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刚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
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确定并同意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宽厚的书法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书法专业技能、较为宽阔的文化视野,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学以及书法艺术的综合应用等工作的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国的书法专业已经形成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一整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并不断趋于成熟。高校书法专业正以蓬勃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近年来,伴随着书法专业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书法教育以其招生对象的社会性、人才培养的市场性、教育质量的保障性、办学管理的动态性等优势成为书法艺术传承弘扬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开设书法专业的高等院校逐年增加,各高校成立的书法院、书法系、书法专业在教育模式、学科建设、培养方向、招生就业等方面积累了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
黑龙江省书法高等教育起步较早。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于2000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中国画系(书法方向)本科生,并于2007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书法硕士研究生,于201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书法博士研究生。佳木斯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大庆师范学院2010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书法本科生,之后相继停招。黑河学院于2015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书法本科生。截止到2019 年,黑龙江省书法专业报考人数约500 人,两所公办高校招生人数为65 人,约占报考总人数的7.6%,远远满足不了我省书法专业考生的需求。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和促进我省书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整合书法教育资源,优化生源配置,促进学科建设,提高创新能力,扩大书法人才培养与就业,根据学校自身特点优势,结合全国和本省目前书法专业招生就业实际情况,建议高校增设书法本科专业。一方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丰富自身学科建设,增强自身竞争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增加我省书法专业招生名额,为更多有志于书法艺术的考生提供升学机会,搭建就业发展平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该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充分市场调研和政策分析的基础上,以客观的视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就增设书法本科专业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等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案。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文化经过了五千年的沉淀,不断凝结、升华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创新力。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积淀了国人的深层智慧,凝聚了中国文化的内在基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大力开展书法普及教育,传承书法艺术,是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书法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书法教育,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修炼,精神的陶冶。几千年来,从识字伊始,即以此导引蒙童学子,九宫格、米字格、双钩描红、临书仿写……在书法的习练之中去体验、去践行、去感悟将规矩、内修、审美、养性、怡情融为一体,可谓是中国传统“蒙学”中最为精彩的一种文化和精神组合。
书法艺术的教育和发展的历史上,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最初的书法教育,同其他原始文化艺术形式的传承一样,还仅仅体现为一种口口相传的“家学”或“师学”承继,没有普世的教育含义的。直到公元前六世纪孔子的出现。孔子兴私学,将“书法教习”列入“六艺”,成为学人的必修,其后的2500 年,书法均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始终不渝,伴随千百代学子的“十年寒窗”,也成为亿万学人最为普遍的,终身不渝的文化艺术技能和精神享受。
官学意义上的书法教育始于汉代,在东汉时,汉灵帝在已有的“太学”之外,设立鸿都门学,使书法教育从“书写教育”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教育体系。唐代书法教育开始进入普及型的规范时代。贞观元年,太宗下诏设立“弘文馆”为书法教学的机构,其级别相当于“国家级的书法研究院”,同时将书法一度纳入开科取士的考试项目,书法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教育体系中的常态性的重要科目。清末民初,当“西学东渐”成为时尚,新的一代都以钢笔字为“荣耀”,书法因失去实用性而逐渐走向衰落。但毛笔字书法艺术仍在艺术界、学界、政界等高层享有崇高地位,如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于右任、郭沫若、齐白石、鲁迅的书法艺术还是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学校也还在“识字教育”的同时开展一些基本没有要求和标准的书法教育。
书法教育的衰落,原因有多种。一是电脑键盘输入法的技术方式正在代替手写方式,在社会层面,信息传播和公文生成过程正在机器化和技术化,正在变手写为输入,甚至连学校教学也在课件化;二是自近代书写工具从软笔演变为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硬笔之后,汉字的书写工具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中国人用于写字、练习书法的书写工具毛笔的使用,渐渐退出了学校教育;三是当代中国学校课程种类增多,学生完成作业需要书写速度较快的硬笔;四是随着电脑键盘输入汉字的普及,输入技术的简化和更加容易操作,各行各业的信息文化传播者(包括记者和教师)更多地习惯于使用电脑打字,而非硬笔书写;四是随着电脑一代伴随着信息技术成长,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快捷的效率高的办公工具;五是随着学校教师的更新换代,一大批在学校学习过程没有接受过书法教育的教师逐渐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本身缺乏写字意识和书法意识,也写不好汉字,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的能力;六是整个社会的文化从业者普遍出现了提笔忘字的文化魔怔,书写不被社会重视;七是学校教育走入应试教育的功利化之路,书写教育自然也就被遗忘了。
