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林,骆良虎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政治话语是政治活动参与者利用语言达到特定目的(如表达诉求、发布政纲等)的话语表达,其特殊的逻辑架构和内容铺陈为人们观察政治实践提供了独特视角和生动素材,社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社论是代表报社、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政党机关报代表同级党委)就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事变或问题表明立场的指导性言论。”[1]《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其社论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记录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任务。自毛泽东1938年5月在《论持久战》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2]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将每年的七月一日作为建党日予以节庆纪念,并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重要报刊上发表社论进行政治宣传。
中国共产党的七一社论属于节庆社论,具有极强的纪念意义和政治意义,《人民日报》七一社论尤其如此。《人民日报》七一社论集中反映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推进自身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研究党建理念变化的“透视镜”。因此,文章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七一社论为研究样本,通过七一社论党建话语的嬗变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理念的演进及其背后的发展逻辑。这样做的意义在于:第一,从研究视域来看,突破以往研究视角的局限,通过对权威、具体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为学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略作贡献;第二,从研究方法来看,弥补以往定性研究的不足,以文献计量学的定量分析为支撑,可视化呈现《人民日报》七一社论的高频词汇,更为直观准确地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建理念的变迁进行把握。这不仅可以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建设规律,也可以为新时代不断推进和加强党的建设提供有益指导和经验借鉴。
作为文献计量学重要内容的词频分析研究方法,是文本数据可视化呈现的有效手段。词频的变化不仅反映文本语言的叙述规律,也折射文本内容的变迁。因此,通过对《人民日报》七一社论高频词的分析,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建理念的嬗变,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由于《人民日报》某些年份没有刊发七一社论,故首先根据人民网、新华网等权威网站对七一社论数量进行统计,最终确定1950-2021年《人民日报》共刊发七一社论50篇(1)根据笔者统计,有些年份比如说1951年,《人民日报》并没有刊发七一社论,但是以组稿的形式,刊发了陈云、彭真、贺龙、李立三、邓子恢、李济深、张澜、陈叔通、马叙伦、陈其尤、司徒美堂的纪念性文章,这些纪念性文章并不在本次统计的社论范围之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间内,《人民日报》7月1日刊发社论极不规律,20世纪50年代10年间仅刊发七一社论2篇。有些年份,比如说1968年、1969年、1970年、1971年、1976年等,都是《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社和《解放军报》编辑部联合发布的社论。1984年开始,有些年份会在社论标题后面以“(社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XX周年(社论)”等形式进行说明,比如1984年、1985年等。而在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人民日报》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在七月一日刊发特定主题的社论,比如1964年7月1日刊发社论《坚决粉碎美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和挑衅》。自2004年开始,《人民日报》每年七一刊发社论形成惯例。。社论全文通过《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2)《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http://data.people.com.cn/rmrb。下载,50篇社论共计约13.6万字。
之后对所下载的社论全文进行编码处理,利用“微词云”在线分词软件对全部社论进行自动分词、词频统计及无意义词过滤(3)对无意义词过滤主要包括:代词,例如“我们”;部分形容词,例如“伟大”;数词,例如“一个”“两年”“百分之四十”等。在分词过程中,某些专有名词中包含其他词语,二者分开统计。例如,“中国”出现词频为397次,“中国共产党”出现词频为252次。,并生成词云图。词频统计显示,在50篇七一社论中,“人民”“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建设”“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群众”“中国共产党”10个词出现频率位居前10(见表1)。
表1 《人民日报》七一社论(1950-2021)全文前10高频词
为进一步探究《人民日报》七一社论党建话语所传达的党建理念是否存在变化,笔者将1950-2021年的七一社论分为1950-1978、1979-2012、2013-2021(4)之所以这样分,是因为目前学界普遍的观点认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因此,本文以1978年为时间节点,对《人民日报》七一社论进行分时段词频分析,以此来探究党的建设理念在改革开放前后是否存在变化。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划分只是出于学术研究的考虑,并不是把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割裂开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在党建领域有更多的话语创新,对党建的重视程度也远高于以往,因此将2013-2021年划分为第三时段。三个时段进行重新编码考察,并统计其分词词频结果(见表2)。
表2 三个时段《人民日报》七一社论高频词表
从表二可以看出,在1950-2021年的《人民日报》七一社论中,“人民”“社会主义”等政治话语始终居于高频词之列,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守正笃行。
在1950-2021年《人民日报》七一社论中,“人民”作为高频词总共被提及651次,并且在三个时段中,“人民”始终是稳居前五的高频词,这充分体现了人民性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特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便是“坚持人民至上”[3]66。自革命战争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为谁执政”的问题,这既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性”论述相契合,也与中国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相承接,是历史、逻辑和现实的有机统一。
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目的也是围绕践行初心、履行使命而展开。1950年《人民日报》七一社论明确指出:“改善党的组织状况,和整顿党的工作作风,是一个总任务的两个方面。这个总任务就是提高党的政治质量,以利于巩固与人民群众的团结。”[4]提高改善党的建设质量、整顿党的工作作风是为了更好地加强与人民的连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思想认识上的,更是行动和实践中的,因此党还需要“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才干”[5]。提高本领、增强才干,需要广大党员与时俱进加强理论学习、立足本职进行艰苦奋斗,这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员锤炼党性、增强人民性的题中之义。“党性是人民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形式”[6],党性和人民性向来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本质上取决于党和人民的关系,“赢得人民信任,我们党就能够无往不胜;得到人民支持,我们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7]。人民的支持拥护是党的各项事业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正是因为在人民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才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克服诸多困难挑战,最终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向前。
