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如榆 邓怡 黄厚强 王剑雄 郭声敏
截至2017年底,我国大于65岁的老年人口接近1.6亿人,约占全世界老年人口的20%。据学者预测,至205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会达3.9亿[1]。随着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口不断增加,且多数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使其对相关疾病和健康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传统的住院治疗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2]。居家照护是在老年人居住的场所为其提供照护活动,由家庭和社区对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支持性服务,是养老方式的一种[3],既可以减轻医院负担,也能让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顾。过去20年间,国内有关居家照护的文献不断涌现,但是我们无法全部阅读并进行分析总结,因此我们需要利用软件对文献进行分析处理。CiteSpace软件是国际主流的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之一,可通过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用于识别某一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动向,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4-5]。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对2001—2020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居家照护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挖掘居家照护领域的热点和前沿,为居家照护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本文数据来源选择CNKI。在 CNKI 的高级检索中选择主题为“居家照护”或“居家护理”或“居家照料”或“居家照顾”进行检索,设置时间为200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剔除会议论文、报纸、学位论文和外文文献等,共获得文献1891 篇。
将文献数据库中筛选出的1891篇文献进行CiteSpace格式转换:以Refworks 格式将所选文献导出,然后将CiteSpace 5.5.R2软件导出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软件能够识别的 TXT文本文件[6]。参数设置方面,设定为 2001—2020 年。时间层片设置为1,节点类型分别选择机构、作者和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并进行关键词的突现分析,阈值选择: Top N为50,Top N%为10.0%,关键词采用Pathfinder方式进行裁剪,机构、作者不裁剪。在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中,一个节点的大小代表作者或机构的发文数量,节点的圆圈越大,代表发文数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作者或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连线的粗细代表合作强度,连线越多线条越粗,代表合作次数越多,合作关系越密切。网络中的中心性也被称中介中心性,它的取值在0~1,是评价一个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指标,取值越大,代表在网络中越重要,与其他关键词的联系越多[7]。
年际发表文献的数量如图1所示。研究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1—2009年,第2阶段为2010—2020年。在第1阶段发文量处于低水平阶段,有关居家照护的研究较少,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平均每年发表16篇。第2阶段发表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发表158篇,其中2019年发文达到峰值288篇。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图中节点和连线较多,密度也比较大,这表明聚焦于该领域研究的学者较多,作者之间的合作比较密切,因此也形成了许多合作网络。图中主要有两大合作网络,一个是由邓璐、刘祚燕、倪红珍、胡巧凤、师春立、陈建等高产作者形成的,另一个则是以王玉环为代表的合作网络。该领域发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情况见表1。
表1 发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情况
图2 2001—2020年我国居家照护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所和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人文研究所合并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护理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合并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可以得出在该领域发文数量排名前10的机构情况(表2),从图3中可以看到,各机构之间没有形成比较明显的合作网络,各机构间合作较少,多为单独研究或两两合作形式,无网状等相对紧密的合作方式。另外,从表2中可以看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是各大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
表2 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机构情况
图3 2001—2020年我国居家照护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2.3.1 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因此,对居家照护相关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能够识别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要主题[8]。图中一个节点代表一篇文献,节点越大,该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主题相关性越大[9]。
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4所示,其中排名前10的高频关键词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居家照护研究领域中发文数量大于100篇的关键词一共有4个,分别为居家护理、老年人、居家照护、生活质量。其中居家护理出现的频次最多,达 599篇,中心性高达0.72;其次为老年人,达141篇,中心性为0.2; 居家照护118篇,中心性为 0.13;生活质量106篇,中心性为0.14。其他高频关键词包括脑卒中、护理、影响因素等,这些代表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该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
图4 2001-2020年我国居家照护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3 频次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
2.3.2 关键词聚类 聚类分析是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将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通过软件自带的聚类算法简化生成数目相对较少的聚类过程,使我们能够更快识别某一领域的整体研究情况[10]。
居家照护相关研究聚类结果如图5所示,图中显示Modularity Q(聚类模块值)为0.6739,大于0.3表示该聚类结果合理,聚类结构显著;Mean Sihouette(平均轮廓值)为0.7835,大于0.5表示该聚类同质性较好且可信度较高[11]。
图5 2001—2020年我国居家照护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中共呈现了居家护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口老龄化、失能老年人等前10个较大的聚类。聚类的序号与聚类的大小呈反比,聚类的序号越小,包含的关键词越多。
聚类#1主要包括居家护理、指标体系、功能独立评定量表、病情控制、儿科等128个关键词;聚类#2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家庭照顾者、腹膜透析、压疮依从性等88个关键词;聚类#3主要包括护理、血糖、对策、糖尿病肾病、家庭医疗保健服务等86个关键词;聚类#4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护理服务、护理保险制度、日本、老龄化等83个关键词;聚类#5主要包括失能老年人、影响因素、长期照护、脑卒中、失能老人等76个关键词;聚类#6主要包括护理需求、社区护理、数据收集、社区、体系等66个关键词;聚类#7主要包括并发症、护理干预、家庭护理、社区护理工作、肿瘤等64个关键词;聚类#8主要包括生活质量、居家、照护者、老年痴呆、冠心病等63个关键词;聚类#9主要包括居家照护、老年人照护、机构照护、高龄者、居家护理等55个关键词。
2.3.3 关键词突现 突现词指的是在某个时间段内,词频贡献度突然急剧增加的关键词[12]。突现词突然出现的程度越高,表明学者们对该关键词的关注度越高,因此,通过追踪突现词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发现该研究领域的主题在不同时段的变化趋势[13],从而发现未来的研究趋势。
突现词排序如图6所示,一共有21个关键词反应了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影响因素和养老护理于2001年开始出现,是最早的研究热点,2005年之后负荷、社区照顾和痴呆成为新的热点,哮喘、照护负担和压疮于2013开始出现,2015年失能老人、脑卒中、延续护理等词出现并一直延续至今,这说明研究的空间还很大,值得深究。从图6中可以看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压力性损伤、居家自我护理是近几年研究的前沿问题,同时也是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图6 2001—2020年我国居家照护研究突现词排序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近二十年居家照护相关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对居家照护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图谱分析。总体看来,我国对于居家照护的研究文献数量逐年上升,居家照护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研究领域。
