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瑾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的高校生态德育研究
石 瑾
(唐山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在对高校生态德育的背景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对高校生态德育进行整体建设,培养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的德育意识,通过高校德育意识的具体流向,对高校生态哲学德育目标进行调整,以此完善高校生态德育运行机制。基于理论内容进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的高校生态德育实践,对实践方法与内容进行总结,阐述高校生态德育实践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生态德育
由于环境、资源、人口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不得不在生存危机面前进行反思。生态自然科学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盲目崇拜侵略性极高的科学势必造成生态社会的崩坏,科学理念也需要道德人文加以调合,通过对人类自身盲目行为的限制,促进生态社会发展,会让科学发展更加可靠安全。为此,扩展高校德育的领域功能势在必行。高校学生在生态德育概念形成初期,要及时规制他们的生态道德观念,引导他们从长远利益去思考和进步,通过生态德育帮助他们进行生态道德建设,通过自然性功能塑造其人格和世界观,在完善伦理教育的同时培养技术知识,从而提高其对自然性功能的重视。
西方国家最早提出高校生态德育教育模式,而我国的生态德育教育起步较晚,在生态德育教育正式提上日程前,生态环境的恶化仍没有停下脚步,并在后续的几年内愈演愈烈[1]。虽然德育教育已经开始融入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2]。对于环境意识的保护仍浮在环境教育的知识理解层面,预期的实践效果尚未显现,这说明我国环境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较低。据此,总结出高校生态德育的发展进程。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生态德育的发展进程
根据高校生态德育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可知,环境教育的收效甚微,主要是由于生态德育的教育环境特征表现力不足,高校生态德育难以自上而下地对教育内容进行实践[3]。教育研究经费不充足,这也从侧面印证生态德育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并不高。在研究经费和实践内容都不足的情况下,要构建本土化的德育教育环境就倍加困难[4]。因此,实效性较强的德育教育并不能很好地跟本土教育模式融合。另外,知识层面的高校生态德育缺少实践建构支撑,这也使得生态德育的效果差强人意,并且教育内容无法上升到价值层面的高度,导致高校生态德育更加地流于形式[5]。巨大的反差使得生态环境与生态德育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教育效果的恶化。
目前,高校生态德育已累积了丰富经验,也培养出许多高素质人才,同时对环境意识的重要性越来越看重。但是,新时期德育的根本要求还没有达到,高校生态德育难以将经验转化为实践的动力。这也使得低效性的环境教育长久地占据在教育体系中无法拔出,而高度概括的优质教学内容也无法真正地在生态教育中发挥作用。虽然自觉环境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但是还是要尽早做好生态教育的机制调整[6]。利用环境生态德育进行价值层面上的德育教学,发挥我国高校对于生态德育的经验价值,将时效性德育观念融入环境教育的体系中,以满足对于环境科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高校生态德育在环境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是十分显著的,这也使得部分实施效果不好的高校生态德育模式也混在好的生态德育的教学模式之中。对于高校生态德育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教师和责任人对生态德育了解程度不够高,尤其在生态德育教育上更是如此。这就导致生态德育意识在教学阶段就存在缺失,同时途径单一的生态德育内容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导致生态德育运行机制的完善进程一拖再拖[7]。
为了在生态德育教学初期就将德育理念纳入教学体系中,需要教育者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态德育素质,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融合生态德育的教学内容,这使得不具备优秀德育素质的教育者的短板在受教育者面前暴露无遗[8]。生态德育意识淡薄的教育者,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法也相对粗糙,难以将生态德育的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存在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德育教学师资力量匮乏。目前,我国环境相关专业学生占比不到10%,教育者本身对生态环境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难以改变学生对于生态德育教学的认知[9]。同时,目前对于生态德育的教学目的还停留在选修学科的阶段,教学目的也仅仅是作为课外了解和知识拓展,学科地位在高校教育中十分模糊,关于生态德育的课程和专业鲜少有人问津,这也严重影响生态德育课程的发展。
由于高校对于生态德育的态度并不鲜明,这也导致生态德育的实施仅靠德育教育者进行教学推广,高校内的其他教师受限于学科知识,难以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生态德育的精神,仅靠德育教育者一己之力实在是杯水车薪。其它学科的教师为了完成课堂目标,已经对课堂知识进行二次概括,压缩课时,难以完成生态德育的教学任务[10]。这就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态德育教学相脱节,甚至在课堂上渗透德育内容都较难,因而有必要对高校生态德育阶段进行划分。如图2所示。
根据高校生态德育的阶段划分可以看出,生态德育的教育意识薄弱会对教学进程和教育目标产生影响[11]。针对生态德育的内容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生态德育在高校教学议程上存在感薄弱,生态德育难以列入必修课行列[12]。生态德育不在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之列,这就会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其生态德育的教学活动也相对较为流于形式[13]。对基本生态素质的长期规划也相对敷衍,难以真正对受教育者的基本生态素质产生质的影响。
图2 划分高校生态德育阶段
