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巧用地图布阵破“围剿”

2022-01-20 07:03郭群长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围剿红一方面军中央苏区

◎ 郭群长

1930 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经过3 年游击战争,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到约10 万人,并开辟了10 余块苏区。对此,国民党当局异常恐慌,蒋介石先后召开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和湘鄂赣三省“剿共”军事会议,准备对红军和苏区发动大规模的“围剿”,并把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作为“围剿”的重点。

1930 年10 月,蒋介石在湘鄂赣闽等省陆续调集10 万大军,任命江西省主席兼第9 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围剿”总司令,第18 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11 月,国民党军采取“长驱直入、猛进猛打”的作战方针,企图一举将红一方面军消灭在赣南苏区。

此时,要想打败强敌,必须利用有利地形,制定正确的反“围剿”作战方针。为此,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于10 月30 日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这一问题,会议采纳了毛泽东关于“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利用苏区有利的地形条件,在苏区群众的支援下,打破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围剿”。于是,将红军主力隐蔽于测绘人员预先察看过地形的赣南黄坡、小布一带,待机歼敌。12月29 日,国民党军第18 师进入小布西侧的龙冈,红一方面军参谋长朱云卿率参谋人员连夜进入设伏地区,实地勘察并迅速绘制了伏击国民党军的战役部署图。30 日晨,张辉瓒率部由龙冈出发向东开进,进入红军设伏地域后,红军各部发起猛烈攻击,一举歼灭第18 师师部和两个旅近万人,俘敌第18 师师长兼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第一次反“围剿”首战告捷。龙冈战斗后,深入苏区的其他国民党军纷纷撤退,红军乘胜追击,于1931 年1 月3 日在东韶地区再歼敌谭道源师一个多旅,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

3 月17 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发布《为争取第二期作战胜利军事上应准备的工作》,指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战前对“预期作战地区没有预先部署,以致攻击龙冈的略图只是就近调查,路线也是临时问的,而群众也是临时才去调的”,战后“各部多没有派人去搜寻机密图书、文件、电报、密码、特种器材和特种人材等”等;明确了“现在应准备的工作”,包括军或师一级应召开参谋会议,讨论“战后搜寻机密图书”,训练应“实行测量野外战斗教练,举行团及师对抗演习各一次”等。

第一次“围剿”被打破后,红军乘胜转入进攻,在广昌、宁都、永丰等县争取了数十万群众,巩固和扩大了苏区,积极做好第二次反“围剿”准备。蒋介石第一次“围剿”惨败后仍不甘心,于1931 年2 月任命军政部长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20 万大军,改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以主力分路推进,互相策应,以期消灭红一方面军,摧毁中央苏区。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获知国民党军将发动第二次“围剿”的情况后,于3 月23 日发布《移动部队整顿训练并筹款的命令》,要求部队进行反“围剿”准备和作战训练,指示各军派得力参谋测绘驻地附近地形略图。4 月1 日,国民党军分四路对中央苏区开始发动进攻。按照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方针和初战必胜、照顾全战役、下一战役阶段的初战三原则,红一方面军主力于23 日秘密退到东固及其以东山区,进行临战训练,待机歼敌。其间,毛泽东与红3 军团长彭德怀到东固白云山区考察地形,后又与红3 军军长黄公略实地考察,而后巧妙利用地形,组织部队沿勘察过的小路秘密迂回,围歼国民党军第28 师。接着,红军向东横扫700 里,五战连捷,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共歼国民党军3 万余人,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进一步取得了反“围剿”作战的经验。

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调集23个师又3 个旅共30 万人,并亲任总司令,采取“长驱直入”的方针,于1931 年7 月对中央苏区发动更大规模的“围剿”。朱德、毛泽东决定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待敌深入到苏区中心区,再利用有利地形集中兵力实行反攻。8 月,红一方面军在兴国的莲塘、永丰的良村、宁都的黄坡连战皆捷,打击了国民党军的气焰。战役前,红军各部都派得力参谋对地形、敌情进行了侦察,绘制了《黄狮渡战斗经过情形(图)》《乐安战役各时期攻击位置及前进方向图》等地图。9 月中旬,红一方面军歼敌3 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在反“围剿”作战中,红3 军军长黄公略、红4 师师长曾士峨、红3 军团师长邹平牺牲。

