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击者出发了

2022-01-25 10:43
百科知识 2022年2期
关键词:楚科奇活度斑马鱼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首个行星防御任务——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探测器最近发射升空,它将在2022年10月2日进行小行星撞击试验,为防御小行星可能对地球的威胁提供经验。此次的撞击目标是一个双小行星系统,其中一颗小行星——迪迪莫斯A直径约为780米,它被一颗直径约为160米的小行星——迪迪莫斯B所环绕,DART将瞄准较小的小行星迪迪莫斯B进行撞击。迪迪莫斯A/ B不是越地小行星,重定向试验将不会造成小行星与地球撞击的危险。DART会以6千米每秒以上的速度冲向目标,比战斗机的速度快10倍,足以在目标上留下一个直径10~20米的弹坑。由于迪迪莫斯B以0.5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围绕母体转动,因此,碰撞会将小卫星踢到一个更短的轨道上,地球上的雷达仪器将测量到这种变化。

以色列研究人员通过斑马鱼实验有了一个发现,朝着解开人为什么要睡觉这个谜团更近了一步。当我们醒着的时候,体内的稳态睡眠压力会增加,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这种压力就越大。在醒着的几个小时里,紫外线、神经元活动、辐射、氧化应激等因素会造成神经元中的DNA持续损伤。当DNA损伤的积累达到最大阈值,稳态睡眠压力便增加到了触发睡觉的冲动。随后的睡眠促进了DNA修复,从而减少了DNA损伤。研究发现,PARP1蛋白是DNA损伤修复系统的一部分,是最先做出快速反应的蛋白之一。它可标记细胞中DNA的损伤位置,并“招募”所有相关系统来清除DNA损伤。研究还发现,至少需要睡6小时才能减少稳态睡眠压力并修复DNA损伤。斑马鱼睡眠时的神经活动特征与人类相似,是研究睡眠的对象。同样的实验结果也在小鼠身上得到了验证。未来的相关研究将能拓展到更多其他动物乃至人类。

日本研究人员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勾勒出在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流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质铯137的流動途径。研究人员在北太平洋761处地点采集了表层海水,调查铯137和铯134的放射性活度,并收集共同研究和各国政府的监测等数据,通过使用模型计算,结果发现,铯137抵达美国西海岸后部分北上,扩散到太平洋最北部的白令海和北冰洋边缘的楚科奇海,后又回流至日本东北沿岸。2017年,在白令海测得其放射性活度为0.003贝可勒尔每升海水,在楚科奇海则为0.004贝可勒尔每升海水。

猜你喜欢
楚科奇活度斑马鱼
斑马鱼天生就能辨别数量
变动的世界中,不变的“楚科奇人”
《聊斋志异》中的夜叉国在哪里
俄浮动式核电厂开始向楚科奇供热
CaO-SiO2-FeO-P2O5-Al2O3脱磷渣系中组元活度的计算
瓜蒌不同部位对斑马鱼促血管生成及心脏保护作用
核电厂惰性气体排放活度浓度的估算
钻井液处理剂溶液活度测量方法对比
楚科奇海悬浮体含量分布及其颗粒组分特征
几种石油烃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