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宇
(内江师范学院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 内江641100)
进入新世纪,我国旅游业保持了蓬勃快速发展的态势,与其他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21世纪绿色、环保、低碳的“朝阳产业”,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其不仅在地方就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国内外的发展实践表明,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对于经济增长十分重要。旅游竞争力被视为旅游目的地运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1],其科学测度对于实现旅游业科学管理和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集中在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模型构建、竞争力的测量与评价、提升策略等方面,涉及国家、地区和城市等不同层级的旅游目的地[3]。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的选择是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如经济发展、环境支撑和发展潜力[4];城市旅游的基础、公共服务、通达性、环境状况和载体[5];资源禀赋条件、服务配套设施、发展环境支撑、企业经营绩效、产业结构优化和综合功能[2];旅游业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旅游企业因素和社会发展状况[6];经济竞争优势、竞争潜力和基础支撑[7]。由于不同学者对旅游竞争力的理解以及评价的侧重点不同,所采用的评价体系存在差异。在评价方法方面,学者常用的评价方法有TOPSIS[3,8]、线性加权综合法[5,9]和PROMETHEE[2]等,这些方法常与熵权法[2-3,7,9]、变异系数法[5]和层次分析法[10]等赋权方法结合使用。除此以外,还有数据包络分析(DEA)[11-12]和人工神经网络(ANN)[4,12]以及主成分分析[6,13]、因子分析[14-15]等降维方法。不同的评价方法在计算原理上存在差异,评价结果往往不同,存在评价结论的非一致性问题[16],应根据具体的评价问题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同城化是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17],是相邻城市间经济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18]。2018年11月21日,内江市人民政府和自贡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推动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合作协议》,利用两地优势,相互合作,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推进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推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而内江自贡同城化也将带动两市旅游的合作发展,促进旅游同城化。2019年3月10日,内江自贡率先实现“旅游同城化”,自贡恐龙博物馆等4家A级旅游景区对自贡、内江市民实行门票优惠,并且通过两市共同发展文旅产业,提升两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此背景下,有必要评价和对比两市旅游竞争力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这对于未来两市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本文以内江自贡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内江市和自贡市2018年的截面数据为基础,以四川省其他市州作为对比标准,采用基于因子分析(FA)、主成分分析(PCA)和TOPSIS的复合评价模型定量评价两市在四川省内的旅游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同城化背景下提升内江自贡地区旅游竞争力的建议。
旅游业具有带动效益强、涉及范围广的特点,与之相关的影响要素极多[19]。本文遵循科学性、数据可采集性和有效性的原则,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4-7,10,19],选择旅游资源及经营业绩、经济支撑、环境支撑4个方面15个指标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其中,旅游业绩是衡量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反映了地区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繁荣程度。旅游资源是地区旅游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反映了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可能性以及旅游服务的接待能力。经济支撑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业的支撑作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旅游市场的整体运行和建设规模,也从消费层面决定了人们的旅游需求程度[19]。环境支撑反映了地区环境对旅游业的支撑作用,可以通过衡量社会经济活动承载能力的交通环境要素、展示和推广旅游形象的生态环境要素等来反映。