鉴于红军连续作战,朱德、毛泽东于1931 年9 月23 日发布《开往福建工作筹款的命令》,主力转移到闽东南和闽西北地区,休整部队,筹措给养,特别要求“各军于行军中应指定得力参谋,沿途调查行进之路程、行进路附近之房屋、山水、地形等。每到一宿营地须调查宿营地之社会情形,与四通八达路线。到集中时要把调查结果汇报总部参谋部”。此后,红一方面军向闽赣边界发起为期4 个月的攻势,使赣南和闽西苏区连成一片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到1931 年冬,中央苏区发展到包括江西的瑞金、雩都、兴国等17 个县和福建的长汀、连城、武平等11 个县,总面积达5 万平方千米,人口达250 余万,支援红军和革命战争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为积极做好第四次反“围剿”准备,朱德、毛泽东于1932 年9月26 日发布《敌大举进攻前部队向北工作一时期的工作训令》,要求各军团组织参谋旅行团,分别在辖区内进行兵要地志调查和军事地理侦察,调查内容包括:道路通行、山川河流、桥梁船只数目、森林覆盖、地形概貌等情况。但是,中共苏区中央局1932 年10 月上旬在宁都召开会议,毛泽东受到错误的批评,被迫离开红军的主要领导岗位。10 月26 日,中共临时中央任命周恩来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周恩来接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后,与总司令朱德继续抓紧进行反“围剿”的各项准备,并于1932 年11 月24 日发布《为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的紧急训令》,强调“对于战术的使用与学习,必须根据任务、敌情、地形来求得灵活的运用”。12 月26 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给各作战地域指挥部发布密令,要求“各作战地域总指挥部,特别是分区指挥部、红军兵团指挥部,对于所在地域的特别是作战线上的敌情和地形,应有计划地进行秘密的侦察(入敌境的便衣侦察)及部队的侦察(运用游击队)和发动工农群众的报告,使敌情、地形都能了如指掌,这样才好袭击和消灭敌人”。对这些指示和要求,各军团都能认真贯彻落实。

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图(来自《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

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3 次“围剿”失败后,被迫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守势。1933 年1 月,蒋介石调集30 多个师共40 万兵力,并亲临南昌兼任江西“剿共”总司令,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分左中右三路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

1947 年7 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制图科标绘的《鲁西南战役(横渡黄河)部署图》

1933 年初,中共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后,加紧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军事战略,而具有丰富作战指挥经验的毛泽东被迫离开红军的领导岗位,使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形势变得十分复杂和困难。在敌人即将发动大规模“围剿”的关键时刻,中共临时中央决定采取进攻战略来破坏敌人的“围歼”部署,要求红一方面军首先攻取南城和南丰。2 月至3 月,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率领红一方面军,在攻南丰不克情况下,力排中共临时中央“左”倾军事错误的干扰,继续坚持“诱敌深入”方针,利用有利地形,以大兵团伏击战法首战黄坡,再战草台岗,基本歼灭了蒋介石嫡系部队第52、第59、的新战略,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为加强军委总部的地图保障,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红军总司令部在作战局设立地图科,红军各部积极开展测绘工作。8 月,红6 军第17 师组织测绘员,测绘了井冈山北部雪花坳地区的地形略图,用蜡纸刻印下发部队使用,对指挥雪花坳战斗起到重要作用。10 月,红1 军团参谋长左权令测绘参谋马辉,组织从所属部队抽调的十几名测绘员,组成临时测绘队,历时半个月,突击测绘了广昌经宁都至石城50 余千米道路两侧各2.5千米的1 ∶2.5 万地形略图。1933年下半年,红军福建军区司令部作战科测绘员丁甘如,带领一个测绘班,历时两个月测绘了宁化、清流、归化三个县的地形略图。1934年初,又调绘了建宁、黎川、泰宁三个县的交通路线图。3 月24 日,中革军委作出了关于执行命令的八项规定,要求“发命令最好附图标志,就口传命令亦同样附图标志”。这些措施的制订和测绘工作的开展,对第五次反“围剿”作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央苏区连续取得4 次反“围剿”胜利,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指挥员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广大红军指战员英勇善战的结果,与积极做好兵要地志调查和地形略图测绘也是分不开的。

这些简易战场测绘,为红军利用有利地形打击国民党军提供了决策和行动依据。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排挤了毛泽东的领导,致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出苏区,于1934 年10 月战略转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 征。第11 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苏区进一步巩固与发展。苏区设置了江西、福建、闽赣、粤赣4 个省30 余个县,面积扩大到约6 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00 万,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和地方红军发展到10 余万人。这是周恩来、朱德抵制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进攻战略,实行利用有利地形“诱敌深入”战略方针的结果。

1933 年5 月,蒋介石开始调集50万重兵,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

猜你喜欢
围剿红一方面军中央苏区
赣州市审计局组织干部职工参观《中央苏区青年运动史》图文展
永和会师:红一方面军的创立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哪里成立?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广东原中央苏区参照西部政策的来由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略述红一方面军五个军团的历史沿革
国际舆论“围剿”勒庞
“围剿”中的突围?
“围剿”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