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2022-01-22 07:48汪静如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城镇化人口

汪静如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 北京 100029

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为14-35周岁当代青年。他们用丰富的想象力、充沛的精力、美好的憧憬以及远大理想,展示智慧和力量,共建美丽城乡。他们有活力,有创造力,是城乡尤其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人力资源。

1 我国青年规模及总体特征

1.1 我国青年规模

我国的城镇化,主要是青年的城镇化。在全国青年城镇化率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女青年城镇化率要高于男青年城镇化率;而乡村青年总体越来越少。青年人口的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表明青年的城镇化比其他年龄的人群规模大,进程快,能够更多更快地创造并分享社会进步和工业文明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调查研究显示,虽然总人口数在增加,但青年人口数量一直在持续减少,女青年的人口降幅大于男青年人口。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统计室主任王广州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所做的测算表明,18到35岁年龄段青年人口呈减少趋势,从2017年的3.66亿,将减少到2022年的3.44亿,共减少2200多万人。这一趋势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0》所做的测算相同。事实上,中国15到24岁的人口已从2010年的2.25亿减少到了2020年的1.78亿,十年间减少了4700万人,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从2010年的23.17%下降到了2020年的18%,低于美国的19.91%和印度的26.33%[1]。人口学者呼吁,2020年以后青年人口减少的势头更猛,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1.2 我国青年总体特征

1.2.1 思想理念与价值观念

在问及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哪些因素时,比例最高的是“对社会贡献大小”(27.61%),其次是“能否为他人带来幸福”(21.48%);他们认为“道德模范”(46.68%)、科学家(32.41%)是社会最需要的楷模。可见当代青年具有“利他”属性,道德被他们认为是社会健康发展的核心凝聚力;而对科学家的态度,则反映出青年人对知识的尊重,具有创新精神[2]。

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当代青年都接受了正规系统的高等教育,思想意识更开放、更现代,呈现出多元趋势。他们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多元开放意识、维权、环保等意识;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变得多元、系统、复杂,表现出求新、求变、求真的品质;他们乐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思维敏捷、敢想敢做。面对多彩的社会生活,他们意识更自主,追求更多样,个性更鲜明。而在价值判断上,也显现出更加包容、理解的态度。

1.2.2 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

调查表明,坚持能省则省节约观念的人接近三成(29.74%),一半的人会在消费前做好预算计划(50.83%),剩下的(16.16%)则选择“想花就花”。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购物成了青年人的主要消费方式[2]。

当代青年大多生长在物质生活丰富的环境中,他们更崇尚个性和时尚,追求生活品质,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注重精神充实,崇尚高尚的道德和审美情操,追求科学、和谐、优雅的健康生活方式。

1.2.3 行为方式

当代青年追求环保低碳、简单舒适、自由自我。调查数据显示,公共交通(公交、地铁)是当代青年人日常出行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比例超过四成,达到41.26%;其次,有21.94%的人选择步行;选择私家车出行的人有13.46%,电动车/摩托车为13.46%,自行车/三轮车出行比例最少,仅有6.35%。从选择交通工具上,可以体现出当代青年相对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3]。

物质的丰富,也丰富了当代青年的生活,他们更加放松,看电影、参加音乐会、上网、各处旅行、阅读等,构成了当代青年人独特的休闲方式。而网络通讯设备的出现,则丰富了当代青年人的交友生活,社交方式更加简单直接。至于别人的评价看法,他们并不在意,我行我素。

1.2.4 社会参与

当代青年参与社会的热情高、方式多样、领域广,对推动城乡建设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生力军的作用。在受访的青年人中,总是或经常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的比例为18.45%;偶尔参与的比例超过一半,为53.71%;几乎不或从来不参与的比例不到20%[4]。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20年新冠疫情,以及各处抗灾抢险、社区服务、扶贫、环保活动等,青年志愿者都是主力军,他们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大爱无疆的新篇章。他们参与社会的渠道多种多样,其中,网络渠道建立青年自组织,在近几年快速发展,社会影响力迅猛提升。如2019年街头“快闪”活动,大家一起演唱“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歌曲,就是一种新兴的网络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和社团的兴起,深刻影响着当代青年参与社会的广度和深度。

2 我国青年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人口降低,流向不均,性别比例失调

青年人口比例正在逐年降低,青年劳动人口急剧减少,将减少创新人才总量,弱化社会创新能力,也会降低整个社会消费能力。同时,大量乡村青年流向城市,城市青年数量剧增,乡村青年人口锐减,加剧了乡村老龄化,不利于乡村发展。

不仅如此,性别比例失调。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对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男青年比例要高于女青年(如下图)。由人口出生性别比所决定的分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会直接影响同婚龄期人口的择偶行为。不管是男性短缺还是女性短缺,都会导致某一年龄段内人口的婚姻挤压,使得婚姻市场中的一些弱势群体难以顺利婚配,进而影响同期人口的家庭构成与养老资源构成[5]。

