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立伟,刘英霞
(1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放射科 山东 济宁 273500)
(2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影像科 山东 聊城 252000)
肺癌是我国众多恶性肿瘤中一种,将其正确诊断率提高,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判断以及疗效评估有显著价值。传统实施肺癌影像学研究期间,主要于形态学方面完成对应研究。但是单纯凭借肺癌形态学特点完成对应诊断,仍然表现出系列困难性。对此确定更为有效的方法展开肺癌疾病诊断,以对其疾病准确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及时确定做出保证,意义显著。当前在进行诊断期间,主要通过血管生成阻遏以及直接实施血管内皮检查方法完成。此项方法的实施,可以准确判定肿瘤血管生成情况[1-4]。本次研究选取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收治的14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针对所有患者合理展开MR灌注成像以及动态增强CT检查,旨在探讨MR灌注成像以及动态增强CT检查对于肺癌肿瘤血管生成表现出的诊断价值,为达到准确判定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诊治目标,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收治的14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通过常规CT检查或者胸片检查,均呈现出肿块性病灶现象;②知情同意此次研究者。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者;②不配合诊断者。参照组男、女各104、36例。
在实施CT检查期间,利用螺旋CT扫描机(GE Hispeed CT/i)完成。对患者展开全肺横断面扫描,就肿块具体位置加以明确。于患者前臂静脉位置,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40 mg碘海醇对比剂,注射速率为6 mL/s,完成10 s注射后,要求患者保持屏气,于肿块最大层面完成1期扫描,控制扫描时间为0.75 s,中间保持1.5 s停顿,共持续30 s。完成扫描后,叮嘱患者保持20 s平稳呼吸,完成后展开2期扫描,同1期共进行60 s。在实施MR灌注成像检查期间,于患者胸廓展开扫描,直至肾上腺平面停止,于肿块最大层面,合理完成快速自旋回波T1WI增强扫描操作,控制时间为12~18 s/次,共进行5~6层图像采集。首先对患者实施1次扫描,完成后于肘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控制注射速率为2 mL/s,之后等待10 s,完成无间隔连续图像采集,共持续4 min,采集80~100幅图像。在采集期间,叮嘱患者平稳呼吸,此外利用心电门控,合理展开45 min扫描。
临床针对所有患者合理展开MR灌注成像以及动态增强CT检查,就获得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对于MR灌注成像各项参数,包括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teepest slope,SS)、强化峰值(peak height,PH)、E1、E2、E4、Tprior、Tend;对于动态CT检查各项参数,包括灌注值、PH、肿块与主动脉强化峰值之比(mass/aorta,M/A)、相对血管容积(relative blood volume,rBV)、毛细血管通透值(permeability,Pm)。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肺癌患者完成MR灌注成像以及动态增强CT检查后发现,其增强表现主要体现为肿瘤四周强化以及不均匀强化两方面;肿瘤四周强化呈现出均匀强化程度不一特点。就肺癌病灶进行分析发现,于患者中心坏死位置以及肿块边缘位置,患者肿瘤血流灌注升高程度明显。动态CT检查各项参数见表1,CT各项参数灌注值、PH以及微血管密度表现出正相关特点;微血管密度同Pm值比较,未呈现出相关性。MR灌注成像各项参数见表2,同肺癌微血管密度比较,MR灌注成像表现为正相关。
表1 动态CT检查各项参数检查结果统计( ± s)
表1 动态CT检查各项参数检查结果统计( ± s)
表2 MR灌注成像各项参数结果统计( ± s)
表2 MR灌注成像各项参数结果统计( ± s)
功能影像主要指在对患者实施形态学检查基础上,对于组织病理生理学信息充分获取,属于众多影像学研究方法中应用率较高方法之一。因为组织或者血管内对比剂浓度同CT增强值表现出正比关系,所以可以通过合适的数学模型对灌注参数进行合理计算。对于早期肺癌CT灌注成像而言,其主要对肿块增强CT值进行测量,而对血供状况进行半定量评估。在灌注成像方面,CT检查应用表现出较强分辨率的特点[5-7]。MR灌注成像运用呈现出相对较低分辨率,但是就肺癌血流情况可以充分显示,并且就血管生成情况可以间接表现,对此临床考虑将二者充分结合,以显著提升肺癌肿瘤血管生成诊断准确率[8-10]。
本次研究发现,肺癌患者完成MR灌注成像以及动态增强CT检查后发现,其增强表现主要体现为肿瘤四周强化以及不均匀强化两方面;对于肿瘤四周强化而言,呈现出均匀强化程度不一特点。对肺癌病灶进行分析发现,在患者中心坏死位置以及肿块边缘位置,患者肿瘤血流灌注升高程度明显。CT各项参数灌注值、PH以及微血管密度表现出正相关特点;微血管密度同Pm值比较,未呈现出相关性。同肺癌微血管密度比较,MR灌注成像表现为正相关,分析此种结果原因为,有效应用MR灌注成像以及动态增强CT检查后,可以充分了解血管生成情况以及肺癌血流情况,能够显著提升疾病诊断效果,获得上述理想结果,从而为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疾病的早期确诊奠定基础,并研究有效方法展开疾病针对性治疗,实现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水平的双重提升,改善患者综合状态,从而说明MR灌注成像以及动态增强CT检查方式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MR灌注成像以及动态增强CT检查方式的有效运用,可以检测肺癌肿瘤血管生成情况,表现出显著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