社会主义最初作为一种社会学思想被提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发展了社会主义学说,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形态。社会主义在中国政治话语中具有特殊的指征,既是区别“我们”与“他者”(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符号,也是连接中国共产党政治理想与政治实践的桥梁。“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8]313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引领话语和奋斗目标不断进行昭示,并在党的各类政策文件中频繁出现加以强调,这既是对我们所走道路的宣示,也是“四个自信”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掌握着国家政权,需要并且能够有效利用全社会资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1950-2021年的《人民日报》七一社论中,“社会主义”作为仅次于“人民”的高频词出现高达421次,充分说明党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对领导中国人民所走道路的坚持、对奋斗目标的坚定。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增强党的战斗力、提高党员质量,“以便率领全国人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前途而斗争”[9]。换言之,为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奋斗是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之一。随着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在此过程中逐步演变为中国政治实践中的标识性话语,并最终在话语表述中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外延不仅包括传统社会主义的核心特征,更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社会主义特殊性的阐明。由社会主义话语衍生出的其他系列政治话语,涵盖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比如“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等。这些社会主义话语所构成的话语体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目标,也与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接榫融合。加强党的建设,目的就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的诸多目标。因此,社会主义作为高频词出现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刊发的七一社论中,既是因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走道路本质属性的强调。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民日报》七一社论中,“领导”作为位居第八的高频词出现,表明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极端重要的。政党作为人类社会组织发展到较高级形态的必然产物,始终将掌握领导权作为其政治目标之一,马克思主义政党也不例外。政党领导权的建立,是政党实现其政治主张的必要举措,惟其如此,政党才能对社会进行有效动员、资源汲取、争取支持,进而实现政党的各项政治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3]65。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只有不断加强其对各方面的领导,才能为实现初心、践行使命争取时机、创造条件。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则必须要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党领导人民干事创业的本领和能力。
加强党的建设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内在统一、逻辑接洽、有机融合的。不断注重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就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10]。在思想方面,要始终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以崇高的使命感、紧迫的责任感、深切的危机感,牢牢占据人类道义制高点,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在组织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的各项组织建设以提高党的组织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要实现有效治理,将十几亿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必须要有一个高度纪律性和组织性的政党来领导,否则将有“四分五裂,一事无成”[8]341-342之虞。因而,在纪律方面,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党和依规治党相结合,以监督执纪永远在路上的韧劲,“严肃执行党的纪律,对于那些败坏党和人民事业的腐败分子,必须坚决清除,决不能姑息养奸”[11],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迈向深入。在作风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群众路线的观点,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2],因此,尤其要注意改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党内集中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性、深入化开展。
只有全方位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为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提供思想、组织、纪律和作风保证。从这个层面来说,加强党的建设为坚持党的领导提供必要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
虽然在中国政治话语表述中,“群众”与“人民”常相伴出现,但如果仔细考究“人民”和“群众”的区别,就会发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话语中“人民”更多地指向党的人民立场,指向党的宗旨和原则。而“群众”话语虽然与“人民”话语的指征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但是其更多指向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背后所折射的是党群关系命题。因此,在《人民日报》1950-2021年七一社论中,“群众”一词作为前10高频词出现260次,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群众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群众路线一以贯之的坚持。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立足于唯物史观,确立了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毛泽东看来,关心群众疾苦、改善群众生活、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和职责所在,只有和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做群众的学生,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而群众路线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作为联系党和群众关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党群关系、治国理政的本土化制度性资源,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对党的建设与群众路线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论析,“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一个重大问题是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3]。加强和巩固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已然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来自群众而又为了群众,党的执政根基和力量源泉是群众。只有加强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才能有扎根之基、源头之水,才能蹄疾步稳、一往无前,“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4]。这是对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研判,也是对加强党的建设、继承和发扬群众路线优良传统、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要求。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15]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群众路线工作,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改进工作方法、改善工作作风、提高执政能力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早在浙江工作时期,他就认识到“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16]。这是对群众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肯定,也是对贯彻群众路线必要性的生动阐释。
透过《人民日报》1950-2021年七一社论高频词可以看出,在三个时段中,党的建设理念不仅守正笃行,也与时俱进。这集中表现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七一社论中,以“革命”“无产阶级”“斗争”等为代表的革命性话语逐步隐匿,而以“改革”“发展”等为代表的现代性话语逐步兴起并成为主流。党建话语嬗变的背后,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理念的变迁与发展,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政党本色、与时俱进的政党品质。
