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伟,刘宇航,卢绪宁,文平
(大连市儿童医院 心脏中心,辽宁 大连116012)
自开展经皮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以来,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1-3]。在过去X 射线引导下的经皮介入封堵ASD 是常规治疗方式,但是术中X 射线会对医护人员及患儿造成辐射伤害[4],而且经股静脉途径送入鞘管途经的血管长,容易引起血管损伤并发症,同时对患儿年龄、体重尤其是血管条件存在限制[5]。
近年来,应用超声代替放射线引导介入手术已成为热点话题, 经胸超声(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和经食管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均可以给予医师良好的引导视野。本研究探讨TTE 和TEE 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封堵患儿ASD 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回顾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大连市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就诊并需要手术的120 例ASD 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年龄≥1 岁;②房间隔总长>30 mm;③房间隔缺损的各边缘>5 mm;④经体表超声测量颈内静脉内径>5 mm 或者至少大于输送鞘管2 mm。排除标准:①同时存在需要外科手术或会影响预后的心脏血管结构畸形;②缺损至冠状静脉窦;③各种原因引起的右向左分流;④术前合并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影响手术预后的疾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术前详情告知患儿家属后选择倾向手术方式并签署知情意书。按照手术引导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TTE 组和TEE 组。TTE 组男性33 例,女性27 例;年龄12~20 个月,平均(15.6±1.1)个月;体重7.8~13.6 kg,平均(10.9±0.9)kg;ASD 直径7.0~14.0 mm,平均(11.2±0.4)mm;均为继发孔型ASD。TEE 组男性35 例,女性25 例;年龄12~21 个月,平均(15.8±0.9)个月;体 重7.1~14 kg,平均(10.8±0.6)kg;ASD 直径8.0~15.0 mm,平均(10.6±0.3)mm;均为继发孔型AS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n=120,±s)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n=120,±s)
组别TTE组TEE组t 值P 值年龄/月15.6±1.1 15.8±0.9 0.320 0.750体重/kg 10.9±0.9 10.8±0.6 0.226 0.822 ASD直径/mm 11.2±0.4 10.6±0.3 0.965 0.338
两组患儿均采取相同体位,仰卧位头向左偏。TTE 组以氯胺酮(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基础麻醉,不进行气管插管;TEE 组行常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两组患儿均在超声引导下手术。
TTE 组: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以肝素100 u/kg(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抗凝,沿动脉鞘送入导丝,分级扩张皮肤及血管,沿导丝送入可调弯鞘,顺利到达右心房。TTE 通过剑下双房切面引导调整鞘管在心房内的深度,在鞘管头端到达房间隔缺损处时调节其角度,使鞘管头端进入到左心房,以刚刚通过房间隔缺损为宜,避免释放封堵器时损伤二尖瓣瓣叶。选择合适大小的封堵器,在主动脉短轴切面释放左侧ASD封堵伞盘,左伞盘塑性良好后撤输送鞘管,待左伞盘与房间隔贴合时释放右侧ASD 封堵伞盘。多切面检查封堵器位置及形态、有无残余分流、有无瓣叶损伤或返流。推拉试验可靠后释放封堵器。拔出输送鞘管后压迫止血,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加压包扎。超声医师再次检查封堵器位置及形态、有无残余分流、有无瓣叶损伤或返流。见图1。
图1 TTE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可调弯鞘封堵ASD过程
TEE 组:穿刺方法、抗凝及放置可调弯鞘管同TTE 组。TEE 调至90°引导调整鞘管在心房内的深度,在鞘管头端到达房间隔缺损处时调节其角度,使鞘管头端进入到左心房,调整至0°四腔心切面,观察鞘管头端以刚刚通过房间隔缺损为宜,以避免释放封堵器时损伤二尖瓣瓣叶。选择合适封堵器,在60°左右主动脉短轴切面,释放左侧ASD 封堵伞盘,左伞盘塑性良好后撤输送鞘管,待左伞盘与房间隔贴合时释放右侧ASD 封堵伞盘。在0~180°多切面检查封堵器位置及形态、有无残余分流、有无瓣叶损伤或返流。推拉试验可靠后释放封堵器。拔出输送鞘管后压迫止血,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加压包扎。超声医师再次检查封堵器位置及形态、有无残余分流、有无瓣叶损伤或返流。见图2。
