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蔬菜产业发展模式 筑牢利益联结助农脱贫

2022-01-21 03:49
云南农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全县农户主体

段 秋

(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泸西 652400)

泸西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蔬菜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强力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目前蔬菜产业已成为泸西县农业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截至2020年底,全县完成各种蔬菜种植面积4.4万hm2,常年蔬菜基地1.27万hm2,产量165万t, 实现经济收入30.3亿元。产品远销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出口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蔬菜产业成为发展县域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的重头产业。

一、突出规划引领,首抓“园区化”

(一)产业规划强布局

泸西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依托“负积温达标、地处温带区、春季回暖早、昼夜温差大、夏季温度不高、湿度不大”的低纬度高原气候特点,围绕建设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充分征求群众产业发展意愿,科学编制《泸西县蔬菜产业绿色发展规划》《泸西县“一县一业”绿色蔬菜产业特色县创建实施方案》,确定蔬菜产业发展核心区、组团发展区、示范带动区。在遵循蔬菜产业总体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科学划定“蔬菜产业园”,以“园区化”的方式推进蔬菜产业发展。

(二)加大投入建设施

按照“产业布局到哪里,新型经营主体落户到哪里,水、电、路就配套到哪里”的思路,整合资金30余亿元,聚焦“水、电、路、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高稳产农田1.04万hm2、田间干道191.3 km,全县水利化程度达68%,建成滇东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和5个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冷链系统,大力建设高效节水农业设施,不断完善全县现代农业设施,不断夯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中枢镇、金马镇、白水镇等蔬菜产业核心区交通、水利设施更加完善,蔬菜基地基本实现“路成网、渠相连、田成块、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内培外引树龙头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引领、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园区化”招商,大力培育蔬菜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后引进了浙江海亮、广东宏升等重点蔬菜龙头企业,借助龙头企业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优势,推动泸西县蔬菜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蔬菜产业发展作用,示范带动当地菜农走“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之路。目前,全县共有蔬菜企业132家,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79家,蔬菜种植大户109家,其中,州(市)级龙头企业8家、州(市)级示范社4家、万亩以上规模化种植2家、千亩以上规模化种植11家、百亩以上规模化种植100余家。

二、突出模式创新,重抓“组织化”

(一)基层党组织“领”

以“组织强、产业兴、群众富”为目标,以党组织(村党总支)为核心,以合作社(村委会)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户为主体,统筹抓好群众宣传、产业规划、要素整合、项目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在行政村(社区)注册成立村级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充分盘活村级土地、农业产业设施和上级财政支农资金、扶贫帮扶资金等资产资源资金,折股量化后投入服务社,并通过深入宣传发动,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资源折资、现金入股、劳务服务等方式加入服务社,把分散的农户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分享产业链收益。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走向现代化”的引领力量,泸西县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发“金马通app”务工平台,引导当地群众到蔬菜基地务工,在务工中学习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管理技术,提升蔬菜种植技能,培养了大批蔬菜种植专业户。同时,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依法有序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发展蔬菜产业,共流转7670 hm2土地发展蔬菜产业,规模化经营的蔬菜基地面积占全县蔬菜基地面积的80%。

(三)综合服务社“推”

坚持村级党组织管资产,牵头组建服务社;服务社管经营,统一技术规程和管理规程,组织实施生产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技术、管市场。服务社发挥组织发动群众、土地流转、技能培训、股权管理的主体功能,按照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权入股、订单生产、流转土地、务工服务等方式与综合服务社合作,带动全县广大农户有效融入产业链,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利润返还”的方式分享产业链收益,实现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集体抱团发展转变,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实现“建好一个党组织、办好一个合作社、壮大一个集体经济、做强一批龙头企业、致富一方百姓”的五个目标。

三、突出利益联结,精抓“紧密化”

(一)订单种植

农户到龙头企业基地务工

商品蔬菜生产基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收购价格”的要求,组织种植户发展蔬菜种植。蔬菜进入销售期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不低于协议价格收购农户种植的蔬菜,利用自有物流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带动农户发展蔬菜产业。2020年,全县订单种植蔬菜面积534 hm2,其中有1030户贫困户种植蔬菜面积205 hm2,户均增收5800元,人均增收1976元。

(二)土地流转

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土地流转协议,通过土地流转获取土地租金。截至2020年底,全县共流转土地8337 hm2发展蔬菜种植,涉及4.6万户16.56万人,年土地流转收入1.88亿元,其中,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800户1.37万人,户均收入4086元,人均增收1135元。

(三)劳务合作

开发利用“金马通app”务工平台,将有用工需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合作社进行劳务组织。通过蔬菜产业的发展,全县蔬菜基地长期用工2.4万人,年务工收入6.72亿元,其中,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6000余人,年人均务工收入2.8万元。

(四)股权模式

依托村级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引导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务等入股农业综合服务社,由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社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合作协议,村级农业综合服务社将村集体资产和农户土地、资金交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每年按照不低于入股股金的7.5%进行分红。村集体入股部分按照7.5%进行分红,其中6%作为服务社农户的固定分红,1.5%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四、突出产品质效,细抓“品牌化”

(一)持续开展产业发展指导

坚持把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高群众产业发展能力作为产业扶贫的关键点,结合蔬菜产业发展,狠抓蔬菜产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组建县(市、区)级蔬菜专家组进基地、入菜园推广蔬菜种植标准体系,精准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帮助蔬菜种植户理清产业发展思路,解决蔬菜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切实提高蔬菜标准化、绿色化种植水平,提高蔬菜品质和种植效益。

(二)持续加强蔬菜品牌认证

在打造“红高原·泸西”区域品牌的基础上,按照“优质产品认证化、认证产品商标化、商标产品名牌化”路径,大力推进“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持续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商标注册、质量认证、品牌宣传、市场营销等工作。全县先后获“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3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个,成为杭州G20峰会生鲜蔬菜主供基地,全国低纬度高原特色农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及云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

猜你喜欢
全县农户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论碳审计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