1.革命话语在党建中的兴起。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七一社论中革命话语作为高频词出现具有其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是革命性政党,革命性话语是其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生政权还面临着来自国内的各种挑战,因此,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一段时间内,“革命”“斗争”依然时常见诸于各种政治场合,并在党的纪念社论中反复出现,这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建设密不可分,也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接洽融合。具体而言,这种革命性话语主要包括三个维度的要义。
第一,国家革命。革命话语反映的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是革命代言人(包括组织、个人等)向被革命对象发出的表达利益诉求、寻获利益目标的话语表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国家革命更接近于传统观念中“革命”一词的原始语义,主要指的是暴力性政治活动。虽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肃清了新解放区的多股匪徒,“但在股匪业已肃清地区,又发生多次反革命的武装暴动”[17]。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革命手段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把革命进行到底,肃清公开的和隐藏的反革命残余力量”[18]依然是当时的一个重要任务。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赢得了伟大的胜利”[19]。社会主义革命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之所以在变革社会生产关系过程中使用“革命”一词进行描述,一方面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领域变革的彻底性、深刻性和全面性。
第三,党的自我革命。作为革命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自我革命精神是熔铸在政党基因中、流淌在政党血脉里的伟大品质。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告诫全党同志,“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20]。全党在夺取政权后面临的内外环境更加复杂,考验诱惑更多,全党同志要始终做到“两个务必”,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因而,在掌握全国政权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和国家领域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也要通过在党内强调革命性来加强自身建设,以此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建设。新中国成立后革命话语在党建中的不断复现和强调,本质上是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追求,并与国家、社会领域的革命接洽耦合。比如,1954年《人民日报》七一社论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原理,是革命胜利的基本保证。”[21]这里的革命更多地是指国家和社会革命,这表明加强党的团结、推进党的建设,目的在于为国家和社会革命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这集中体现出革命话语在党的建设、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中三位一体的融合。
2.革命话语在党建中的隐匿与彰显。“革命不同于造反和叛乱,因为革命导致根本性的变革,即政治制度本身的变革,这与纯粹的统治精英的更换或政策的变化并不一样。”[2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革命和社会革命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革命性变革,因为这是对政治关系和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并对中国后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当国家革命和社会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自然而然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这一点在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中得到明确。然而,在之后的60年代中期开始,革命话语一度被滥用和误用,从而使党的建设遭到严重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调整和曲折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自此以后,以阶级斗争为代表的革命性话语在中国政治场域呈现出隐匿状态,以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为代表的现代性话语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各领域的主流话语,这是基于对国内外形势实事求是的研判所做出的科学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23],但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属性决定了革命性话语在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只是隐匿,而非完全退场,党建中的革命话语依旧是中国共产党对纯洁性党性追求的生动体现。当然,关于革命的方向,主要是“刀刃向内”,即党的自我革命;关于革命的形式,则体现为坚持“两个维护”、“严肃党内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解决党内国内矛盾不再是通过斗争,而是重在建设。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反腐倡廉、党内集中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等方面,革命性党建话语依然呈现出“在场”状态,并在现实党建场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执政目前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24]。这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革命叙事的话语逻辑虽然呈现出隐匿的状态,但仍旧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成为使命型政党建设的重要话语表达。使命型政党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奋进意识,作为使命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尤其如此。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党所面临的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精神松懈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25]。在此情形下,惟有不断以党的自我革命持续推进党的建设,发扬伟大斗争精神,永葆党的纯洁性,才能为开启新的百年征程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政治保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自我革命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3]70。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稳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共生逻辑,现代化建设为改革提供具体目标,改革则充分释放现代化建设的动能。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自身建设始终与国家的发展气脉贯通,在经历执政制度的恢复性重建和执政理念的功能性调试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朝着现代化政党方向阔步前进,这集中体现为在党的建设领域,以“建设”“改革”等为代表的现代性话语也逐渐发展和丰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时代背景。当前中国所走的现代化道路,是国家主导的后发外生型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这种独特的现代化实现机理不仅需要国家的主导,更需要强有力的政党进行领导。因而,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苦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26],需要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带领中国人民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从这个层面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党的建设需要顺势而为、因时而变,把握时代震动脉搏、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这不仅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维度,也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对自身的改革和调试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实现政党现代化的过程。