表1 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没有独立于样本的评价标准,如果仅以内江市和自贡市作为评价对象,那么评价结果只能用于两市对比,不能反映两市旅游竞争力究竟处于何种水平。因此,在评价中需要设置参考标准或者对比标准以使评价结论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四川省其他市州作为对比标准,一方面可以确定内江市和自贡市相对于四川省其他市州的旅游竞争力水平以及在省内的排名情况,另一方面也使得评价结果更具有对比意义。因此,本文除搜集内江市和自贡市的相关数据以外,也搜集了四川省其他市州的相关数据。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年鉴2019》,部分数据根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文旅资源名录整理而得。
旅游竞争力评价的指标较多,且往往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降维方法,以浓缩指标信息,简化指标结构,使评价过程简单、直观、有效[20]。主成分分析可视作因子分析的一种特殊情况[21],若各主成分能够充分解释,则可以直接采用主成分分析;若不能合理解释,则可以采用因子分析通过旋转获取意义更加明确的公共因子。虽然因子分析在解释能力上强于主成分分析,但仍然存在一些无法合理解释的现象,比如公共因子中某些指标的系数为负而实际中不能合理解释[22],公共因子所代表的意义不能合理解释等。在评价时,评价者不仅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也要保证评价过程和评价结论的合理性与可解释性。
与主成分分析相比,因子分析的优势在于对指标进行分类与因素分析,可以借助因子分析将原始指标按相关性进行分类[21-22];而主成分分析对评价指标的理想要求是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22]。因此,苏为华提出将主成分分析的排序优势与因子分析的指标分类优势相结合的FA-PCA模型[22]。该模型不仅整合了两种降维方法的优势,而且使得评价过程和评价结论的意义更为明确。为此,本文选择该模型用于指标降维。
由于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级,在评价时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z-score标准化常用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但是采用z-score标准化时,主成分分析的评价值存在负值,主要用于排序分析,评价值的评价功能欠缺。TOPSIS是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计算原理简单、易于理解和应用,与其他方法的可结合性强,在社会经济评价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OPSIS的评价值在[0,1]之间,直接反映了评价对象相对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优劣水平,不仅具有排序功能,也具有评价功能[23]。为此,本文将FA-PCA模型与TOPSIS相结合,综合利用三种方法的优势,构建了FA-PCA-TOPSIS模型。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因子分析。先将原始数据标准化,计算指标相关系数矩阵,以KMO和Bartlett检验判断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若适合,则按特征根大于1或方差累积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提取公因子。然后对成分矩阵进行正交旋转,计算相应的旋转成分矩阵和得分系数矩阵。
第二步,指标分类。解释公因子的社会经济意义,确定每个公因子中的主要指标,删除每个公因子中的次要指标。每个公因子代表一类指标,所包含的主要指标构成这类指标的集合。一般应满足评价指标“完备性”和“不相交性”的基本条件[22]。
第三步,主成分分析。对第二步中所确定的各类指标集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样根据指标间相关系数矩阵提取主成分。经过第二步的指标分类后,各类指标集内的指标之间相关性高,建议采用第一主成分进行评价[22],即用第一主成分计算每类指标集的得分。此时,既实现了指标信息的浓缩,同时降维后各主成分的意义也更加明确。
第四步,确定权重。计算每类指标集的权重方法很多,可采用主观赋权法或客观赋权法。本文采用客观赋权法,以各第一主成分的方差分配客观权重,即强化离散性较大的指标在评价中的作用。权重计算公式为:
其中,wj为各主成分的权重;Dj为各主成分的方差。
第五步,计算综合评价值。根据每类指标集的第一主成分得分以及相应的权重,采用TOPSIS计算综合评价值,计算公式为[24]:
其中,RCj为综合评价值,为不考虑权重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采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计算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754,Bartlett检验值为542.415(Sig.<0.001),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提取了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926%,可以解释大部分指标信息。旋转成分矩阵和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如表2所示。根据表2的旋转成分矩阵,第一因子F1在X1至X8和X10上具有较大的载荷,说明旅游业绩指标、旅游资源指标以及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F1可称为旅游核心竞争力因子;第二因子F2在X9、X11和X12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可以称为经济支撑竞争力因子;第二因子F2在X13至X15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可称为环境支撑竞争力因子。
表2 旋转成分矩阵和得分系数矩阵