2018年底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

2.2 恋爱早龄化,婚姻功利化

调查显示,青年中有76.4%的人第一次谈恋爱的时间在16-18岁,约15%的人在12-15岁,过早的恋爱会分散他们的学习精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成效;有29.09%的青年通过网络恋爱,其中,四分之一的人仅为追求感觉,寻找刺激,真正寻求真爱的人仅占7.27%。因网恋诱发的犯罪频发,引发了系列社会问题[6]。

在婚姻方面,现代婚姻正在逐步走向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家庭责任淡薄,这为未来的婚姻生活埋下了隐患。当婚姻面临现实问题时,“闪婚”“闪离”在当代青年中成为流行现象。家庭的不稳定会影响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的稳定性。

2.3 职业期望值过高,就业难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尽管有“斜杠青年”和“快递小哥”群体存在,但占比极少,青年中待业人群,包括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等依然逐年增加。除了许多城市社会职位提供不足等客观因素之外,一些青年职业期望值过高也是重要原因。当然,创业成为了越来越多青年人的选择,他们放弃了就业择业的机会,选择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事业梦想。但由于缺乏经验,各种准备不足,成功者毕竟不在多数,又形成了新的社会问题。

2.4 高房价形成住房困境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住房问题是许多青年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一线以上城市的外来青年人员。在北上广深等城市中,工作就业机会相对多,也聚集了许多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但是在这些城市的房价往往让许多青年人,特别是工作时间不长的毕业生或者外来务工人员望而却步;加之我国租房市场尚在完善之中,许多青年租到理想的房屋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住房问题是比就业、就医、婚恋等问题更容易引起青年对生活状况不满的因素。

2.5 政治素质弱化

当代青年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经历的磨难和坎坷没有切身体会,加之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极少数青年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淡漠,道德素质与党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部分青年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意识差,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艰苦奋斗和刻苦学习的精神不足,和社会主流文化存在着一定冲突;还有部分青年不关心政治理论学习,却高度关注时事政治,存在偏激思想。

3 青年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3.1 计划生育与工作生活高压

青年人口数量降低,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减轻人口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压力,我国实行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同时,也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关。许多家庭由于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等原因选择了做“丁克家族”,现在即使国家放宽了生育政策,但是,由于房价、教育成本的提高,也让许多家庭不愿再生育。

3.2 适婚年龄推迟与教育影响

1950年,我国第一部《婚姻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为男性20周岁,女性18周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先后执行过男性26周岁、女性23周岁,男性22周岁、女性20周岁等不同的规定。由于法定婚龄的变化,青年人口的结婚率也随之变化。而且,上辈人的婚育年龄,不同程度上也影响了下辈人的结婚率[7]。

教育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以应试教育为主,基本技能教育偏失,客观上造成了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逐年增加,尤其是女性社会地位逐渐提升,更追求精神契合、工作互助、经济独立的婚姻关系,这也是不少城市大龄未婚青年大量出现的原因之一。

3.3 人口流动与住房机制不完善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一系列政策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形成大量住房需求,从而推动了房价的增长,但是对人才之外的大部分青年群体的住房保障和住房支持尚不完善。尤其是房屋租赁市场,存在许多不健全、不规范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租赁途径在解决青年住房问题中作用的有效发挥。

3.4 思想政治教育欠缺

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便利化,使当代青年接受了一些与我国主流意识相左的观念,让这小部分人对我国传统思想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思想教育的效果。而我国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也存在简单灌输和说教的情况,即使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存在流于形式的教育方式,缺乏实效和针对性,没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性,更没有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在政治教育内容上,由于创新不够,与实际脱节,过于理论化、理想化,也很难实现教育的目标和价值。

4 解决青年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当代青年的思想站位,做好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准青年发展的正确方向,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的话,跟党走,引导青年树立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要把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贯彻到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引导青少年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要引导青年从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4.2 加大对青年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

健全创业带动就业机制,营造宽松便利的创业创新环境,完善创业扶持、基地孵化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创业帮扶体系,重点鼓励和支持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创业创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青年的创业指导,定期组织培训,邀请部分创业成功典型担任兼职指导老师,提供政策、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借鉴成功地区的成功经验,搭建青年创业交流平台,让青年创业者们拥有更多的机会。

4.3 关心青年婚恋交友问题,扩大青年社会参与度

要广泛宣传正确的婚恋观,让当代青年对婚恋有健康的认识;要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培育家庭文明。要开展文明向上的青年交友活动,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需求;要整肃有关婚恋机构,打击婚恋诈骗、虚假相亲等。各级团委应积极发挥组织带动作用,通过开展各类社会活动,带动各类青年组织在促进有序社会参与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加强对青年父母的支持力度,做好托幼班、小学暑期、寒假托班等服务,保障青年在孕期、产假、哺乳等期间的法定权益。

4.4 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和美丽乡村

城市要不断优化出台人才引进等政策,吸引青年劳动者在所选的城市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发展。在为青年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要打造时尚低碳宜居的人居环境,满足青年人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要求,主动融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和乡村,贡献青春和力量。

基金项目:共青团中央发展研究课题“促进青年发展城市政策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编号:20ZL003)子课题

猜你喜欢
城镇化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人口最少的国家
看看你是哪种隐形人口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且看,堆沟港的城镇化之路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人口健康信息化支撑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