词类,其中前15位是then,when,now,time,before,day,never,long,new,still,old,yet,times,again,neuer.
图1 早期英语时间表征演变的总体态势
考察发现:相对时间最多,达43.21%;花费时间则最少,为2.01%。按频次的多少可排列为:相对时间>时频时间>特定时间>持续时间>花费时间,如图2所示:1520s 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之前不仅数量少,而且变化不定;之后则相对稳定,呈稳步增长态势,到1670s 已经达到最高峰值。同时,相对时间的表征最为突显,增长最多、最快。
图2 早期英语时间表征的演变态势比较
根据EEBO 语料库{AL}的空间表征,分别考察空间距离(DISTANCE)、空间延伸(EXTEN⁃SION)、空间位置(PLACE)、相对空间(RELA⁃TIVE)和空间方向(DIRECTION),因为它们是空间表征的主要范畴类别。考察对象有空间词,也有与空间词搭配的词。
2.21 空间距离
考察语料库中{AL:01}的空间表征发现,前100 位的总频次达659313,其中前15 位是fur⁃ther,little,a,distance,short,length,farther,near,far,distant,neere,avoid,close,as,farre.其部分频次演变如表6所示:整体起步都较低,1570s 才真正起步,随后一直处于不断递增态势,到1670s 时段都达到最高峰值。
表6 空间距离的演变频次比较
2.22 空间延伸
考察语料库中{AL:02}的空间表征发现,前100 位的总频次达1165322,其中前15 位是downe,small,large,down,half,low,halfe,lower,made,vast,great,height,make,reduced,spread.其部分频次演变如表7所示:1570s 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整体处于不断递增态势,但到了1670s 时段,20%不再递增,如[downe]和[halfe].
表7 空间延伸的演变频次比较
2.23 空间位置
表8 空间位置的演变频次比较
2.24 相对空间
考察语料库中{AL:05}的空间表征发现,前100 位的总频次达2027657,其中前15 位是high,side,open,sit,mouth,lay,highest,higher,opened,right,within,lye,lie,lying,sides.其部分频次演变如表9所示:整体处于不断递增态势,1570s 是一个重要转折点。
表9 相对空间的演变频次比较
2.25 空间方向
考察语料库中{AL:06}的空间表征发现,前100 位的总频次达1019341,其中前15 位是true,about,turned,forward,inward,turne,direct,out⁃ward,turn,whither,thereto,directed,direction,therein,turning.其部分频次演变如表10所示:整体处于不断递增态势,1570s 是一个重要转折点。
表10 空间方向的演变频次比较
2.26 总体态势
考察EEBO 语料库{AL}的空间表征发现,前100 位的总频次达6396748,其中前15 位是where,here,place,there,put,true,places,full,high,downe,small,side,open,presence,sit,其总体态势如图3所示:
凸显校园媒体自身特色,力求与众不同。各高校应注意凸显校园媒体自身特色,避免大众化。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特长,挖掘自身的特色,打造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校园媒体运营品牌[]。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会新媒体平台应秉持着“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校训,打造“知”与“行”兼备的校园新媒体。
图3 早期英语空间表征演变的总体态势
空间距离、空间延伸、空间位置、相对空间和空间方向每个类别的整体情况又如何呢?考察发现:空间位置所占比最高,达40.91%。这样,按频次从高到低可排列为:空间位置>相对空间>空间延伸>空间方向>空间距离。1470s 时段最少,为8057;1670s 时段则最多,为866163,增长了107 倍左右,其中1520s 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如图4所示:
图4 早期英语空间表征的演变态势比较
