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
人生病了,需要找医生治病,那农作物生病了,要不要看“医生”呢?
肯定需要。
泰州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第一党支部书记周金鑫就是做这方面工作的,为小麦、水稻等作物“把脉问诊”,主治其生长期间出现的各种病症,被农户们称为“植物医生”。
冬去春来,他在农业植保服务的岗位上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植保工作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干了这么多年,周金鑫已经能够掌握病虫害的发病规律了,工作上已经很熟练,这个行业积累经验很重要。
本职工作之外,他所在的单位还向农户提供耕地质量保护、农作物栽培等专业服务,这些专业的知识他还不是很清楚。他想多学一学,掌握更多的技能,毕竟技不压身。综合多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才可以更好地为“三农”提供服务。学的东西多了,或许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也能拓展出一些新思路。
现在的农业生产,新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植保无人机就是其中之一,这方面的工作周金鑫已经接触一段时间了。
他发现,现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比较严重,而种粮大户越来越多,有的一种就是几百亩地。田间管理的时候,种粮大户们在用工方面比较头疼,雇不到年轻人,主要劳动力大多是老年人。夏天高温下地干活,老年人吃不消,再者,万一劳作时出点意外,比较麻烦。所以,植保无人机为种粮大户们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植保无人机作业得到广泛的使用。这个过程,周金鑫不断摸索前进。比如一款植保无人机,装20斤掺了农药的药水,这些药水差不多要喷洒20亩地,每亩地的用药量算下来很少。但是有些害虫生长在小麦、水稻的根、茎部,无人机喷洒的药物可能就无法杀灭这些地方的害虫。
这是之前一直存在的问题,他持续跟兴化市专业农业合作社配备的植保无人机团队合作,请团队做一些实验,记录实驗数据,慢慢总结、提炼,逐渐摸索出一些方法,着力解决喷药时机、药水配比、药性药效等问题。
目前,在小麦、水稻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方面,周金鑫已经能指导无人机团队进行作业了。比如喷药时将无人机的高度降至1.5到2米,同时针对农作物不同部位的病虫害,调整喷头上孔径的大小。如果病虫害在作物的穗子上,喷出来的雾滴就要小一点;如果想让喷洒的药物也能杀死附着在作物根、茎处的害虫,像水稻的褐飞虱,他总结的做法是要早起,趁着有露水喷药,这样药剂就可以随着露水流下去,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工作这些年,周金鑫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今年,他想在此基础上争取有更好的成绩,找准更多、更合理的药剂配比,综合数据分析结果,形成合理化建议,向农户提供更准确、更全面、更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知识。
周金鑫目前从事的这个行业偏冷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年轻人特别少。他单位里的技术干部岁数都比较大了,之前和他一起工作的技术骨干今年就退休了,所以今后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更大。他和同事们都希望能有年轻人加入这个队伍,把农业植保服务的工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