这种情况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部分艺术类、师范类高校开始恢复“书法教育”专业教育。2008 年,教育部下达《在中小学校开设毛笔字书法课程》通知。2011 年,教育部下发教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基二[2011]4 号)文件。中小学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2013年1 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公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2014 年底教育部审核通过了相应的书法教材,广大中小学纷纷开设书法课。社会、学校、家庭对书法越来越重视,然而现有中小学的书法师资极度缺乏,教育手段和教学工具亟待创新。2016 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在两会上提交了《关于继续推进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提案》。提案分析了推动书法教育的背景、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2017 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359 号(教育类124 号)《关于督促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进课堂的提案》答复的函,进一步明确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求,编写审定书法教育教材,加强书法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组织书法教育相关活动以及下一步主要工作。2019 年5 月30 日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加强书法学科建设”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马飚表示,“加强书法学科建设”是今年全国政协审议通过的40 个重点提案之一,并确定列为7 个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的书法教育在政策上有了支持,制度上有了保障,进入了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教育部相关文件见附录1)。
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弘扬最终要依靠不同形式的书法教育,而书法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才培养,书法教育人才的培养势必要依靠高等教育。高校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专业的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有科学的学科设置和教学模式,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思维。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地将担负起书法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这不单单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高等书法教育开创于上世纪60 年代,时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的潘天寿先生以“为往圣继绝学”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受命于文化部,于1962 年创建国内高校第一个高等书法篆刻专业,次年完成招生,由陆维钊先生担任科主任,聘请沙孟海、朱家济、诸乐三、方介堪、刘江、章祖安等先生组成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老一辈艺术家、教育家们以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全面的艺术修养,为初创的书法专业明确制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方向和教学实施方案,时至今日仍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上最具价值的宝贵经验。
从初创至90 年代末,中国的高等书法教育始终是以精英化教育的规模和状态进行着。本世纪初,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全社会“书法热”的持续升温,高等书法教育在很多高等院校受到重视。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来,书法高等教育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取得了迅猛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们市场经济的繁荣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我国高等书法教育悄然兴起,得到了中兴和发展。2011 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中,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相应的,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戏曲与影视学、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成为一级学科。书法学成为一级学科美术学之下的特设二级学科,正是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为书法学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此后,新增设置的书法本科专业都以书法学申报、设置和招生,以书法方向(三级学科)招生的院校,自教育部新的学科目录出台后,都以书法学作为每年度的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基本逐步实现学科规范化。在硕士研究生层面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层面,还没有全部以书法学二级学科的名义进行招生和培养,主要在艺术学门类下属的一级学科美术学之下按照书法专业进行招生和培养。