目前,信息产业发展使得生态信息的流通面越来越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对于生态环境的知识储备量也在增加。但是,对于这些生态环境知识进行理解和实践的时间却不多。在当代学生中存在一种晚睡晚起的现象,甚至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影响了健康也同样影响了自身生活的状态,同时也浪费了生态资源[14]。大部分生态德育受教育者对于自己的错误行为有很清醒的认知,而实际付出行动的受教育者却很少。同时,这些受到生态德育教育的人也不会将生态德育观念传递给下一个人,严重的从众心理使得其行动越来越迟钝,应用生态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足。
生态德育内容需要制定合理的道德规范,并使其不断社会化,最后实现生态德育的目标,并帮助个体进行生态道德学习和练习,使生态道德行为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培养生态德育均衡发展,平衡生态德育生理和自我心理,对生态德育的理论定义进行概括总结,这样的生态德育内容十分晦涩和无趣。受教育者对这样的理论内容进行阅读学习时,也难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
生态德育的教学环境十分重要,可通过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让生态德育与物质环境相连接。目前,对于生态德育的教学环境建设仍存在误区,学生难以通过环境联想到生态保护,其绿化区域的规则性难以与自然环境相联系,大部分学生对于学校的生态环境设计并不满意。
生态德育教学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关联度不足,导致高校生态德育运行机制混乱,难以就生态德育产生相互联系的作用关系,这种联结方式产生的工作体制也十分混乱,导致生态德育的工作方式和管理规范存在漏洞。这些都是当前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
图3 高校德育意识的具体流向
出于对生态德育的紧迫性考虑,生态德育的实施建设应当放在首位,这就需要具有培养生态德育的马克思生态哲学意识。进行德育教学内容编制时,应当充分考虑马克思生态哲学的价值观念,将德育意识植根于高校生态德育的建设目标中。通过端正德育意识规划建设要求,提出详细的规划要求并进行德育意识建设,将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德育意识融入德育诉求中,通过目标建设进行生态德育渗透,使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德育功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图3所示。
通过对高校生态德育意识的流向建设,对课堂德育流向的规模进行计划,并针对课堂德育功能进行总结。通过主渠道进行要素行为特征总结,对高校道德教育主渠道进行分解,根据各个要素特征进行思政课教育理论总结,利用思政课内容更新知识点解析高校德育意识的要素。在面对社会发展的生态危机时,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应问题内容制定相应的危机解决方案,从人与人之间的时代缩影进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调整,避免狭隘视域限制高校生态德育意识的流向。
根据高校生态哲学扩展德育教学内容,压缩并整合教材中重复交叉的内容,将更多的课时留给高校道德内容的扩展部分,以便通过新鲜的教学内容引导高校生态德育建设,将生态德育意识渗透到高校德育教学中,从而进行德育意识培养。
同时,利用生态德育内容拓展现有思政课教学的理论知识,通过生态德育内容中蕴含的德育意识进行思政理论总结,通过马克思生态哲学辩证看待德育意识与生态德育知识之间的关系,根据政策保护调整德育意识的流向,并充分考虑生态德育因素在教学内容中的哲学内涵。
出于对生态德育场所意识的考虑,对生物学专业进行环境生态意识把控。对公共基础必修内容进行德育意识总结,并充分吸取国外德育意识的教学经验,考虑非环境类专业学生对于生态教学知识的把控,以此设计生态德育的教学内容,并将德育教学意识融入教学理念中。在生态教育领域内确定生态学课程的地位,将生态德育课程与高校生态德育的建设相联系。
对高校生态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进行调整,通过对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生态环境的构建,利用生态教学协调生态德育的发展,并以必修课为载体进行生态德育植入,学生可以从生态德育课中学到相关的基础知识,不是浅层面的感知,而是深层次的学习,有助于生态德育意识的提高以及普及度的提升。
针对学生的兴趣,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选修课内容,丰富生态教育课程,以利于生态教育目标的实现。充分尊重学生对于生态教育公共选修课的选择,让学生出于自愿对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德育意识产生了解的欲望,并根据理论讲述要求进行生态伦理学的教学。
对高校生态哲学的德育目标进行调整,需要考量高校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对德育课程的诉求。实现德育理想目标需要先对德育价值有一定的了解,德育价值作为目标实现效果的判定因素,需要对其进行有效而合理的分析,要对生态哲学德育目标的高校德育社会期许进行调查。高校实现德育目标需要考虑到高校政治性以及政治经济所处背景,也需要考虑阶段性,以便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确立起生态哲学的德育目标价值。
考虑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同时兼顾高校德育目的和教育规律的发展诉求,对大学生品德发展情况进行总结,通过调查对高校教育的生态德育目标进行确立。如图4所示。
图4 高校教育的生态德育目标
高校教育的生态德育价值政治理念受社会政治引导,通过对生物资源平等对待,从中找到高校生态哲学德育目标的调整方向,并对生态型的德育目标运行机制进行整合,将自然平衡列入生态保护中的生态机制中。
通过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关注,确立德育目标在高校德育中的特性需求,针对本质特性进行高校教育生态德育目标的引导,立足学生发展现状进行德育教育,并根据大学生的生活状况调整生态德育目标。
高校生态德育目标的实现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力量激发和政策导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要对其进行特殊分析,达到完善运行机制的目的。
高校生态德育运行机制与政策导向息息相关,这意味着否定政策导向作用机制的德育运行机制是错误的。因此,要针对政策导向作用进行解读,通过满足高校生态德育运行机制的诉求,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对于学生来说,政策的导向意味着正确、合理和可行。因此,生态德育目标应当与政策导向一致,并通过调整高校德育目标,对高校政策加以规制和监督完善。
通过明确高校生态德育创新目的,对高校生态德育进行决策和组织,在完善高校生态德育的创新机制同时进行生态德育领域的扩展。
组织开展高校生态德育实践活动,可根据德育生态整体规划进行人员配置。
