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方方
从今天起,给自己立一个成长flag吧:和我一起每月深耕一本书,1年读完12本,学习婚姻之道,掌握育儿之法,走上成长之路,过一个充实又幸福的2022。
本期带您一起读的书是《这样做父母就对了》。
父母都希望养育健康快乐的孩子,营造快乐和谐的亲子关系。然而,现实却是,孩子问题频出—厌学、抑郁、暴力等;父母抓狂应对—吼叫、威胁,甚至是打骂。孩子问题愈发严重,亲子关系也愈发紧张。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本书提供了答案。这是一本由19位国内外知名心理学专家口述而成的心理学普及读物,包括武志红、李中莹、蔡仲淮、张怡筠、苏珊·佩罗、简·尼尔森等。关于如何做父母,19位专家有各自的独到见解,精彩纷呈,不仅解释了父母的做法为什么会适得其反,给出了正确的应对方式,同时花了大量篇幅分析亲子关系的本质问题,从更底层的逻辑为各位父母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自我修行方案。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书中的3个核心观点,希望可以为你带来启示。
孩子出问题:该治疗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先和大家分享两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孩子患有哮喘,对环境严重过敏。做了很多脱敏治疗,病情依然没有改善,最后到了身心科。还有一个孩子因为饮食问题出现了严重的抑郁情绪,其间还和父母闹掰,离家出走过。猜猜看,最后医生给这两个孩子开的处方是什么?
确切来讲,医生是给两个孩子的父母开了处方。
第一个孩子—医生问他父母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的感情是不是出了问题?”实际上,这个孩子的父母关系一直不好。爸爸有一个相恋多年的第三者,妈妈心情抑郁。当妈妈不接纳自己时,孩子也开始排斥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哮喘和过敏症状。
孩子真正的过敏源是父母的婚姻。心理医生建议父母帮孩子建立安全感,同时为他们做婚姻治疗。当父母的问题解决之后,孩子身体好转,不用再吃药了。
第二个孩子—医生发现不是孩子真的出了问题,而是父母觉得孩子出了问题。妈妈觉得孩子太瘦,可能会营养不良、发育不健全甚至影响到学习和工作。为了让孩子胖起来,爸爸玩命往孩子嘴里塞东西,孩子不吃就对他又打又骂。
孩子出问題的根源是父母的不合理信念。医生帮助父母调整不合理信念,真正接纳孩子后,妈妈的自责少了,爸爸的控制少了,孩子的抑郁症状也随之好转。
正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王健教授在书中所说,最需要治疗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中国台湾家喻户晓的身心治疗师许添盛也表示,孩子的错很多都是大人的错。
所以,解决孩子的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以此为契机,看看整个家庭尤其是父母身上发生了什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解决孩子问题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贯穿这本书的核心思想。
父母的主要问题:妈妈太焦虑,爸爸严重缺席
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所以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就必须搞清楚父母的问题。
先来看妈妈。这个群体最突出的问题是情绪不稳定,尤其是太焦虑了。我们还是通过故事来阐述这个问题。
有位妈妈总在担心孩子什么都做不好。孩子想自己吃饭,她硬让老公把孩子按住,说:“你不能动,我要一口一口喂给你。”她还担心孩子受伤害,孩子想交朋友,她说:“小区里的全是坏孩子,你不要和他们玩。”结果,这个孩子既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也不会与人交往,刚上三年级,就不肯上学了。
当妈妈焦虑的时候,关注点就会在自己身上:我想要孩子安全、不受伤害,却无法看到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孩子需要表达、探索、发展社交能力。
妈妈之于孩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本书中,心理学家武志红提出这样的观点:妈妈决定婴儿,母婴关系决定孩子一生。
接下来看爸爸。关于这个群体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那就是“缺席”。对此,我不再赘述,重点分享书中关于爸爸缺席原因的探究。
妻子太过强势。在人类社会早期,其实是女性处于主导地位,男人无法与女人内在的、属地的角色竞争。一旦男人试图越界进入家庭领域,就会受到来自妻子的挑战,比如不允许丈夫带孩子,觉得丈夫带不好孩子,等等。
传统观念的影响。作者分了两个层面解读。一个是观念的形成。原始的社会分工使得男人的工作几乎固定在了外部世界,男人也很认同这样的身份。一个是观念的挑战。女人越来越多地走出家庭,在外部世界的成就并不亚于男人,男人必须在家庭中付出更多才能求得心理平衡。然而,这与男人对自身的身份认同是相悖的,很多人无法适应新的角色要求。
老公“没长大”。在很多妻子眼里,家里的“孩子”总是多于实际数,其中一个就是她的丈夫。丈夫非但不会照顾孩子,还可能因为妻子指使自己照顾孩子而厌烦,或者,因为孩子夺走妻子的爱而嫉妒。
关于爸爸的重要性,已经有非常多的研究。这里和大家分享下本书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两个说法。一个特别温暖:对孩子来说,爸爸是天,创造一个广阔的世界;妈妈是地,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后盾,而孩子就生活在这天地之间,被父母的关注和爱包围着的孩子才最有安全感,成长得最好。一个特别有力量:爸爸对于孩子的作用是保持整个家庭环境的稳定。
做好父母:先解决自身的问题,然后学会养育自己
解决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怎么办了。我将本书给出的诸多解决方案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两个方面: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和学会养育自己。
关于先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会从三方面分享作者给出的具体做法。
一.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走访父母的故土,了解他们是如何长大的,尤其是遭遇过哪些创伤,比如知道他们经历过饥荒,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过度关注你的饮食。和父母聊聊天,看看他们是如何把你养大的,尤其是有那些未曾说出口的话,比如父母对打过你心怀内疚,很想说声对不起。作者特别强调,了解不是为了追责,而是为了成长。
二、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这里推荐书中的一个非常简单易行的做法:深呼吸,按下暂停键,问问自己现在的情绪、感受、想法、需求是什么。以催促孩子这件事为例,当闹铃响起,不要急着采取催促孩子的行动,而是先深吸几口气。这时你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焦虑不是因为孩子拖延,而是来自自己的灾难化联想。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有精力专注于解决孩子的问题。
三、处理好夫妻关系。厘清界限,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积极处理,不让孩子成为问题的替罪羊。以前面提到的那个哮喘的孩子为例,在医生的建议下,父母先向孩子坦承:“爸爸妈妈确实在一些观念上出现了分歧,就算将来离婚,也不是你的错。”随后,两个人一起做了婚姻治疗。夫妻关系问题解决了,孩子也就好了。只有父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孩子才能回归自己的位置。
关于学会养育自己,书中给出了详细指导。
一、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与自己和解。父母不必是完美的典范,只要做一个完整的人就好。尝试找一个你非常信任、和你最亲密的人,不管他是你的父母、伴侣还是朋友,做这样一个小练习:当完全放下面具时,他们可以接受那个我吗?我可以接受这样的我吗?
二、关注自己的需求,确保自身的杯子是满的。学会关心自己,累了就停下来,困了就睡会儿;做一些心灵成长如阅读,做一些身体放松如瑜伽。父母只有确保自己的杯子是满的,才能想出更灵活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以上就是《这样做父母就对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如何做父母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愿每个父母都能够在这条路上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