通过以上考察发现,时间与空间表征既有相同点,也有相异点:两者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其频次在不断增长,1470s 时段最少,而1670s 时段则达到最高峰值。在这个过程中,1520s 时段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之前50年变化不大,而之后150年增长速度加快。不过,两者也有不同,前者时间表征明显多于空间,比后者多40%以上,且更多元化、增长速度更快,如图5所示:
图5 早期英语时间与空间的表征量比较
上述结论是否可信需进一步考证。为此,笔者根据上面时空部分的前3 类通过COHA 语料库(1810-2000)近二百年来的情况进行再考察。
(1)考察时间(相对时间、时频时间和特定时间)。为了保持考察对象的延续性,从EEBO 语料库分别选择10 个相对时间表征(即现在还通用的、过时的不考虑,下同):[then][now][be⁃fore][still][till][former][afterwards][already][ancient][presently];10 个时频时间表征:[nev⁃er][again][often][sometimes][once][always][ever][sometime][frequently][frequent]”和10个特定时间表征:[when][day][date][occasion][whenever][while][season][timely][anniversa⁃ry][temporal]。然后,根据COHA 来对其分别进行历时考察,结果发现:相对时间的频次仍最多,达30536.04。1850s 时段是高峰期,达15634.12,之前相对低一点,之后也相对递减,如表11所示(黑体表示类别量,黑体加表示最大类别量,黑体加表示最后的总量,下同):
表11 近二百年3 类时间表征的演变频次比较
(2)考察空间(空间位置、相对空间和空间延伸)。从EEBO 语料库就前3 位空间类别分别各选10 个,其中空间位置表征:[where][here][place][there][presence][away][absence][else⁃where][absent][remove];相对空间表征:[side][within][upper][above][opposite][external][midst][under][middle][below]和空间延伸表征:[down][lower][vast][height][spread][thick][extend][deep][narrow][breadth]。结果发现:空间位置仍最多,达32346.54。1900s 时段达到峰值,为11597.81。之前在缓慢增加,之后在缓慢减少,如表12所示:
表12 近二百年3 类空间表征的演变频次比较
再次证明时间的表征(74020.72)及多元化方面都远超空间表征(53778.37),前者比后者多28%左右,其总体态势如图6所示。如果考察的数量和范围再加大,它们之间的差异可能还会更大。
图6 近200年前三类时间与空间表征量比较
考察发现,时间表征远多于空间表征,这不仅体现在类别频次上,也体现在总频次上。同时,前者表征比后者更多元化,其理据可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时空定位。陈世国(2000)认为,时间的量度标准以其在空间中的稳定性为依据。早在古代,人们就根据昼夜循环、四季更替这样周而复始的地球自转、公转两种运动的周期规定了时间的基本单位日和年,因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在一定的空间中是稳定的,其周期是恒定的。随后,人们创造出日晷、滴漏等仪器利用月影变化、水或沙的运动将日划分为时辰。再后来,出现较精确的机械计时仪,进一步将小时划分为分、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本世纪,人们又利用在一定空间内周期更加稳定的石英晶体的振动以及某些元素原子内部的电子在能级间跃迁时产生的辐射,制成更为精确的石英钟、原子钟。时空都好像有一个非常客观的标准量度,实际上时空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比如,时间和空间会随着相对于不变光速的各种不同速度而变化:时间的流逝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加快而缓慢,物体沿着运动方向的长度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加快而收缩,这就是所谓的“时间延缓”和“长度收缩”理论。据相关科学报告:当物体速度达到光速的50%时,其长度收缩14%;当物体速度达到光速的90%时,其长度要收缩45%;当物体速度达到光速的99%时,其长度要收缩86%。对于“时间延缓”而言,不仅是相对运动中的一切物体,运动时必然存在相对论效应,而且是实验效应。所谓穆斯保尔效应,就是通过运动中的“原子钟”波长红移现象,证实了时间延缓的实验效应。一旦把寿命极短的μ 介子在加速器里加速到光速的99%时,其寿命则延长7.09 倍,每秒8 公里速度的宇宙飞船上时间比地球上的时间延缓2%。