为了让高校生态德育教学更贴近实践生活,根据专业设置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农业生产生活调研,通过对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粮食作物产出比例,并且根据作物销路与作物种类不同进行实际研究;对农耕地利用和农药化肥的使用进行走访,并且通过水质量的研究,对德育生态化实践体验,通过价值道德教育,在引导者的带领下进行德育生态互动。最后,对高校生态德育实践内容进行总结,通过互动研究,对野外活动进行生态德育意识的塑造,树立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观念。
高校生态德育实践体验。学生通过对社会生态的重新认识,对农业农村劳作状况、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规制的进一步了解,促使学生对生态德育产生忧患意识,在劳作中感悟身临其境的务实和奉献的体验。
高校生态学理性定位。学生通过开展专业类调研,尝试把专业元素融入“课题式”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利用实践体验活动促进受教育者融入生态德育环境。即通过基层农村服务实践,调查生态主体因子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生态德育分析和理解,在锻炼体能和意志中达到生态学理性定位。
高校生态德育实践知识转化。学生首先通过调研了解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定位进行划分;然后通过剖析高校生态德育教学的调研内容,对生态德育实践主题进行概括;最后通过示范主题样本到实践任务的分配对阶段性主题进行把控,从而对整体生态德育的实践功能进行完善,完成生态德育实践知识向生态德育实践成果的转化。
[1] 饶品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56(4):31-35.
[2] 杜世峰.浅议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生态德育[J].西部学刊, 2020,12(12):100-103.
[3] 李燕林.德育生态理论背景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S1):136-139.
[4] 詹松青.德育生态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评论,2019,39(3):84-87.
[5] 孟燕华.生态德育生活化:高校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路径分析[J].河池学院学报,2020,40(3):83-88.
[6] 林晓.生态位视野下高校立德树人探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24(2):56-60.
[7] 周勇.网络舆论生态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2):24-26.
[8] 刘杰.基于德育生态理念创新地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68(2):80-84.
[9] 周琼.网络信息时代下高校德育生态化构建及实践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5(3):118- 121.
[10] 吴瀛灏,余修日,于胜兰.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的生态化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89(1): 30-31.
[11] 张志明.基于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湘西地区高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 68(3):47-48.
[12] 彭静.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高校生态德育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67(50):27-28.
[13] 张艳军,刘欣然.绿色发展理念下高校大学生生态德育教育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80):229-233.
[14] 孙明丽,唐少勋.吉林省涉农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J].吉林农业,2019,36(10):79-80.
The Study on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Philosophy
SHI Jin
(College of Marxism,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summarized. Based on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philosophy,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constructed. The mor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of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philosophy should be cultivated. The moral education objectives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adjusted through the specific flow dire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content, th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Marx and Engels’ ecological philosophy should be carried out, the practical methods and contents should be summarized, and the practical results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expounded.
Marx; Engels; ecological philosophy;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G641
A
1009-9115(2021)06-0087-05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6.020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9JY059)
2021-06-03
2021-08-17
石瑾(1981-),女,贵州毕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