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2022-01-22 06:18:06方楚雄
中华书画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兰若楚雄设色

□方楚雄

70年前,我出身在潮汕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家庭。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画画。开始总是用木炭、粉笔在地上描来画去。家人、亲友和路人的赞扬、鼓励,令我画画的热情与日俱增。后来,亲友给我带来一本名为《齐白石老公公的画》的画册,我如获至宝,如食甘饴,便尝试着改用毛笔在毛边纸上画画。5岁那年,有幸拜在岭东名家王兰若老师门下,从此就走上了一条艺术的正道。兰若老师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无所不精,具有很深的传统功力,对我后来的发展影响颇深,同时也造就了我画路宽广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兰若老师被迫离开汕头那几年,我又有幸得到另外一位岭东名家刘昌潮老师的指导。昌潮老师擅长花卉、山水,尤其兰竹、墨荷最为精妙。他虽言语不多,但他雄劲苍润、挥洒自如的笔墨功夫,使我受益匪浅。两位启蒙老师皆是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既重视系统训练,又重视传统继承,让我从一开始就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0世纪70年代,我有幸到广州求学。学院式的系统训练,素描、色彩、人物、写生、创作等弥补了我的弱点。黎雄才、杨之光、陈金章等老师诲人不倦的教导,以及岭南画派重视生活、重视写生、兼容创新的精神,均深深孕育着我的艺术人生。

美院毕业留校任教,学院派我到京、津学习,我先后拜访请教了李可染、李苦禅等许多艺术家前辈。特别是跟天津孙其峰老师学习,更加开拓了我的艺术视野,对我后来的美术教学颇有启迪。

大学毕业后,我把精力集中在花鸟画创作和教学上,多次深入到山区、林场、森林写生。广东的鼎湖山,从化的梅林,海南的霸王岭、五指山,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那古树苍藤、老干新芽、寄生野卉、山涧小溪,源源不断地给我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源泉。这种席地铺纸、对景创作性的写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花鸟画坛还是不多见的新尝试。后来我多次带学生到各地写生。我不单留意山野林木之美,也留意村前舍后、瓜蔬鸡犬、柴火农具之情趣,使得作品更充满乡村泥土的气息。

中国花鸟画自唐以后成为独立画科,宋代达到高峰。唐宋的花鸟画是以忠实表现客观物象为主。元、明、清则强调主观感受,情怀抒发,不拘于形,重视笔墨趣味,使笔墨进入自由王国。其实,写实、写意也好,具象、意象也罢,并没有所谓高低优劣。“各有灵苗各自探”,“横看成岭侧成峰”,只要能表现画家的真情实感和审美追求,有品格、高格调的画作总会被历史留住的。

我学画画60多年,教学40多年。诚诚实实做人,认认真真画画。在学习、创作和教学中,我不断地探索、实践和提高。我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传统艺术充满着热爱与自信。

继承传统,面对现实,是当代画家所面对的课题。不断创作出既有民族文化底蕴,又有时代精神和个人风格的作品,表现天地生灵,感受生命,赞美生命,是我一生不懈的努力和追求。

画画是我一生之至爱,也成为我的生活方式。在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着其中的艰辛和快乐。

世间风物笔中来,丹青相伴不知年。■

方楚雄 喜报丰年 215×145cm 纸本设色 2009年

方楚雄 俩小无猜 138×70cm 纸本设色 2011年

方楚雄 太行山羊 180×97cm 纸本设色 2014年

方楚雄 天地生灵 124×247cm 纸本设色 2019年

猜你喜欢
兰若楚雄设色
国画纸本设色《荷》
《岩高千尺虎》
艺术学研究(2022年1期)2022-03-07 03:18:25
名家与楚雄
金沙江文艺(2022年2期)2022-02-20 04:05:00
名家与楚雄
穿越“四大走廊” 品味古今楚雄
云南画报(2021年1期)2021-06-11 06:05:02
《独白系列之三》
青年生活(2020年5期)2020-03-27 11:28:50
“泥潭兰若” 的陶艺修行者
艺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THE FLOATING TEMPLE
THE FLOATING TEMPLE
汉语世界(2017年2期)2017-07-05 14:54:49
兰若,淡泊
湛江文学(2016年4期)2016-11-25 13: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