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语言景观研究
——以海口火山口公园为例

2022-01-24 13:13:26罗海燕李朝霞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语码火山口英文

罗海燕,李朝霞

(1.海南开放大学开放教育部,海南 海口 570208;2.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英语系,海南 文昌 571321)

语言景观是近年来社会语言学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公共空间中有语言文字标记的景观……它既是一种语言标识,可以反映区域的历史文脉、社会文化和经济水平,也是可开发利用的旅游文化资源。旅游业是海南最具优势、特色、潜力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在旅游区,语言景观是游客旅游体验的一个组成部分。海口火山口公园是中国7个世界地质公园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具有突出而重要价值的世界级旅游点,具有极高的科考、科研、科普和旅游观赏价值。海口火山口公园景区内遍布着许多语言景观例如指示牌、石刻、楹联、商铺标牌等,既给游客传递信息,又展现当地的文化内涵,合理建构其语言景观能对海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一、海口火山口公园语言景观现状调查

本文的实证研究对象是海口火山口公园的语言景观,公园的语言景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固定的”标识,如公告牌、植物说明牌、安全指示牌、电子显示屏、广告牌、商铺招牌、建筑标识,商品包装、商品价目表、标语、海报、楹联、牌匾、书法、石刻,一类是“移动的”文本,如传单、门票、广告页、宣传册。

2020年6月至10月,笔者进行多次的实地调研和访谈,通过相机拍照方式采集语料,共收集有效语言景观样本1036个。本文基于场所符号学理论和SPEAKING模型,主要对所得的语料运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并以图表方式呈现,从标识的语码种类、语码组合、优势语码等角度对火山口公园的语言景观进行描写与分析。语料的分析主要采用了量化的方法,通过统计各类标识的数量以及所占的比例,以此来看各种语言在公共空间中的呈现情况。

(一)语码种类

海口火山口公园景区语言标识分别出现了中文(包括规范汉字、繁体字)、英文、俄文、日文4种语言。在公园景区1036个语言标识样本中,中文语码出现共1034次,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占比高达99.8%,是绝对的主导语言;英文语码是外语中的强势语言,出现651次,占比62.8%;俄文语码出现82次,占比7.9%;日文语码仅出现3次,占比仅0.2%。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火山口公园标识语码种类情况

(二)语码组合

本文主要依照标识上出现的语码数量来划分单语、双语或多语标识。根据Lai的研究方法,仅仅出现一种语言的标牌视为单语标牌,包含两种语言视为双语标牌,包含三种及三种以上语言视为多语标牌。公园标识共出现6种语码组合类型。公园单语标识占样本总数的37.2%,双语标识占样本总数的54.7%,多语标识占样本总数的8.1%。

表2 火山口公园标识语码组合情况

(三)优势语码

本文使用Scollon&Scollon(2003)的场所符号学理论,通过研究标识的语码取向考察标识的优势语码与弱势语码。调查发现,火山口公园的语言以中文为第一优势语言,英文紧随中文之后,但居于其他外语语码之上的优势位置。

1.中英语言组合中的优势语码

中英语言组合,公园景区有565块标识,其中509块中文处于优势位置:中文位于标识上方或者左边,字体最清晰、字号最大、占据空间较大,最显眼,识读性很强;英文在中文的下面或者右边,字体不如中文清晰,字号较小,占据空间不如中文大,识别性不如中文,相对处于劣势。在其组合中,中文优势占比率是90.6%。

2.中英俄语言组合中的绝对优势语码

中英俄语言组合,公园景区有82块标识,统一的表现方式是:中文在标识上方,字号最大、最显眼,识读性最强;英文在中间,字号相对小了很多;俄文在最底下,字号大多和英文相当,识读性最弱。从这样的排列方式和体积大小来看,中文为第一优势语码,英文是第二优势语码,俄文是第三优势语码。在其组合中,中文优势占比率是100%。

