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侵入机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球30多个国家与地区受到流行性出血热的威胁,而我国的发病率位居前列[1-2]。作为一种自然疫源种类的疾病,其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受病毒的侵害,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具有发病急、症状重、病程长、变化快、危害性大、病死率较高的临床特点,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3]。本研究通过对临床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调查,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以2010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470例为调查对象。纳入条件;符合《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WS 278-2008)[4];特异性IgM抗体阳性;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条件:合并其他传染病、严重基础疾病;肿瘤患者;过敏体质。研究内容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患者临床资料具体见表1。
采用档案查询、临床病历资料调取汇总的方法,收集研究所需数据,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心肝肾病史、白细胞、尿蛋白、尿量、低蛋白血症、合并感染、脏器损害等。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单因素分析中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7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病死率为2.6%(12/470),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BMI≥25、居住地农村、职业农民、有心肝肾病史、尿蛋白(+++)、尿量<500 ml/d、有低蛋白血症、合并感染、脏器损害≥3个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病死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以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是否死亡为因变量,以表1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BMI、心肝肾病史、低蛋白血症、合并感染、脏器损害是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表3。
表2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死亡相关自变量赋值
表3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死亡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范围非常广,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坏,内皮细胞变性坏死,血管脆性增加,通透性增强[5-6]。典型的临床表现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5期,但是患者具体表现复杂多样,不同临床分期交叉重叠。另外,流行性出血热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且发病前期不易被察觉和发现,因此更应受到重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细护理,以降低疾病的传染性[7-8]。
本研究中,年龄、BMI、心肝肾病史、低蛋白血症、合并感染、脏器损害是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原因为:①年龄越大、尤其是>60岁的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情会更严重,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而且接受治疗时机体组织损害不容易恢复。张静华等[9]指出,老年流行性出血热症状缺乏典型症状,病情相对较为危重,增加病死率。②BMI超标,则机体组织器官水肿,低蛋白血症以及有心肝肾病史的患者血浆大量外渗,容易导致顽固性休克,发生死亡。③ 流行性出血热常出现以心脏、肝脏、肾脏等多器官功能损伤为特点的一系列表现,严重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有心肝肾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相应的器官损伤,增加病死率[10]。④ 低蛋白血症患者营养不良、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增加或加重并发症,影响机体修复功能,不利于患者康复,增加病死率。⑤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合并肺感染等,会促使病情恶化,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⑥肾、胃、肠道、心、脑、肺均是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最易损害的器官,多脏器损伤加重病情变化,治疗难度大,某些器官功能损伤严重,甚至衰竭,增加病死率[11]。
护理人员应了解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对高危患者早期展开针对性的防护,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知,从而提升其自我防控能力,密切监测疫情进展,避免疫情扩散[12]。可通过宣传报、知识讲座、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健康宣教,定期组织有针对性、有计划的灭鼠工作,尽可能消灭传染源[13]。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实施鼠类密度实时监测,控制疾病传染源。鼓励患者家属积极注射疫苗,和患者一起改变生活习惯,注意清洁消毒、个人卫生,避免用手直接与老鼠接触,不要食用鼠类破坏过的食物,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远离传染源。
综上所述,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年龄>60岁、BMI≥25、有心肝肾病史、有低蛋白血症、合并感染、脏器损害≥3个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护理人员需根据流行性出血热死亡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加强防护工作,从而降低病死率。