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 宇
(吉林工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00 )
针对网络文化尤其是网络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影响,我们设计了共计25个问题的问卷且均为多项选择题,希望既能反映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又能兼顾到具体的个性因素。问卷采取匿名方式,通过学生们的真实回答,了解网络文化尤其是网络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的冲击与影响,找出典型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并加以探寻和分析,为后续开展相应的网络文化的引导、教育与管理提供一些资料和参考。我们在网上发布问卷1 000份,收回问卷800份,有效问卷757份,结果显示,数据均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院校的本科、专科大学生以及研究生。在这个问卷中,内容涵盖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网络的依赖情况;使用网络的目的和关注的主要内容;网络道德和安全意识情况;网上人际交往情况;网络文化的心理体验(主要是对网络负面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对心理和情绪的影响);对主流文化包括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价与期待等。
(1)从网络的依赖情况。无论是在网的时长、时段还是在网的场合都显示出网络依赖的情况在不同的学生身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客观存在:
表1 在网时长与人数比例
表2 上网场合与人数比例
表3 网络依赖程度与人数比例
以上三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上网时长在一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平均每天在网3~4 h已经成为多数学生日常生活的一种常态,还有很多学生产生了网络依赖,离开手机便会六神无主、心理莫名焦虑,有的不分时间场合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尤其那些迷恋网游的学生甚至会为此逃课旷课、晨昏颠倒、通宵达旦。在很多高校的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刷“抖音”、玩“快手”、看电影、打游戏早已不是个别现象。诸如此类情况表明,网络及其非主流文化已经广泛渗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产生了深刻影响。
(2)上网的目的与关注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知识、拓展视野、沟通信息、交流情感、消遣娱乐仍然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动机。
表4 上网动机、关注内容与人数比例
调查结果表明,关注娱乐信息和偶像以及聊天、打网游、刷电影等的学生总数比例高于关注学习情况和国内外时事的人数,尤其是网络游戏已经成为“精神鸦片”令许多学生欲罢不能。值得注意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喜欢关注网上那些惊险刺激的暴力事件和自媒体网红的各种夸张搞怪直播,甚至用自己有限的生活费为喜欢的网红疯狂打赏。
结果显示,学生们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形形色色的网络文化尤其是那些以宣扬怪诞冷暴、边缘反叛为目的的非主流文化更是抓住了青年人喜欢猎奇刺激的心理并且以叠加的方式对其施以影响,这种状况之所以十分令人担忧,是因为它会对大学生的认知追求、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产生较大的冲击。“网络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区别在于非主流文化具有非组织性、非强制性和盲目性的特点”[1]它的泛娱乐化、功利化、庸俗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主流文化和理想信念的消解,令青年学生产生价值危机、信仰风险以及审美低俗化。从以往的访谈、调查和此次问卷结果来看,大学生喜欢的影视剧中,看青春偶像剧、日剧韩剧以及暴力犯罪、古装玄幻穿越剧、好莱坞的《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等的学生比例(71.3%)远高于看国产历史剧、国产正剧的人数(28.7%),不少学生喜欢和崇拜的明星不是那些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以及各条战线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模范人物,而是活跃在影视剧或各类线上线下综艺娱乐节目里的忸怩作态的“小鲜肉”,是那些俊男美女明星偶像以及那些一夜暴富的各路网红,他们更喜欢看明星选秀、网络直播,更喜欢惊险刺激,在追求个性自由的同时,却忽略了非主流文化的盲目性和颠覆性特质,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堪忧,久而久之必然出现主流理想信念的消弭和放逐,导致精神虚无、审美庸俗、责任淡漠、认知低下。
(3)网络道德意识和安全意识。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总体道德水平是正向发展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网络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淡漠以及是非观念的混淆。
表5 网络道德意识情况
表6 网络安全意识情况
大学是青年道德意识和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网络非主流文化中的拜金享乐、暴力色情、急功近利等内容会使大学生对原有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产生怀疑和迷惘,甚至放弃对原有的道德的坚守,导致大学生道德水准和价值判断的滑坡。同时,针对互联网上充斥着的大量西方恶意输出的文化观念和煽动性信息,比如故意挑起民族矛盾、制造地域冲突、断章取义散布谣言等企图破坏和颠覆我们来之不易的团结和稳定的信息,许多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警惕和责任感。
(4)网络聊天与交友的心理体验。大学生普遍认为虚拟世界比现实中的交友体验更加轻松、舒适和真诚。
表7 网络交际的心理感受情况
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交往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作为网络聊天的载体是大学生进行人际交流和情感沟通的重要手段,相较于现实中的真实人际往来,他们更喜欢也更愿意相信虚拟世界的简单关系,“寝室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诉衷肠”成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现象,相当部分学生从心理到行为均表现出敏感退缩,他们逃避现实、消极懈怠、情感淡漠、自我封闭、缺乏现实中与人正常交往的能力和心理准备,只有在虚拟世界中才能找到存在感和安全感,这种状态对大学生身心和人格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性的养成是十分不利的。