其次,时空表征。空间经验是人类普遍都具有的,表现为人们对现实世界中多种多样空间关系的认知,如方位表征“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距离表征“远、近、高、低”等。这些空间经验归纳起来有3 种(吴国盛2010:1-3):(1)事物的存在涉及位置、地方和处所,即place 经验;(2)事物移动后所留下的“空”状态,即void 经验;(3)物体的大小、形状、长宽高,即extension 经验。这些空间经验是我们行事的基础与保障,因为任何事件都是在特定时空下进行的。陈忠指出,所有事件都会在时间的链条上发生、持续和完成,占用一定的时间;同时,事件也在一定的空间里发生、发展和变化,占用一定的空间,这由事件的属性所决定(陈忠2009:10),即使出现“去时间化”(atemporalization)也如此。当动词的语义指向不是事体而是另一个动作的程度或结果时,该动词就发生了“去时间化”(莫启扬2016:48)。如在行为动作后加“的”字就出现的指称化现象:“先把你正在看着的放在一边,把这本先看了。先把你看过的谈一谈。请把你昨天看了的跟我们说一下”。即便如此,它还是一个事件表述,只是隐含了时间,是特定语用语境要求的结果,是暂时转换而已。因为还可在动词谓语前同时加上时空副词来修饰动词,说明动词的动态性存在,若完全指称化,就不能加时空副词。英国哲学家梅勒认为,时间与事件具有关联性,应该把所有在时间中的实体称作“事件”,时间的流逝就是事件,时间与事件不可分割(Mellor 1998)。时间概念的任何发展阶段都离不开事件,它最初是人类在处理自身与外界事件关系时自发抽象出来的,用于定位、度量事件变化进程的最普适尺度,它是人类对事件的一维抽象,时间过滤掉事件中所有的空间结构,是对所有事件绵延进程的抽象。
其三,时空辩证认知。当我们最初来到这个世界时,对空间的感知是显性的,而对时间的感知则是隐性的。也就是说,对后者的感知需要借助外界工具或手段。如从汉语的“时间”构字来看,它们都离不开“日”,因为古人观察时间往往会借助“太阳”。时间与空间按正常的逻辑推论存在3 种关系:(1)等量关系,时间=空间;(2)优先关系,时间>空间;(3)滞后关系,时间<空间。不管何种关系,时间与空间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维度,前者是动态的,而后者则是相对静态的。(刘庚王文斌2021:109)动态的比静态的往往更受关注,因为动态更具吸引力,更能引起感知与心理方面的注意。时间虽看不见,但让我们有紧迫感;空间虽看得见,但人们总是视而不见。也许是前者不可控,后者可控,如一个桌子可以变成我们所需要的形态或形式,即可移动、可变形、可拆、可组装等,但2 小时时间不可人为地变成2 分钟、1 秒钟或2 天、2 个月,除非离开地球。
最后,历史背景。15世纪末到17世纪末二百年左右的时间不仅是英语发生巨变的早期,涉及语音、拼写、词汇、语法等(李赋宁1992:205-290),也是英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语言准备期。同时,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不仅在国内搞圈地运动,也希望从国外获取工业革命所急需的资源,世界新航线的开通是英国这个岛国向外延伸所力求的条件。为此,在空间定位基本明确的情况下,英国这时最为急需的、最为重要的是时间,越快越好、越及时越好,从英语习语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就可见一斑,这为英国后来成为“日不落帝国”打下坚实基础。1800年以来,西方人对时间格外关注,因为他们忙碌着到处征战,以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时间与空间作为现实世界的两个基本维度和存在方式,哪一个更具主导性?通过对早期英语语料库EEBO 的考察发现,在1470s-1670s 期间,时间表征远多于空间表征,这不仅体现在范畴频次上,也体现在总频次上,且该结论通过COHA(1810s-2000s)语料库得到进一步确认。也许是时间看不见,需要明示;空间则相对看得见,不需要明示。当然,还有其它方面的动因,其普适性还有待进一步从其他语言方面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