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友林
这是一节数学课,学习内容是“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课堂总结时,学生说:“小括号就是银行卡的金卡,优先;如果有中括号,那是银卡,接着优先。”
听课教师都笑了,我也暗暗为他叫好。学生用自己生活中的经历与经验来解释数学问题,说出富有童趣的语言。而这样的话,从教师口中能说出来吗?这启示了教师该如何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
其一,教师要有丰富而完整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既有日常生活,也有教师的教育生活。教育生活應当包含课堂生活、阅读生活、写作生活等。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与学生一同阅读报刊、撰写小文章的习惯,即便是一道数学习题的分析与解答,也要把这个问题分析清楚,还要以学生的角度考虑。这个过程,也是我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语言的过程,更是锻炼自己教学话语的过程。
其二,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水平对接,在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找到与学生适应的“浅出”接口。想起自己曾经教学一道数学题的经历,题目是“如果a、b、c是不等于0的不同自然数,A=a×b×c,那么A至少有几个因数”?教师的想法是:“要考虑至少有几个因数,在a、b、c中,有一个数是1。若a=1,这样3个数的乘积是bc,即A=bc,A的因数有1、bc、b、c。A至少有4个因数。”学生是怎样想的呢?a、b、c分别是1、2、3,乘积是6,A=6,A的因数有1、2、3、6。A至少有4个因数——这是许多学生的想法。
可以看出,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许多问题的思考过程与方法需要具体的例子支撑。因而,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交流想法,然后组织学生思考:一个例子够吗?学生会再举例子。在这个过程中,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用字母表示数,通过推理完成问题的解答。
其三,教师不妨从学生的话语中找灵感,尝试“直接引”“学着说”。课堂上,教师可以借用学生的说法改造自己的教学语言。“角像张开的嘴,开口越大,角越大”,教二年级学生时,教师不妨这样描述,既不失数学的特质,又紧贴儿童的认识与理解水平。
透过教学语言,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思想一览无余。教学语言的表达不仅是一种技艺,而且好的表达有利于学习关系的创造和优质学习的实现,可以促进师生作为共同体一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