术后两组患儿均在手术室苏醒后返回普通病房,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3~5 mg/kg(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抗凝。于术后第1 个月、第3 个月、第6 个月、第12 个月、第24 个月和第36 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胸片和心电图以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均经右侧颈内静脉途径封堵成功,术后封堵器形态良好,位置固定,房间隔缺损无残余分流,未发生心律失常,无瓣叶损伤或引起瓣膜返流,未出现心包积液。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顺利出院。无周围血管损伤、心内膜炎及心包积液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28 个月,平均(24.2±4.1)个月。封堵器位置稳定,无残余分流,未发生心律失常,未出现血栓或栓塞,心肺功能及生长发育均正常。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n=120,±s)
表2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n=120,±s)
组别TTE组TEE组t 值P 值手术时间/min 22.9±2.9 23.3±2.8 0.629 0.531术后住院时间/d 3.4±1.1 3.5±0.9 0.244 0.808
ASD 发生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6],目前ASD 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7]:第一种是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修补术,该术式效果确切,对患儿年龄、体质量无限制,但是对患儿心功能影响大,不利于术后恢复,同时手术操作复杂且风险高,已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仅应用于原发孔型ASD 或缺损大无法进行封堵的继发孔型ASD 患儿[8];第二种是经股静脉途径介入封堵术,该术式手术创伤小,对患儿心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且风险小,成为治疗继发孔型ASD 的首选方案[9-10]。过去该手术需要在X 射线引导下经股静脉进行,大型设备及配套手术室造价昂贵,很难在普通医院普及开展,同时X 射线辐射还会对医护人员和患儿造成损伤[11-14]。对低龄低体重的婴幼儿存在的关键问题是经股静脉介入封堵ASD 受其体重和血管条件的限制,很难完成该介入途径治疗。近年来,应用超声引导代替放射线引导介入手术已成为热点话题,TTE 引导下经股静脉封堵治疗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已广泛开展[15],但是输送鞘管在超声引导下显影较X 射线偏差,所以从下腔静脉进入ASD 需要一定的技巧,曲线偏长[16-19],并且仍无法避免低龄、低体重婴幼儿不能经股静脉治疗的情况。有报道[20-21]指出,TEE 引导下可调弯鞘经颈内静脉封堵ASD,低龄、低体重婴幼儿颈内静脉较股静脉粗,使得输送鞘选择范围广,降低血管损伤的风险,可调弯鞘的应用可降低经腔静脉进入ASD 的难度,但是该术式不足之处是食管超声为有创检查,同时手术时需要全身麻醉及进行气管插管[22]。
本研究结合超声引导下不同路径介入封堵手术的优势进行整合,开展了超声引导下可调弯鞘经右侧颈内静脉封堵房间隔缺损手术。可调弯鞘通过头端的多角度调节,降低输送鞘管通过房间隔缺损的难度,由于颈内静脉较粗,也可在不引起血管严重损伤的情况下置入鞘管[23-25]。所以对低龄、低重婴幼儿,可在超声引导下使用可调弯鞘通过颈内静脉进行ASD 封堵。该手术的优势明显,手术全过程始终都在超声动态监测下进行,可以避免心内结构损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通过对两组临床资料的分析比较,结果证明,TTE 及TEE 可调弯鞘经右侧颈内静脉封堵术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患儿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但是TTE 组的患儿是以氯胺酮进行基础麻醉,面罩吸氧无需进行气管插管,超声引导操作为体表超声,均为无创操作;TEE 组患儿需要进行常规全身静吸复合麻醉,行气管插管麻醉机辅助通气,经食管超声引导,均为侵入性操作,该操作均增加气管及食管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因此,TTE 操作更加简便,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但本研究入组的样本量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同时术后远期效果仍需长期随访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