若以F1描述旅游核心竞争力,F2描述经济支撑竞争力,从表2中的成分得分系数来看,旅游核心竞争力因子中X9、X11和X12的系数为负,说明旅游核心竞争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负相关;经济支撑竞争力因子中X1至X8的系数为负,说明经济支撑竞争力与旅游业绩和旅游资源负相关,这两种情况都不易合理解释。此外,根据三个因子得分对各市州进行排序如表3所示,可见广元市的旅游核心竞争力排名第2,高于排名第3的乐山市。从统计数据来看,乐山市除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数少于广元市以外,其余旅游业绩竞争力指标和旅游资源竞争力指标以及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均高于广元市。仅从统计数据来看,乐山市的旅游核心竞争力明显优于广元市。根据F2的排序结果,攀枝花市的经济支撑竞争力高于成都市,同样与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情况相悖。这均是F1、F2与某些指标出现了负相关导致的结果,使得各公共因子的可解释性降低。因此,对于本文研究的内江自贡地区旅游竞争力评价而言,因子分析法并不适合用来进行评价,更适合用于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分类。
表3 各市州主因子得分及排序
根据评价指标“完备性”和“不相交性”的基本条件,以及公因子在各指标上的载荷(旋转成分矩阵),可以将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划分为3个子类,即①旅游核心竞争力指标:X1至X8和X10;②经济支撑竞争力指标:X9、X11和X12;③环境支撑竞争力指标:X13至X15。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原属于经济支撑竞争力指标,但是其与旅游业绩竞争力指标和旅游资源竞争力指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10)可作为旅游核心竞争力指标之一。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后,各类指标集所代表的意义明确,不存在相互交叉影响的情况。
由于因子分析是按照相关性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所以各类指标集内部相关性较高。对每一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提取第一主成分,分别编号为P1、P2和P3。KMO检验值和Bartlett检验值显示各类指标集均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各市州主成分得分及排序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主成分P1可用于描述旅游核心竞争力,主成分P2可用于描述经济支撑竞争力,主成分P3可用于描述环境支撑竞争力。与公共因子F1、F2相比,以P1排名时,乐山市升至第2位;以P2排名时,成都市升至第1位,与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情况相符,说明FA-PCA模型更适合于本文研究的内江自贡地区旅游竞争力评价。
表4 各市州主成分得分、综合评价值及排序
从表4可以看出,自贡市和内江市的旅游核心竞争力排名靠后。其中,自贡市排名第13位,处于四川省中等偏下水平;内江市排名第18位,在省内排名靠后,说明两市在旅游业绩和旅游资源方面的省内表现不佳。自贡市的经济支撑竞争力排名第6位,高于排名第12位的内江市,与旅游核心竞争力相比,自贡市和内江市的经济支撑竞争力排名相对靠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市旅游业的省内发展水平滞后于地区经济的省内发展水平。自贡市和内江市的环境支撑竞争力同样不佳,自贡市排名第11位,处于四川省中等水平,而内江市排名第17位,处于四川省中下游水平。
以各主成分的方差分配客观权重,确定P1权重为0.620,P2权重为0.217,P3权重为0.163。采用TOPSIS计算综合评价值,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表4的综合评价值绘制柱状图以清晰表达内江市和自贡市旅游竞争力在省内的水平,如图1所示。从表4和图1可以看出,成都市综合得分0.961,代表了四川省旅游竞争力的最高水平。自贡市的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为0.120,远低于成都市的0.961,与除成都市以外的其他市州的平均水平(平均值0.120)相当,综合排名第10位,处于四川省中等水平。虽然自贡市的旅游核心竞争力稍弱,但是经济支撑竞争力的得分较高,使其综合排名处于中等水平。自贡市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有着能够体现自贡特色的文物古迹与自然遗产。自贡市享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和“南国灯城”之美誉,是中国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拥有世界地质公园以及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的自贡恐龙博物馆;以盛产井盐著称,有两千多年的井盐生产历史;民俗活动极具地方特色,工艺美术丰富多彩,以花灯、龚扇、扎染等闻名。这些都说明自贡市的旅游特色显著,旅游知名度较高,但其旅游竞争力仅在四川省排中等水平,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图1 各市州综合评价值及排序
从表4和图1还可以看出,内江市的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更低,仅为0.082,综合排名第19位,处于四川省各市州中倒数第3位。内江市在旅游核心竞争力、经济支撑竞争力和环境支撑竞争力上的表现均不佳,在三个方面的排名均低于自贡市5~6位,由此导致其综合排名靠后。内江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素有“甜城”的美誉,旅游特色明显,但是知名度有待提高,内江市的旅游竞争力在四川省内排名靠后,亟待进一步加强。
内江市和自贡市在旅游竞争力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从评价结果来看,自贡市在旅游核心竞争力、经济支撑竞争力和环境支撑竞争力三个方面均优于内江市。为了深入对比自贡市与内江市在旅游竞争力上的差异,表5中给出了自贡市与内江市在15个指标上的取值以及省内排名情况。根据表5中各指标的排名绘制雷达图以清晰表达两市在各指标排名上的差异,如图2所示。
从表5和图2可以看出,除旅行社数(X7)以微弱的优势高于自贡市以外,内江市在其他指标上的表现均劣于自贡市,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图2 内江市和自贡市各指标的排名对比