经过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许多院校在书法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初步实现了书法专业作为独立学科的基础和条件。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我国高等书法教育完成了从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以及艺术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外国留学生等系统的教育层次和结构,并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和学术化。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 年,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开设书法教育的本科院校115 所,其中艺术类院校21 所,综合类院校50 所,师范类院校58 所,专科院校12 所;全国有26 个省份、自治区,91 所高等院校招收书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有一百余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在5 个学科、50 个研究生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全国有11 所高校招收书法专业博士研究生(书法专业招生院校名录及课程设置见附录2)。
2018 年12 月29 日,教育部发布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艺术类专业考试分为省级统考和校考。省级统考已涵盖的专业,高校一般应直接使用统考成绩作为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确有必要补充考核的艺术类本科专业,高校应面向省级统考合格生源组织校考。省级统考未涵盖的艺术类专业,高校可组织校考。省级统考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独立或联合组织,校考由招生院校组织。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应为本行政区域内考生组织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省级统考,积极创造条件增设音乐类、舞蹈类、戏剧影视文学类及表演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书法学专业省级统考。联合组织省级统考的省份,可协商合作命题或委托一省命题、分省组织测试、分省采集考试信息、联合阅卷(评价)或委托一省阅卷(评价)。本地生源极少的非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可暂不组织省级统考,报省级招生委员会同意后向社会和高校公告。
不同省份和不同院校,在评分标准和录取原则上不尽相同。黑龙江省书法专业招生考试自2000 年开始,一直沿用校考的形式,录取原则为文化课过省线按照专业名次从高到底录取。黑龙江省考生数量由最初的几十人上升到目前的五百人左右,而且每年都有所递增。全省招生人数也由原来的每届十几人逐步上升到2019 年的九十人。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落实教育部下发教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整合书法教育资源,促进书法学科建设,优化书法生源配置,提高书法教育创新能力,扩大书法人才培养与就业,推动和促进我省书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增设书法专业,一方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丰富学校自身学科建设,抢占教育市场资源,增强自身竞争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增加我省书法专业招生名额,为更多有志于书法艺术的考生提供升学机会,搭建就业发展平台。必将为加快建设具有先进学术视野的书法学科专业提供有力支撑,为黑龙江乃至全国的书法创作和书法教育培养新型人才发挥积极作用,为繁荣全省书法创作、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增砖添瓦、做出贡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改革开放40 年来,书法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门类,作为党和国家文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作展览、书法研究、书法教育、书法出版和群众性书法普及以及对外交流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
书法的传承和弘扬关键在教育。国家把教育作为百年大计高度重视,书法教育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基础教育领域中,20 世纪80 年代中小学开设有写字课,其形式以毛笔描红、仿影和硬笔楷书练习为主。2011 年国家重新对书法教育给予重视,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2013 年初更是推出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分年龄分学段学习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书法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获得法定课时,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也获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赞赏。
高等书法教育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路走来,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成熟完善的蜕变。1979 年,浙江美术学院招收首届书法专业硕士,此后书法本科和硕士教育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1993 年,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学科在全国率先获得书法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 年该学科点建立书法博士后流动站,完成了从专科到博士后一整套完善的高等书法教育体系,开启了改革开放以后书法高等教育崭新的篇章。2011 年随着艺术学升格成为学科门类,书法学成为美术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特设学科。书法高等教育从无到有,再到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在教育方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2019年5 月30 日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加强书法学科建设”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马飚表示,“加强书法学科建设”是今年全国政协审议通过的40 个重点提案之一,并确定列为7 个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之一。
中国的书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普及教育已经取得了国家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黑龙江省书法专业招生考试始于2000 年。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书法方向)第一届招生约10 人左右,当时全国开设书法专业的高校并不多。此后的20 年中,全国书法专业招生迅猛发展,呈几何式增长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00 年全国书法专业院校约8 所,2005 年全国书法专业院校约15 所,较五年前同比五年增长1.87%;2010 年全国书法专业院校约52 所,较五年前同比五年增长3.46%;2015年全国书法专业院校约66所,较五年前同比增长1.26%;2021 年全国书法专业院校约143 所,较五年前同比增长约2.16%;从2000 年到2021 年的20 年中,全国书法专业院校数量增长率为17.85%。