(5)网络非主流文化带来的情感。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尚不十分成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尚待提高,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带给他们精神愉悦的同时也带给他们心理和情感的困扰,有些不良信息会让他们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表8 对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看法情况
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对待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出现了较大的分化,尤其是网络文化中那些对英雄的恶搞、对历史和传统的否定、篡改甚至是鄙视和讥讽等不良信息,从根本上说宣扬的是一种历史虚无和道德虚无,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动摇青年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对民族的认同感,动摇对于是非的评价标准和善恶的判断界限。与此相伴随的是,这种对原有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的疑虑也会影响到行为模式的改变。
表9 网络文化对原有观念行为的影响情况
与此同时,学生一方面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一方面又会因为耽误学业、影响生活而带来心理上的负疚感和罪恶感,由此产生的紧张、焦虑、抑郁成为一种新的情绪困扰。由此可见,因为沉迷网络带来的心理困扰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又一问题所在。
表10 网络文化带来的情绪困扰情况
网络非主流文化借助便捷的参与方式,可以无所顾忌地原创、修改或解构图片、文字、游戏和视听作品并以各种日新月异的形式进行快捷的传播,这恰恰迎合了青年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自我意识强烈、希望被人关注等心理发展特点,因而使很多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满足的心理需求,得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精神愉悦,可见,“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是与互联网的固有特征及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联系在一起的”[2]
公众要承认网络非主流文化存在的意义,看到网络非主流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看到其为主流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网络非主流文化的无序状态和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表明,它也需要主流文化在对其包容和接纳的同时必须对其引导和纠偏,过滤掉杂质,引导正常的心理宣泄和情绪表达,在尊重非主流文化追求自由和个性的特质的前提下,引导非主流文化进入主流文化的范畴,在动态的互动中实现文化的融合、创新和发展。其中,校园文化的建设十分重要,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平台和技术,积极打造集思想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文化,掌握校园网络文化的话语权,提高引导水平,加强引导艺术,全面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供给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当下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却相对滞后且不完善,使许多不良文化有了生存的土壤和繁衍的温床,尤其是近年来各类线上线下的选秀节目以及网络自媒体的兴起,更是加剧了这种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网络行为的规范,对各类品位低下的选秀节目、娱乐节目、不良的网络直播以及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造谣传谣、煽动舆情、传播色情、消极颓废、地域攻击等行为要坚决打击,使大学生能够拥有一个积极健康、风清气朗的网络文化生态环境。
青年大学生是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和消费者,主流文化若要获得更多的认同感,教育者就必须努力挖掘和发现其与非主流文化的契合点。面对海量的网络文化,如何使大学生的兴趣点与网络正向的文化资源相匹配就成为高等教育实践面临的一个关键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如果对大学生一味地采取传统的“说教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是不会获得学生的认同的。大学教师要改变和革新教育理念,掌握最新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采用新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各类网络教学平台、APP小程序等的文章推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把“单向输入”变成“双向互动”,以一种“代入式”和“体验式”的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更加开放的网络思维方式和教学手段引导改变和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尚不十分成熟,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储备和稳定的三观,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尚且不足,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频繁的网络互动和交流中极易发生思维、言语和行为的偏颇,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辨识能力、网络审美能力以及网络自律水平,使网络成为获取文化知识、汲取精神营养的途径而不是传播精神垃圾的平台。与此同时,还要把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伦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课以及各科专业课的教学中,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覆盖作用以及多渠道的渗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