王玉环是这个领域发文量最多且具有高影响力的作者,以王玉环为中心形成的科研团队,研究内容涉及失能老人、居家照护者的照护需要、照护负担、照护能力等多个方面,在国内居家照护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普莱斯定律,发表论文数为m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m=0 .749(nmax )1/2,其中 nmax 是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的论文数量,且核心作者群应完成该领域论文数量的1/2[14]。经计算,m=4.43,因此该领域发文量≥5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统计共有60人,他们的发文总量为528篇,占全部纳入文献的27.9%,未达到一半,这提示该领域还未形成核心的研究团队,还需要加强密切合作。
研究机构主要为医学类院校,且受地域等原因的限制,机构之间的合作多为同一机构的一级二级机构或同一地域之间的机构,少有网状合作形式出现。以新疆石河子大学为例,新疆地处偏远,与东部地区少有交流,因而合作也局限在西北地区。建议可以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建立跨机构、跨地域的研究团队,加强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如高校等机构可充分发挥其科研优势,与养老服务机构、社区等开展合作研究,从实践角度对我国居家照护相关问题进行探讨[15]。
关键词的中心性代表了其在网络中的重要性,具有高中心性和高频次的关键词代表着某段时期内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即研究热点[11]。从关键词图谱及聚类图谱可以归纳出居家照护的人群、居家照护相关调查研究等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3.2.1 居家照护的人群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图4)我们可以看到失能老人、脑卒中和糖尿病等关键词,这提示我们居家照护的人群主要是以上几类。李芳等[16]以居家失能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收集资料,调查得出居家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主要包括用药指导、家庭环境指导和肢体功能锻炼等。黎巧玲等[17]选择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制订居家护理服务计划和措施,结果发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营养风险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自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和依从性方面高于对照组。邱锦媚等[18]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三位一体新型居家护理模式,3个月后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和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总分等,分析结果发现这种模式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血糖指标,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命质量,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状况以及社会关系和治疗效果等有积极作用。未来可以将居家护理应用到更多慢性疾病人群中,当然也应该根据不同疾病人群的不同需求探索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居家护理模式,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提高生活质量。
3.2.2 居家照护相关调查研究 需求、影响因素等关键词提示居家照护有许多调查性研究,不同患者对居家照护的需求不同,且影响患者接受居家照护的因素也很多。刘运东等[19]以新疆石河子市失能老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长期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查后发现该地失能老年人对长期照护需求水平比较低,主要需求是帮助其洗澡、穿脱衣物、协助进餐等,影响其长期照护需求的因素有失能原因和失能程度。孔令磷等[20]研究结果显示,血压以及血糖监测是社区老年人的主要需求,其次是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及一些生活方式的健康指导等。冯雅楠等[21]对援疆居家汉族失能老人进行调查分析时发现,影响其长期照护需求的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来疆时间、来疆原因及失能状况等。田苹等[22]对北京某街道的高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老年人的需求多种多样,其中疾病的预防是需求最多的项目,其次是测血糖、安全指导以及饮食或营养指导等。未来应该从更多方面了解老年人的居家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以便为老人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居家照护服务。
根据突现词的时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居家照护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突现强度越大,说明围绕该关键词展开的相关主题研究趋势越明显[11]。从关键词突现(图6)中我们可以看出居家护理领域的研究前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3.1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长期照护保险是以失能(失智)老人为主,并为其供健康护理和生活照顾的一项独立的社会保险制度[23]。研究显示[24],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有利于减轻整个社会的养老负担,同时也能缓解医院和养老机构的床位供需不平衡问题,这既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卢婷[25]通过对15个试点城市的制度实施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可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基本理论框架已经初步构建起来,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保障水平较低、筹资方式缺乏独立性、服务内容单一等。未来要从扩大覆盖面、拓宽保障范围、拓展筹资渠道、完善服务内容等具体要素上着手促进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目前的研究分析处于较浅的层面,且大多数文献仅关注评价典型试点地区的实施计划,缺乏对全国范围实施效果的分析评价,可以与其他非试点城市的相关照护政策进行分析比较,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大范围推广提供借鉴。
3.3.2 自我护理 自我护理是慢性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全面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对疾病的应对能力[26]。吕春子等[27]选择颈部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实施以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为核心的干预措施,结果发现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评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朱清文等[28]以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干预组实施个体化的自我护理干预措施,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干预组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自我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存质量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自我护理对于疾病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能够延缓疾病进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未来研究应充分考虑医护人员如何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例如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的居家护理指导等,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提高自我护理的方式[29]。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仅选择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难免造成相关文献的遗漏,使统计结果不够准确,造成分析偏差;其次本文选择的主题检索,可能会有少数与主题不符的文献被纳入,对分析结果产生干扰;另外,本文仅对国内文献进行分析,未分析国外相关文献,使分析不够全面。未来应更全面的收集文献,使分析结果更好为居家照护领域提供参考意见。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对居家照护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有了一定了解。我们认为居家照护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领域。近二十年来,我国居家照护相关文献不断涌现,有着稳定增长的趋势。目前,居家照护的人群及居家照护相关调查研究等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居家自我护理等则是近年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