黑龙江省书法考生数量也在逐年的递增。据不完全统计,2000 年全省报考人数约为20 人;2005 年全省报考人数约为50 人,较五年前同比增长2.5%;2010 年全省报考人数约为80 人,较五年前同比增长1.6%;2015 年全省报考人数约为350 人,较五年前同比增长1.37%;2020 年全省报考人数约为480,较四年前同比增长1.37%;从2000 年到2019 年的20 年中,黑龙江书法专业考生数量增长率为24%。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一组数据,展示了201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根据2018 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全国共有幼儿园25.50 万所,共有小学16.70 万所,另有小学教学点10.30 万个,共有初中学校5.19 万所(含职业初中15 所),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46 万所,幼儿园中小学总数达60.15 万所。
按照2013 年1 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规定从2013 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按照每个中小学配备2 名专业书法教师来算,全国34.65 万个中小学要配备69.3 万名书法教师,也就是说目前我们专业的书法教师缺口至少是60 万。
据不完全统计,2018 年全国参加书法高考的总人数约为25000 人左右,全国高校录取总名额不到5000 人。也就是说最近几年中,每年全国的书法专业本科毕业生5000 人左右,占我国书法教师总缺口的0.0083%。按照这个数字计算,培养60 万书法本科毕业生得需要120 年,而且不一定所有的毕业生都能够进入中小学成为书法教师。
黑龙江省有中小学约16442 所,按照每所学校配备1 名书法教师计算,大约需要16442 名书法教师才能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教学任务。而我省仅仅有哈师大和黑河学院2019 年招收书法本科共90 人,加上近19 年已经毕业的本科生总数不过300 人,占需求总数的0.0182%。按照这个数字计算,培养16442 名书法本科毕业生得需要182 年,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差距,也是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要实现教育部规定的目标,必须要大力开展书法高等教育和书法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这无疑给具有书法高等教育资源的高校提供了前所未有历史机遇,更是完成书法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书法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培养的位数较少的书法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到二十一世纪全国一百一十三所高校陆续培养的书法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总人数大约近千名。这一大批科班出身的书法专业毕业生大部分都充实到了全国各个主要书法专业教学点,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和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浙江美院陆维钊、沙孟海等先生培养的第一批书法研究生朱关田、王冬龄、祝遂之、邱振中、陈振濂,他们以及他们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
就业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也是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的动力。未来书法专业一定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就业空间。
(1)全国高校书法专业培养的博士、硕士、本科等高层次人才,不断充实到全国各个书法专业教育机构,如高校书法专业教学点。
(2)全国高校书法专业培养的博士、硕士、本科等高层次人才进入全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工作,也有相当一部分到文联、书协等专业机构工作,进一步充实了这些专业研究和展览机构,适应了专业发展的需要,成为新的就业方向。
(3)全国高校书法专业培养的硕士、本科等高层次人才陆续到全国各地中小学以及少年宫工作,承担起了培养和教育书法后继人才的重要工作,加强了全国书法基础教育的力度,促进了全国书法进校园、进课堂的开展,使中小学书法基础教育逐步迈向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成绩突出,效果显著,贡献至大。
(4)全国高校书法专业培养的博士、硕士、本科等高层次人才去全国各大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网站就业,给这些媒体机构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强了书法与媒体的结合力度。
(5)全国高校书法专业培养的硕士、本科等高层次人才到全国各大拍卖公司、文化公司、广告公司、鉴定机构、画廊等工作,凭借专业优势,在策划、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得心应手。
(6)全国高校书法专业培养的硕士、本科等高层次人才到艺术培训机构、书法培训学校作教学和管理工作,或者独立创业办学,成为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专业化的生力军,成为书法普及教育重要一部分。
三十多年来,我国书法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适应了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需要,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高层次书法人才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突出成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全国高校书法专业培养的博士、硕士、本科等高层次人才近年来在专业报刊大量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例如《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等,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学术化,引领当代书法艺术学术研究的新潮流。
(2)高校书法教育专家近年来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艺术类科研项目,取得了突出成绩。高校即是重要的专业教学机构,又是重要的科研基地。全国高校集中了一大批书法研究专家,他们在全国艺术科学研究及教育部科研项目的申报中,不断争取到并主持完成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及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一大批科研成果不断转化,推动了书法艺术的理论研究和科研创新,完善了高校书法教育的学科建设。