加强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27]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党建话语创新,本质上是在锻造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现阶段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因此在党建领域除了“发展”“改革”等现代性话语不断彰显之外,“中华民族”“复兴”“国家”等民族复兴话语也不断凸显,这是由党的初心使命以及现阶段党的任务所决定的。同时也应看到,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危险与机遇并存、挑战与前景同在,在此情况下,就必须要不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调动国内外一切有利因素,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既定目标迈进。因此,“必须始终把党的自身建设和国家改革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28],二者协同发力、互相促进,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党的建设提出要求、党的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的良性互动局面。
变与不变,是一对重要的哲学命题。“变”,是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的流动性;“不变”,则是事物生发演变过程中的确定性,“变与不变要辩证地看,哪些不变,哪些要变,这也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一个问题”[29]。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七一社论的高频词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理念集中体现了变与不变的深刻哲理。
变,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务实创新、与时俱进的生动写照。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30]中国共产党党建话语是对其自身建设理念和思想的集中反映,本质上是对其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过程的映照。中国问题的复杂性、特殊性、全球性和时代性,决定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要不断调试其执政理念,因时因势而变、顺时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主动出击适应时代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国家革命保卫新生政权、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变革生产关系,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定,再到党的十九大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始终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在顺应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过程中乘风破浪、阔步向前。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加强党的建设,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重要的时代课题。作为先锋队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不断调试自身建设理念。从革命话语在党建中的衰退隐匿,到现代性话语在党建中的勃兴发展,集中体现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理念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同向同行。这既是中国共产党调试政党与国家、社会关系变化的必然举措,也是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不变,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薪火相传的生动体现。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初就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并在百年时间里赓续传承初心,不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离不开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坚持,更离不开以刀刃向内的精神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自我建设。因此,“人民”“群众”“社会主义”“领导”等词语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七一社论中始终处于前列的高频词,“人民观点、人民立场,是一种正确的建设党的思想”[31],党的建设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背离这一根本政治立场,否则党的事业就失去了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事业的本质属性,进行党的建设是为了巩固、发展、开拓社会主义事业,因此在党的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对“社会主义”加以强调。加强党的建设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提高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治理能力、领导能力,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举旗定向的坚强领导核心。《人民日报》七一社论党建话语的守正,实则是党建理念的守正,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对根本政治立场的坚守、对社会主义事业本质属性的坚持、对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强调和昭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七一社论党建话语背后的变与不变,深刻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要义。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是学习型政党,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试能力。当党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时,中国共产党可以适时调整自身建设重点以适应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理念的变与不变是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不变中又蕴含着变的成分和要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宗旨和原则不能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建理念的不变是绝对的。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变的立场、宗旨和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处于外延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党建理念不变中又蕴含着变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建设话语亦即建设理念的变与不变,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在实践矛盾的对立统一中不断走向成熟。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无论思想或者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32]作为政治语言代表的社论,亦是如此。通过检视《人民日报》七一社论高频词的变与不变,可以清晰地寻找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理念的守正与创新,背后所蕴含的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发展建设的年轮。“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33]中国共产党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既不忘初心、不忘出身,将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起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执政理念进行适当扬弃,并在党的建设中及时体现,最终确立切实可行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限于篇幅原因,文章只是从《人民日报》七一社论政治话语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理念进行探究,很多问题并未完全展开阐述。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理念的守正与发展对新中国的国家治理有何意义?其间的逻辑转圜与作用机理如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依然摆在学界面前,这些都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契机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