3.中英日语言组合中的优势语码

中英日语言组合,公园景区有2块标识。中文和日语处于标识上方,英文在其下,但是中文字数多,日文字数少,总体而言,也是中文处于优势。在其组合中,中文优势占比率是50%。

通过对海口火山口公园标识的语码种类、语码数量及优势语码的考察与分析,发现公园语言景观,中文占据主导地位,这与受众的语言需求和语言政策密切相关。在外语资源的使用上,英文语码的使用占据绝对优势,是因为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世界性语言,可以满足大多数国外游客的语言需求,发挥语言景观重要的信息功能。但就公园语言景观仅有4种语码数量而言,说明火山口周边语码丰富度不高,外语使用率不高,体现了海南省国际化程度不高的现状。

数据统计分析,海口火山口公园景区语言景观共有7种类型,分别是导向标识、说明介绍标识、警示提示标识、景观观赏标识、服务设施标识、文化宣传标识和商业标识,其中说明介绍标识最多,共537块,占全部标识比重为43%,导向标识最少,只有72块,占比为5.7%。公园的商业标识单语、说明介绍标识双语、导向标识多语所占比重较高,均高于75%,服务设施标识语中的双语和多语占比之和接近65%,说明公园这四类标识能为国内外游客提供较多的出行便利。但公园景区未见多语警示提示标识牌,表明景区难以为非英语的外国游客提供安全的信息保障。此外,商业标识牌双语比重仅17.3%,难以发挥语言景观作为旅游资源的经济作用。

二、海口火山口公园语言景观存在的问题

(一)多语语言景观不平衡

1.英文占比大,俄文占比小,分布不平衡

海口火山口公园常用的两种外语语码分布不平衡(因为日文的使用仅仅出现了三次就不讨论),公园内英文和俄文使用占比率分别是62.8%、7.9%。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二者使用占比率的相差巨大,体现了两种外语分布的不平衡。

2.英文商业标识占比低

由表3的数据可见,英文在七个不同功能类型语言标识中,导向标识占比率高达98.5%,说明介绍标识、警示提示标识、服务设施标识,均占比在65%以上,景观观赏标识占比27.2%。

表3 火山口公园外语语言景观的数量(%)

商业标牌英文占比仅17.8%,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火山口咖啡馆和其他三个店铺内,园内诺大的火山口酒家,仅菜单封面有一处涉及菜品特色“海南菜”的英语译文“Hainan cuisine”。

3.俄文无警示提示标识和商业标识

俄文在七个不同功能类型语言标识中,仅导向标识占比率较高,达73.6%,但和英文占比率相比存在24.9%的差距,服务设施标识及说明介绍标识分别只有19.1%和1.3%。其他四类标识,警示提示标识、商业标识、文化宣传标识、景观观赏标识根本没有设立。

警示提示标识主要是向游客传递警示告诫信息。在公园景区内地势险要的地方,如幽深的风炉岭火口、山高路窄的山顶观景道、陡峭的阶梯,特别需要多语警示提示标识,用以提高更多游客的自身安全防护意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但是公园管理者却只设立中英双语标识。

(二)语言景观信息功能的缺失

旅游景区语言景观的主要目的是为游客提供信息和服务。由于翻译不当,造成了火山口公园旅游语言景观信息功能的缺失。

1.翻译未抓住关键词语

警示提示标牌分三个小类,警示警告类、限令禁止和提示指令类。公园内的警示警告类标识绝大部分为中英双语,而且普遍存在英语未翻译出关键信息的情况。例如,只翻译公园的英语译文,未将核心词语“珍惜点滴节约用水”和“让草更嫩绿,让心情更美丽”翻译出来。对于英文使用者而言,标识的信息传达的功能丧失了。

2.翻译未涉及文化内涵

安徽省旅游局巡视员吴浩、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梁新弘根据调查统计指出,70%的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文化历史感兴趣。景区应该以游客为中心,构建符合外国旅游者的兴趣和需求的语言景观。但是,火山口语言标识中涉及文化信息的内容:“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都没有翻译,外国游客无法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他们兴趣和需求未得到满足。如图1所示:“左青龙”未翻译。

