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宝香 任清涛 张京学 孙梦月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淄博,255100)
现代社会,睡眠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约为10%~15%,且病程呈现慢性化发展的趋势[1]。失眠不但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危及个人生命安全[2]。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和早醒等。睡眠质量差表明患者存在心理或生理方面的问题,是身心健康的警示信号,本文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淄博市第4次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2 839名18岁及以上年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解淄博市≥18岁成人的睡眠现状、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及其在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分布,调查淄博市≥18岁成年人睡眠质量现状及睡眠问题发生概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淄博市第4次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2 839名18岁及以上年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 036人,女1 803人,平均年龄(52.34±13.42)岁。
1.2 纳入标准 1)年满18岁的淄博居民;2)在所抽取的村或街道居住6个月及以上(实际居住超过3个月)者。
1.3 排除标准 1)因躯体疾病原因无法回答问题者;2)因精神疾病、精神发育迟滞、痴呆无法完成调查者;3)理解困难无法完成调查者;4)拒绝接受调查者;5)无法成功取得联系者。
1.4 研究方法
1.4.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 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定被调查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情况,PSQI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个因子,总分范围0~2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PSQI总分>7分为存在睡眠问题。
1.4.2 调查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1)第1阶段:抽取基本抽样单位街道(乡镇),根据样本框架人群构成图,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各随机抽取相应县、区。按上述同样方法,各县(区)抽取相应街道(乡镇);2)第2阶段:从街道(乡镇)中抽取被调查者,先将样本街道(乡镇)的居委会(村)的人口数分别排列,用随机数字法在每个街道(乡镇)抽取相应的居委会(村),再根据居委会(村)内住户的编号,采取机械抽样法抽取被调查户,确定被调查者。入户后,调查人员首先填写“家庭一般情况调查表”,将被调查户≧18岁常住人口进行编号,然后用随机数字法抽取被调查者,被调查者需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员为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经过专业培训且考核合格的精神科医护人员。
2.1 睡眠时间 2 839人平均睡眠时间为(7.89±1.47)h,不同性别居民平均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显示,随年龄增长,睡眠质量逐渐下降,睡眠时间与年龄呈负相关。
2.2 睡眠问题发生率 在调查人群中,睡眠问题发生率为17.08%,其中女性睡眠问题发生率19.63%,显著高于男性的12.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睡眠问题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婚或丧偶者睡眠问题发生率为67.92%、有精神心理问题者睡眠问题发生率为80.43%,非离婚或丧偶者睡眠问题发生率为10.03%、无精神心理问题者睡眠问题发生率为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表1 淄博市不同人群成年居民睡眠平均时间及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比较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淄博市≥18岁成年人群睡眠问题发生率为17.08%,其中女性睡眠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丧偶或离异人群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较高,与张敬悬等[3]、吕晓敏和陈贞娥[4]的调查结果接近。
睡眠时长与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越长,睡眠时间越少。这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老化,大脑血流量减少、神经元缺失有关[5],是导致老年人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等睡眠问题的重要原因。女性睡眠质量普遍低于男性,可能与女性个性敏感,常常对应急反应较强烈有关。现代社会中,女性承担着社会、家庭的双重责任,且在社会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6]。丧偶或离婚者睡眠问题发生率较高,可能与他们生活压力更大以及心理状态不佳有关[7]。本调查还显示,80%以上的精神心理问题人群存在睡眠问题,二者相关性需进一步探讨。长期睡眠质量不佳可导致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及躯体症状。因此,帮助人们提高睡眠质量,对改善其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极其重要。而心理障碍对睡眠质量的影响需要我们心理工作者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综上所述,淄博市≥18岁成年人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较高,应关注睡眠问题重点人群,进一步采取加强睡眠和心理卫生宣教、对睡眠障碍、心理障碍进行早期防控等相关措施,提高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