(3)高校书法教育专家近年来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和精品课程奖,在书法专业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如中国美术学院陈振濂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秦永龙、倪文东教授,南京艺术学院黄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继安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李文宝教授等。
(4)全国高校书法专业培养的博士、硕士、本科等高层次人才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历届书学研讨会上都有论文入选和获奖,成为当代书坛理论研究的主力军。在2004 年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六届书学研讨会上,有十六位高校书法教育专家和博士、硕士获奖,占全部奖项的二分之一。
(5)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历届“兰亭奖”中,以启功、欧阳中石、陈振濂、邱振中、李文宝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书法教育专家获得了终身成就奖、艺术创作奖、理论研究和教育奖。
(6)全国高校许多教育专家担任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各省文联、书协的主席团成员或理事,担任中国书协各专业委员会委员,出任中国书协历届全国展和各个展览的评委,高校的教育专家以其学术和教育上的成就所形成的专业型和权威性,引领着中国书法发展的方向。
在专业设置和教学方面,国内的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哈师大等一大批公办知名高校有可以借鉴的成熟模式,同时也可学习参考河北美院、吉林建筑学院书法院等民办高校的办学经验。
近几年,作为国内一所本科层次普通高校的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的本科书法教学声誉鹊起,引起高等书法教育界包括书界的广泛关注。它在高等院校书法本科教育方面的全新探索与卓著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对当代高等院校书法本科教育的观念、教学模式提出了创新与变革挑战,从深层次对当代高等院校书法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途径与方法作出了反思与回应。河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之所以能够冲破既有的高等院校本科教学的固有模式,自觉探索走出自身的教学途径,一个重要的方面,既是立足“民学”精神,不为既有的固化规则所束缚限定,敢于以否定性、批判性思维、冲破僵化模式,并以人为本,建立起审美新感性新规则,使学生在审美感兴的境遇之中寻求自我审美自由实现的途径。立足民间立场办学,使河北美院书法学院,赢得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学院领导放手让书法学院大胆进行教学实验、探索,不干预、不设框范。在保持既有稳固教师队伍的同时,还邀请国内一流书家,学者担任教学及定期做学术讲座,使书法学院充满浓郁的学术氛围与探索精神。一流的多元化的教学,既为学生奠定了扎实的基本功,也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深入不懈的探索精神。这种宽松的教育风气,使河北美院书法学院在本科教学探索上取得了很大突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道路,而其对当代高等本科书法教育给予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反思的契机。
相对公办院校比较而言,民办高校及大地具有办学的灵活性。可以依托其自身的优越条件和广阔的市场资源,综合其他兄弟学校的经验与理念,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书法教育模式,填补黑龙江省高校书法学院建设的空白,积极寻找书法高等教育与书法人才市场需求的结合点,不断探索和推进书法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为黑龙江书法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黑龙江省高校书法专业招生考试采取的是各个学校自主命题,单独招生的方式。这种招考方式已经延续了20 多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全国绝大多数省分已经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方式,大多数学校也按照各省的统考成绩来录取考生。而没有组织统考的省分,考生只能报考有单独考试的学校,其成绩无法得到承认统考成绩的大多数院校的认可,从而考生缺少了很多选择机会。所以建议黑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调整招考方式,采取书法专业统考。一方面增加考生的选择面,另一方面也减少考生的备考负担。
黑龙江省目前只有三所院校招收书法专业本科,全省招生数不足百人,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书法艺术考生的要求。因此,建议有办学条件的高校,适时向教育部申请书法专业本科备案。一方面增加我省书法专业在全国的竞争水平和实力,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书法后继人才。另一方面,给广大书法专业考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渠道。
书法虽然和美术、音乐等学科都属于艺考序列,但是由于书法高考起步晚,范围窄,在高中阶段很少被列入正规课程,大多数考生都是在校外培训机构进行考前强化训练和学习。所以,建议高中阶段在校内增设书法专业,一方面为考生提供更加规范、专业的辅导。另一方面也落实教育部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政策。
当前,虽然全国的书法高等教育发展得比较迅猛,但是毕业生就业出口相对较窄,这是因为书法专业的单一性限制了其就业的宽泛性,好多书法专业本科、硕士毕业生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放弃本专业,转向公务员考试、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彻底转行等。所以当下书法专业高等教育就业形势出现了供需关系及其不均衡的现象。一方面国家积极推进书法艺术的普及型教育,急需大量经过专业训练的书法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书法专业毕业生仍然面临着机会少和就业难的双重困扰。解决好就业问题是书法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事实上,用我们目前中小学百万计的海量需求资源,解决全国每年几千人的就业是不成问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专业就业难的问题出现在市场的需求端而不是供给端。所以国家一方面加强书法高等教育供给侧的扶持力度,更应该从政策层面加大书法高等教育需求侧的改革,这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进而做好书法高等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关系的平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