图1 部分内容译写信息缺失示例

(三)语言景观语言使用不规范

海口火山口地区乡村语言景观语言使用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7种情况,主要成因是公园相关职能部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等政策把握不准确,翻译人员能力不足及监管不到位等原因造成。

1.单独使用英语

园内存在两处仅使用英语单语书写的语言景观标识,这违反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中的合法性原则,即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应符合我国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首先使用我国语言文字的前提下进行。单独使用英语有损国家形象,不符合国家对旅游景区语言服务的文字规范,应用中英双语标识,而且首先使用我国语言文字。

2.英语为优势语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威严,应把汉字写在标识的优势位置,即上方或左方。但在海口火山口公园景区的中英双语标识中,有56处以英语作为优势语言的现象:英文在上方或左方位置,属于优势地位,而中文在下方或右方位置,处于劣势地位。

例如图2中的标识,使用了三种语言:中文、英文和日文。“専 売”是日文,“专卖”之意。英文是优势语言:位置在上,字体最清晰,字号最大,占据空间最大,识别性最强。中文和日文是劣势语言:位置在下,字体不如英文清晰,字号较小,占据空间也较小,识别性不如英文,这同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合法性原则。

图2 英语为优势语言的不规范示例

3.名称不统一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涉及英语译文中词语的选用和拼写方法的有关规定是:同一场所中的词语选用和拼写方法应保持一致。但火山口旅游景区中文名称、英文译名不统一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同一个景点或地点,使用两种、三种,甚至四种截然不同的名称。例如,景区内火山酒家的标识出现“火山口酒乡、火山口酒家、火山酒家、火山口美食园”4种中文名称。中英文名称不统一的标牌,至少还有22处。中文名称和译名不统一的现象会给游客出行带来不便,令旅游体验度和舒适度降低,也会影响旅游区的示范化和海南自贸港建设形象。

4.书写不规范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中涉及英文书写的有关要求是:公共服务领域中场所和机构名称、公共服务信息的英文书写应符合英语国家公共标志中的书写规范和使用习惯。公园内语言标识英文书写不规范的情况不少见,主要体现为:英文字母的书写违反大小写规定、违反空格要求。

英文字母的书写有关规定是:“英语短语、短句字母全部大写或者所有单词的首字母应该大写”,但是有的标识英文书写为“NO Smoking”,正确书写应是“No Smoking”,有的标识书写成“Science Popularization area”,正确书写应是“Science Popularization Area”。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书写要求中,有关于空格的规定是:单词与单词之间空一格。但火山口景区中语言标识违反了此项规定,例如标识牌中的正确的“Adult Tickets”写成了“Adult Tickets”,没有空格。

5.语法错误

如图3,标识中既有文字的错误,还有语法错误。“椿”,应写作“舂”,意为“把东西放在石臼或者乳钵里捣去皮壳或者捣碎”,已包含去皮壳或者捣碎之意。其中文语法错误的原因是句式糅杂。标识中原句“主要用于椿谷物、小米、花生脱壳等用途”,糅合了两种不同表达“舂谷物、小米、花生"和“谷物、小米、花生脱壳”。只需要挑选其中一种说法即可,如“主要用于舂谷物、小米、花生”。

图3 中文语法错误示例

火山口语言景观还存在英语译文的语法错误情况。例如,石山文化展示区,在描述过去火山地区的人民对火山石头的利用时,有一段对“石缸”的英语译文是:“In ancient times,volcano area is short of water thus local people use rainwater and domestic water comes from the rainwater stored.In order to store rain-water,local people use a complete block of lava rock and chisel it to the square and circular stone pot manually with iron water,and put the pot under eave to take rainwater.It is a living utensil for survival in volcano area.”这一段出现的错误比较多。第一,时态出现错误。这是描写古时候人们利用火山石来蓄水为生活所用,活动发生在过去,下划线的动词应该用过去式,但是都用了现在时;此外“comes”这个动词此处应该是非谓语动词,应该用ing形式“coming”,作用是ing分词短语当后置定语修饰前面的名词“domestic water”;第二,被划上删除线的for survival应该去掉,属于多余的修辞;第三,搭配错误,“water”应该改为tools,意思是金属工具。

