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应用研究

2022-01-25 08:15:42任洁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薄型不孕症宫腔

任洁

553000 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内分泌科,贵州六盘水

在女性月经周期当卵泡>1.8 cm,雌二醇≥200 pg/mL 时,子宫内膜<0.7 cm 称为薄型子宫内膜。薄型子宫内膜会导致女性出现月经失调,严重者甚至会引发闭经的可能。同时薄型子宫内膜常与人工流产手术、刮宫术、炎症反应、药物影响等有关,常伴随动脉血流压力增大,血供不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下调等。鉴于受精卵着床依赖于子宫内膜厚度,若子宫内膜较薄,会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受精卵着床率降低,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增加。目前针对该疾病常运用雌激素疗法及药物刺激改善子宫内膜血运的治疗,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以增厚子宫内膜厚度,从而提高妊娠率。但经过治疗,部分患者仍无法改善患者妊娠结局,而部分研究指出宫腔灌注G-CSF 不仅可以改善子宫内膜情况容受性,同时还可以提升受孕概率[1]。本次纳入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80 例,并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开展医学研究,着重分析宫腔灌注G-CSF 的应用效果。现将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六盘水地区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80 例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两组,均签署知情文件。同时排除药敏史、精神异常、宫颈粘连、子宫畸形、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A 组年龄23~34 岁,平均(29.65±3.54)岁;不孕年限2~7年,平均(4.21±2.55)年;流产次数1~3 次,平均(1.46±0.43)次。B 组年龄24~36岁,平均(30.19±3.60)岁;不孕年限2~8年,平均(4.64±2.71)年;流产次数1~3次,平均(1.45±0.40)次。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药敏史、精神异常、宫颈粘连、子宫畸形、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

治疗方法:①A 组予以雌激素治疗,在患者月经第8天开始指导其服用戊酸雌二醇片,1~2 mg/d,同时行B 超检查及血激素检查,尿LH 试纸检查,以子宫内膜厚度及性激素水平为依据调整戊酸雌二醇片使用剂量,经过影像学检查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7 mm,并在排卵日指导同房,排卵后予黄体酮胶囊口服治疗,20 mg/次,2 次/d。持续治疗14 d 后进行血HCG 检查。②B组宫腔灌注G-CSF 治疗:在患者月经第10、13、16 天行宫腔灌注G-CSF。治疗前指导患者取截石位,然后应用窥阴器充分暴露患者宫颈,并进行常规消毒,随后通过移植管将200 μg的G-CSF 送入患者宫颈,并缓慢注射于宫腔内。退出移植管后,需将患者臀部垫高,保持15 min 臀高仰卧位。B 超监测排卵日指导同房,排卵后予黄体酮胶囊口服治疗,20 mg/次,2 次/d。持续治疗14 d 后进行血HCG 检查。

观察指标:①子宫内膜厚度;②随访1年后的妊娠结局;③不良反应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3.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s,mm)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s,mm)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40 5.32±0.34 6.84±0.47 B组 40 5.27±0.37 8.38±0.91 t 0.629 9.509 P 0.531 0.000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B 组临床妊娠率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n(%)]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讨 论

适当的子宫内膜厚度是胚胎着床的必要条件,薄型子宫内膜会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胚胎着床率降低,流产率增加。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原因[2]:①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导致的子宫内膜偏薄,因为子宫内膜是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出现增殖的,若雌激素水平异常,就可以出现子宫内膜薄,月经量少的情况;②器质性病变,比如子宫内膜损伤、子宫内膜粘连,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盆腔的炎症或者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损伤子宫内膜导致;③先天性子宫发育畸形,与先天卵巢功能不全有关。

如果患者仅为子宫内膜薄且没有生育要求是不用治疗的,但是对于有怀孕需求的患者来说,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在指导下合理使用激素来调整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增加妊娠率[3]。针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来说,首先要检查原因,使用宫腔镜检查排除一下是否有宫腔粘连,如果有宫腔粘连,需要宫腔镜下行粘连分解手术,术后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以促进子宫内膜生长[4]。同时还可以给予大剂量雌激素,或者阴道塞17b 雌二醇,促进内膜生长。此外亦可加用一些辅助治疗手段,比如口服维生素E,阿司匹林口服改善子宫内膜流血,阴道塞西地那非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现阶段,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式为大量雌激素治疗,先给予雌激素刺激生长,然后加入孕激素,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但是长期应用孕激素会导致内膜增生过长,并且其应用过早还会抑制患者排卵,进而使部分女性患者不能达到预期的受孕需求。同时在大量雌激素的应用下,女性患者还会出现较多的药物不良反应,不利于其预后质量的提升。

CSF 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其在临床上的使用是比较多,尤其是在血液病科,主要用于各种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G-CSF 主要作用是刺激机体产生白细胞,使机体的白细胞升高,促进血小板增生,使机体处于一种能够抵御外界的状态[5]。随着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宫腔灌注G-CSF 法被逐渐应用于临床。G-CSF不仅可以使机体的白细胞升高,促进血小板增生,还可以参与卵泡的发育、生长、排卵,同时其可参与妊娠环节。将其灌注到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子宫内,不仅具有黏膜细胞增殖作用,而且能活化中性粒细胞和诱导单核细胞转化成单核巨噬细胞,促进辅助性T 细胞-2 分泌细胞因子,刺激分泌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患者血清中的G-CSF 会明显增加,并促进对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多种细胞因子产生影响,同时还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细胞的生长,并刺激内膜血管网再生,因此,G-CSF 可能通过修复受损子宫内膜创面起到促进子宫内膜增长的作用,进而显著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症状容受性[6]。同时宫腔灌注作为机械刺激,可能诱发内源性多种细胞因子分泌,从而影响内膜容受性和胚胎种植。G-CSF 应用到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中还可以减少激素药物的使用量,有利于治疗安全性。

本次将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80 例纳入研究,显示治疗后B 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组,临床妊娠率高于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宫腔灌注G-CSF 治疗六盘水地区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不仅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同时还可改善患者妊娠结局,满足女性患者的妊娠需求。

综上所述,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应用腔灌注G-CSF 治疗,应用价值较高,临床意义积极,值得被应用。

猜你喜欢
薄型不孕症宫腔
一种适用于薄型梁体的周转装置
科学家(2022年5期)2022-05-13 21:42:18
一种硅溶胶增强的超白薄型陶瓷板及其制备方法
佛山陶瓷(2022年1期)2022-02-19 05:26:07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2
假排卵与不孕症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卓越的薄型系列机心
——MIYOTA薄型GL/N/M系列机心
钟表(2017年4期)2017-09-28 11:07:44
离子电渗跨上皮角膜交联术治疗薄型圆锥角膜临床疗效观察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46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92例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