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乐舅舅
作为家长,作为老师,好像总是习惯于给孩子们立一些规矩,总是有意无意地告诉孩子们:“你们不能这样,你们不能那样。”孩子们呢,一开始可能不觉得,但是這样的约束多了,他们就会觉得受限制,就会反抗,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排斥情绪和逆反心理。我们能否让他们自己去反省,自己去思考应该怎么做,实现孩子们的自我教育呢?
研学期间,每逢早上五六点钟,我们乘坐大巴车出发时,我就告诉孩子们先别吃东西。至于理由,有这样五条就足够让他们“服服帖帖”的了:第一,现在吃东西容易晕车。第二,现在吃东西,大巴车里容易有异味儿。第三,我们会在进入服务区后统一安排大家吃早餐。第四,现在你吃东西别人不吃,别人会馋得慌。第五,等别人吃东西时,你已经吃完了,你会馋得慌。
在大巴车上吃东西,也是有讲究的——有些东西是不能吃的。就“大巴车上什么东西不能吃”这件事来说,最常见的也是最没有水平的做法就是老师提一大堆要求了事。其实,这件事完全可以由孩子们自己发表意见。每每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思维是很活跃的。每当有孩子提出一种“不能吃”时,我们还要不失时机地问一句为什么。这个时候,孩子们更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以期得到老师的认可——
口香糖不能吃,因为容易污染环境,不容易清理。孩子们对这样的事情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
有时候,孩子们说的不全面,我是要加以补充的。比如,孩子们说花生、瓜子等带皮带壳的东西不能吃,因为不容易清扫。我会补充,嗑瓜子的声音就是噪声,容易造成司机叔叔开车烦躁,不安全。再说,一车人吃瓜子,咯吱咯吱的,就像是一群耗子在嗑东西,咯吱咯吱。孩子们一听到这里,往往会哄堂大笑。我觉得,有笑声的交流效果是最好的。
榴梿不能吃,因为味道太难闻了。我会引领孩子们去拓展:“那臭豆腐能不能吃?”孩子们会说:“不能吃!”“为什么?”“太臭!”在这里我也会适当地幽默一下,给他们讲个段子:“在南湖公园,有一个小摊的臭豆腐卖得特别火,因为人家的招牌起得好——‘男足’牌臭豆腐!那是一个真臭呀!”——在这里要感谢我们的“男足”,我会对男孩子们进行励志教育:“有没有喜欢踢足球的孩子?希望你们这一代能长点儿出息,让咱们国家的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除了榴梿、臭豆腐,还有什么不能吃呢?话匣子就这样打开了:辣条不能吃,韭菜馅的饺子不能吃!我会见缝插针地让内容丰满起来:有位奶奶特别疼孙子,凌晨三点多起来,给孙子烙韭菜鸡蛋合子。结果,孙子一上车就吃。他一吃,全车都知道他吃的是韭菜鸡蛋合子!奶奶疼孙子是没有错的,韭菜鸡蛋合子也很好吃,只是不能在大巴车上吃而已。这时候,我会考考孩子们:“谁能概括一下,榴梿、臭豆腐、辣条、韭菜鸡蛋合子……这些都属于哪一类东西?”孩子们很容易就说出来:“有异味的东西!”这就是在培养孩子们“归纳”的思维方式。
因为这些“不能吃”不是老师说的,是孩子们想出来的,是他们自己觉得应该这样做的,那么他们就会乐于接受,乐于去这样做。“理”都是一样的,但是“明理”的过程不是说教,不是灌输,不是“让你明白”,而是孩子们自己得“想明白”“说明白”“议明白”,这样才是“真明白”。教育者要想办法让教育鲜活起来。这个不容易做到,却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为了避免发生因为争抢座位而产生不愉快,在孩子们上车前,教师要在座位上贴上他们的名字,孩子们按照标签就能找到自己的座位。这标签怎么处理呢?我会让他们把标签撕下来,扔到垃圾桶或者垃圾袋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也会让学生说理由。孩子们会说:找到座位了,标签就没有用了。我会引导他们想:如果标签黏到了头发上会怎样?女孩子会立马想到:从头发上往下撕标签会多么难受,自己撕不下来,还要让别人帮忙,有时候还会把头发扯掉。如果没有发现,标签黏到头发上,会有多尴尬!我还会补充:有些人随手将标签黏到皮座椅上,或者玻璃上,都会很难清理。
由此及彼,从“无用”到“有用”,从“想不到”到“这个办法不错”……这样,孩子们就会慢慢变得聪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