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对耐药卵巢癌患者生存期及血清miR-17-5p、人激肽释放酶10表达的影响

2022-01-25 03:51:52玲,张坤,姚
陕西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贝伐奥沙利生存期

郑 玲,张 坤,姚 田

(西安市人民医院 西安市第四医院妇产科,陕西 西安 710004)

我国每年新发卵巢癌患者超5万例,且有逐年上涨的趋势,调查显示,卵巢癌患者病死率在妇科肿瘤中位居首位,其中耐药为影响卵巢癌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1]。虽然约80%的患者在首次使用手术联合铂类药物化疗中可获得临床缓解,然而绝大多数患者在后期治疗中均表现为耐药,使治疗失败[2]。目前对于耐药卵巢癌,临床中主要通过二线铂类药物或者非铂类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奥沙利铂属于二线铂类药物,与顺铂并无交叉耐药,安全性好,虽然能够缩小病灶,但是疗效往往不甚满意[3]。贝伐单抗属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可减少肿瘤新生血管,对肿瘤增殖起到抑制效果,研究发现,贝伐单抗联合顺铂、紫杉醇应用于卵巢癌的治疗中,可有效抑制肿瘤标志物表达,提高客观缓解率[4]。微小RNA(microRNA,miR)存在于真核细胞中,能够通过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参与至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其中miR-17-5p被认为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在卵巢癌患者中高表达,且复发患者miR-17-5p水平明显高于非复发患者[5]。人激肽释放酶10(Human kallikrein 10,HK10)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有研究发现,HK10与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等临床特征明显相关[6]。李丹等[7]的研究发现,贝伐单抗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胃癌,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并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但是目前关于贝伐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在耐药卵巢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对miR-17-5p、HK10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纳入耐药卵巢癌患者68例,对此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耐药卵巢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经铂类药物规范化疗4~6个疗程后,6个月内复发[8]。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贝伐单抗组和常规组,各34例。其中贝伐单抗组年龄34~68岁,平均(52.21±9.67)岁,FIGO分期Ⅱ期12例,Ⅲ期16例,Ⅳ期6例,病理类型中,浆液型21例,黏液性10例,其他3例。常规组年龄32~65岁,平均(52.06±9.13)岁,FIGO分期Ⅱ期13例,Ⅲ期16例,Ⅳ期5例,病理类型中,浆液型22例,黏液性8例,其他4例。两组肿瘤分期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审查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病例纳入标准:可测量病灶≥1个;资料完整;接受随访;血压稳定。排除标准:心脏、肾等脏器功能异常;过敏体质;预期生存期<3个月;免疫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消化系统疾病;卡氏评分≤70分;近期手术史。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使用奥沙利铂(国药准字:H20093487)进行治疗,130 mg/m2,每个疗程的第1天进行静脉滴注。贝伐单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使用贝伐单抗(注册证号:S20170035),7.5 mg/kg,每个疗程的第1天静脉滴注。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持续化疗6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9]标准 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CA125正常,病灶消失,持续≥4周;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CA125减少≥50%,病灶减小>50%,持续≥4周;稳定(Stable disease,SD):CA125减少或增加均≤50%,病灶减少≤50%,或增加<25%;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CA125增加>50%,病灶增大≥50%。客观缓解=CR+PR,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

1.4 随访结果 对两组均进行随访,分别记录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其中PFS为患者接受治疗开始至疾病PD或患者死亡时间,OS为患者接受治疗开始至死亡时间。随访终点事件为患者死亡或到达随访终点时间,随访终点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

1.5 miR-17-5p、HK10水平检测 分别抽取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5 ml,提取总miRNA,逆转录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于95 ℃反应15 min、94 ℃下12 s、60 ℃下35 s、72 ℃下35 s,共进行40个循环,记录miR-17-5p的相对表达量。miRNA提取试剂盒、逆转录试剂盒均购买自上海烜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物由北京博尔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血清HK10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测定,试剂盒由上海纪宁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1.6 治疗安全性 对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包括骨髓抑制、肝损伤、神经毒性、贫血、胃肠道反应等。

2 结 果

2.1 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 贝伐单抗组的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例(%)]