这段文字翻译很不严谨,除了语法出现错误,还存在翻译生硬、不流畅的中式英文,“信达雅”中只追求了“信”,做不到“达”,更别说“雅”。

6.词语选用错误

由于景区的管理部门未对中英文标识监督、审查和严格把关,导致英语标识牌出现低级错误。有标识中出现将“不可再生”翻译成“Irregenerated”的错误,正确用词应该是“Nonrenewable”;而图4所示,“停车”翻译成“Stopping”更是低级错误,正确用词是“Paking”。

图4 词语选用错误示例

3.规范语言景观使用

规范、合理的语言标牌能给游客提供信息功能,优化游客旅游体验。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并推进语言景观规范化进程。杜绝出现使用英语单语和以英文为优势语言、书写不规范等情况,减少语法和词语使用错误,减少语言景观的信息传达失误,提升语言景观的宣传价值。

4.建立网络营销平台

海口火山口公园未建立官网,网上营销依靠APP和公众号,APP和公众号主要使用中文,对外的网络营销有待加强。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媒介,融入国际旅游市场;二是设立公园门户网站,建设旅游在线服务平台;三是制作多语的旅游宣传片,开发多语的旅游APP,编制多语精品线路折页、自由行攻略等纸质和电子宣传品,扩大公园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提高语言服务效能,挖掘语言景观的经济价值

1.增设中英商业标识

针对景区商业标识中英双语占比低的问题,可参考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制的《执行技术标准规范外文译写》白皮书中“海南特色旅游美食英文译写规范”标准,加强中英双语商业标识的设立,规范英文译写标准。

2.提高语言服务水平

公园的运营者、管理者应全面提高景区语言景观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寻找有英语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翻译标识,以专业化促进规范化;二是制作标识要注意所选标题词语是否通俗、是否过度使用英文、标识设计是否合理;三是落实定期监管制度,及时检查更新标识。

3.树立语言资源观念

语言景观在公共领域内包括“固定形式”和“移动形式”。可把海南民族特有的歌曲翻译成其他语言在文化广场进行演绎;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建立方言有声数据库,把原生态唱法的海南民族歌曲、舞蹈刻进行录制出售;编写双语或多语科普读物、建设更多“移动形式”的宣传手册等。

(三)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传承语言景观的文化价值

1.加强物质载体建设

语言景观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火山口公园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品牌,有丰厚的千年文化积淀。应牢牢抓住火山口地域文化特色,制作出能反映海口火山口的形象、文化特征、历史传统的火山口公园语言景观。

2.创建本土语言景观

旅游业的开发可能导致当地文化的变迁。应加强本土语言与文化的保护和推广工作,把与地名有关的研究成果和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通过中英双语介绍给国内的游客,既促进方言学的应用,丰富旅游资源,也传承并传播了本土文化。

四、结语

通过调查海口火山口公园语言景观使用状况,发现海口火山口公园旅游语言景观存在外语分布不平衡、信息功能缺失、语言使用不规范、语言服务效能不足等方面问题,由此提出“发挥语言景观的宣传价值、挖掘语言景观的经济价值、传承语言景观的文化价值”的策略及建议,对进一步提高海口火山口公园旅游语言景观建设的规范性,为当地语言规划的科学制定,语言景观的文化传承提供依据。研究成果对提升海口市旅游城市的形象,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语码火山口英文
乌兰察布玛珥式火山口群的发现与研究
Tongue Twister
世界奇特的火山口湖
Ngorongoro Crater
英文摘要
鄱阳湖学刊(2016年6期)2017-01-16 13:05:41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财经(2016年19期)2016-08-11 08:17:03
英文摘要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语码转换应用研究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