表5 自贡市和内江市各项指标对比
(1)自贡市的旅游核心竞争力高于内江市。自贡市的旅游特色和旅游知名度要优于内江市,因此更能吸引国内外游客。自贡市在国内旅游收入(X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X2)、国内旅游人数(X3)和入境旅游人数(X4)等旅游业绩上的表现均优于内江市。在旅游资源方面,自贡市的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数(X5)、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数(X6)、星级饭店数(X8)等优质旅游资源均多于内江市。除此以外,自贡市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略高于内江市。内江市的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数(X5)和星级饭店数(X8)在全省排名倒数第2位,旅游资源不具有明显优势,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强。
(2)自贡市的经济支撑竞争力高于内江市。自贡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1)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2)均高于内江市,说明自贡市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在消费水平更有利于支撑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自贡市的环境支撑竞争力高于内江市。自贡市的市区人均道路面积(X13)、市区污水处理率(X14)和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15)均高于内江市,内江市在这三个指标上的表现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支撑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将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TOPSIS结合使用,综合利用三种方法的优势构建了FA-PCA-TOPSIS模型,用于评价内江自贡地区的旅游竞争力水平。FA-PCA-TOPSIS模型的使用,既实现了指标信息的浓缩和指标结构的简化,又实现了评价值的直观可比性,同时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不能合理解释的评价结果。本文所得主要结论如下:
(1)根据评价指标的分类结果,可将内江自贡地区旅游竞争力分为旅游核心竞争力、经济支撑竞争力和环境支撑竞争力三个方面。其中,自贡市的旅游核心竞争力处于四川省中等偏下水平,内江市的旅游核心竞争力则在省内排名靠后。两市的经济支撑竞争力排名均高于旅游核心竞争力,说明两市旅游业的省内发展水平滞后于地区经济的省内发展水平。自贡市的环境支撑竞争力处于四川省中等水平,内江市的环境支撑竞争力则在省内排名靠后。
(2)自贡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为0.120,综合排名第10位,处于四川省中等水平。内江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为0.082,综合排名第19位,在省内排名靠后。自贡市的旅游特色显著,旅游知名度较高,但其旅游竞争力仅在四川省中等水平,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内江市的旅游竞争力在省内排名靠后,亟待进一步加强。
(3)在15个评价指标中,除旅行社数(X7)以微弱的优势高于自贡市以外,内江市在其他指标的表现上均劣于自贡市,由此导致内江市在旅游核心竞争力、经济支撑竞争力和环境支撑竞争力三个方面的排名均低于自贡市5~6位。内江市在入境旅游、优质旅游资源和环境支撑等指标上的表现较差,是制约其旅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自贡市的旅游特色和旅游资源要优于内江市,更能吸引国内外游客,但交通优势不如内江市。内江市作为“川南咽喉要道”,有多条重要的铁路、公路在此纵横交汇,交通优势明显,但是旅游形象定位不显著。“甜城内江”虽能较好地反映内江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但是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内江自贡同城化的背景下,两市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利用旅游资源,共同提升旅游竞争力水平。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借助同城化的发展机遇,两市尤其是内江市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的交通和生态环境,打造优质的市容市貌。提升旅游景区的数量和质量,联合两市的旅游景区,实现景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客源共享,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景区区域。
(2)合理整合利用旅游资源并突出旅游特色。内江是甜城、大千故里;自贡是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和南国灯城。两市可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组合,既注重旅游产品的差异性,也注重旅游资源的互补和协同效应,实现产品创新,突出地域特色,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3)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优化旅游交通服务供给。在内江自贡同城化背景下,依靠便捷的交通,如内自快速通道、绕城高速公路为大量游客节约了更多旅游出行时间,增加两市之间的游客流动量。在此背景下,以交通网络为框架,以交通站点为枢纽,以网络为支线,从市场、设施、信息等方面提供服务,发展完善“高铁+自驾游”“自驾游+自行车骑行”等模式,共同打造一程多站的旅游精品路线,从而满足游客出行多元化、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