2.2 PFS和OS分析 PFS分析中,常规组中位PFS 8个月(95%CI:5.714~10.286),贝伐单抗组中位PFS 10个月(95%CI:7.714~12.154),两组的PFS经Log Rank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14,P=0.003)。见图1。OS分析中,常规组中位OS 14个月(95%CI:11.163~16.837),贝伐单抗组中位OS16个月(95%CI:13.730~18.270),两组的OS经Log Rank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2,P=0.024)。见图2。

图1 两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

图2 两组总生存期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miR-17-5p和HK10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miR-17-5p和HK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miR-17-5p和HK10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贝伐单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iR-17-5p和HK10水平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骨髓抑制、肝损伤、周围神经病变、贫血、胃肠道反应、血管栓塞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贝伐单抗组高血压、蛋白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 论

卵巢癌患者早期临床体征不明显,多数确诊时已至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40%,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25万女性因卵巢癌死亡[10]。虽然近年来卵巢癌患者的预后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有所改善,但是耐药仍为卵巢癌患者治疗中的难点。研究发现,耐药卵巢癌患者对于常规奥沙利铂等二线化疗药物反应率往往较低,寻找新的二线化疗方案,对于耐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11]。目前认为,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细胞增殖、转移等的基础,其中VEGF家族可通过与血管内皮中VEGF受体结合,促使酪氨酸的磷酸化,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水平的提高,在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12]。贝伐单抗可通过与机体内VEGF受体竞争性结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进而影响肿瘤的增殖和转移,有研究发现,贝伐单抗应用于卵巢癌患者一线治疗和后续维持治疗中,患者的PFS可达39.3个月[13]。通过明确贝伐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对耐药卵巢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可为耐药卵巢癌的治疗提供相关参考。

本研究发现,贝伐单抗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卵巢癌的客观缓解率、PFS和OS均明显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奥沙利铂可通过阻碍肿瘤细胞DNA的复制,抑制DNA修复能力,促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贝伐单抗能够有效抑制VEGF的活性,阻碍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产生和肿瘤的远处转移。二者联用下,贝伐单抗可通过调控肿瘤组织的血管功能,使病灶渗透压下降,增加奥沙利铂在病灶处的药物浓度,进而使客观缓解率、PFS、OS进一步提高[14]。目前认为,miR-17-5p可通过对PTEN信号通路的调控,促使卵巢癌细胞侵袭和增殖能力[15]。HK10可通过与生长因子、雌激素受体等的共同作用,调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促使肿瘤新生血管生长,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且随着卵巢癌患者HK10表达的提升,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率明显提高[16-17]。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贝伐单抗组的miR-17-5p和HK10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这可能是由于贝伐单抗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卵巢癌下,可通过作用于相关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DNA复制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进而使miR-17-5p和HK10的表达明显下调[18]。但是关于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发现,贝伐单抗组高血压和蛋白尿的发生率高于常规组,这可能是由于贝伐单抗可抑制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水平,阻碍微血管生成,使机体血液循环阻力提高,进而促使高血压的发生;贝伐单抗所致蛋白尿可能与其可影响肾脏微循环,致使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等因素相关[19-21]。因此在贝伐单抗用药期间应加强对患者血压、肾功能等的监测,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虽然本研究中贝伐单抗组的不良反应较多,但患者均在对症处理后明显改善,未见因不耐受停止治疗者。

综上所述,贝伐单抗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耐药卵巢癌,可有效改善客观缓解率、PFS和OS,降低miR-17-5p和HK10水平,但可增加高血压、蛋白尿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贝伐奥沙利生存期
吴茱萸碱逆转人胃癌BGC-823/L-OHP细胞对奥沙利铂耐药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贝伐单抗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癌症进展(2016年8期)2016-08-22 11:22:04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11期)2016-03-20 13:16:04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3:55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哈尔滨医药(2015年6期)2015-12-01 03:58:17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19
贝伐单抗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应用进展
接受标准方案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氟尿嘧啶联合贝伐单抗、单独使用贝伐单抗或不再继续治疗的Ⅲ期非劣性试验(AIO KRK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